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99768.4 (22)申请日 2017.05.31 (71)申请人 镇江虎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8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镇 仙林东路16号 (72)发明人 王俗新 王月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51)Int.Cl. A23L 3/26(2006.01) A23L 3/5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 。
2、置, 包括装置本体, 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烘干灭 菌腔, 烘干灭菌腔内部设置微波发射源, 烘干灭 菌腔内部设置有阶梯式传动带, 烘干灭菌腔一侧 设置有送样口, 另一侧设置有取样口。 本发明提 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 不仅能够利用微波对物品进行烘干, 同时也可以 利用微波进行灭菌, 在烘干或灭菌过程中, 为了 保证物品烘干或灭菌无死角, 可以通过阶梯式传 送带将物品在烘干或灭菌过程中进行阶梯传送 与翻转, 能够全方位、 无死角地对物品进行烘干 或灭菌, 达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 在进行烘干过程 中, 还可以对烘干灭菌腔的内部空间进行鼓风或 抽风处理, 提供循环气流环境, 进而。
3、达到更加高 效的烘干过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7183482 A 2017.09.22 CN 107183482 A 1.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装置本体 (1) , 装置本体 (1) 内部设 置有烘干灭菌腔 (2) , 烘干灭菌腔 (2) 内部设置微波发射源 (3) , 烘干灭菌腔 (2) 内部设置有 阶梯式传动带 (4) , 烘干灭菌腔 (2) 一侧设置有送样口 (5) , 另一侧设置有取样口 (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微波发射源 (3) 设置 于烘干灭菌腔 (2) 的顶端或测壁。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微波发射源 (3) 设置 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烘干灭菌腔 (2) 内设 置有照明光源 (7)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烘干灭菌腔 (2) 底部 设置进风口 (8) 与出风口 (9) , 进风口 (8) 与出风口 (9) 通过管道与循环风机 (10) 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出风口 (9) 与循环风 机 (10) 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气体过滤器 (11) 。 权 利 要 求 书 1/。
5、1 页 2 CN 107183482 A 2 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波烘干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食品在生产、 保存、 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极易污染变质。 通常可以采用高温、 干燥、 烫 漂、 巴氏灭菌、 冷冻以及防腐剂等常规技术来实现对食品的杀虫灭菌与保鲜, 但往往影响食 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 而微波杀虫灭菌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 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 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 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 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 育延缓和死亡, 达到食品灭菌、 保鲜的目的。 0003 微波热效应是微波与物料直。
6、接相互作用, 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微 波杀菌是微波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微波对细菌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 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 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 细菌因此营养不良, 不能正常新陈代 谢, 生长发育受阻碍死亡。 0004 从生化角度来看, 细菌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若 干氢键紧密连接而成的卷曲大分子, 微波导致氢键松弛、 断裂和重组, 从而诱发遗传基因或 染色体畸变, 甚至断裂。 微波杀菌正是利用电磁场效应和生物效应起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 用。 实践证明采用微波装置在杀菌温度、 杀菌时间、 产品品质保持、 产品保质期及节能。
7、方面 都有明显的优势。 0005 微波干燥不同于传统干燥方式, 其热传导方向与水分扩散方向相同。 与传统干燥 方式相比, 具有干燥速率大、 节能、 生产效率高、 干燥均匀、 清洁生产、 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 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 因而在干燥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 对微波干燥技术的应用和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近几十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0006 目前常用的微波灭菌或干燥中, 物体在微波环境中干燥或灭菌的全过程中存在死 角, 如物体与微波干燥箱的接触面, 会导致干燥过程中接触面水分大量具体不能及时蒸发, 而灭菌过程中也因为这些死角不能够全面有效的进行灭菌。 发明内。
8、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 菌装置, 将微波干燥与微波灭菌有效的结合起到, 同时避免了干燥或灭菌过程中的死角问 题。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包括装置本体, 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烘干灭菌腔, 烘干灭菌腔内部设置微波发射源, 烘干灭菌腔内部设置有阶梯式传动带, 烘干灭菌腔一侧 设置有送样口, 另一侧设置有取样口。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微波发射源设置于烘干灭菌腔的顶 端或测壁。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183482 A 3 0011 进一步地, 。
9、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微波发射源设置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烘干灭菌腔内设置有照明光源。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其特征在于, 烘干灭菌腔底部设置进 风口与出风口, 进风口与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循环风机连接。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出风口与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还 设置有气体过滤器。 0015 本发明提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 不仅能够利用微波对物 品进行烘干, 同时也可以利用微波进行灭菌, 在烘干或灭菌过程中, 为了保证物品烘干或灭 菌无死角, 可以通过阶梯。
10、式传送带将物品在烘干或灭菌过程中进行阶梯传送与翻转, 能够 全方位、 无死角地对物品进行烘干或灭菌, 达到良好的效果。 同时, 在进行烘干过程中, 还可 以对烘干灭菌腔的内部空间进行鼓风或抽风处理, 提供循环气流环境, 进而达到更加高效 的烘干过程。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示意图; 0018 以上图1-图2中, 1为装置本体, 2为烘干灭菌腔, 3为微波发射源, 4为阶梯式传动 带, 5为送样口, 6为取样口, 7为照明光源, 8为进风口, 9为出风口, 10为循环风机, 11为气。
11、体 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0 实施例1 002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如图1所示, 包括装置本体1, 装置本 体1内部设置有烘干灭菌腔2, 烘干灭菌腔2内部设置微波发射源3, 烘干灭菌腔2内部设置有 阶梯式传动带4, 烘干灭菌腔2一侧设置有送样口5, 另一侧设置有取样口6, 烘干灭菌腔2内 设置有照明光源7。 以上微波发射源3可以设置在烘干灭菌腔2的顶端, 也可以设置在烘干灭 菌腔2的侧壁上, 也可以同时设置在顶端与侧壁; 其设置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照明光源7设置的数量也可以是。
12、一个或多个, 设置的位置也可以是烘干灭菌腔2的侧壁或顶 部。 0022 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 能够实现物品烘干、 灭菌的独立实现, 也可以进行物品的烘干、 灭菌一体化一次性操作实现。 同时利用阶梯式传动带的设置, 能够 使物品在灭菌或烘干的过程中, 进行阶梯式移动, 实现了物品的动态化, 同时使得物品与传 送带的接触面不断变化, 甚至使物品实现翻转, 进一步提升了物品干燥与灭菌的效果, 实现 了灭菌与烘干过程中的无死角化。 0023 本实施例提供的阶梯式微波烘干灭菌装置操作简单, 只需将物品在送样口5处放 入烘干灭菌腔2中, 等整个烘干或灭菌过程完成后, 在取样口6处将物品取。
13、出即可。 0024 实施例2 0025 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 如图2所示, 烘干灭菌腔2底部设置进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183482 A 4 风口8与出风口9, 进风口8与出风口9通过管道与循环风机10连接, 出风口9与循环风机10之 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气体过滤器11, 通过以上设置, 能够实现烘干灭菌腔2内部的气流循 环,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入一定温度的热风, 也可以通入冷风。 在物品灭菌和烘干, 尤其是 物品烘干过程中,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鼓风, 进而实现烘干灭菌腔2内部的气流循环, 加 快物品烘干效率。 在配合阶梯式传动带4的传送过程, 能够实现全程高效无死角地烘干物品 的过程。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183482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183482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18348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