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微生物处理秸秆的组合.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7434166
  • 上传时间:2019-10-09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69.0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17062.4

    申请日:

    20050822

    公开号:

    CN1729828A

    公开日:

    2006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4,A23K1/18

    主分类号:

    A23K1/14,A23K1/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明人:

    刘春龙,孙海霞,李长胜,刘云波

    地址:

    15004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优先权:

    CN200510017062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杨恕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以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可以快速提高秸秆发酵水平,提高发酵品质和饲料利用率,能够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水平,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的添加剂。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是一种微生物处理秸秆的组合,其特征在于用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添加比例为1∶1∶1∶1,对秸秆进行微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反刍动物生产领域中一种微生物处理秸秆的组合。是以乳酸菌 和酵母菌为主,可以快速提高秸秆发酵水平,提高发酵品质和饲料利用率, 增加养殖生产经济效益。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反刍动物粗饲料主要来源之一,是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循环 的关键单元。我国每年约产生秸秆(主要是稻草、玉米秸、小麦秸)近6亿 t,其中约有70%的秸秆作为生活能源的的形式消耗,经处理后饲喂家畜的不 足8%,另一部分以肥料的形式还田,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损失。近年来随 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人畜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反刍动物能够将秸秆等 粗饲料资源转化为肉奶等畜产品,因此成为当前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作物秸秆的消化率低,一般只有35%~50%,其中的能量只有60%能被动 物利用,秸秆本身由细胞壁与细胞内容物两部分组成,细胞壁成分约占70~ 80%,秸秆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三种物质以其 坚固的酯键镶嵌在一起,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利用。 秸秆细胞壁中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结合的乙酰集团是影响微生物酶消化的 主要原因,并非木质素本身;以后的研究认为植物细胞壁中粗纤维的结晶程 度是影响秸秆消化的另一个因素,草本植物纤维素与木质素的结晶型结构对 消化的影响程度低于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镶嵌结构;细胞壁中硅酸盐的存在是 影响秸秆消化的第三个因素;第四,细胞壁中含有少量低分子酚醛酸类物质, 如阿魏酸、对香豆酸和香草醛等,对瘤胃微生物有一定的毒性。此外细胞壁 中的角质(主要由蜡质及其聚合物组成)也影响微生物对秸秆成分的消化分 解。因此,提高秸秆消化率的关键是打断木质素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结合 结构,或降解木质素使其三者的结合体瓦解,暴露反刍动物可以消化的纤维 素和半纤维素。

    秸秆的生物处理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处理方法之一,自然界中的许 多菌类可以腐蚀和分解秸秆、树叶及树木等高纤维物质,这些菌种包括一些 霉菌(曲霉属、木霉属、青霉属等)、食用菌类及白腐真菌等。

    国内外秸秆微贮添加剂种类繁多,目前已有乌鲁木齐海星“微贮王”、天 津“秸秆快速微贮生物添加剂”、武汉“华巨”等单位申请专利,其成分主 要是乳酸菌和相关酶类,本发明以乳酸菌和酵母菌协同,通过其菌种间的协 同作用,达到提高秸秆粗纤维、干物质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产生的多种有 机酸能够提高秸秆的适口性,使反刍动物采食量提高,显著提高牛、羊等反 刍动物的生产性;多种有益微生物对改善瘤胃发酵,调整胃肠道的微生态平 衡、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所用的微生物菌种及组合方面同其 他专利存在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复合而成的高科技产品,能将麦秸、稻草、 玉米秸、豆类秸秆等多种农作物秸秆转化成生物饲料,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 生产,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照1989年美国FDA和美国饲料控制官员协会公布的可以直接饲喂且一 般认为是安全的42种微生物菌种及2003年我国农业部第318号公告公布的 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的12种饲料级微生物为依据,从可产生降 解秸秆某些结构成分的酶类活性,能够提高其适口性及营养价值,需氧、厌 氧性互补的微生态学等角度综合考虑,以处理后秸秆的感官特性(颜色、气 味、手感)及NDF、ADF、CP等含量变化为指标,对引入的乳酸菌、粪链球菌、 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类总计27种微生物进行反复组合筛选,最终优选出2株酵 母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 添加比例为1∶1∶1∶1组合,微贮过的秸秆由硬变软具有酸香味,;采用三 因素交叉分组设计,三因素分别为:环境温度(15℃、20℃、25℃、30℃)、 发酵时间(15d、30d)、水分含量(50%和66%)。对发酵前玉米秸秆的中性洗 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行测定,用秸秆发酵前后NDF 和ADF的变化,计算秸秆的体外降解率,注意发酵品质,并确定秸秆最佳的 发酵条件;通过微贮秸秆对绵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养分在绵羊瘤胃48h的消失 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改组合能够稳定肉羊瘤胃发酵环境,提高NDF和ADF的 降解率;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微贮过的秸秆可提高牛、羊采食量,采食量增 加20%,采食速度提高40%以上,经济效益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麸皮为载体,适用于各类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秸秆处理,使用时 应注意与精料混合均匀后饲喂,保存时注意防潮避光,其适宜添加比例如下:

    处理秸秆前,先将菌剂倒入200ml水中充分溶解(有条件的可加入1-2g 白糖),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h,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 完,不可隔夜使用。每吨秸秆添加3~5kg的细玉米面和2kg食盐,搅拌在水 中溶解,再加入秸秆发酵剂,按秸秆∶水=1∶2,混匀后放入自制的塑料袋中 压实,厌氧发酵3~4周,开袋饲喂。

    关 键  词:
    一种 微生物 处理 秸秆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微生物处理秸秆的组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3416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