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加热体及加热装置.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7479702
  • 上传时间:2019-10-12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608.1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813624.0

    申请日:

    20171222

    公开号:

    CN207754553U

    公开日:

    2018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4F47/00,H05B3/02

    主分类号:

    A24F47/00,H05B3/02

    申请人: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杰,徐中立,李永海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塘尾高新科技园C栋

    优先权:

    CN201721813624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罗水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体及加热装置,该加热体,所述加热体包括:底盘;加热电阻,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加热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多个沿与所述底盘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导热柱与所述加热电阻接触并可产生热传导,所述导热柱用于将所述加热电阻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烟支,用以加热所述烟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其包括:上述加热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体上设置有多个导热柱,所述导热柱能够轻松的插入烟支内部,保证所述烟支的加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热体,应用于加热烟支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加热电阻,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加热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多个沿与所述底盘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导热柱与所述加热电阻接触并可产生热传导,所述导热柱用于将所述加热电阻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烟支,用以加热所述烟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包括本体部和导引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所述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的截面直径自本体部朝远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垂直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底盘的中心,所述导热柱包括第一圆周阵列组,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还包括第二圆周阵列组,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位于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的投影上,连接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与所述上表面的中心点,构成第一线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与所述上表面的中心点,构成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构成第一圆周,所述第一圆周的直径为3.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构成第二圆周,所述第二圆周的直径为6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和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分别包括10个导热柱。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热柱的直径不超过0.3毫米。 10.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烟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加热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加热筒、电路板和电源,所述加热体和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加热体位于所述加热筒内部,所述加热筒适于收容插入的烟支,以使多个所述导热柱插入烟支内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烟支的加热体及包含该加热体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低温电子加热装置对烟支的加热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外部加热方式主要加热烟支的外围,内部加热方式主要通过将发热体插入烟草内部进行加热。内部加热的发热体形状多样,一般为片状或者棒状。

    已有的内部加热方式一般采用片状或者棒状加热体,将加热体插入烟支内部,实现对烟支内部加热的目的。为了使烟支在加热过程中受热均匀,一般同时采用多个加热体对烟支进行加热。但由于目前加热体的尺寸受限,加热体的数量增加后,加热体难以插入烟支内部,影响烟支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体难以插入烟支内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容易插入烟支内部的加热体及包含所述加热体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了一种加热体,应用于加热烟支的加热装置,包括:底盘;加热电阻,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加热电阻通电后产生热量;多个沿与所述底盘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导热柱,所述导热柱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导热柱与所述加热电阻接触并可产生热传导,所述导热柱用于将所述加热电阻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烟支,用以加热所述烟支。

    进一步,所述导热柱包括本体部和导引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所述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的截面直径自本体部朝远离所述本体部的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所述底盘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垂直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底盘的中心,所述导热柱包括第一圆周阵列组,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盘上。

    进一步,所述导热柱还包括第二圆周阵列组,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关于所述中心轴对称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位于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的外侧。

    进一步,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的投影上,连接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与所述上表面的中心点,构成第一线段;连接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与所述上表面的中心点,构成第二线段,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不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构成第一圆周,所述第一圆周的直径为3.5毫米。

    进一步,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的导热柱的中心构成第二圆周,所述第二圆周的直径为6毫米。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和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分别包括10个导热柱。

    进一步,每个所述导热柱的直径不超过0.3毫米。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烟支,包括:上述加热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加热筒、电路板和电源,所述加热体和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加热体位于所述加热筒内部,所述加热筒适于收容插入的烟支,以使多个所述导热柱插入烟支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体上设置有多个导热柱,所述导热柱能够轻松的插入烟支内部,保证所述烟支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体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加热体100 底盘1 通气孔10 中心轴11 支撑部12 导电铜棒13 加热电阻2 导热柱3 本体部30 导引部31 第一圆周阵列组32 第一圆周320 第一线段33 第二圆周阵列组34 第二圆周340 第二线段35 上表面14 加热装置200 外壳4 内壳5 第一壳体51 第二壳体52 底部壳体53 电路板6 电源7 插座8 加热筒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体100,包括底盘1、加热电阻2和多个导热柱3。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底盘1呈圆柱状,所述底盘1由金属材料或陶瓷材料制得。所述底盘1具有贯穿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14和下表面的通气孔10,所述通气孔10位于所述底盘1的中心,所述底盘1包括垂直于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14和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底盘1中心的中心轴11。自所述周壁向远离所述周壁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12,所述支撑部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导电铜棒13,所述导电铜棒13收容且固定于所述底盘1,所述导电铜棒13的上端与所述加热电阻2接触,所述导电铜棒13的下表面低于所述底盘1的下表面,所述导电铜棒13用于电性连接所述加热电阻2与外部供电电路。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电阻2固定于所述上表面14,所述加热电阻2与所述导电铜棒13连接,所述加热电阻2通电后产生热量。

    所述导热柱3为金属材料,优选为高导热的氧化铝材料制得,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热柱3也可以由高导热的无极非金属材料,如陶瓷材料制得。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底盘1和所述导热柱3均为金属材料制得时,所述导热柱3可以采用焊接工艺固定于所述底盘1;当所述底盘1和所述导热柱3均为陶瓷材料制得时,所述导热柱3可以采用烧结工艺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热柱3包括本体部30和自所述本体部30朝远离所述底盘1延伸的导引部31,所述本体部30远离所述导引部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盘1上,所述导引部31的截面直径自本体部30朝远离所述本体部30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导引部31呈圆锥状,当所述导热柱3从下往上插入所述烟支内部时,所述导引部31有利于所述导热柱3更加顺利的进入所述烟支内部。

    所述本体部30是直径为0.3毫米的圆柱体,使得所述本体部30的直径小于现有的加热体100或加热片的直径,使得所述导热柱3与烟支的接触面积小,所述导热柱3只需要较小的压力就能给予所述烟支较大的压强,使得所述导热柱3能够顺利插入所述烟支内部,保证所述加热体100对所述烟支的加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本体部30的直径也可以依据情况做出调整,譬如,只要所述本体部30的强度能够支撑所述导热柱3顺利插入烟支的内部,所述本体部30的直径也可以小于0.3毫米。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导热柱3在所述底盘1上关于所述中心轴11对称分布,所述导热柱3包括第一圆周阵列组32和第二圆周阵列组34,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32包括10个导热柱3,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32的导热柱3的中心构成第一圆周320,所述第一圆周320的直径为3.5毫米。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圆周320的直径也可以调整为其他尺寸。

    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34包括10个导热柱3,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34的导热柱3的中心构成第二圆周340,所述第二圆周340的直径为6毫米,即所述第二圆周340阵列位于所述第一圆周阵列320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圆周340的直径也可以调整为其他尺寸。

    如图3所示,在所述底盘1的上表面14的投影上,连接所述第一圆周阵列组32的导热柱3的中心与所述上表面14的中心点,构成第一线段33;连接所述第二圆周阵列组34的导热柱3的中心与所述上表面14的中心点,构成第二线段35,所述第一线段33与所述第二线段35不重合,即所述第一圆周320阵列与所述第二圆周340阵列在所述底盘1的径向方向上交错设置,使得所述加热体100对所述烟支的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烟支的加热效果。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装置200,用于加热烟支,所述加热装置200包括壳体(未标号)、电路板6、电源7、加热筒9和加热体100。

    其中,所述加热体100与实施例1中的并无差异,在此不在赘述。

    如图5所示,所述加热筒9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加热体100收容于所述加热筒9内。所述加热筒9适于收容插入的烟支,使得所述多个导热柱3插入所述烟支的内部。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4和收容于所述外壳4中的内壳5。

    如图5所示,所述外壳4上下开口。

    如图5所示,所述内壳5包括第一壳体51、第二壳体52和连接所述第一壳体51和所述第二壳体52的底部壳体53。所述第一壳体51、第二壳体52、底部壳体53共同围成收容腔(未标号),所述加热体100、电路板6和电源7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壳体51、第二壳体52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底部壳体53。

    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电路,例如电源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与加热体100和电源7连接。该电源控制电路起开关作用,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或者实际情况控制加热体100与电源7之间的连通或者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6上的电源控制电路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用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可以设置过热检测电路,在检测到加热体100温度过高时,自动切断电源7与加热体100之间的连接,或者设置插入检测电路,在检测到导热柱3上有烟支插入时,自动连通加热体100与电源7,令加热体100通电加热。

    电源7和电路板6上的电源控制电路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惯用的技术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6与加热体100电性连接,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连通加热体100与电源7,令加热体100通电发热。在不需要使用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切断加热体100与电源7之间的连接,令加热体100停止发热。

    所述电源7为可充电电池,所述电路板6上还设置有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所述充电电路的一端设置有Micro-usb(Universal Serial Bus)类型的插座8,当所述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可以通过一个Micro-usb(Universal Serial Bus)类型的插头连接一个充电器给所述电源7可以循环利用,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装配所述加热装置200时,先将所述加热体100设于所述加热筒9内;然后将设有所述加热体100的加热筒9、所述电源7、电路板6、分别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51上;然后将所述第二壳体52与所述第一壳体51扣合;接着将所述底部壳体53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51和所述第二壳体52用螺栓固定连接;最后将所述外壳4从上方向下插入所述内壳5的外部,完成所述加热装置200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加热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加热体及加热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7970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