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置物架及设有该折 叠置物架的折叠推车。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由支架和层架组成,用于摆放及收纳 物品。目前,市面上的置物架,层架以中轴线对称活动连接,在存放时可对 折收拢,不占用过多收纳空间。但是现在的置物架折叠的连接部件在置物架 打开使用时稳定性较低,背部需要组装支撑架或背叉结构才能稳定使用,而 支撑架或背叉结构影响物品放置,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置物架支撑件及背叉结构影响物品放置的问题,提 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固定稳定的折叠置物架和折叠推车。
一种折叠置物架,所述折叠置物架包括:
两个支架;
层架,所述层架包括可折叠的两部分,所述层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 述两个支架上;
固定件,所述支架可折叠的两部分分别设置有插槽,所述固定件可插接 或脱离于所述层架可折叠的两部分的插槽,以防止或允许所述支架折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架包括:
横杆,包括第一方向横杆及第二方向横杆,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设 置,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方向横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 支架;
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的两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所述插 槽,当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展开时,所述固定件可插接于所述插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置物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 述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的两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铆接于所述第二连接 件,所述插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包括底板及自所述底板两侧弯 折的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侧板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 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的两部分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 述插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并收容于所述容纳空 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包括固定部 及自所述固定部两侧弯折形成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 的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的两部分的底板对应抵接,所述第 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的两部 分的侧板对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 部活动铆接,所述插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固定 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两个或 多个所述立柱,以形成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方向横杆与所述支架的连接端固 定连接有支撑件,当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展开时,所述支撑件可抵持于所述立 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层架包括多个层架,所述多个层架间隔且平 行地沿所述支架层叠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置物架还包括顶层,所述顶层一端通过 铰链与所述支架顶部连接,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对侧的所述支架,所述顶层与 所述支架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插接部及限位部,所述插接部与 所述限位部连接,并呈角度设置,当所述第一方向横杆展开时,所述插接部 插接于所述插槽,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插槽的一端;所述层架的可折叠的 其中一部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限位部从所述层架的一侧穿过 所述滑槽而露出于另一侧,所述固定件的所述限位部可于所述滑槽内滑动从 而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
一种折叠推车,包括滑轮,所述折叠推车还包括上述的折叠置物架,所 述滑轮连接于与所述支架底部。
上述折叠置物架及设有该折叠置物架的折叠推车,第一方向横杆及第二 方向横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第一方向横杆在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设 置,第一方向横杆可折叠的两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插槽,当所述 第一方向横杆展开时,所述固定件可插接于所述插槽,从而使第一方向横杆 可折叠的两部分不能相对转动,起到固定作用,不用设置支撑架或背叉结构, 不影响物品的放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折叠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折叠置物架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折叠置物架的A处使用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折叠置物架的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折叠置物架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折叠置物架的B处的另一视角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折叠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 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 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 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 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 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 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 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 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折叠置物架10,包括两个支 架11、层架12及固定件15,所述层架12包括可折叠的两部分(即层架12 的两部分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层架1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两个 支架11上。其中,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为铰接、活动铆接。所述层架12可折 叠的两部分上分别设置有插槽136,当所述层架12展开时,所述固定件15插 接于所述插槽136,以防止所述支架11折叠。当需要折叠层架12时,将固定 件15从插槽136中取出,允许层架12折叠。
支架11包括立柱112与横梁114,横梁114连接两个或多个立柱112, 以形成支架11。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架11包括两个立柱112和两个横梁114, 如图1所示,两个立柱11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与两个横梁114固定连接。当 折叠置物架10折叠时,两个支架11相互叠合。
可以理解,立柱112的的数量、横梁11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 左右两侧的立柱112的数量可为3个或多个。立柱112、横梁114可为空心结 构,质量轻,便于移动,且可节约材料。
进一步,如图5所示,立柱112为板材制成,形成一凹折部1121,具体 到本实施例中,立柱112的两部分相互垂直,形成一内角为90度的凹折部 1121。
请参阅图1及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层架12包括横杆13,横杆 13包括第一方向横杆132和第二方向横杆134,第一方向横杆132与第二方 向横杆134可转动地连接于立柱112,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设置,插槽 13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的两部分,当所述第一方向横杆 132展开时,所述固定件15可插接于所述插槽136。具体地,所述第一方向 横杆132对称折叠设置。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横杆132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112,第二方 向横杆134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112。第一方向横杆132与第二方向横杆134 铆接处同轴铆接,以使第一方向横杆133与第二方向横杆134连接形成位于 同一平面的框架结构,进而使置于第一方向横杆132及第二方向横杆134的 重物不易滑落。可以理解,第一方向横杆132及第二方向横杆134也可铆接、 铰接于所述立柱112,以使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可在第一方向折叠。
请参阅图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置物架10还包括连接件16, 所述连接件16包括第一连接件162及第二连接件164。所述第一连接件162 与第二连接件16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层架12可折叠的两部分。第一连接件162 和第二连接件164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以使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的可折叠 设置,所述插槽13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62及第二连接件164上。
当折叠置物架10需要存放时,朝靠拢的方向推动两个支架11,第一连接 件162相对第二连接件164转动重叠,第一方向横杆132的两部分相对立柱 112转动,从而完成折叠动作。当折叠置物架10需要展开时,朝分离的方向 推动两个支架11,第一连接件162相对第二连接件164转动,第一方向横杆 132的两部分相对立柱112转动并对接,然后将固定件15插接于所述插槽136, 进而使第一连接件162不能相对第二连接件164转动,起到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横杆132包括底板1322及侧板1324。侧板1324自 底板1322两侧弯折,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162及所述第二连接 件164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的两部份的侧板1324固定连接, 插槽136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62及所述第二连接件164,并收容于所 述容纳空间。当折叠置物架10放置在工作面上,容纳空间的开口朝向工作面 方向,插槽136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固定件15插接于所述插槽136,如此, 从外部看不到连接结构,外形美观。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62与第二连接件164均包括固定部(图未示) 与连接部(图未示),连接部自固定部两侧弯折形成。第一连接件162的固定 部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的一部分的底板1322抵接,第二连接件164 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的另一部分的底板1322抵接,第一 连接件162的连接部及第二连接件164的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 可折叠的两部分的侧板1324对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62的连接部与 所述第二连接件164的连接部活动铆接。
其中,插槽136分别设置于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62及所述第二 连接件164的固定部,第一连接件162及第二连接件164的形状与第一方向 横杆132的相匹配,则插槽136可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从外部看不到连接 结构,外形美观。
进一步,连接部的宽度从远离铆接处向靠近铆接处逐渐增大,铆钉安装 在连接部宽度最大的一端,使铆钉的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增加了连接的强度。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插槽136为半筒状结构,插槽136为 多个,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62及所述第二连接件164的固定部。 如此,可通过插槽136之间的间隔观察固定件15是否插接于所述插槽136。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15包括插接部152及限位部154,所述插接部152 与所述限位部154连接,并呈角度设置,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54与 所述连接部152垂直。当第一方向横杆132展开时,插接部152插接于所述 插槽136,限位部154抵接于所述插槽136的端部,从而起到限位作用,且便 于固定件15从插槽136中拔出。插槽136和固定件15的设置,使折叠置物 架10展开后,连接处能方便快捷,且稳定的连接。插槽136位于容纳空间的 设置,使插槽136隐藏在第一方向横杆132内,不影响折叠置物架10的美观。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横杆132的可折叠的其中一部分上开设有滑槽1325, 所述固定件15的限位部154从第一方向横杆132的一侧穿过滑槽1325而露 出于另一侧。固定件15的限位部154可于滑槽1325内滑动从而插入或脱离 插槽136。这样,可将固定件15连接在层架12上防止其脱离插槽136时弄丢。
可以理解,插槽136的形状不限,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即可。
可以理解,固定件15也可设置其它构限位结构,例如,固定件15其中 一端的直径大于插槽136开口直径。
请参阅图5及图6,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折叠置物架10还包括支撑件17, 支撑件17设置于第一方向横杆132与立柱112的连接端。支撑件17与第一 方向横杆132固定连接,可随第一方向横杆132转动。当第一方向横杆132 展开时,支撑件17随第一方向横杆132转动,抵持在立柱112上,增加第一 方向横杆132与立柱112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第一方向横杆132展开时稳固 支撑于所述立柱112。
具体地,支撑件17包括第一抵持部172及第二抵持部174,第二抵持部 174自第一抵持部172分两侧弯折形成,当第一方向横杆132展开时,第一抵 持部172抵持于所述立柱凹折部1121的其中一部分,第二抵持部174抵持于 所述凹折部1121的另一部。可以理解,支撑件17的第二抵持部174可为矩 形,多边形等形状,能抵持于所述立柱112的目的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 第二抵持部174为三角形。
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3,折叠置物架10包括多个层架12,且三个层架12 相互隔离且平行地层叠设置于两个支架11之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层 架12为3个,其中一个设置在支架11的底部,另外两个设置在支架11的中 部。可以理解,层架12可根据放置物品的大小与立柱112的高低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层架12还包括置物部18,所述置物部18由所述横杆13 包围并与横杆13连接。置物部18可为板状结构,也可为网状结构,在本实 施例中,置物部18为网状结构。
可以理解,当放置物品可搁置第一方向横杆132及第二方向横杆134时, 也可不设置置物部18,沿立柱112层叠设置有多个第一方向横杆132及第二 方向横杆134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折叠置物架10还包括顶层 19。顶层19的其中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立柱112的顶部铰接,另一端可拆卸 连接于对侧的立柱112顶部的横梁114。当所述折叠置物架10展开时,顶层 19活动的另一端置于横梁114上,与立柱112平齐,并且长度不超过横梁114 外侧。当折叠置物架10收拢时,顶层19通过铰链向立柱112外侧旋转,自 由悬垂于立柱112外侧。请再次参考图1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方 向横杆132其中一侧的第一连接件162与第二连接件164铆接处,同轴活动 铆接有一根固定杆14,使多个第一方向横杆132能联动同时折叠,并加强了 展开后折叠置物架10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安装固 定杆14。
如图7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折叠推车20,包括滑轮22,还包 括上述的折叠置物架结构10,所述滑轮22连接于所述立柱112底部固定连接 的横梁114。
具体地,滑轮22通过轴与轴承配合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112底部固 定连接的横梁114,所述滑轮22个数为4个,对称设置于所述立柱112底部 固定连接的横梁114的端部,以受力均匀,便于滑动。
进一步,折叠推车20还包括缓冲件24,所述缓冲件24穿设于所述滑轮 22与横梁114连接的轴,当所述折叠置物架10展开时,一端可抵持于所述立 柱112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方向横杆134,另一端抵接于滑轮22,进而使折 叠推车20在移动时遇到不平整的地面起缓冲减震作用,避免放置的物品遭到 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向是指如图1及图3所示的横向,第二方向 是指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纵向。可以理解,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也可不垂直, 能实现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设置即可。
上述折叠置物架10及设有该折叠置物架10的折叠推车20,第一方向横 杆132及第二方向横杆134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立柱112,第一方向横杆132 在第一方向横杆134可折叠设置,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的两部分沿所述 第一方向分别设置有插槽136,当所述第一方向横杆132展开时,所述固定件 15可插接于所述插槽136,从而使第一方向横杆132可折叠的两部分不能相 对转动,起到固定作用,不用设置支撑架或背叉结构,不影响物品的放置,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 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 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