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740803
  • 上传时间:2018-03-08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04.8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22955.5

    申请日:

    2012.04.25

    公开号:

    CN102605746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B 3/16申请日:20120425授权公告日:20141029终止日期:201504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16申请日:20120425|||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6

    主分类号:

    E02B3/16

    申请人:

    北京林业大学;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黄波; 王秀茹; 魏茂杰; 周淑娟; 张金凤; 赵宇坤; 黄瑾; 卞臻臻; 李英帅; 刘小永; 张娟; 姚慧; 周茜; 官建; 袁峰; 格菁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闸工程的抗滑稳定加固方法——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抗滑稳定加固通常采用打抗滑桩来补充水闸抵抗水平力不足,但该方法需加长底板并打桩,相对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通过竖向变形缝实现阻滑板具有位移自由度,通过拉结钢筋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确保阻滑板在高水位(水压力)状态下既能发挥抗滑作用,又能使阻滑板相对位移避免受压断裂破坏。同时,采取综合防水和防蚀措施确保柔性连接在水下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柔性连接法主要包括阻滑板(1)、水闸底板(2)、变形缝(4)、拉结钢筋(6)和变形缝防水措施:橡胶明止水(9)、铜片止水(12)、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及沥青马蹄酯(11)。

    权利要求书

    1.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阻滑板(1)、闸底板(2)、变形缝(4)、拉结钢筋(6)和变形缝防水构造措施,其特征在于: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通过变形缝(4)实现相对分离,保持两者竖向变形自由度;阻滑板与闸底板通过拉结钢筋(6)形成整体并提供抗滑水平摩阻力;变形缝(4)采用顶部橡胶明止水(9)、底部铜片止水(12)、上下部橡胶膨胀止水条(10)和中间灌沥青马蹄酯(11)四种措施确保变形缝(4)防水安全;穿缝拉结钢筋(6)采取表层环氧防腐处理、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三项措施确保拉结钢筋(6)水下防蚀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阻滑板(1)前端与闸底板(2)基本同厚,前端顶部设小堰承受部分水压力,后端厚度渐薄,阻滑板(1)前后底部各设一道齿墙(3),增大水平摩阻力。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形缝(4)竖向通缝,缝宽2-4cm,缝两侧每根拉结钢筋(6)连接处设楔形槽(5),保持拉结钢筋(6)竖向变形空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拉结钢筋(6)数量及直径由阻滑板(1)抗滑摩阻力确定,拉结钢筋(6)在变形缝(4)两侧与钢板(7)焊接,确保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拉结钢筋(6)采用环氧防腐钢筋,表层进行抗氧化处理;拉结钢筋(6)在两侧钢板(7)之间段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形缝(4)防水构造措施包括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9),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12),橡胶止水(9)下面和铜片止水(12)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变形缝(4)中间部分灌沥青马蹄酯(11)。

    说明书

    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闸工程的抗滑稳定加固方法-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

    背景技术

      在水闸工程设计中,水闸在挡水情况下的抗滑稳定是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黄河上集中建设了一批分洪或泄洪闸,随着河道、水文条件以及相关规范的变化,部分水闸已经无法满足现有规范对水闸抗滑稳定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并需采取加固措施。加固方法通常采用补打抗滑桩来补充水闸抵抗水平力的不足,该方法需加长底板并打桩,其相对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因此水闸抗滑稳定加固的方法和措施需进行创新和探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水闸抗滑稳定加固设计中提供一种阻滑板与闸底板的柔性连接方法,在发挥阻滑板水平摩阻力、提高水闸抗滑稳定性的同时,确保阻滑板在高水位(水压力)状态下与闸底板具有相对的变形能力,避免变形破坏;同时,采用综合防水、防蚀技术,确保水下拉结钢筋的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彼此相对分离,为避免阻滑板受压破坏,在阻滑板与闸底板之间设竖向变形缝,使两者完全分离;当闸门挡水或高水位泄洪时,由于闸室地基与阻滑板地基承载力及刚性的不同,会产生沉降差异,通过变形缝保证两者竖直方向的变形自由度,避免阻滑板受压破坏。其次,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的柔性连接,连接方式采用钢筋拉结,根据抗滑稳定计算,确定闸室抵抗水平力的差值,该部分差值即阻滑板所需要提供的水平摩阻力,同时也是拉结钢筋所需承受的拉力,并根据该拉力的大小确定拉结钢筋的直径及数量;第三,实现所有拉结钢筋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拉破坏,通过在变形缝两侧设置钢板,使所有钢筋与钢板焊接,并6-8根钢筋为一组,确保每根钢筋受力均匀;第四,实现拉结钢筋具有竖向变形空间,每根钢筋在变形缝两侧设置楔形槽,当阻滑板与闸底板之间产生竖向位移时,同时钢筋产生上下错位,楔形槽确保钢筋具有位移空间避免混凝土被拉裂。

      本发明在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的同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了变形缝防水和拉结钢筋在水下的防蚀问题,变形缝防水及钢筋防蚀是实现阻滑板柔性连接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前提和保障。变形缝防水技术方案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1)变形缝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2)变形缝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3)橡胶明止水下面及铜片止水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4)变形缝其余空间采用沥青马蹄酯填充密实。钢筋防蚀技术方案采取以下三项措施:(1)所有拉结钢筋均采用环氧防蚀钢筋,钢筋表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蚀及抗氧化处理;(2)穿越变形缝的每根钢筋在两侧钢板之间段均外套橡胶软管;(3)橡胶软管与钢筋之间的空隙采用聚氨酯填充。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和措施,确保阻滑板在微变形状态下变形缝不渗水,确保穿越变形缝的拉结钢筋在遇水环境下无腐蚀,实现阻滑板在要求使用寿命期间内安全发挥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阻滑板与闸底板通过竖向变形缝实现相对分离并具有位移自由度,通过拉结钢筋实现阻滑板与闸底板的柔性连接,确保了阻滑板在高水位(水压力)状态下既能充分发挥抗滑作用,又能使阻滑板相对位移避免受压断裂破坏。同时,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水和防蚀措施确保柔性连接在水下环境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该技术方案设计简便合理,综合运用多项技术,可在在水闸抗滑稳定加固设计中推广和应用,而且本发明还有结构简洁、成本较低、施工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阻滑板及闸底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阻滑板与闸底板之间变形缝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1 阻滑板 2 闸底板 3 阻滑齿墙 4 变形缝 5 楔形槽 6 拉结钢筋 7 钢板 8 橡胶套管(内灌聚氨酯) 9 橡胶明止水 10 橡胶膨胀止水条 11 沥青马蹄酯 12 铜片止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阻滑板1与闸底板2柔性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阻滑板1、闸底板2、变形缝4、拉结钢筋6和变形缝防水构造措施。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通过变形缝4实现相对分离,保持两者竖向变形自由度;阻滑板1与闸底板2再通过拉结钢筋6形成整体并提供抗滑水平摩阻力;如图2所示,变形缝4防水构造采用顶部橡胶明止水9、底部铜片止水12、上下部橡胶膨胀止水条10和中间灌沥青马蹄酯11等四种措施确保变形缝4防水安全;穿缝拉结钢筋6采取表层环氧防腐处理、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三项措施确保拉结钢筋6水下防蚀安全。

      该柔性连接结构首先实现阻滑板1与闸底板2彼此相对分离,为避免阻滑板1受压破坏,在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设竖向变形缝4,使两者完全分离;其次,实现阻滑板1与闸底板2的柔性连接,连接方式采用钢筋拉结,根据抗滑稳定计算,确定闸室抵抗水平力的差值,该部分差值即阻滑板1所需要提供的水平摩阻力,同时也是拉结钢筋6所需承受的拉力,并根据该拉力的大小确定拉结钢筋6的直径及数量;第三,实现所有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避免局部受拉破坏,通过在变形缝4两侧设置钢板7,使所有拉结钢筋6与钢板7焊接,并6-8根拉结钢筋6为一组,确保每根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第四,实现拉结钢筋6具有竖向变形空间,每根拉结钢筋6在变形缝4两侧设置楔形槽5,当阻滑板1与闸底板2之间产生竖向位移时,同时拉结钢筋6会产生上下错位,楔形槽5确保拉结钢筋6具有位移空间以避免混凝土被拉裂。

      该柔性连接结构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解决变形缝4防水和拉结钢筋6在水下的防蚀问题。变形缝4防水技术方案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变形缝4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9;变形缝4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12;橡胶明止水9下面及铜片止水12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变形缝4其余空间采用沥青马蹄酯11填充密实。拉结钢筋6防蚀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所有拉结钢筋6均采用环氧防蚀钢筋,拉结钢筋6表层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蚀及抗氧化处理;穿越变形缝4的每根拉结钢筋6在两侧钢板7之间段落外侧均套橡胶软管8;橡胶软管8与拉结钢筋6之间的空隙采用聚氨酯填充。

    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阻滑板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前端与闸底板2基本同厚,前端顶部设小堰承受部分水压力,后端厚度渐薄,阻滑板1前后底部各设一道齿墙3,以增大水平摩阻力。

    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变形缝4为抵御阻滑板1与闸底板2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变形而设置的竖向通缝,缝宽2-4cm,缝两侧每根拉结钢筋6连接处设楔形槽5,保持拉结钢筋6竖向变形空间。

    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拉结钢筋6的数量及直径由阻滑板1抗滑摩阻力确定,拉结钢筋6在变形缝4两侧与钢板7焊接,确保拉结钢筋6受力均匀;拉结钢筋6采用环氧防腐钢筋,表层进行抗氧化处理;拉结钢筋6在两侧钢板7之间段外套橡胶软管8,管内灌聚氨酯。

    该柔性连接结构中的防水构造措施包括顶部设一道橡胶明止水9,底部设一道铜片止水12,橡胶止水下面和铜片止水12上面各设一道橡胶膨胀止水条10,变形缝4中间部分灌沥青马蹄酯11。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凡依据本发明设计思想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滑板 底板 柔性 连接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阻滑板与闸底板柔性连接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408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