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479765
  • 上传时间:2019-10-1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24.5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96260.3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号:

    CN206043440U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4F47/00

    主分类号:

    A24F47/00

    申请人:

    卓尔悦欧洲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瑞士楚格市古依森上将大街6号

    优先权:

    CN20162099626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康颖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头,用于安装在电子烟的雾化器上,所述雾化头包括雾化头底座、导液元件、发热元件以及固定件,所述雾化头底座包括主体部以及间隔凸设在所述主体部同一表面上的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均依次穿过所述导液元件和所述发热元件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由此,所述导液元件及所述发热元件能够自雾化头底座上拆装,使得所述的雾化头方便更换发热元件和导液元件,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雾化头的雾化器以及包括所述雾化器的电子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雾化头,用于安装在电子烟的雾化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包括雾化头底座、导液元件、发热元件以及固定件,所述雾化头底座包括主体部以及间隔凸设在所述主体部同一表面上的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均依次穿过所述导液元件和所述发热元件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分别间隔凸设在所述主体部的顶面上,所述导液元件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面贴合的第一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下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下表面和所述第一上表面的二收容孔,所述发热元件包括能与所述第一上表面贴合的第二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下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表面的二穿孔,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均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收容孔和所述穿孔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底座还包括进液槽,所述进液槽贯穿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且所述进液槽与所述导液元件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沿所述主体部的外围设置,且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沿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对称,所述进液槽设置在与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连线垂直的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底座还包括正极块以及绝缘件,所述负极连接柱与所述主体部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连接柱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正极块的一端穿过所述主体部的顶面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正极连接柱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块相对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部并凸伸在所述主体部的底面外,所述绝缘件设置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正极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供出烟的出烟孔。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个数为两个,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件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不锈钢发热片。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头还包括雾化头套管,所述雾化头套管设有收容腔,所述雾化头底座、所述导液元件以及所述发热元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10.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 1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包括雾化器,而雾化器的核心部件是雾化头。雾化头内设置有用于导入烟液的导液元件以及在电驱动下加热烟液的发热元件。由于在高温下,发热元件会热老化,致使其发热能力降低且容易折断,而导液元件一般为棉花,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焦化现象,因此,发热元件和导液元件都是消耗品。如果整体更换雾化头,会造成雾化头内可重复使用部件的浪费。而仅更换发热元件和导液元件,又存在操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更换发热元件和导液元件的雾化头。

    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应用前述的雾化头。

    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应用前述的雾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雾化头,用于安装在电子烟的雾化器上,所述雾化头包括雾化头底座、导液元件、发热元件以及固定件,所述雾化头底座包括主体部以及间隔凸设在所述主体部同一表面上的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均依次穿过所述导液元件和所述发热元件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分别间隔凸设在所述主体部的顶面上,所述导液元件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面贴合的第一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下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一下表面和所述第一上表面的二收容孔,所述发热元件包括能与所述第一上表面贴合的第二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下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表面以及贯穿所述第二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表面的二穿孔,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均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收容孔和所述穿孔后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底座还包括进液槽,所述进液槽贯穿所述主体部相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且所述进液槽与所述导液元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沿所述主体部的外围设置,且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沿所述主体部的径向对称,所述进液槽设置在与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连线垂直的方向上。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底座还包括正极块以及绝缘件,所述负极连接柱与所述主体部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连接柱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正极块的一端穿过所述主体部的顶面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正极连接柱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块相对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主体部并凸伸在所述主体部的底面外,所述绝缘件设置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正极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元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供出烟的出烟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个数为两个,所述正极连接柱和所述负极连接柱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固定件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套管与所述雾化器头的主体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元件为不锈钢发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头还包括雾化头套管,所述雾化头套管设有收容腔,所述雾化头底座、所述导液元件以及所述发热元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雾化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子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雾化头至少存在以下优点:所述雾化头包括负极座及设在负极座上的负极连接柱和与负极座连接配合的正极连接柱,所述导液元件通过收容孔穿设在负极座上,发热元件通过穿孔穿设在负极座上且设在导液元件上方,导液元件、发热元件通过固定件与负极连接柱和正极连接柱螺纹连接,可以拆卸更换,方便使用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雾化头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雾化头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负极座1 主体部10

    正极连接柱11 绝缘件12

    正极块13 负极连接柱14

    进液槽15 顶面16

    底面17 导液元件2

    收容孔20 第一下表面21

    第一上表面22 发热元件3

    第二下表面30 第二上表面31

    穿孔32 出烟孔33

    固定件4 雾化头套管5

    收容腔50 雾化头底座6

    容置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头,用于安装在电子烟的雾化器上,包括雾化头底座6、安装在所述雾化头底座6上方的导液元件2、层叠设置在所述导液元件2上的发热元件3、将所述导液元件2和所述发热元件3一起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雾化头底座6上的固定件4及与雾化头底座6连接的雾化头套管5,所述雾化头套管5呈中空状且设有收容腔50,所述雾化头底座6、导液元件2、发热元件3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50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为螺钉。

    雾化头底座6包括安装导液元件2的负极座1、设在所述负极座1上的正极连接柱11、与所述正极连接柱11电性连接的正极块13及设在所述正极块13与所述负极座1之间且套设在正极块13外周的绝缘件12。优选地,绝缘件12采用硅胶或者橡胶垫圈。

    负极座1包括主体部10、负极连接柱14及进液槽15,负极连接柱14与主体部10电性连接,且正极连接柱11、负极连接柱14分别间隔凸设在主体部10的顶面16上,进液槽15贯穿主体部10相对设置的顶面16与底面17,且进液槽15与导液元件2连通。本实施例中,所示主体部10大致呈圆盘状,在主体部10圆周方向上负极连接柱14与正极连接柱11呈180度角设置,进液槽15设在与正极连接柱11和负极连接柱14连线垂直的方向上。负极连接柱14与正极连接柱11均成上小下大的台阶状且上端均设有与固定件4配合的螺纹。进一步地,负极连接柱14与正极连接柱11沿主体部10的径向对称设置。进一步地,负极连接柱14、正极连接柱11凸伸于顶面16且沿主体部10的外围设置,以更好的固定且使固定达到较好的强度。

    正极连接柱11朝向负极座1的一端内侧开设有容置腔18,正极块13的一端穿过顶面16收容在所述容置腔18内并与正极连接柱11过盈装配且电性连接在一起,正极块13的相对的另一端穿过主体部10并凸伸在主体部10的底面17外。

    导液元件2呈圆柱形,包括能与顶面16贴合的第一下表面21、与第一下表面21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表面22及贯穿第一下表面21和第一上表面22的二收容孔20,负极连接柱14、正极连接柱11分别收容在其中一收容孔20内。所述二收容孔20沿导液元件2的圆周设置且所述二收容孔20的中心关于导液元件2的径向对称。

    发热元件3包括能与第一上表面22贴合的第二下表面30及与第二下表面30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表面31。发热元件3为不锈钢发热片。发热元件3还包括贯穿第二下表面30和第二上表面31且与导液元件2的收容孔20对应的穿孔32及设在穿孔32旁侧的至少一个出烟孔33。负极座1的负极连接柱14和正极连接柱11穿设穿孔32。优选地,至少一个出烟孔33在发热元件3上呈矩阵排列设置,以保证出烟均匀。负极座1、导液元件2和发热元件3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固定件4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件4与负极连接柱14穿过对应的收容孔20和穿孔32的部分螺纹配合,另一个固定件4与正极连接柱11穿过对应的收容孔20和穿孔32的部分螺纹配合,从而将导液元件2和发热元件3一起可拆卸地固定在雾化头底座6上。

    雾化头套管5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雾化头底座6封堵雾化头套管5的其中一个开口。烟液通过进液槽15流入收容腔50,进而被导液元件2吸附,发热元件3在电驱动下加热导液元件2吸附的烟液形成烟雾,形成的烟雾通过出烟孔33、雾化头套管5的另一个开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头包括负极座1及设在负极座1上的负极连接柱14和与负极座1连接配合的正极连接柱11,所述导液元件2通过收容孔20穿设在负极座1上,发热元件3通过穿孔20穿设在负极座1上且设在导液元件2上方,导液元件2的第一下表面21与负极座1的顶面16贴合且发热元件3的第二下表面30与导液元件2的第一上表面22贴合,雾化头通过固定件4与负极连接柱14、正极连接柱11螺纹连接,将导液元件2和发热元件3固定到负极座1上,因导液元件2和发热元件3都是消耗品,这样可以拆卸更换导液元件2和发热元件3,不需要整体更换雾化头,方便使用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使用前述的雾化头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使用前述的雾化器的电子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关 键  词:
    雾化 雾化器 及其 电子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雾化头、雾化器及其电子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7976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