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烟.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201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25 CN 203662018 U (21)申请号 201320612886.6 (22)申请日 2013.09.29 A24F 4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西乡固戍东 财工业区 16 号 8 栋 2 楼 (72)发明人 陈志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邓云鹏 (54) 实用新型名称 电子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 包括壳体, 收容 在所述壳体内的雾化组。
2、件和能够存储烟液的储液 器,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烟道 ;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能够吸附烟液的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呈板状, 所述 发热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结合在所述烟道中的空气 中。 在上述电子烟中, 发热板具有用于吸收和雾化 烟液的较大表面积的面板状结构, 因而加热效率 高。烟液被吸附到发热体上后能够沿发热体的表 面向周边扩散形成厚度均匀的受热液体层, 发热 体能够同时对受热液体层进行加热, 产生均匀的 雾化细颗粒, 从而能够改善雾化的效果。 另外发热 体呈板状, 加工过程较为简单, 而且在组装所述电 子烟的过程中不需像发热丝一样繁琐地缠绕在固 定轴上, 为此产品的组装操作得到简化。 (51)Int.。
3、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62018 U CN 203662018 U 1/1 页 2 1. 一种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 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雾化组件和能够存储烟液 的储液器,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烟道 ;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能够吸附烟液的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 呈板状, 所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结合在所述烟道中的空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
4、上开设有多个微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 的其中一个表面贴合在所述储液器上, 所述烟道中的空气能够拂过所述发热体的另一外表 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上开设有能够让空气流通 穿过的空气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体传导件, 所述液体传导件的 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发热体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包括呈板状的基板和敷设 在所述基板外表面的发热膜。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烟,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发热体包括呈板状的基板和紧挨 在所述基板外侧的发热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62018 U 2 1/6 页 3 电子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 电子雾化器。电子烟作为替代香烟用品, 多用于戒烟。电子 烟具有与香烟相似的外观和味道, 但一般不含香烟中的焦油、 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 0003 电子烟主要由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构成。 雾化器作为电子烟产生雾化气体的核心装 置, 其雾化效果决定了烟雾的质量与口感。 一般的雾化器的加热体为弹簧状的发热丝, 其制 作过程为将线状的发热丝缠绕在一固定轴上。当所述发热丝通。
6、电时, 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 烟液吸附在所述固定轴上, 经所述发热丝的加热作用将烟液雾化。 0004 然而, 这种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所述发热丝呈线状, 也就只能对位于所述发 热丝本体附近的烟液加热使其雾化, 而离所述发热丝本体较远的烟液 (包括位于螺旋丝之 间的烟液) 即使能够雾化但由于其雾化温度相对低从而雾化颗粒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基于此, 提出一种雾化效果较好的电子烟。 0006 一种电子烟, 包括壳体, 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雾化组件和能够存储烟液的储液器,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烟道 ;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能够吸附烟液的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呈板状, 所 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结。
7、合在所述烟道中的空气中。 0007 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从而能够收容所述电子烟的各内部元件, 至少能够收 容所述储液器和雾化组件。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从而在吸食电子烟时能 够吸入外部的空气, 并能够排出所述烟道中的雾化气。 0008 其中, 所述储液器主要是用于存储烟液的构件, 可以为独立于所述壳体但设置在 所述壳体中的储液容器, 还可以为由所述壳体的部分壁体围成的具有开口的密封容器, 还 可以是由纤维丝、 毛毯或耐温无毒海绵等储液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制造的储液体, 使所述烟 液可以灌装或存储在所述储液器内。 其次, 所述储液器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壳体适配的形状, 还可以设置为方。
8、形或管状的柱体。另外, 所述储液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腔中央还 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收容腔的一侧等所述收容腔中的任意位置, 只要所述储液器不堵塞 所述烟道即可。 0009 其中, 所述烟道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的中央位置, 也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的侧边位置 ; 在所述烟道位于侧边位置的情况下, 所述烟道的至少部分管壁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可以设 置为一体。通过所述烟道能够把所述雾化组件产生的雾化颗粒输送出所述壳体外。为此, 所述烟道是与所述壳体上设置的进气孔和出气孔相连通。 0010 其中, 所述雾化组件是可以将液体予以雾化从而供消费者吸食雾化气体的部件, 至少包括有能够吸附烟液的发热体。 0011 其。
9、中, 所述发热体为板状体, 为具有直接吸附烟液的能力并能够将烟液予以均布 说 明 书 CN 203662018 U 3 2/6 页 4 在发热体上的发热元件。 所述发热体可以直接接触所述储液器, 还可以是借助其他构件, 例 如液体传导件, 所述液体传导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发热体相连, 把所述储液 器的烟液输送到所述发热体上。 0012 其中, 所述发热体呈板状, 并不是指所述发热体必须设置为平板体, 其还可以设置 为具有一定曲率的板体状, 这样所述发热体能够具有较大面积的加热面和储液面。 0013 另外, 所述发热体本身可以有多种结构 : 0014 第一种, 所述发热体包括呈板状的基。
10、板和敷设在所述基板外表面的发热膜。进一 步的是, 所述发热膜是 PTC 膜或发热涂料层。所述 PTC 膜是一种涂覆在所述基板外表面的 膜状发热丝。这样所述发热膜是 PTC 膜或发热涂料层发热时能够使所述发热体整体发热, 所述发热体被动发热时能够将附着在其上的烟液雾化。 0015 第二种, 所述发热体包括呈板状的基板和紧挨在所述基板外侧的发热器。这样所 述发热器发热时, 能够让热量直接传递给所述发热体, 所述发热体被动发热时能够将附着 在其上的烟液雾化。 0016 第三种, 所述发热体为泡沫金属发热体、 泡沫石墨发热体或多孔陶瓷发热体。 这样 所述发热体为主动型发热体, 其发热时能够将附着在其上。
11、的烟液雾化。 0017 其中, 所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结合在所述烟道中的空气中, 指所述发热体的 至少部分表面能够与所述烟道中的空气接触或者说暴露在所述烟道中的空气中, 这样, 由 所述发热体雾化的烟液能够扩散到所述烟道的空气中, 所述烟道中所流动的空气能够将已 经雾化的烟液带出。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由于所述电子烟的雾化 组件的发热体呈板状从而其储液面积大、 发热面积较大, 所述烟液被吸附到所述发热体上 后能够沿所述发热体的表面向周边扩散形成厚度均匀的受热液体层, 所述发热体能够同时 对所述受热液体层进行加热, 产生均匀的雾化细颗粒, 从而能够改。
12、善雾化的效果。 另外所述 发热体呈板状, 加工过程较为简单, 而且在组装所述电子烟的过程中不需像发热丝一样繁 琐地缠绕在固定轴上, 为此产品的组装操作得到简化。 001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所述发热体上设置有能够让空气流通穿过的空气孔。 这样所述空气孔实际上构成所述烟道的一部分。 空气穿过所述空气孔时能够将所述发热体 上表面或下表面上吸附的雾化烟液带走。空气孔的设置使得烟雾可以更好的流通。 002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所述发热体的外周壁与所述烟道之间具有能够让空气 流通绕过的空气间隙。 0021 这样, 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烟道中但没有封堵所述烟道, 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空 气能够。
13、畅通地通过所述烟道并从所述出气孔排出, 为此使吸食者能够轻松吸食。 另外, 所述 烟道中的压力比所述储液器中的压力小, 所述烟液能够顺畅地被吸附到所述发热体上。 002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所述发热体上开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微孔可以贯 通所述发热体, 也可以不贯通所述发热体。 所述发热板上每平方厘米可以设置12004900 个微孔, 这样通过所述微孔可以加大所述发热体本身存储烟液的能力, 也能使烟液均布在 所述发热体上 ; 其次, 所述微孔也增大了所述发热体的发热面积, 从而增大了所述发热体与 所述烟液的接触面积, 能够提高雾化的速度。 002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所述发热体。
14、上开设有多个微孔, 所述微孔贯通所述发 说 明 书 CN 203662018 U 4 3/6 页 5 热体, 所述发热体其中一面贴合在所述储液器上, 所述烟道中的空气能够拂过所述发热体 的另一外表面。 这样从其中一个表面渗透进入所述微孔的烟液能够从另一外表面渗透出来 并在受热时雾化。所述发热体的壁面与所述储液器的壁面直接贴合形成面面接触, 所述烟 液能够大量、 快速地被吸附到所述发热体的壁面上并均匀地分布。所述发热体对所述烟液 加热形成的雾化颗粒能够从所述发热体的另一外表面扩散到所述烟道中的空气中。 0024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还包括液体传导件, 所述液体传导件的两端分别与所 述储液器。
15、和所述发热体相连。 0025 其中, 所述液体传导件可以为纤维、 海绵等吸液能力强的材质或细吸管制成, 这样 不仅可以利用毛细作用输送所述烟液, 而且还可以避免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储液器直接接 触, 减少热量大量地传递到所述储液器中, 从而大大提高了热量使用效率, 并且避免了所述 发热体长时间对所述储液器加热而加速所述储液器老化, 使所述储液器产生粉末影响烟雾 质量, 同时也避免了所述发热体对所述储液器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烟的剖视图 ; 0027 图 2 为图 1 所示的电子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 0028 图 3 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
16、式 0029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 来实现, 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 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
17、目的。 0031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 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 实施方式一 0033 请同时参阅图 1 和图 2, 电子烟 100 包括壳体 110, 储液器 120, 雾化组件 130 和电 源组件 140。所述储液器 120、 雾化组件 130 和电源组件 140 收容在所述壳体 110 内。储存 在所述储液器120中的烟液160可以从所。
18、述储液器120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130, 所述电源 组件 140 用于给所述雾化组件 130 提供电源。 0034 所述壳体 110 大致为圆柱体状, 即横截面为圆形, 并具有收容腔从而能够用于收 容所述电子烟 100 的各内部元件。所述壳体 110 由塑胶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 壳体 110 的横截面也可以为方形, 椭圆形等。所述壳体 110 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孔 112, 另一 说 明 书 CN 203662018 U 5 4/6 页 6 端开设有进气孔 (图未示) 。所述壳体 110 靠近所述出气孔 112 的一端可以设置一过滤吸嘴 (图未示) , 用于过滤烟雾中的尼古丁和烟碱等。
19、。所述壳体 110 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气孔和 出气孔112的烟道114, 通过所述烟道114能够把所述雾化组件130产生的雾化颗粒输送出 所述壳体 110 外。 0035 请参阅图 1, 所述储液器 120 固定在所述壳体 110 的侧壁上, 为由所述壳体 110 的 部分壁体围成的密封容器, 用于存储所述烟液 160。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储液器 120 可以为独立于所述壳体 110 但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密封容器。所述储液器 120 大致为圆柱 体。本实施例中, 所述储液器 120 的横截面积小于壳所述体 110 的横截面积, 为此所述储液 器120的外壁与所述壳体110的内壁之间的。
20、间隙形成所述烟道114。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 储液器 120 也可以为正方体等柱体。所述储液器 120 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孔 122, 存储在所 述储液器 120 中的所述烟液 160 可经过所述出液孔 122 输送至所述雾化组件 130 上进行雾 化。本实施例中, 所述出液孔 122 为两个, 当然, 在其他实施例中, 所述出液孔 122 也可以为 三个或多个。所述出液孔 122 的孔径大约为 0.5mm 2.5mm。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合理设置 出所述液孔 122 的数量与孔径的大小, 将适量的所述烟液 160 流经所述出液孔 122 输送至 所述雾化组件130上, 结合所述雾化组件13。
21、0的雾化作用, 产生的适量的烟雾以获得较佳的 口感。 0036 请参阅图 1,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储液器 120 还包括液体传导件 124。所述液体 传导件 124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器 120 和所述雾化组件 130 相连, 所述液体传导件 124 为吸液能力强的纤维材质制成。用于更好地把所述烟液 160 输送到所述雾化组件 130。 0037 所述雾化组件 130 为可以将液体予以雾化从而供吸食者吸食雾化气体的器具, 被 收容在壳体 110 内, 并设置在所述储液器 120 开设有所述出液孔 122 的一端的底部。所述 雾化组件 130 包括能够吸附烟液 160 的发热体 132, 。
22、所述发热体 132 呈板状并横向设置于 所述烟道 114 中, 所述发热体 132 的外表面全部结合在所述烟道 114 中的空气中, 这样, 由 所述发热体 132 产生的雾化颗粒能够扩散到所述烟道 114 中的空气中。其次, 所述发热体 132 呈板状而发热面积较大, 能够均匀地对所述烟液 160 进行加热产生均匀的雾化细颗粒, 从而能够改善雾化的效果。 0038 另外, 如图 1 所示, 所述发热体 132 的外周壁与所述烟道 114 之间具有能够让空气 流通过的空气间隙 1140。这样, 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烟道 114 中的空气能够拂过所述发热体 132, 畅通地通过所述烟道114并从所述。
23、出气孔112排出, 为此能使吸食者能够轻松吸食。 其 次, 所述烟道 114 中的压力比所述储液器 120 中的压力小, 所述烟液 160 能够顺畅地被吸附 到所述发热体 132 上。 0039 请参阅图 1, 所述发热体 132 为泡沫金属发热体, 而且具有 2000 个到 3000 个左右 的微孔 134, 所述发热体 132 为一种主动发热的部件, 由所述液体传导件 124 输送到所述发 热体 132 上的所述烟液 160 利用毛细作用能够在所述发热体 132 上自由爬行, 从而均匀地 分布于所述发热体 132 上并均匀受热。另外, 所述微孔 134 也增大了所述发热体 132 的储 存。
24、烟液的数量, 从而增大了雾化量。 当所述发热体132通电后快速产生热量对所述烟液160 进行加热, 所述烟液 160 均匀受热被快速雾化为体积均匀的雾化细颗粒, 因此雾化效果得 到进一步改善。其次, 由于所述发热体 132 不需要采用由纤维绳等材质制成的固定轴, 避免 所述固定轴长时间受热后产生粉末而影响烟雾质量和带来安全隐患。更进一步地, 所述发 说 明 书 CN 203662018 U 6 5/6 页 7 热体 132 的加工过程较为简单, 且在组装所述电子烟 100 的过程中不需繁琐的将发热丝缠 绕在固定轴上, 组装操作简单。 0040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 所述发热体 132 还可以由。
25、呈板状的基板和敷设在所述基板 外表面的发热膜组成, 所述发热膜是 PTC 膜或发热涂料层。又或者是, 所述发热体 132 由呈 板状的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外侧的发热丝组成。 这样结构的所述发热体虽然是被动式发 热, 但也能够实现均匀烟液和均匀加热的作用。 0041 为了防止所述发热体132产生的热量大量地传导到所述壳体110上对吸食者造成 伤害, 所述雾化组件 130 还包括隔热支撑座 136, 所述隔热支撑座 136 收容在所述壳体 110 内, 所述发热体 132 固定在所述隔热支撑座 136 上。 0042 请参阅图 1 和图 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隔热支撑座 136 为中空的圆环体。
26、, 底部开 设有可供气流通过的气道 138。所述隔热支撑座 136 的外壁与壳体 110 的内壁贴合, 易于 安装, 且稳定性较好。隔所述热支撑座 136 由耐温塑胶等材料制成, 具有隔热、 耐热特性, 可 以防止发热体 132 与壳体 110 直接接触而导致壳体 110 外壁过热影响使用。在其他实施例 中, 隔热支撑座 136 也可以省略。 0043 请参阅图 1, 所述电源组件 140 收容在壳体 110 内, 并与所述雾化组件 130 的发热 体 132 电连接, 用于给所述发热体 132 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 所述电源组件 140 包括电极 142、 导线 144 和电极固定座 14。
27、6 和电池 (图未示) 。所述电极 142 通过所述导线 144 与所述 发热体 132 电连接。所述电极 142 固定在所述电极固定座 146 上, 所述电极固定座 146 开 设有气孔 148, 用于供气流通过。在其他实施例中, 电极固定座 146 也可以省略。 0044 所述电子烟 100 的装配过程大致如下 : 首先将所述储液器 120 固定在所述壳体 110 的腔体内, 然后将所述发热体 132 支撑在所述隔热支撑座 136 上形成雾化组件 130, 再 将所述发热体 132 通过所述导线 144 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电极 142 连接, 所述电极 142 固定 在所述电极固定座 146。
28、 上, 最后将所述壳体 110 套设在所述电极固定座 146 上, 完成装配。 0045 可以理解, 上述电子烟 100 的装配顺序也适当调整。 0046 在使用过程中, 如图 1 箭头所示, 当吸食者对所述电子烟 100 的具有所述出气孔 112 的一端吸气时, 气流从所述壳体 110 的进气口进入所述电子烟 100, 经过所述电极固定 座 146 的气孔 148 和隔热支撑座 136 的气道 138, 穿过所述发热体 132 内部的微孔孔 134, 将所述烟液160雾化后的烟雾带入所述烟道114, 最后从所述出气孔112进入到使用者的嘴 里。 0047 实施方式二 0048 请参阅图 3,。
29、 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储液器 120 由耐温无毒海绵制成, 使 所述烟液 160 可以吸附存储在所述储液器 120 内。所述储液器 120 的底壁面 125 贴合所述 发热体 132 的上壁面 135, 所述发热体 132 的下壁面 137 也结合在所述烟道 114 中的空气 中, 所述烟道 114 中的空气流动时能够拂过所述发热体 132 的下壁面 137。其次, 所述发热 体132为泡沫金属发热体并且具有2000个到3000个左右的微孔134, 所述微孔134为贯通 孔从而能够贯通其上壁面 135 和下壁面 137, 这样所述发热体 132 的上壁面 135 与所述储 液器 12。
30、0 的底壁面 125 直接贴合形成面面接触, 所述烟液 160 在毛细作用下能够适量、 快速 地被吸附到所述发热体 132 上并均匀地分布, 而且能够从所述发热体 132 的上壁面 135 渗 透到下壁面 137。所述发热体 132 对所述烟液 160 加热形成的雾化颗粒能够从所述发热体 说 明 书 CN 203662018 U 7 6/6 页 8 132 的下壁面 137 扩散到所述烟道 114 中的空气中。 0049 另外, 所述储液器 120 具有一中央管道 123, 所述发热体 132 具有能够让空气流通 过的空气孔 139, 所述中央管道 123、 空气孔 139 构成所述烟道 11。
31、4 的一部分。这样, 从所述 进气孔进入的空气能够畅通地通过所述烟道 114 并从所述出气孔 112 排出, 为此能使吸食 者能够轻松吸食。另外, 所述烟道 114 中的压力比所述储液器 120 中的压力小, 所述烟液 160 能够顺畅地被吸附到所述发热体 132 上。 005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CN 203662018 U 8 1/3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62018 U 9 2/3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62018 U 10 3/3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62018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