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泡茶的茶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泡茶的茶匙.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066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6.29 CN 102106675 A *CN102106675A* (21)申请号 200910264691.5 (22)申请日 2009.12.25 A47G 19/16(2006.01) (71)申请人 常熟市永祥机电有限公司 地址 215515 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虹桥工业 区 (72)发明人 方云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何艳 (54) 发明名称 用于泡茶的茶匙 (57) 摘要 一种用于泡茶的茶匙, 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 术领域。包括一具有罐体腔的茶罐体, 呈半。
2、圆球 状, 在所述茶罐体的壁体上间布有用于与罐体腔 相通的第一滤孔, 在所述茶罐体高度方向的上端 部内壁上形成有嵌合槽 ; 一具有罐盖腔的罐盖, 呈半圆球状, 在所述罐盖的壁体上间布有用于与 罐盖腔相通的第二滤孔, 在所述罐盖高度方向的 底部内壁上形成有嵌合边, 所述的罐盖下端部的 外圆直径与所述的茶罐体上端部的外圆直径相匹 配, 且嵌合边与嵌合槽之间构成为紧配合 ; 一手 柄, 连接在所述罐盖高度方向的顶部, 在所述手柄 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杯壁勾配的挂钩。 优点 : 茶罐体与罐盖之间的联结更可靠, 能有效 防止罐体内的茶叶漏入杯体内, 避免杯体壁留下 难以清洗的茶渍 ; 通过手柄端部。
3、的挂钩, 可以将 茶匙挂在杯壁, 能方便取用 ; 使用卫生, 寿命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106678 A1/1 页 2 1. 一种用于泡茶的茶匙, 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具有罐体腔 (13) 的茶罐体 (1), 呈半圆球 状, 在所述茶罐体 (1) 的壁体上间布有用于与罐体腔 (13) 相通的第一滤孔 (11), 在所述茶 罐体 (1) 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内壁上形成有嵌合槽 (12) ; 一具有罐盖腔 (23) 的罐盖 (2), 呈 半圆球状, 在所述罐盖 (2) 的壁体上。
4、间布有用于与罐盖腔 (23) 相通的第二滤孔 (21), 在所 述罐盖 (2) 高度方向的底部内壁上形成有嵌合边 (22), 所述的罐盖 (2) 下端部的外圆直径 与所述的茶罐体 (1) 上端部的外圆直径相匹配, 且嵌合边 (22) 与嵌合槽 (12) 之间构成为 紧配合 ; 一手柄 (3), 连接在所述罐盖 (2) 高度方向的顶部, 在所述手柄 (3) 长度方向的端 部形成有用于与杯壁勾配的挂钩 (3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06675 A CN 102106678 A1/2 页 3 用于泡茶的茶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泡茶的。
5、茶匙, 是对现有泡 茶匙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胆固醇升高、 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 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 量的自由基, 抑制和杀灭病原菌。此外, 茶还有提神、 消除疲劳、 抗菌等作用, 这对中年人来 说是需要的。茶叶还可以净化水质, 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因此, 在当前自然环 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 更应经常喝点茶。在喝完茶后, 最麻烦的 莫过于换茶叶和洗茶壶上的茶渍, 因为茶叶冲泡过后, 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 加上一般的茶 壶口都不大, 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 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泡茶匙, 其结构 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
6、告号 CN2081686 所公开, 它由一只有若干小孔的匙子上联一个 有若干小孔并可旋转的盖子组成。在使用时, 通过旋转盖子来实现茶叶的取放。其存在的 问题是 : 首先, 盖子与匙体的配合不牢靠, 茶匙内的茶叶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容易从缝隙间漏 出, 因此不能完全做到茶壶内无茶叶 ; 其次, 盖子采用旋转结构后, 容易从匙体上脱落下来, 影响使用寿命, 提高购买者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可浸泡且不污染杯体, 以避免在杯体上留下难以清洗 的茶渍, 同时可挂在杯壁上而便于取用的用于泡茶的茶匙。 0004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用于泡茶的茶匙, 包括一具有罐。
7、体腔的茶罐 体, 呈半圆球状, 在所述茶罐体的壁体上间布有用于与罐体腔相通的第一滤孔, 在所述茶罐 体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内壁上形成有嵌合槽 ; 一具有罐盖腔的罐盖, 呈半圆球状, 在所述罐盖 的壁体上间布有用于与罐盖腔相通的第二滤孔, 在所述罐盖高度方向的底部内壁上形成有 嵌合边, 所述的罐盖下端部的外圆直径与所述的茶罐体上端部的外圆直径相匹配, 且嵌合 边与嵌合槽之间构成为紧配合 ; 一手柄, 连接在所述罐盖高度方向的顶部, 在所述手柄长度 方向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杯壁勾配的挂钩。 0005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之一、 由于在所述的茶罐体与罐盖两者相结合的结合面上分别 设有嵌合槽和嵌合边, 使茶罐体。
8、与罐盖之间的联结更可靠, 从而能有效防止罐体内的茶叶 漏入杯体内, 避免杯体壁留下难以清洗的茶渍 ; 优点之二、 通过手柄端部的挂钩, 可以将茶 匙挂在杯壁, 能方便取用 ; 优点之三、 使用卫生, 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06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简图。 0007 图中 : 1. 茶罐体、 11. 第一滤孔、 12. 嵌合槽、 13. 罐体腔 ; 2. 罐盖、 21. 第二滤孔、 22. 嵌合边、 23. 罐盖腔 ; 3. 手柄、 31. 挂钩。 说 明 书 CN 102106675 A CN 102106678 A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通过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
9、, 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并且使本发明的积极效 果更加体现, 但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所限制。 0009 请参阅附图, 一种结构改进的泡茶匙, 包括茶罐体 1、 罐盖 2 和手柄 3。所述的茶罐 体 1 呈半圆球状, 采用食用性硅胶模制成形, 其上的第一滤孔 11、 嵌合槽 12、 罐体腔 13 随茶 罐体成形时一体成型, 其中 : 第一滤孔 11 间布于所述茶罐体 1 的壁体上且与所述的罐体腔 13 相通, 嵌合槽 12 位于所述茶罐体 1 高度方向的上端部内壁上。所述的罐盖 2 呈半圆球 状, 采用食用性硅胶模制成形, 其上的第二滤孔 21、 嵌合边 22 和罐盖腔 23 。
10、随罐盖成形时一 体成型, 其中 : 第二滤孔 21 间布于所述罐盖 2 的壁体上且与所述的罐盖腔 23 相通, 嵌合边 22 位于所述罐盖 2 高度方向的底部内壁上, 所述的罐盖 2 下端部的外圆直径与所述的茶罐 体 1 上端部的外圆直径相匹配, 且使嵌合边 22 与嵌合槽 12 之间构成为紧配合。所述的手 柄 3 同样采用食用性硅胶模制成形, 在手柄 3 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杯壁勾配的挂 钩 31, 手柄 3 连接在所述罐盖 2 高度方向的顶部, 且与罐盖 2 之间可以一体制作, 也可以分 体制作后在再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 优先的选择是手柄 3 与罐盖 2 一体制作。 0010 请继。
11、续参阅附图, 叙述本发明使用的方法 : 首先只要打开罐盖 2, 将喜欢的茶叶装 入茶罐体 1 内, 然后将罐盖 2 盖在茶罐体 1 上端部的开口处, 具体是 : 通过罐盖 2 底部的嵌 合边 22 嵌固在茶罐体 1 上端部的嵌合槽 12 内即可成为便利的泡茶匙, 接着放入热水里轻 轻搅动, 茶叶的味道通过第一、 第二滤孔 11、 21 泡出来, 而茶叶还留在茶匙内, 放置三至五 分钟, 即可完成一杯清香扑鼻的好茶。 当不使用的时候, 将茶叶倒出, 并晾干后存放, 以免潮 湿发霉, 影响下次使用。 说 明 书 CN 102106675 A CN 102106678 A1/1 页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0667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