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36860.5 (22)申请日 2018.05.30 (71)申请人 苏州鑫精艺钛制品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 春申路993号 (72)发明人 张万元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46 代理人 潘志渊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34(2006.01) A47J 36/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5。
2、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 锅, 包括: 锅盖、 上层锅、 底层锅、 支架; 所述上层 锅设置在锅盖的底端, 且上层锅与锅盖通过卡合 方式相连接; 所述底层锅设置在上层锅的下部, 且底层锅与上层锅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 所 述支撑座设置在底层锅的下部, 且支撑座与底层 锅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支撑 座的表面, 且固定座与支撑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接; 所述支架设置在固定座的中间, 且支架与固 定座通过锁紧螺栓相连接, 本发明通过对上层锅 与底层锅、 支架的改进, 具有结构精良多功能, 拆 卸组装方便易清洗, 方便携带, 带有支撑架的优 点, 从而有效的解决了。
3、本发明在背景技术一项中 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8433524 A 2018.08.24 CN 108433524 A 1.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包括: 锅盖 (1) 、 出气孔 (2) 、 提手 (3) 、 上层锅 (4) 、 锅耳 (5) 、 底层锅 (6) 、 手柄 (7) 、 支撑座 (8) 、 固定座 (9) 、 锁紧螺栓 (10) 、 支架 (11) ; 其特征在 于: 所述出气孔 (2) 设置在锅盖 (1) 上部的左侧, 且出气孔 (2) 与锅盖 (1) 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 提手 (3) 设置在锅盖 (1) 上部的中间位置,。
4、 且提手 (3) 与锅盖 (1) 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所述上层锅 (4) 设置在锅盖 (1) 的底端, 且上层锅 (4) 与锅盖 (1) 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所述 锅耳 (5) 设置在上层锅 (4) 的两侧, 且锅耳 (5) 与上层锅 (4) 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所述 底层锅 (6) 设置在上层锅 (4) 的下部, 且底层锅 (6) 与上层锅 (4) 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手柄 (7) 设置在底层锅 (6) 的右侧, 且手柄 (7) 与底层锅 (6) 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所述支撑座 (8) 设置在底层锅 (6) 的下部, 且支撑座 (8) 与底层锅 (6) 通过卡合。
5、方式相连接; 所述固定座 (9) 设置在支撑座 (8) 的表面, 且固定座 (9) 与支撑座 (8) 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锁紧螺栓 (10) 设置在固定座 (9) 的中间, 且锁紧螺栓 (10) 与固定座 (9) 通过螺纹拧接方 式相连接; 所述支架 (11) 设置在固定座 (9) 的中间, 且支架 (11) 与固定座 (9) 通过锁紧螺栓 (10)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锅 (4) 为圆筒状, 且上层锅 (4) 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锅 。
6、(6) 俯视呈圆形状, 且底层锅 (6) 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 (8) 为环形状, 且支撑座 (8) 上部设置有环形状的支撑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 (9) 为U型状, 且固定座 (9) 左端设置有内螺纹, 右端开设有放置锁紧螺栓 (10) 的通孔, 固定 座 (9) 呈环形状排列设置有四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 (11) 主视呈矩形状, 且支架 (11) 上部开设有放置锁紧螺栓 (10。
7、) 的通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33524 A 2 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野营用具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 尤其涉及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 多用锅。 背景技术 0002 野营是一种休闲活动, 离开城市在野外扎营, 度过一个或者多个夜晚, 野营一般需 要生篝火, 它既可以防止野兽的侵袭, 也可以用作烧、 烤、 煮或加热野营食物, 有些食物需要 通过锅来制作, 用支架将锅架起来生火更方便。 0003 通过观察发现, 现有的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技术领域存在平底锅只能 用来炒菜或者做稀饭、 煲汤等不具有多用的功能, 结构单一。
8、, 做不同的饭需要不同的锅, 但 是野营时携带多种锅不方便, 野外需要生篝火做饭, 还需要寻找能够将锅支撑起来的支架, 浪费时间等的问题。 0004 有鉴于此, 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 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多功能, 方便拆卸可 携带, 带有支撑架的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旨在通过该技术, 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 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平底锅只能用来炒菜或者做稀饭、 煲汤等不具有多用的功能, 结构单一, 做不同的饭 需要不同的锅, 但是野营时携带多种锅不方便, 野外需要生篝火做饭, 还需要寻找能够。
9、将锅 支撑起来的支架, 浪费时间的问题和不足。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由以下具体技 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包括: 锅盖、 出气孔、 提手、 上层锅、 锅耳、 底层锅、 手 柄、 支撑座、 固定座、 锁紧螺栓、 支架; 所述出气孔设置在锅盖上部的左侧, 且出气孔与锅盖 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提手设置在锅盖上部的中间位置, 且提手与锅盖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 连接; 所述上层锅设置在锅盖的底端, 且上层锅与锅盖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所述锅耳设置 在上层锅的两侧, 且锅耳与上层锅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所述底层锅设置在上层锅的 。
10、下部, 且底层锅与上层锅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手柄设置在底层锅的右侧, 且手柄 与底层锅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底层锅的下部, 且支撑座与底层锅 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支撑座的表面, 且固定座与支撑座通过焊接方式 相连接; 所述锁紧螺栓设置在固定座的中间, 且锁紧螺栓与固定座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 接; 所述支架设置在固定座的中间, 且支架与固定座通过锁紧螺栓相连接。 000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所述上层 锅为圆筒状, 且上层锅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000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野营。
11、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所述底层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433524 A 3 锅俯视呈圆形状, 且底层锅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所述支撑 座为环形状, 且支撑座上部设置有环形状的支撑台。 001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所述固定 座为U型状, 且固定座左端设置有内螺纹, 右端开设有放置锁紧螺栓的通孔, 固定座呈环形 状排列设置有四处。 0011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所述支架 主视呈矩形状, 且支架上部开设有放置锁紧螺栓。
12、的通孔。 0012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通过将上层锅设置内螺纹, 底层锅设置外螺 纹, 方便结合使用, 使平底锅结构精良具有多功能。 0013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通过设置的螺纹能够将两层锅拆卸, 支架 与固定座能够拆卸, 野营时方便携带, 清洗起来方便。 0014 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通过设置支架, 野营时生篝火方便放置平 底锅。 0015 本发明通过对上层锅与底层锅、 支架的改进, 具有结构精良多功能, 拆卸组装方便 易清洗, 方便携带, 带有支撑架的优点, 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发明在背景。
13、技术一项中提出的 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0016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本发明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上层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底层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
14、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锅盖1、 出气孔2、 提手3、 上层锅4、 锅耳5、 底层锅6、 手柄7、 支撑座8、 固定座9、 锁紧螺栓10、 支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 术语 “上” 、“下” 、“左” 、“右” 、“内” 、“外” 、“前端” 、“后端” 、“头部” 、“尾部” 等指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
15、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433524 A 4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 0021 同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相连” 、“连接” 应做 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性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16、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2 请参见图1至图7,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的具体技术实施方 案: 一种野营用的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包括: 锅盖1、 出气孔2、 提手3、 上层锅4、 锅耳5、 底层 锅6、 手柄7、 支撑座8、 固定座9、 锁紧螺栓10、 支架11; 出气孔2设置在锅盖1上部的左侧, 且出 气孔2与锅盖1为一体式结构; 提手3设置在锅盖1上部的中间位置, 且提手3与锅盖1通过螺 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上层锅4设置在锅盖1的底端, 且上层锅4与锅盖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锅耳5设置在上层锅4的两侧,。
17、 且锅耳5与上层锅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底层锅6设置在 上层锅4的下部, 且底层锅6与上层锅4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 手柄7设置在底层锅6的右 侧, 且手柄7与底层锅6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 支撑座8设置在底层锅6的下部, 且支撑座 8与底层锅6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 固定座9设置在支撑座8的表面, 且固定座9与支撑座8通 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锁紧螺栓10设置在固定座9的中间, 且锁紧螺栓10与固定座9通过螺纹 拧接方式相连接; 支架11设置在固定座9的中间, 且支架11与固定座9通过锁紧螺栓10相连 接。 0023 具体的, 上层锅4为圆筒状, 且上层锅4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 。
18、0024 具体的, 底层锅6俯视呈圆形状, 且底层锅6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底层锅6 与上层锅4通过螺纹拧接方便拆卸。 0025 具体的, 支撑座8为环形状, 且支撑座8上部设置有环形状的支撑台, 将底层锅6放 置在支撑座8通过支撑台不易往下漏。 0026 具体的, 固定座9为U型状, 且固定座9左端设置有内螺纹, 右端开设有放置锁紧螺 栓10的通孔, 固定座9呈环形状排列设置有四处, 方便拆卸安装支架11。 0027 具体的, 支架11主视呈矩形状, 且支架11上部开设有放置锁紧螺栓10的通孔, 支架 11通过锁紧螺栓10做六十度至九十度旋转。 0028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
19、 首先将支架11放置在固定座9的中间, 通过锁紧螺栓10从固定座9的右 端穿过支架11与固定座9的左端拧紧, 再将支架11通过锁紧螺栓10旋转至六十度与支撑座8 卡合, 使支架11的顶端通过支撑座8支撑固定, 把木柴放置在支撑座8下部, 点燃木柴, 然后 把底层锅6放置在支撑座8上, 进行炒菜, 炒菜时将锅盖1与底层锅6扣合, 想要煲汤或者热馒 头时, 将上层锅4通过螺纹安装在底层锅6上, 把食物放入将锅盖1与上层锅4扣合, 锅中的热 气会通过出气孔2排出, 使用完后将木柴熄灭, 防止发生火灾, 将支架11、 底层锅6与上层锅4 拆卸清洗, 以备下次使用。 0029 综上所述: 该一种野营用的。
20、架体式平底多用锅, 通过将上层锅设置内螺纹, 底层锅 设置外螺纹、 螺纹能够将两层锅拆卸, 支架与固定座能够拆卸、 设置支架, 解决了平底锅只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433524 A 5 能用来炒菜或者做稀饭、 煲汤等不具有多用的功能, 结构单一, 做不同的饭需要不同的锅, 但是野营时携带多种锅不方便, 野外需要生篝火做饭, 还需要寻找能够将锅支撑起来的支 架, 浪费时间的问题。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433524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108433524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108433524 A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108433524 A 9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108433524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