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61158A43申请公布日20120912CN102661158ACN102661158A21申请号201210167371X22申请日20120528E21D20/00200601G01V3/12200601G06T17/0520110171申请人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032000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裕华路95号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72发明人李斌东兆星李贵生齐燕军贺志宏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唐惠芬54发明名称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57摘要一种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采用地质雷达对预开掘巷道顶。
2、板范围发射电磁脉冲进行超前探测,根据地质雷达接收的反射信号对预开掘巷道50100M复合顶板范围内完整岩体区、破裂岩体区和破碎岩体区的交界面进行确定,并通过计算机手段形成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通过模型切剖断面的分区几何参数计算差异尺度锚杆的长度并选用合适的锚杆,对复合顶板进行支护,并辅助金属网和钢带形成联合支护结构。通过建立的复合顶板三维地质模型,能够非常直观、准确地表达顶板复杂地质数据,可视化界面形式有利于现场人员操作和进行锚杆长度确定。可有效控制顶板变形,减少锚杆数量,节约大量支护材料和维修费用,提高单产、单进,确保安全生产。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2页21一种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预开掘的巷道顶板中部安放沿掘进方向的纵、横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地质雷达(1),通过地质雷达(1)向纵面发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沿横面发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横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多个角度对应纵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多个角度,构成向纵、横面多个角度乘积数量的多个方向发射电磁脉冲;B通过地质雷达(1)接收纵、横面多个角度乘积数量的多个方向电磁脉冲的反射信号,根据反射信号得到每个角度方向的完整岩体区(2)与上破裂岩体区(3)的交界面、上破裂岩体区(3)与下破碎岩。
4、体区(4)交界面至地质雷达(1)的距离L,通过距离L、角度、角度确定三维坐标系中对应的各点,连接各点构成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5);C根据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5)中的完整岩体区(2)、上破裂岩体区(3)的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和下破碎岩体区(4)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采用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金属网(8)和钢带(9)对开掘巷道的复合顶板进行联合支护,其中,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满足锚杆L1的长度锚杆L2的长度锚杆L3的长度;锚杆的间距为700CM1000CM,排距为700CM1000CM;D开掘巷道每前进50100M时,重复步骤A、B、C,直。
5、至完成整个巷道的掘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面发射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角度为0、15、30、45、60、75、90七个角度;所述横面发射的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为0、30、60、90、120、150、180七个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长度的确定锚杆L1的长度为开掘巷道顶板宽度范围内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的最大值和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之和加上10CM;锚杆L2的长度为02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宽度范围内破裂岩体区任。
6、意竖向截面高度(6)的最大值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之和;锚杆L3的长度取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选用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小于2800CM,且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的最大值小于1800CM或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小于1800CM,选用锚杆L1;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破。
7、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小于等于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或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小于1800CM,且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大于2800CM,选用锚杆L2;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大于等于075倍权利要求书CN102661158A2/2页3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且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大于等于1800CM或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开掘巷道顶。
8、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小于等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且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大于2800CM,选用锚杆L3。权利要求书CN102661158A1/4页4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尤其适用于预防和治理煤矿埋深大、高应力作用下存在软弱夹层(煤线、泥岩)地质弱面的巷道(煤巷、岩巷)复合顶板。背景技术000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增大,我国大部分矿区煤矿开采已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由于深部条件下,地质构造复杂,各种地质条件(。
9、断层、地下水等)相互影响,环境的未知性、复杂性、不可重复性使得深部巷道开挖与维护变得越来越困难。复合顶板巷道由于围岩内层理、节理等不连续面非常发育,岩层松软破碎,属困难条件巷道,支护难度大,巷道返修成本高,顶板层间粘结系数小,同层容易造成大面积冒顶事故,严重影响巷道的安全掘进。目前锚杆支护及其它锚杆组合支护体系中多采用统一长度的锚杆,虽能有效控制顶板变形,但是没有考虑顶板地质层分布形式,存在部分区域失稳现象,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成本浪费。也有采用长短锚杆组合支护结构,但是一般根据模拟计算的地应力进行设计,对地层结构考虑较少,支护效果随机风险性大,对顶板离层控制效果差。发明内容0003技术问题本发。
10、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能控制高应力破碎的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预开掘的巷道顶板中部安放沿掘进方向的纵、横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地质雷达,通过地质雷达向纵面发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沿横面发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横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多个角度对应纵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多个角度,构成向纵、横面多个角度乘积数量的多个方向发射电磁脉冲;B通过地质雷达接收纵、横面多个角度乘积数量的多个方向电磁脉冲的反射信号,根据反射信号得到每个角度方向的完整岩体区与上破裂岩体区的交界面、上破裂岩。
11、体区与下破碎岩体区交界面至地质雷达的距离L,通过距离L、角度、角度确定三维坐标系中对应的各点,连接各点构成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C根据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中的完整岩体区、上破裂岩体区的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和下破碎岩体区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采用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金属网和钢带对开掘巷道的复合顶板进行联合支护,其中,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满足锚杆L1的长度锚杆L2的长度锚杆L3的长度;锚杆的间距为700CM1000CM,排距为700CM1000CM;D开掘巷道每前进50100M时,重复步骤A、B、C,直至完成整个巷道的掘进。0005所述纵面发射的多个不同。
12、角度的电磁脉冲角度为0、15、30、45、60、75、90七个角度;所述横面发射的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为0、30、60、90、说明书CN102661158A2/4页5120、150、180七个角度。0006所述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长度的确定锚杆L1的长度为开掘巷道顶板宽度范围内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和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之和加上10CM;锚杆L2的长度为02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宽度范围内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之和;锚杆L3的长度取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
13、面高度的最大值。0007所述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选用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之和小于2800CM,且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小于1800CM或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小于1800CM,选用锚杆L1;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小于等于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或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小于1800CM,且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之和大于2800CM,选用锚杆。
14、L2;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大于等于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且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大于等于1800CM或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之和小于等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的最大值,且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之和大于2800CM,选用锚杆L3。0008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建立的复合顶板三维地质模型,能够非常直观、准确地表达顶板复杂地质数据,可视化界面形式有利于现场人员操作和进行锚杆长度确定。考虑顶。
15、板结构层分布形式,根据顶板层状分布厚度的差异,以建立的复合顶板三维地质模型为指导,合理布置差异尺度锚杆,锚杆L1的设置以悬吊理论为指导,保证顶板与强度较高的稳定围岩组合为整体,锚杆L2保证收开挖影响顶板各分层结合,连接锚杆L1和锚杆L3作用区域,形成群锚结构,锚杆L3的设置以松动圈理论为指导,保证松动破碎范围内破碎岩体整体性,提高破碎区围岩抗力,根据复合顶板破裂分区确定三种尺度的锚杆的长度及选用,将悬吊理论、组合(群)共同作用原理及松动圈支护机理有机结合,形成“强补弱,弱附强”的联合支护结构,有效控制复合顶板大变形和冒顶等问题。采用金属网与钢带作为差异尺度锚杆支护的附件,与锚杆共同形成支护体系。
16、。锚杆组合支护形式,等强锚杆全长锚固满足复合顶板地层锚固体的扩容变形和扩容应力,在复合顶板中形成一条强度大、结构稳定的承载体,有效控制围岩变形,节省大量成本,同时充分发挥锚杆的悬吊作用和锚杆群的联合作用,对部分薄弱区域起到了较好的控制。最适用于预防和治理应力高、夹层薄的复合顶板,配合使用锚索等其它支护方式,合理选择锚杆的组合方式,可有效控制顶板变形,减少锚杆数量,节约大量支护材料和维修费用,提高单产、单进,确保安全生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说明书CN102661158A3/4页6附图说明0009图1是本发明的地质雷达探测纵向剖面示意图。0010图2是本发明的地质雷达探测俯视图。0011图3是本发。
17、明的三维地质模型示意图。0012图4是本发明的某掘进断面分区破裂带示意图。0013图5是本发明的某掘进断面差异尺度锚杆布置示意图。0014图中1地质雷达,2完整岩体区,3上破裂岩体区,4下破碎岩体区,5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6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8金属网,9钢带,10锚杆托盘,11锚杆螺母,12掘进工作面,13巷道两帮,L1锚杆,L2锚杆,L3锚杆。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煤岩复合顶板差异尺度锚杆联合支护方法A在预开掘的巷道顶板中部安放沿掘进方向的纵、横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地质雷达1,通过地质雷达1向纵面。
18、发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沿横面发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横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多个角度对应纵面发射电磁脉冲的多个角度,构成向纵、横面多个角度乘积数量的多个方向发射电磁脉冲;所述纵面发射的多个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角度为0、15、30、45、60、75、90七个角度;所述横面发射的不同角度的电磁脉冲为0、30、60、90、120、150、180七个角度;B通过地质雷达1接收纵、横面多个角度乘积数量的多个方向电磁脉冲的反射信号,根据反射信号得到每个角度方向的完整岩体区2与上破裂岩体区3的交界面、上破裂岩体区3与下破碎岩体区4交界面至地质雷达1的距离L,通过距离L、角度、角度确定三维坐标系中对应的各点。
19、,连接各点构成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5;C选用22MM左旋无纵筋高强锚杆,锚杆间排距700MM700MM,在三维复合顶板结构地质模型5中每700MM切剖一个模型断面,如图4所示,按间距700MM确定锚杆位置,量测每个剖面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及其最大值和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及其最大值,确定锚杆L1、锚杆L2和锚杆L3的长度及选用。0016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满足锚杆L1的长度锚杆L2的长度锚杆L3的长度。所述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长度的确定锚杆L1的长度为开掘巷道顶板宽度范围内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的最大值和开掘巷道顶。
20、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之和加上10CM;锚杆L2的长度为02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宽度范围内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的最大值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之和;锚杆L3的长度取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0017所述差异尺度的锚杆L1、L2、L3选用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说明书CN102661158A4/4页7向截面高度7之和小于2800CM,且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的最大值小于1800CM或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
21、度7的最大值小于1800CM,选用锚杆L1;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小于等于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或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小于1800CM,且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大于2800CM,选用锚杆L2;若锚杆位置对应复合顶板竖向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大于等于075倍的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且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大于等于1800CM或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
22、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小于等于开掘巷道顶板范围内的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的最大值,且破裂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6与破碎岩体区任意竖向截面高度7之和大于2800CM,选用锚杆L3;统计所需锚杆数量,标记每个剖面各长度锚杆安装位置,绘制锚杆支护施工图,如图5所示,掘进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进尺,在对应位置使用锚杆钻机安装选用的锚杆;全断面敷设金属网8,采用65MM盘圆钢筋焊制而成,网幅为2M1M,网格为100100MM,形状为菱形。网与网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联网时选用10铁丝剪成的长400MM的小段,双股对折,扭结圈数不小于3圈,联结密实,联结点间距不大于200MM;选择W型钢带9宽度250MM,厚度6MM,孔距700MM,长度1200MM,在掘进断面顶板横向铺设W型钢带,锚杆穿入钢带孔眼,在钢带外侧安装锚杆托盘11和螺母12,初锚力不小于130KN;D开掘巷道每前进50100M时,重复步骤A、B、C,直至完成整个巷道的掘进。说明书CN102661158A1/2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661158A2/2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66115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