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159806.X (22)申请日 2015.04.07 A23F 3/34(2006.01) (71)申请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 柳营 100 号 (72)发明人 肖宏儒 宋志禹 丁文芹 韩余 梅松 杨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 ( 特殊 普通合伙 ) 32245 代理人 闫彪 (54) 发明名称 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属于 泡饮制品技术领域。 该方法包括选料、 渥堆、 发酵、 翻堆、 复揉、 烘干、。
2、 压缩步骤借助压缩机使其 达到比重7755kg/m3。 采用本发明制出的枸杞叶 黑茶不仅由于基本成分未被破坏因而保持了枸杞 原有的消除便秘等多种保健功效, 并且具有传统 黑茶的烤香风味, 饮用时口感纯正宜人。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6135550 A 2016.11.23 CN 106135550 A 1/1 页 2 1.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选料选用晾干、 杀青并摊晾、 揉捻、 烘干加工好的枸杞叶作为原料 ; 第二步、 渥堆在253、 相对湿。
3、度80%5%条件下, 选择洁净、 无阳光直射的环 境作为渥堆场, 将原料堆积成渥堆 ; 第三步、 发酵向渥堆均匀加水, 水量控制在原料重量的 25%5%, 并搅拌均匀, 使其 发酵 ; 第四步、 翻堆定时测温, 当渥堆中部当温度高于 60时, 进行翻堆操作, 使渥堆中 部温度处于 5060 ; 第五步、 复揉发酵482小时后进行复揉, 使其揉捻卷紧, 并进一步破损叶细胞, 使 揉出茶汁附着在叶片表面 ; 第六步、 烘干在 70-80温度, 对复揉过的茶叶进行烘干, 使其含水率达到 10 5%。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第七步、 压缩 借助压缩机使。
4、烘干后的枸杞叶黑茶达到比重 7755kg/m3。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步中, 杀青 时在 20.5min 内使枸杞叶原料温度达到 855, 并维持 2-5 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步中, 揉捻使枸 杞叶揉捻卷紧, 破损叶细胞, 揉出叶汁附着在叶片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步中, 晾干后的 含水率控制在 255%。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步中, 烘干温控 控制在 70-8。
5、0温度, 烘干后的含水率控制在 15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135550 A 2 1/3 页 3 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尤其是一种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属于泡饮制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黑茶是我国特种茶之一,需要采用较长时间渥堆发酵的加工工艺,使其中的微生 物参与茶叶内物质的转化 , 产生特殊色香味品质 , 同时 , 由于微生物的参与 , 黑茶产生了 新的不同于普通茶叶的药理功能及保健功能。枸杞据 中国植物志 记载, 在我国境内自然 野生分布有 7 个种和 3 个变种 , 传统药用价值的有 3 种 , 分别是黄果枸。
6、杞、 北方枸杞、 红枝 枸杞 3 个变种。枸杞叶味甘微苦 , 性微寒 , 入五脏 , 无毒 , 具有补虚劳、 消热、 祛风明目、 养颜美容等功效 , 主治烦渴、 目赤昏痛、 障瞩夜盲等。用枸杞制作绿色的技术已经成熟, 从 申请号为 00128077.5 以及 201310119237.7 的中国专利文献可以看到其发展。 0003 申请号为 201310077923.2 和 201410089251.1 的中国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 一种 补血养气的黑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和 一种保健黑茶 , 此两专利申请着眼于调配黑茶的 药用成分。 实际上, 再好的配茶, 不经过合适的制茶工艺过程, 是无法达到预期。
7、制茶效果的。 检索发现, 申请号为 201310565485.4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毛尖黑茶加工方法 , 其工艺步骤包括鲜叶采摘 : 鲜叶原料采用一芽 1 叶初展或单芽为原料 ; 杀青 : 杀青采用名 优绿茶杀青方法进行 ; 渥堆 : 在渥堆池中, 于 24-26、 相对湿度 80-85% 下, 将杀青后的茶 叶用布包后与普通黑毛茶一起渥堆, 堆高 40cm 50cm, 上面加盖湿布, 堆积时间为 8 12h, 堆内叶温为 48-52, 至叶色黄变、 青气消失、 带清香味 ; 干燥 : 于 80-85初干至含水 量为 10-12%, 再于 102蒸茶 30 秒后继续渥堆 30min, 。
8、最后于 100-115干燥至含水量为 4-6%, 以形成烤香风味。 0004 然而, 黑茶渥堆发酵中主要产生黑曲霉, 这种微生物对黑茶品质的形成起到主要 的作用, 而枸杞茶由于原料不同, 发酵过程不会产生黑曲霉及类似物质, 加之枸杞 “茶” 选用 的材料是枸杞叶,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茶叶, 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枸杞茶的加工不能采 用类似黑茶的渥堆发酵。并且枸杞叶自身的特性使其不可能像黑茶那样, 渥堆时间为 8 12h 即可完成发酵, 在如此短的发酵由于不能充分发酵, 势必影响其最终的品质。 0005 因此, 如何借鉴黑茶的渥堆发酵经验, 大胆创新, 摸索出适合采用枸杞叶制茶的工 艺方法, 成为。
9、一道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针对上述采用枸杞叶制茶的课题, 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一种切 实可行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 从而即可保持枸杞原有功效、 又能使其成为人们乐于接受 的饮品。 0007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申请人经过反复试验, 常年摸索, 得出本发明的枸杞叶黑茶加 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6135550 A 3 2/3 页 4 第一步、 选料选用晾干、 杀青并摊晾、 揉捻、 烘干加工好的枸杞叶作为原料 ; 第二步、 渥堆在253、 相对湿度80%5%条件下, 选择洁净、 无阳光直射的环 境作为渥堆场, 将原料堆积成渥堆 ; 第。
10、三步、 发酵向渥堆均匀加水, 水量控制在原料重量的 25%5%, 并搅拌均匀, 使其 发酵 ; 第四步、 翻堆定时测温, 当渥堆中部当温度高于 60时, 进行翻堆操作, 使渥堆中 部温度处于 5060 ; 第五步、 复揉发酵482小时后进行复揉, 使其揉捻卷紧, 并进一步破损叶细胞, 使 揉出茶汁附着在叶片表面 ; 第六步、 烘干在 70-80温度下, 对复揉过的茶叶进行烘干, 使其含水率达到 10 5% ; 之后可以进行第七步、 压缩借助压缩机使其达到比重 7755kg/m3。 0008 试验证明, 枸杞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滋补品, 其茎叶营养成分含量极其丰 富, 民间早有食用枸杞茎叶的。
11、习惯。国家医药总局确定宁夏为全国药材基地。采用本发明 制出的枸杞叶黑茶不仅由于基本成分未被破坏因而保持了枸杞原有的消除便秘等多种保 健功效, 并且具有传统黑茶的烤香风味, 饮用时口感纯正宜人。 0009 由此可见, 本发明在黑茶渥堆发酵的基础上, 通过大量实验, 妥善解决了枸杞叶的 渥堆发酵问题, 从而摸索出适合采用枸杞叶制茶的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法。由于枸杞具有耐 寒、 耐旱、 耐盐碱的特性, 通过种植茶用枸杞品种, 可最大限度利用和改良盐碱沙荒地, 增加 绿地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 防止沙漠化, 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
12、明。 0011 图 1 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采用的翻堆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枸杞叶黑茶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 第一步、 选料选用晾干、 杀青并摊晾、 揉捻、 烘干加工好的枸杞叶作为原料 ; 晾干后的含水率控制在 255%, 杀青时在 20.5min 内使枸杞叶原料温度达到 855, 并维持 2-5 分钟, 从而控制酶促作用, 实现杀青 ; 揉捻使枸杞叶揉捻卷紧, 破损叶 细胞, 揉出叶汁附着在叶片表面 ; 烘干温控控制在 70-80温度, 烘干后的含水率控制在 155%。 0013 第二步、 渥堆选择洁净、 无阳光直射的室内场地, 温控控制在253、 相对。
13、 湿度控制在 80%5%, 将原料堆积成渥堆。 0014 第三步、 发酵向渥堆均匀加水, 水量控制在原料重量的 25%5%, 并搅拌均匀, 使其发酵。 0015 第四步、 翻堆定时测温, 可在堆心插入一只温度计, 每隔 6 小时监测一次堆心 温度, 当渥堆中部当温度高于 60时, 进行翻堆操作, 使渥堆中部温度处于 5060。 说 明 书 CN 106135550 A 4 3/3 页 5 0016 第五步、 复揉由于经过长时间的渥堆, 茶条有回松现象, 因此在发酵 482 小 时后进行复揉, 使其揉捻卷紧, 整饰外形, 并进一步破损叶细胞, 使揉出茶汁附着在叶片表 面, 增加未来茶汤的浓度。 。
14、0017 第六步、 烘干在 70-80温度, 对复揉过的茶叶进行烘干, 使其含水率达到 10 5%, 巩固已形成的黑茶特有色泽品质特征 ; 第七步、 压缩借助压缩机使其达到比重 7755kg/m3。试验证明该比重下, 不仅成 块或饼的枸杞叶黑茶便于运输, 而且长期保藏后不易变质。 0018 由于在长时间的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参与茶叶内物质的转化,因此采用本实施例 制成的茶体产生了特殊色香味, 呈暗绿色, 风味独特, 口感纯正, 保持了枸杞原有效用。 0019 以上揉搓可借助揉搓机, 烘干宜采用烘干机。 当枸杞叶总量较多时, 一般在室内地 面上进行渥堆发酵, 可用图 1 所示的翻堆机 (详见申请号为 201410393767.5 的中国专利) 进 行翻堆、 补水等操作。当枸杞叶总量不多时, 也可用渥堆发酵机进行渥堆发酵, 同时完成翻 堆、 保温、 补水等操作。 0020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6135550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13555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