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7443312
  • 上传时间:2019-10-10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360.5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42753.6

    申请日:

    20170731

    公开号:

    CN107568537A

    公开日:

    2018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38,A23L33/18,A23L33/125,A23L33/135,A23L33/14

    主分类号:

    A23L2/38,A23L33/18,A23L33/125,A23L33/135,A23L33/14

    申请人:

    唐清池

    发明人:

    唐清池,郭银保,李杰平,王伟,马晓蕾

    地址: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人民北路晨光西街新月国际2116号

    优先权:

    CN201710642753A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郑晋周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饮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食品饮料中有关花青素纯微生物发酵饮料的研究报道较少,缺乏含花青素的纯微生物发酵饮料同时又具有药食同源性的功能型保健饮料的产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紫甘薯、葡萄、蓝莓、草莓、桑椹、山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制备的微生物发酵剂进行发酵,加入胶原多肽和水苏糖制备而成。可以抗氧化、抗突变、抗过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预防癌症、增进视力、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改善睡眠、促进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对各种慢性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5-10%、葡萄5-10%、蓝莓5-10%、草莓5-10%、桑椹5-10%、山楂5-10%、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其余为水;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cfu/ml、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cfu/ml。 3.制备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水果预处理:将紫甘薯、葡萄、蓝莓、草莓、桑椹、山楂分别洗净,按比例混合后粉碎,然后加水制成果汁培养基液,灭菌后备用;(2)微生物发酵剂的制备:发酵液的制备:发酵液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1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蒸馏水1.0L,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CICC20265、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CICC6136、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CICC6083、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CICC6185、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CICC1624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入发酵液培养基中,28℃~32℃单菌种培养24~48小时,分别获得植物乳杆菌菌数≥5.0×10cfu/ml的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菌数≥5.0×10cfu/ml的发酵液、嗜酸乳杆菌菌数≥5.0×10cfu/ml的发酵液、短双歧杆菌菌数≥5.0×10cfu/ml的发酵液、酿酒酵母菌数≥5.0×10cfu/ml的发酵液;将获得的单菌种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即为微生物发酵剂;(3)饮料发酵:在灭菌好的发酵罐中,将步骤(1)灭菌好的果汁培养基液中加入0.1%的微生物发酵剂,在溶氧度为5%即发酵罐中氧气的体积与发酵罐内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5%的条件下,35℃~37℃密闭静置培养72小时,发酵罐内pH值降到3.0~3.5即得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饮料可分为果汁及其饮料、蔬菜汁及其饮料、植物蛋白质饮料、植物抽提液饮料、乳饮料、碳酸饮料、矿泉水、固体饮料和其他饮料。饮料种类繁多,市场巨大,而有关花青素纯微生物发酵饮料同时又是药食同源功能型保健饮料的研究较少。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类黄酮色素,其浓度随着季节和细胞液成分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花瓣和果实呈现多种色彩。花青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近十年来,随着对花青素越来越深入地研究,其生理活性和功能以及其作用机制逐步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又因为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花青素的食用、药用价值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包括其抗氧化、抗炎作用,抑菌作用,抗衰老、抗癌作用以及对肝脏,对心脑血管和视力的保护作用等生理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食品饮料中有关花青素纯微生物发酵饮料的研究报道较少,缺乏含花青素的纯微生物发酵饮料同时又具有药食同源性的功能型保健饮料的产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获得的含花青素饮料可以抗氧化、抗突变、抗过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预防癌症、增进视力、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改善睡眠、促进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对各种慢性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5-10%、葡萄5-10%、蓝莓5-10%、草莓5-10%、桑椹5-10%、山楂5-10%、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其余为水;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

    制备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水果预处理:将紫甘薯、葡萄、蓝莓、草莓、桑椹、山楂分别洗净,按比例混合后粉碎,然后加水制成果汁培养基液,灭菌后备用;

    (2)微生物发酵剂的制备:发酵液的制备:发酵液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1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蒸馏水1.0L,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CICC6136、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入发酵液培养基中,28℃~32℃单菌种培养24~48小时,分别获得植物乳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嗜酸乳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短双歧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酿酒酵母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将获得的单菌种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即为微生物发酵剂;

    (3)饮料发酵:在灭菌好的发酵罐中,将步骤(1)灭菌好的果汁培养基液中加入0.1%的微生物发酵剂,在溶氧度为5%即发酵罐中氧气的体积与发酵罐内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5%的条件下,35℃~37℃密闭静置培养72小时,发酵罐内pH值降到3.0~3.5即得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

    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本发明所使用的菌种功能如下:

    植物乳杆菌与其他乳酸菌的区别在于此菌的活菌数比较高,能大量的产酸,使水中的PH值稳定不升高,而且其产出的酸性物质能降解重金属;由于此菌是厌氧细菌(兼性好氧),在繁殖过程中能产出特有的乳酸杆菌素,乳酸杆菌素是一种生物型的防腐剂。植物乳杆菌具有很多的保健作用,如: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缓解乳糖不耐症;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等。

    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从属于乳杆菌属,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肠道黏着率高,定植能力强,并具有高效降胆固醇,促进细胞分裂,可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癌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高纯度的鼠李糖乳杆菌对于过敏体质有很好的缓解作用。鼠李糖乳杆菌具有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促进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和作用;预防和帮助治疗腹泻;预防呼吸道感染;排出毒素;预防龋齿;预防过敏。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杆菌,杆的末端呈圆形,主要存在小肠中,释放乳酸,乙酸和一些对有害菌起作用的抗菌素,但是益菌作用比较弱。嗜酸乳杆菌在胃中存活率一般能达到80%,但是若不经包埋处理,口服嗜酸乳杆菌后,它们的活力仍是会受到影响的;而如果将它们全部包埋,又无法发挥其在胃中的有益作用。嗜酸乳杆菌在人体整个胃肠道中,“从上而下”调节微生态环境。

    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双歧杆菌是人体的健康标志,是对人体有诸多好处的有益菌群。婴儿出生3-4个月即出现双歧杆菌,幼儿时期双歧杆菌数量逐渐增多并达到顶峰,约占肠内细菌总量的25%,随着年龄的增加,双歧杆菌数量逐年递减,老年时期双歧杆菌数量递减至7.9%以下。

    水苏糖能选择性增殖肠道内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数量,双歧杆菌的增殖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的生长、提高肌体免疫力,对预防便秘、防疾病、抗衰老有重要作用。

    酵母菌形态虽然简单,但生理却比较复杂,种类也比较多,应用也是多方面的。在工业上用于酿酒,酵母菌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吸入细胞内,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内酶的作用,把单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此作用即发酵。在医药上,因酵母菌富含维生素B、蛋白质和多种酶,菌体可制成酵母片。治疗消化不良,并可从酵母菌中提取生产核酸类衍生物、辅酶A、细胞色素C、谷胱甘肽和多种氨基酸的原料。

    酒类酵母分为酒精酵母、生香酵母、威士忌酵母。酒精酵母又分为小曲酒酵母、大曲酒酵母、小麦酒精酵母、甘蔗酒精酵母。

    酿酒酵母可以保护花青素不被破坏,鼠李糖乳杆菌促进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繁殖。

    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中:

    紫甘薯(英文名:Purple sweet potato)是指薯肉颜色为紫色的甘薯。由于富含花青素等一类对人体营养的保健物质而在近年被认定为特用品种。紫甘薯紫皮、紫肉都可食用,味道略甜。花青素含量20~180mg/100克。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食品紫心甘薯产量高,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性良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天然无害的产品,可以作为人体抗衰老保健品,紫心甘薯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研究发现,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每天食用适量的鲜葡萄,不仅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还特别有益于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的健康。鲜葡萄中的黄酮类物质,能“清洗”血液,防止胆固醇斑块的形成。葡萄越呈黑色,含黄酮类物质越多,但若将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食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更佳。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生津液、强筋骨、止咳除烦、补益气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都高于葡萄的其他部位、也高于其他大多数果树,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营养兼药用的商品。

    蓝莓果实平均重0.5~2.5g,最大重5g,果实色泽美丽、悦目、蓝色并被1层白色果粉,果肉细腻,种子极小,可食率为100%,具清淡芳香,甜酸适口,为一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除了常规的糖、酸和Vc外,富含VE、VA、VB、SOD、熊果苷、蛋白质、花青苷、食用纤维以及丰富的K、Fe、Zn、Ca等矿质元素。果实中花青苷色素含量高达163mg/100g,鲜果VE含量 9.3L|g/100g鲜果,是其他水果如苹果、葡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总氨基酸含量0.254%,比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山楂还高。蓝莓果实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PP、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所含的维生素C,其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可缓解夜盲症,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草莓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痤疮、肠癌的发生。

    成熟的桑椹果(紫、红)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水分81.8克,能量48千卡,蛋白质1.6~1.8克,脂肪0.3~0.4克。膳食纤维(纤维素)3.3~4.9克,碳水化合物10~12.9克,灰分1.2克,维生素A:3微克,胡萝卜素20~3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5~0.06毫克,维生素E:6.95~12.78毫克,钾33毫克,钙30毫克,磷33毫克,钾32毫克,钠1.9毫克,铁0.3毫克,锌0.25~0.27毫克,铜0.06~0.08毫克,硒4.8~6.5微克,锰0.29毫克。此外,还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脂肪酸等。其脂肪主要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硬脂酸和少量辛酸、壬酸、癸酸、肉豆蔻酸、亚麻酸等。桑椹食疗作用:桑椹味甘酸、性寒,入肺、肝、肾、大肠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养颜等功效适用于阴血不足、头晕目眩、盗汗及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山楂含多种有机酸。口服后增强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山楂味酸,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山楂中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山楂含有维生素C等成分,口服可增进食欲;山楂对胃肠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对痉挛状态的胃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对松弛状态的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山楂可以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 、强心 ,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抗氧化作用。山楂对志贺菌属、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胶原多肽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它具有改善循环、对冠心病、缺血性脑病有利。胶原多肽会包住癌细胞,预防它增值或转移。适合糖尿病、肾脏病患等重症患者摄取优质高蛋白保健食品。胶原蛋白是维持关节和骨骼健康的最佳钙质。胶原多肽能够改善妇科疾病的困扰。胶原多肽中含有大量甘氨酸,在人体内不仅参与合成胶原,而且还是大脑细胞中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以产生对中枢神经的镇静作用,对焦虑症、神经衰弱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胶原蛋白食品,在胃里可以抑制蛋白质因胃酸作用引起的凝聚作用,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还有抑制胃酸和胃原酶分泌的作用,可减轻胃溃疡患者疼痛,促进胃溃疡愈合。胶原多肽是身体免疫作用中负责重要功能的阿米巴细胞清扫异物的感知器,因此对预防疾病很有帮助。

    水苏糖可以有效防止并缓解婴幼儿便秘及腹泻,抑制肠道疾病,提高婴幼儿的机体抗病力。具有清肠道,排毒排铅的效果。水苏糖在可以置换金属离子,从而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能增强人体抵抗消化道感染或通过食物传染疾病的功能,并能改善皮肤等器官的营养状况,增进健康,美容养颜。尤其适合于:胃肠道功能紊乱者、肠内菌群失调患者、习惯性便秘或腹泻者、肠炎、胃炎、胃溃疡、经常服用抗生素者、老人、非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肥胖症患者、酵母感染者等。

    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 、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同属乳酸杆菌属,生物学性质相似,在PH值为3.0-3.5的酸性条件下,其能形成相对稳定的休眠状态,使各菌种不会相互制约抵消,同时,酿酒酵母可以保护花青素不被破坏,鼠李糖乳杆菌促进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繁殖。多菌种形成共生关系,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以保证本发明提供的多菌种微生物复合饮料制剂活性液状态稳定,功能多元化。

    临床检测显示:摄入中/高剂量原花青素会对老鼠的肠道炎症、氧化应激、屏障功能有改善作用。中等剂量约为30mg/kg,与人们从膳食补充剂中摄入的剂量基本吻合,而高剂量(60 mg/kg)超过膳食补充剂中的摄入剂量。

    对36周大的老鼠喂养花青素提取物15周,然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控制组(0 mg/kg)、低剂量(10 mg/kg)、中剂量30 mg/kg和高剂量60 mg/kg,再继续喂养3周。研究人员通过对髓过氧物酶(MPO)活性检测发现,控制组老鼠肠道炎症增加,而花青素提取物组老鼠肠道炎症明显降低。此外,和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老鼠血清中活性氧的含量出现明显降低。

    另外还检查了肠道屏障的功能,并特别研究了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一面为肠腔,另一面为细胞和组织。在一个健康系统中,肠腔内的物质会通过细胞进入组织,并控制着物质的进入。在一个不健康的系统中,紧密连接出现故障,肠腔内物质可绕开细胞,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组织,这会增加肠道通透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肠漏症。

    对花青素是否具有调节肠道屏障渗透性的作用进行评估,肠道屏障渗透会引起肠道炎症的出现。结果显示,紧密连接蛋白质与肥胖和甘油三酯的循环水平呈负相关,虽然两者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但也潜在暗示肥胖的增加会降低紧密连接成分的表达,这与人们对肥胖和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肠道通透性的假设基本一致。考虑到健康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性,膳食干预可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的方式,进而预防和缓解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

    总的来说,口服原花青素提取物可调节肠道炎症、氧化应激,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肥胖的背景下,人们应该广泛的探究营养或膳食干预疗法对肠道健康和肠道渗透性调节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株制备的,多菌种微生物发酵含有花青素的紫甘薯、葡萄、蓝莓、草莓、桑葚、山楂饮料制剂,在进入人体后,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促进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还能够为其它人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功能发挥提供必需的物质(包括生长因子、糖类、氨基酸等),调节人体胃肠道及生殖系统中的微生态平衡,使人体处于微生态平衡,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同时预防各种胃肠道内的极慢性疾病,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达到美容效果。制剂中的紫甘薯、葡萄、蓝莓、草莓、桑葚、山楂、胶原多肽、水苏糖的药食特殊价值在益生菌的作用下,更宜被人吸收和利用。

    本发明所制备的饮料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花青素对人体的效果:清除剂自由基,清除能力为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加速眼部血液循环,视紫质再生,抵抗眼部疲劳,增强视力,对于预防近视的发生极为有效,同时对于电脑工作人群有极强的眼保健作用。可以直接保护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防止应激反应和吸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来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调解血糖,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美国加州大学感染性疾病系教授梵若西医师认为,花青素完全无毒,实验证明花青素能使正常人免疫系统功能提升50%,使免疫功能大幅下降的病人免疫功能提升300~700%。

    本发明采用微生物菌进行饮料发酵,产生B族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大量有益物质,使肠道菌群的构成发生有益变化,改善人体胃肠道功能,恢复人体肠道内菌群平衡,形成抗菌生物屏障,维护人体健康;抑制腐败菌的繁殖,消解腐败菌产生的毒素,清除肠道垃圾。抑制胆固醇吸收,降血脂、降血压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抗肿瘤、预防癌症作用;提高SOD酶活力,消除人体自由基,具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所制备的饮料中,活菌进入人体后可粘附在肠壁(也称定植),这样占了“位子”也排斥了有害菌的生存空间;有益菌通过生长繁殖,产生的乳酸和乙酸,降低了肠道的PH及Eh值,改善内部微环境,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有营养作用;有益菌有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活菌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5%、葡萄10%、蓝莓10%、草莓10%、桑椹10%、山楂5%、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水48.4%;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

    制备上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水果预处理:将紫甘薯、葡萄、蓝莓、草莓、桑椹、山楂分别洗净,按比例混合后粉碎,然后加水制成果汁培养基液,灭菌后备用;

    (2)微生物发酵剂的制备:发酵液的制备:发酵液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1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钠5.0g、蒸馏水1.0L,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CICC6136、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入发酵液培养基中,28℃~32℃单菌种培养24~48小时,分别获得植物乳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嗜酸乳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短双歧杆菌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酿酒酵母菌数≥5.0×109cfu/ml的发酵液;将获得的单菌种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即为微生物发酵剂;

    (3)饮料发酵:在灭菌好的发酵罐中,将步骤(1)灭菌好的果汁培养基液中加入0.1%的微生物发酵剂,在溶氧度为5%即发酵罐中氧气的体积与发酵罐内的发酵液的体积比为5%的条件下,35℃~37℃密闭静置培养72小时,发酵罐内pH值降到3.0~3.5即得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实施例2: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10%、葡萄5%、蓝莓10%、草莓10%、桑椹5%、山楂10%、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水48.4%;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实施例3: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5%、葡萄10%、蓝莓5%、草莓5%、桑椹10%、山楂5%、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水58.4%;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实施例4: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7%、葡萄8%、蓝莓6%、草莓9%、桑椹7%、山楂8%、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水53.4%;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实施例5: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比例为:紫甘薯5%、葡萄7%、蓝莓8%、草莓10%、桑椹6%、山楂5%、胶原多肽1%、微生物发酵剂0.1%、水苏糖0.5%,水57.4%;所述微生物发酵剂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按照重量比为1:1:1:1: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ICC2026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CICC6136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ICC6083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CICC6185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1624发酵液的菌数≥5.0×109cfu/ml。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中花青素含量为100mg/500g。

    关 键  词: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发酵 花青素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含花青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433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