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加热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7411388
  • 上传时间:2019-10-08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918.8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07990.1

    申请日:

    20170616

    公开号:

    CN207544939U

    公开日:

    2018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24

    主分类号:

    A47J36/24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梅若愚,莫荣康,杨兴国,蔡位明,魏俊波,高万宝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72070799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其中,加热盘组件包括:加热盘和加热管,加热盘上设有沿加热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加热管安装部以及分别位于相邻加热管安装部之间的多个加强凸台,相邻加热管安装部之间形成夹持槽,夹持槽在加热盘上的投影位于加强凸台在加热盘上的投影内,加热管沿加热盘的周向延伸且通过多个加热管安装部安装在加热盘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盘组件,能够防止因夹持槽处加热管安装部不连续造成加热盘加热区域的不连续,均匀受热的加热盘的变形与应力均匀分布,防止因局部区域温度相差较大造成加热盘的大幅度变形或损坏,有利于保证加热盘与锅贴合并传热,进而提升了加热盘对锅的加热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加热管安装部以及分别位于相邻所述加热管安装部之间的多个加强凸台,相邻所述加热管安装部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在所述加热盘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加强凸台在所述加热盘上的投影内;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延伸且通过多个所述加热管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加热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台的厚度与所述加热盘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台的宽度与所述加热管安装部的宽度之比不小于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盘的周向上,所述加强凸台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夹持槽的延伸长度之比不小于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所述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加强凸台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热管安装部包括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加热管安装部、第二加热管安装部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管电连接的连接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强凸台包括:第一加强凸台,所述第一加强凸台设在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部之间;第二加强凸台,所述第二加强凸台设在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部之间;第三加强凸台,所述第三加强凸台设在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凸台与所述第二加强凸台位于所述加热盘的短轴的一侧且分别设在所述加热盘的长轴的两侧,所述第三加强凸台位于所述加热盘的短轴的另一侧。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盘组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诸如压力饭煲等烹饪器具,在加热盘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夹持加热管以调整加热管与加热盘的位置并一体浇铸成型,由此在加热管的安装部上形成多个夹持槽,由于夹持槽位置处的加热管与加热盘的连接结构产生弱化,容易造成加热盘受热不均匀且容易导致加热盘变形不均匀,进而影响了加热盘对锅的加热效率以及加热盘自身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盘组件,所述加热盘组件有利于促进加热管对加热盘加热区域的连续性,防止加热盘变形,进而提升了加热盘对锅的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盘组件的烹饪器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加热盘组件,包括:加热盘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盘上设有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加热管安装部以及分别位于相邻所述加热管安装部之间的多个加强凸台,相邻所述加热管安装部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在所述加热盘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加强凸台在所述加热盘上的投影内,所述加热管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延伸且通过多个所述加热管安装部安装在所述加热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通过在相邻加热管安装部之间设置外轮廓包裹夹持槽外轮廓的加强凸台,防止因夹持槽处加热管安装部不连续造成加热盘加热区域的不连续,均匀受热的加热盘的变形与应力均匀分布,防止因局部区域温度相差较大造成加热盘的大幅度变形或损坏,有利于保证加热盘与锅贴合并传热,进而提升了加热盘对锅的加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所述加强凸台的厚度与所述加热盘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1,由此增加加强凸台与加热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加热管与加热盘之间的传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所述加强凸台的宽度与所述加热管安装部的宽度之比不小于1.1,通过增加加强凸台的宽度能够增加加强凸台的横截面积,有利于促进不仅能够提升加热盘的结构强度,还能消除因加热管安装部不连续造成的传热不均匀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在所述加热盘的周向上,所述加强凸台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夹持槽的延伸长度之比不小于1.1,由于加热管安装部与夹持槽之间的传热效率不同,利用加强凸台与加热管安装部之间的重合区域为加热管安装部和夹持槽传热进行过度,防止加热盘因局部区域受热不均匀造成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所述加热盘、所述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加强凸台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机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而且传热效率高,防止不同部件因受热变形不一致造成加热盘损坏。

    所述多个加热管安装部包括沿所述加热盘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加热管安装部、第二加热管安装部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管电连接的连接柱,将加热管安装部设成多个分部,不仅能够为加热管的安装提供方便,而且各分布之间的夹持槽能够为加热管安装部受热变形提供空间,有利于延长加热盘组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多个加强凸台包括:第一加强凸台、第二加强凸台和第三加强凸台,所述第一加强凸台设在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二加强凸台设在所述第一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部之间,所述第三加强凸台设在所述第二加热管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加热管安装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凸台与所述第二加强凸台位于所述加热盘的短轴的一侧且分别设在所述加热盘的长轴的两侧,所述第三凸台位于所述加热盘的短轴的另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热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的仰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烹饪器具;

    10:锅体;11:锅;111:烹饪腔;20:盖体;

    30:加热盘组件;

    31:加热盘;311:加热管安装部;3111:第一加热管安装部;

    31111:连接柱;3112: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3:第三加热管安装部;

    312:加强凸台;3121:第一加强凸台;3122:第二加强凸台;

    3123:第三加强凸台;

    32: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水平”、“内”、“外”、“左”、“右”、“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10、盖体20和加热盘组件30,锅体10内设有锅11,锅11内限定出上表面敞开的烹饪腔111,盖体20可枢转地连接在锅体10上以打开或封闭烹饪腔111,加热盘组件30设在锅体10,且加热盘组件30的上表面接触锅11的下表面用于为烹饪腔111内的食物加热。

    首先,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30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如图3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盘组件30包括:加热盘31和加热管32,加热盘3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加热管安装部311,多个加热管安装部311沿加热盘3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且每个加热管安装部311沿加热盘31的周向延伸,相邻加热管安装部311之间设有加强凸台312,且相邻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加强凸台312限定出夹持槽,夹持槽在加热盘31上的投影位于加强凸台312在加热盘31上的投影区域的外轮廓内。

    换言之,加强凸台312的横截面的长与宽分别大于或等于夹持槽的横截面的长与宽,且当加强凸台312的横截面的长等于夹持槽的横截面的长时,加强凸台312的横截面的宽大于夹持槽的横截面的宽,当加强凸台312的横截面的宽等于夹持槽的横截面的宽时,加强凸台312的横截面的长大于夹持槽的横截面的长。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30,通过在相邻加热管安装部311之间设置上述结构的加强凸台312,防止因夹持槽处加热管安装部311不连续造成加热盘31加热区域的不连续,均匀受热的加热盘31的变形与应力均匀分布,防止因局部区域温度相差较大造成加热盘31的大幅度变形或损坏,有利于保证加热盘31与锅11贴合并传热,进而提升了加热盘31对锅11的加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30,能够防止因加热盘31受热不均匀造成的加热盘31变形或损坏,不仅能够延长加热盘组件30的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加热盘31对锅11的加热效率。

    下面参考图3-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热盘组件30的一些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加强凸台312的厚度(如图8所示的H1的长度)与加热盘31的厚度(如图8所示的H2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1,加强凸台312的上表面连接加热盘31,下表面的一部分连接加热管32,在加热盘31的轴向方向上,至少一部分加热管32嵌入加强凸台312内,通过增加加强凸台312的厚度,能够增加加热管32嵌入加强凸台312的部分,从而增加了加热管32与加强凸台312的接触面积,进而促进了加热管32与加热盘31之间的传热效率,从而缓解夹持槽处加热盘31受热的不连续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凸台312的宽度(如图6所示的S1的长度)与加热管安装部311的宽度(如图6所示的S2的长度)之比不小于1.1,加强凸台312沿垂直与加热管安装部311的周向的方向,向加热管安装部311的两侧延伸,不仅能够通过增加加强凸台312的宽度增加加强凸台312的横截面积,从而促进加强凸台312与加热盘31之间的传热效率,进而弥补进加强凸台312厚度小于加热管安装部311厚度造成的传热不均匀现象,还能提升加热盘31的结构强度,防止加热盘31因受热不均匀造成的变形损坏。

    如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加热盘31的周向上,加强凸台312的延伸长度(如图6所示的L1的长度)与夹持槽的延伸长度(如图6所示的L2的长度)之比不小于1.1,具体而言,加强凸台312沿加热管32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加热管安装部311连接,且加强凸台312与加热管安装部311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区域,由于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夹持槽之间的传热效率不同,利用加强凸台312与加热管安装部311之间的重合区域为加热管安装部311和夹持槽传热进行过度,防止夹持槽与加热管安装部311连接处的加热盘31因局部温差较大造成加热盘31的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盘31、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加强凸台312一体成型,一方面,一体成型的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性能稳定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而且消除加热盘31、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加强凸台312之间的连接结构,提升了加热盘组件3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一体成型的结构热传导效率较高,有利于提升加热盘31的传热效率,而且加热盘31、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加强凸台312之间的连接处受热后同步变形,且应力和应变均匀,防止加热盘31、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加强凸台312连接处在高温情况下发生损坏。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加热管安装部311包括: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均沿加热盘31的周向延伸,且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沿加热盘31的周向依次间隔开设置,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上设有与加热管32电连接的连接柱31111,为加热管32连通电路提供了方便。

    其中,将加热管安装部311设成多个分部,降低了加热盘组件30生产过程中加热管32安装工艺的难度,为安装加热管32提供了方便,而且各分布之间的夹持槽能够为加热管安装部311受热变形提供空间,有利于延长加热盘组件30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多个加强凸台312包括:第一加强凸台3121、第二加强凸台3122和第三加强凸台3123,第一加强凸台3121设在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与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之间,第二加强凸台3122设在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与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之间,第三加强凸台3123设在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与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之间。

    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加热管安装部311之间均设置一个加强凸台312,能够保证加热盘31整体受热时的结构稳定性和传热均匀性,进而保证加热盘31工作时,各区域的热变形均匀分布,防止加热盘31因局部区域传热效率不均匀造成加热盘31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加热盘31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由此,不仅能够提升烹饪器具100外观的吸引力,而且在不增加热盘31宽度(如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基础上,增加加热盘31长度(如图5所示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增大了烹饪腔111的容积,为用户使用提供了方便。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加强凸台3121与第二加强凸台3122位于加热盘31的短轴的一侧,第一加强凸台3123位于加热盘31的短轴的另一侧,且第一加强凸台3121与第二加强凸台3122分别设在加热盘31的长轴的两侧,一方面,第一加强凸台3121、第二加强凸台3122和第三加强凸台3123沿加热管3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防止因三个加强凸台312集中造成加热盘31变形区域过度集中导致加热盘31损坏,另一方面,上述结构布置的三个加强凸台312对应三个位置的夹持槽,均匀间隔开布置的夹持槽能够为夹持加热管32提供方便,进而降低了加热盘组件30的生产工艺的难度,有利于提升加热管32位置的调节精度。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2和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烹饪器具100包括:锅体10、盖体20和加热盘组件30,加热盘组件30包括:加热盘31和加热管32,加热管32的横截面形成为椭圆形,且加热管32的下表面设有沿加热盘31周向依次交替布置的三个加热管安装部311和三个加强凸台312,三个加热管安装部311分别为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三个加强凸台312分别为第一加强凸台3121、第二加强凸台3122和第三加强凸台3123,第一加强凸台3121设在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和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之间,第二加强凸台3122设在第一加热管安装部3111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之间,第三加强凸台3123设在第二加热管安装部3112和第三加热管安装部3113之间,且第一加强凸台3121和第二加强凸台3122设在加热盘31的短轴的一侧,第三加强凸台3123设在加热盘31的短轴的另一侧,且第一加强凸台3121和第二加强凸台3122分别设在加热盘31长轴的两侧。

    进一步地,加强凸台312的厚度与加热盘31的厚度之比不小于1.1,加强凸台312的宽度与加热管安装部311的宽度之比不小于1.1,加强凸台312的延伸长度与夹持槽的延伸长度之比不小于1.1,且加热盘31、加热管安装部311与加强凸台312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关 键  词:
    加热 组件 具有 烹饪 器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加热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1138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