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栗子炒制加工设备.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7440407
  • 上传时间:2019-10-10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82.2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53347.1

    申请日:

    20170116

    公开号:

    CN206433733U

    公开日:

    2017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N12/10

    主分类号:

    A23N12/10

    申请人: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发明人:

    陈新,徐丽,刘庆忠,魏海蓉,宗晓娟,谭钺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龙潭路64号

    优先权:

    CN201720053347U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季英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属于坚果加工设备,用于栗子成品的初步加工,其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设备和变速箱,筒体的前挡板、后挡板之间设有筒壁、导热内壁,筒壁与导热内壁之间设有夹层空腔;夹层空腔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热进口、导热出口;在筒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料口、出料口贯穿于导热内壁;在导热内壁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安装有绞龙扇叶的绞龙轴,绞龙扇叶内分布有若干扇叶通道,扇叶通道与绞龙轴内的绞龙轴通道贯通;所述绞龙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内连接块与端支撑轴连接,端支撑轴为空心轴并通过连接件与供热设备连接。其能够实现炒制机器内部温度的均匀分布,长距离翻炒实现炒制质量的稳定,实现连续可靠的栗子炒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包括筒体、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设备(1)和变速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挡板(5)、后挡板(15),前挡板(5)、后挡板(15)之间设有筒壁(7)、导热内壁(9),筒壁(7)与导热内壁(9)之间设有夹层空腔(8);所述夹层空腔(8)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热进口(14)、导热出口(20);在筒壁(7)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6)、出料口(19),进料口(6)、出料口(19)贯穿于导热内壁(9);在导热内壁(9)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安装有绞龙扇叶(10)的绞龙轴(12),绞龙扇叶(10)内分布有若干扇叶通道(13),所述扇叶通道(13)与绞龙轴(12)内的绞龙轴通道(11)贯通;所述绞龙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内连接块(24)与端支撑轴(4)连接,端支撑轴(4)为空心轴并通过连接件(3)与供热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支撑轴(4)的尾端设有压力表(16)、阀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5)的下方设有调节轴(22),调节轴(2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调节手柄(23)连接,调节手柄(23)位于调节座(21)上;所述后挡板(15)的下方铰接于铰接座(1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7)外部设有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设备(1)为驱动电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坚果加工设备,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栗子成品初步加工的栗子炒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栗子作为我国特产,具有补肾健脾、强身健骨,益胃平肝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干果食品之一。因此栗子的加工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炒制栗子便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栗子炒制一般采用柴火烧热锅体并加入导热介质进行翻炒,该导热介质一般为颗粒较为均匀的砂石,但是人工炒制由于劳动量大、炒制效率低,栗子炒制的成品质量因炒制人员的经验不同而不同。即使相同的炒制人员,其由于工作时间较长,翻炒过程中也会出现炒制质量不同的情况。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炒制栗子逐渐代替传统的人工炒制,但是现有的栗子炒制机由于其内部构造的限制,很难达到翻炒均匀的效果,且由于炒制机器内各部位存在不同的温度差,炒制的时间及质量也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能够实现炒制机器内部温度的均匀分布,长距离翻炒实现炒制质量的稳定,实现连续可靠的栗子炒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包括筒体、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设备和变速箱,所述筒体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前挡板、后挡板之间设有筒壁、导热内壁,筒壁与导热内壁之间设有夹层空腔;所述夹层空腔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热进口、导热出口;在筒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料口、出料口贯穿于导热内壁;在导热内壁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安装有绞龙扇叶的绞龙轴,绞龙扇叶内分布有若干扇叶通道,所述扇叶通道与绞龙轴内的绞龙轴通道贯通;所述绞龙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内连接块与端支撑轴连接,端支撑轴为空心轴并通过连接件与供热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端支撑轴的尾端设有压力表、阀门。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挡板的下方设有调节轴,调节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调节手柄连接,调节手柄位于调节座上;所述后挡板的下方铰接于铰接座上。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筒壁外部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动力设备为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料口的锥形口与筒体之间设有螺旋形下料段;所述出料口的尾端为圆弧形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筒状炒制部位、长时间炒制、翻炒扇叶及筒体温度相同,并且能够进行不同翻炒角度的调节,因此能够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炒制机械的连续加工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设备;2、变速箱;3、连接件;4、端支撑轴;5、前挡板;6、进料口;7、筒壁;8、夹层空腔;9、导热内壁;10、绞龙扇叶;11、绞龙轴通道;12、绞龙轴;13、扇叶通道;14、导热进口;15、后挡板;16、压力表;17、阀门;18、铰接座;19、出料口;20、导热出口;21、调节座;22、调节轴;23、调节手柄;24、内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包括筒体、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设备1和变速箱2,所述筒体包括前挡板5、后挡板15,前挡板5、后挡板15之间设有筒壁7、导热内壁9,筒壁7与导热内壁9之间设有夹层空腔8;所述夹层空腔8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热进口14、导热出口20;在筒壁7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6、出料口19,进料口6、出料口19贯穿于导热内壁9;在导热内壁9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安装有绞龙扇叶10的绞龙轴12,绞龙扇叶10内分布有若干扇叶通道13,所述扇叶通道13与绞龙轴12内的绞龙轴通道11贯通;所述绞龙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内连接块24与端支撑轴4连接,端支撑轴4为空心轴并通过连接件3与供热设备连接。

    实施例2:一种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中所述端支撑轴4的尾端设有压力表16和阀门17,压力表16用于测定绞龙轴通道11内的压力,阀门17用于调整绞龙轴通道11的压力值,保证设备安全。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实施例3:一种栗子炒制加工设备,其中所述前挡板5的下方设有调节轴22,调节轴2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调节手柄23连接,调节手柄23位于调节座21上;所述后挡板15的下方铰接于铰接座18上。所述筒壁7外部设有隔热层。所述动力设备1为驱动电机。所述进料口6的锥形口与筒体之间设有螺旋形下料段;所述出料口19的尾端为圆弧形管道。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

    如需调节筒体与地面的倾斜角度,需要在使用前通过旋转调节手柄2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带有螺纹的调节轴22从调节座21内上升或下降。调节筒体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其目的在于缩短或延长栗子在筒体内的停留时间,并且能够与动力设备1的转速相配合实现翻炒程度的调节。

    例如,在图1所示状态下,当左侧高度高于右侧时,同一动力设备1的转速下,其内部栗子的炒制时间延长;当左侧高度与右侧高度相同时,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下的炒制时间;当左侧高度低于右侧高度时,同一动力设备1的转速下,能够缩短栗子的炒制时间。

    上述三种倾角情况下,如果调高动力设备1的转速,则会在相应时间内加快筒体内部栗子的翻炒速度,相应的缩短炒制时间;如果调低动力设备1的转速,则会在相应时间内延长筒体内部的栗子的翻炒时间,降低翻炒的速度。

    调整角度完成后,设置相应的动力设备1的转速,本实用新型进入到炒制前的预热阶段。

    炒制前的预热阶段在于:将加热空腔8内通过导热进口14、导热出口20接入外部的导热油循环系统,使得筒体内的导热内壁9在导热油的循环作用下实现预热至指定温度。该温度通过调整导热油循环系统的温度来实现。导热油的热传递过程中所损耗的热量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忽略。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进口14、导热出口20分别位于筒体的后端和前端。即需要满足导热油的流动方向与炒制物料的运动方向相反即可。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适当调整导热进口14、导热出口20的顺序,调整导热油的流动方向。

    将栗子和导热介质通过进料口6倒入。由于进料口6的锥形口与筒体之间设有螺旋形的下料段,该螺旋形的下料段为盘旋形设计,栗子与导热介质(颗粒均匀的砂石)沿着盘旋的管道进入到导热内壁9围成的筒体空腔内,在绞龙扇叶10的转动下,将混合的栗子和砂石一起沿着绞龙扇叶10旋转、搅拌、混合。

    传统的炒制机器中搅拌装置、筒体中的受热面均为单面和局部受热,通过搅拌实现不同部位的物料进入到受热面进行炒制。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仅使得筒体内部的导热内壁9与栗子接触部位实现加热,同时也在绞龙扇叶10上设有扇叶通道13,扇叶通道13与绞龙轴12内的绞龙轴通道11贯通。绞龙轴通道11通过空心的端支撑轴4与连接件3连接,由于连接件3与供热设备连接,此处的供热设备包括蒸汽供热、导热油供热等,使得端支撑轴4不仅能够在变速箱2的带动下使得绞龙轴12旋转,而且能够通过绞龙轴通道11加热绞龙轴12和绞龙扇叶10,保证栗子及砂石与绞龙轴通道11、绞龙轴12接触部位的加热。

    通过上述炒制后,栗子及砂石通过位于后部的出料口19送出筒体,为了避免炒制后的栗子和砂石因为速度较高的排出而造成外观损坏,因此在出料口19处设有圆弧形的管道,圆弧形的管道能够延缓出料速度,便于后续的筛选分离和后续加工。

    关 键  词:
    栗子 加工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栗子炒制加工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4040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