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005035.X (22)申请日 2016.11.15 (71)申请人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文昌西 路24号 (72)发明人 吕立新 李路 (51)Int.Cl. A47L 7/00(2006.01) A47L 9/00(2006.01) F24F 1/02(2011.01) F24F 6/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包 括吸尘器本体, 所。
2、述吸尘器本体上设有驱动轮,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吸尘孔, 所述吸尘器 本体的尾端设有一收纳盒,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内 部设有一空气净化器,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前 侧端设有若干个进气孔, 所述进气孔通过管道与 空气净化器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 壳后侧端设有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与空气净化器 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内部设有水 箱, 所述水箱上端安装有一压力泵, 所述吸尘器 本体的外壳上设有一雾化器, 所述雾化器通过软 管与压力泵连接, 本发明可有效的给室内地面进 行除尘的同时还能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降温、 净化处理, 具有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
3、N 106308678 A 2017.01.11 CN 106308678 A 1.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包括吸尘器本体, 所述吸尘器本体上设有驱动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吸尘孔,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尾端设有一收纳盒, 所述吸尘 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一空气净化器,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前侧端设有若干个进气孔, 所述 进气孔通过管道与空气净化器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后侧端设有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与空气净化器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内部设有水箱, 所述水箱上端 安装有一压力泵,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设有一雾化器, 所述雾化器通过软管与压力泵 连接, 所述。
4、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设有启动开关、 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吸尘器本体 的外壳上内嵌有一显示装置和按钮, 所述按钮与压力泵和空气净化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内 部设有滑轨, 所述收纳盒与滑轨滑动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通过导线将 空气净化器和雾化器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 壳上带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上安装有 空气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正 前方的端面粘接有镂空的橡胶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08678 A 2 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智能设备领域, 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居家清洁打扫随着科技的进步, 其便利性也日益提升。 由传统上使用扫把配合畚 箕的打扫方式, 演进为利用吸尘器吸取灰尘的方式。 当使用者开启吸尘器后, 只需带动吸尘 器的吸尘口移动于需打扫的地面, 便可利用吸尘器的吸力吸取地面灰尘, 而达到清扫的目 的。 0003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6、, 对居室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需要 根据室内的情况给室内的空气进行加湿、 降温、 净化, 如果用单独的设备对这些要求进行实 施时, 因室内自身的空间有限, 放置过多的设备会造成室内拥挤, 从而占用了室内的大量空 间, 给居住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目的是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着陆减振效果, 保证机架上的零部件不松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包括吸 尘器本体, 所述吸尘器本体上设有驱动轮,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吸尘孔, 所述吸尘器 本体的尾端设有一收纳盒,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内部设有一。
7、空气净化器,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 外壳前侧端设有若干个进气孔, 所述进气孔通过管道与空气净化器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吸 尘器本体的外壳后侧端设有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与空气净化器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吸尘器 本体的内部设有水箱, 所述水箱上端安装有一压力泵,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设有一雾 化器, 所述雾化器通过软管与压力泵连接,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设有启动开关、 温度传 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内嵌有一显示装置和按钮, 所述按钮与压力 泵和空气净化器电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内部设有滑轨, 所述收纳盒与滑轨滑动安装。 0007 优选的, 所述按钮通过导线将空。
8、气净化器和雾化器串联。 0008 优选的,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带有把手。 0009 优选的, 所述进气孔上安装有空气过滤网。 0010 优选的, 所述吸尘器本体的正前方的端面粘接有镂空的橡胶板。 0011 本发明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在吸尘器本体原先的机构基础上, 我 们设计加入了雾化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使吸尘装置在已具备最初的吸尘功能的同时, 具 备了空气净化、 空气加湿、 空气降温的功能, 使吸尘装置的功能更加强大, 作为居室除尘、 加 湿、 降温的工具尤为方便, 本发明通过在吸尘器本体的外壳上设计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 器, 可以通过显示装置实时的监测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情况。
9、,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室内进行加 湿降温, 另外, 通过在吸尘器本体的内部框架中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08678 A 3 端设置经气孔, 吸尘器本体在工作移动过程中, 气体经由进气孔进入空气净化装置, 经过净 化处理从出气孔排出, 使室内的环境更加清新, 本发明结构简单, 作为家居电气产品, 具有 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发明的底部的示例图; 0014 图3为本发明的雾化器与水箱的连接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发明的滑轨的示意图。 0016 其中: 1-吸尘器本体, 2-雾化器, 。
10、201-注水孔, 3-进气孔, 301-空气过滤网, 302-出 气孔, 4-显示装置, 5-按钮, 6-启动开关, 7-把手, 8-驱动轮, 9-吸尘孔, 10-螺纹孔, 11-空气 净化器, 12-滑轨, 13-收纳盒, 14-橡胶板, 15-水箱, 16-压力泵, 17-软管, 18-温度传感器, 19-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对照附图, 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 说明, 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 技术方案有更完整、 准确和深入的理 解, 并有助于其实施。 0018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智能吸尘装置,。
11、 包括吸尘器本体1, 所述吸 尘器本体1上设有驱动轮8,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下端设有吸尘孔9,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尾端 设有一收纳盒13,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一空气净化器11,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外壳 前侧端设有若干个进气孔3, 所述进气孔3通过管道与空气净化器11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吸 尘器本体1的外壳后侧端设有出气孔302, 所述出气孔302与空气净化器11的出气口连接, 所 述吸尘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水箱15, 所述水箱15上端安装有一压力泵16, 所述吸尘器本体1 的外壳上设有一雾化器2, 所述雾化器2通过软管17与压力泵16连接,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外 壳上设有启动开关6、 温。
12、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外壳上内嵌有一 显示装置4和按钮5, 所述按钮5与压力泵16和空气净化器11电连接。 001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内部设有滑轨12, 所述收纳盒12与滑轨12滑动 安装。 002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按钮5通过导线将空气净化器11和雾化器2串联。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外壳上带有把手7。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进气孔3上安装有空气过滤网301。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吸尘器本体1的正前方的端面粘接有镂空的橡胶板14。 0024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吸尘器本体中设有一蓄。
13、电池和电 机, 在吸尘器本体1的内部空间内设有若干螺纹孔10, 水箱15和空气净化器11通过螺纹孔安 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内部, 手动开启启动开关6, 吸尘器本体1工作, 驱动轮8会使吸尘器本体 工作区域处于移动中, 温度传感器18和湿度传感器19与蓄电池电连接, 实时监测室内的温 度和湿度情况, 并转化为具体的数值显示在显示装置4上, 当室内的温度较高或者较为干燥 时, 摁下按钮5, 会将蓄电池、 压力泵16和空气净化器15的电路分别连通, 压力泵16将水箱15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08678 A 4 中的液体经过软管17压入雾化器2, 雾化器2将液体转化成雾状喷在室内,。
14、 达到降温加湿的 目的, 与此同时, 吸尘器本体1在行进的过程中, 空气经由进气孔3进入空气净化器11, 经过 净化处理后从出气孔排出, 加剧了室内空气的循环, 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 给住户提供 一个优雅的居住环境。 0025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 显然, 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 式的限制, 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 或未 经改进, 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 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0867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6308678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6308678 A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6308678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