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605746A43申请公布日20120725CN102605746ACN102605746A21申请号201210122955522申请日20120425E02B3/1620060171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申请人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72发明人黄波王秀茹魏茂杰周淑娟张金凤赵宇坤黄瑾卞臻臻李英帅刘小永张娟姚慧周茜官建袁峰格菁54发明名称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闸工程的抗滑稳定加固方法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抗滑稳定加固通常采用打抗滑桩来补充水闸抵抗水平力不足,但该方法需加长底板并打桩,相对成本高、施工难度。
2、大、工期长。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通过竖向变形缝实现阻滑板具有位移自由度,通过拉结钢筋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确保阻滑板在高水位(水压力)状态下既能发挥抗滑作用,又能使阻滑板相对位移避免受压断裂破坏。同时,采取综合防水和防蚀措施确保柔性连接在水下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柔性连接法主要包括阻滑板(1)、水闸底板(2)、变形缝(4)、拉结钢筋(6)和变形缝防水措施橡胶明止水(9)、铜片止水(12)、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及沥青马蹄酯(11)。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1页21阻滑板与闸底板。
3、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阻滑板(1)、闸底板(2)、变形缝(4)、拉结钢筋(6)和变形缝防水构造措施,其特征在于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通过变形缝(4)实现相对分离,保持两者竖向变形自由度;阻滑板与闸底板通过拉结钢筋(6)形成整体并提供抗滑水平摩阻力;变形缝(4)采用顶部橡胶明止水(9)、底部铜片止水(12)、上下部橡胶膨胀止水条(10)和中间灌沥青马蹄酯(11)四种措施确保变形缝(4)防水安全;穿缝拉结钢筋(6)采取表层环氧防腐处理、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三项措施确保拉结钢筋(6)水下防蚀安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滑板(1)前端与闸底板(2。
4、)基本同厚,前端顶部设小堰承受部分水压力,后端厚度渐薄,阻滑板(1)前后底部各设一道齿墙(3),增大水平摩阻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形缝(4)竖向通缝,缝宽24CM,缝两侧每根拉结钢筋(6)连接处设楔形槽(5),保持拉结钢筋(6)竖向变形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拉结钢筋(6)数量及直径由阻滑板(1)抗滑摩阻力确定,拉结钢筋(6)在变形缝(4)两侧与钢板(7)焊接,确保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拉结钢筋(6)采用环氧防腐钢筋,表层进行抗氧化处理;拉结钢筋(6)在两侧钢板(7)之间段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
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形缝(4)防水构造措施包括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9),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12),橡胶止水(9)下面和铜片止水(12)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变形缝(4)中间部分灌沥青马蹄酯(11)。权利要求书CN102605746A1/3页3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闸工程的抗滑稳定加固方法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背景技术0002在水闸工程设计中,水闸在挡水情况下的抗滑稳定是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黄河上集中建设了一批分洪或泄洪闸,随着河道、水文条件以及相关规范的变化,部分水。
6、闸已经无法满足现有规范对水闸抗滑稳定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并需采取加固措施。加固方法通常采用补打抗滑桩来补充水闸抵抗水平力的不足,该方法需加长底板并打桩,其相对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因此水闸抗滑稳定加固的方法和措施需进行创新和探索。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水闸抗滑稳定加固设计中提供一种阻滑板与闸底板的柔性连接方法,在发挥阻滑板水平摩阻力、提高水闸抗滑稳定性的同时,确保阻滑板在高水位(水压力)状态下与闸底板具有相对的变形能力,避免变形破坏;同时,采用综合防水、防蚀技术,确保水下拉结钢筋的安全。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彼此相对分离,为。
7、避免阻滑板受压破坏,在阻滑板与闸底板之间设竖向变形缝,使两者完全分离;当闸门挡水或高水位泄洪时,由于闸室地基与阻滑板地基承载力及刚性的不同,会产生沉降差异,通过变形缝保证两者竖直方向的变形自由度,避免阻滑板受压破坏。其次,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的柔性连接,连接方式采用钢筋拉结,根据抗滑稳定计算,确定闸室抵抗水平力的差值,该部分差值即阻滑板所需要提供的水平摩阻力,同时也是拉结钢筋所需承受的拉力,并根据该拉力的大小确定拉结钢筋的直径及数量;第三,实现所有拉结钢筋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拉破坏,通过在变形缝两侧设置钢板,使所有钢筋与钢板焊接,并68根钢筋为一组,确保每根钢筋受力均匀;第四,实现拉结钢筋具有竖。
8、向变形空间,每根钢筋在变形缝两侧设置楔形槽,当阻滑板与闸底板之间产生竖向位移时,同时钢筋产生上下错位,楔形槽确保钢筋具有位移空间避免混凝土被拉裂。0005本发明在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的同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了变形缝防水和拉结钢筋在水下的防蚀问题,变形缝防水及钢筋防蚀是实现阻滑板柔性连接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和保障。变形缝防水技术方案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1)变形缝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2)变形缝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3)橡胶明止水下面及铜片止水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4)变形缝其余空间采用沥青马蹄酯填充密实。钢筋防蚀技术方案采取以下三项措施(1)所有拉结钢筋均采用环氧防蚀钢筋,钢。
9、筋表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蚀及抗氧化处理;(2)穿越变形缝的每根钢筋在两侧钢板之间段均外套橡胶软管;(3)橡胶软管与钢筋之间的空隙采用聚氨酯填充。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和措施,确保阻滑板在微变形状态下变形缝不渗水,确保穿越变形缝的拉结钢筋在遇水环境下无腐蚀,实现阻滑板说明书CN102605746A2/3页4在要求使用寿命期间内安全发挥作用。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阻滑板与闸底板通过竖向变形缝实现相对分离并具有位移自由度,通过拉结钢筋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的柔性连接,确保了阻滑板在高水位(水压力)状态下既能充分发挥抗滑作用,又能使阻滑板相对位移避免受压断裂破坏。同时,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水和防蚀措施确保柔。
10、性连接在水下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该技术方案设计简便合理,综合运用多项技术,可在在水闸抗滑稳定加固设计中推广和应用,而且本发明还有结构简洁、成本较低、施工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0007图1是阻滑板及闸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阻滑板与闸底板之间变形缝构造示意图。0008附图标记1阻滑板2闸底板3阻滑齿墙4变形缝5楔形槽6拉结钢筋7钢板8橡胶套管(内灌聚氨酯)9橡胶明止水10橡胶膨胀止水条11沥青马蹄酯12铜片止水。具体实施方式0009本发明所述的阻滑板1与闸底板2柔性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阻滑板1、闸底板2、变形缝4、拉结钢筋6和变形缝防水构造措施。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通过变形缝4实现相。
11、对分离,保持两者竖向变形自由度;阻滑板1与闸底板2再通过拉结钢筋6形成整体并提供抗滑水平摩阻力;如图2所示,变形缝4防水构造采用顶部橡胶明止水9、底部铜片止水12、上下部橡胶膨胀止水条10和中间灌沥青马蹄酯11等四种措施确保变形缝4防水安全;穿缝拉结钢筋6采取表层环氧防腐处理、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三项措施确保拉结钢筋6水下防蚀安全。0010该柔性连接结构首先实现阻滑板1与闸底板2彼此相对分离,为避免阻滑板1受压破坏,在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设竖向变形缝4,使两者完全分离;其次,实现阻滑板1与闸底板2的柔性连接,连接方式采用钢筋拉结,根据抗滑稳定计算,确定闸室抵抗水平力的差值,该部分差值。
12、即阻滑板1所需要提供的水平摩阻力,同时也是拉结钢筋6所需承受的拉力,并根据该拉力的大小确定拉结钢筋6的直径及数量;第三,实现所有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拉破坏,通过在变形缝4两侧设置钢板7,使所有拉结钢筋6与钢板7焊接,并68根拉结钢筋6为一组,确保每根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第四,实现拉结钢筋6具有竖向变形空间,每根拉结钢筋6在变形缝4两侧设置楔形槽5,当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产生竖向位移时,同时拉结钢筋6会产生上下错位,楔形槽5确保拉结钢筋6具有位移空间以避免混凝土被拉裂。0011该柔性连接结构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变形缝4防水和拉结钢筋6在水下的防蚀问题。变形缝4防水技术方案采取了以下四。
13、项措施变形缝4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9;变形缝4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12;橡胶明止水9下面及铜片止水12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变形缝4其余空间采用沥青马蹄酯11填充密实。拉结钢筋6防蚀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所有拉结钢筋6均采用环氧防蚀钢筋,拉结钢筋6表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蚀及抗氧化处理;穿越变形缝4的每根拉结钢筋6在两侧钢板7之间段落外侧均套橡胶软管8;说明书CN102605746A3/3页5橡胶软管8与拉结钢筋6之间的空隙采用聚氨酯填充。0012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阻滑板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前端与闸底板2基本同厚,前端顶部设小堰承受部分水压力,后端厚度渐薄,阻滑板1前后底部各设一道齿墙3,以。
14、增大水平摩阻力。0013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变形缝4为抵御阻滑板1与闸底板2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变形而设置的竖向通缝,缝宽24CM,缝两侧每根拉结钢筋6连接处设楔形槽5,保持拉结钢筋6竖向变形空间。0014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拉结钢筋6的数量及直径由阻滑板1抗滑摩阻力确定,拉结钢筋6在变形缝4两侧与钢板7焊接,确保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拉结钢筋6采用环氧防腐钢筋,表层进行抗氧化处理;拉结钢筋6在两侧钢板7之间段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0015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防水构造措施包括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9,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12,橡胶止水下面和铜片止水12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变形缝4中间部分灌沥青马蹄酯11。0016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凡依据本发明设计思想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605746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6057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