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pdf(1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7771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7 CN 102577716 B *CN102577716B* (21)申请号 201210074498.7 (22)申请日 2012.03.20 A01C 7/20(2006.01) A01C 7/0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 (72)发明人 杨丽 崔涛 史嵩 张东兴 刘佳 高娜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徐宁 关畅 CN 2402108 Y,2000.10.25, WO 201。
2、0/129762 A1,2010.11.11, JP 特开 2010-172321 A,2010.08.12, US 7334532 B2,2008.02.26, CN 102027825 A,2011.04.27, (54) 发明名称 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及其排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 玉米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它 包括设有吸气口和气管的圆形底壳, 底壳内腔设 置一具有圆弧形凹槽的密封垫, 吸气口位于圆弧 形凹槽内 ; 排种盘一侧与圆弧形凹槽侧壁转动贴 合设置, 另一侧设置托种盘, 排种盘为周向设置 有若干圆形吸孔。
3、的圆盘, 托种盘为周向设置有若 干窝眼卡口的环形盘, 各圆形吸孔与各窝眼卡口 一一对应 ; 排种盘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相对于底壳 转动 ; 排种盘外侧设置上盖, 上盖固定在底壳上 ; 上盖与排种盘之间的腔室分为充种区、 清种区和 排种区 ; 清种区设置清种刀, 排种区设置卸种刀 和导种板。 本发明结构简单, 能有效解决气吸式排 种器漏播率高、 地头漏播严重的问题, 可广泛用于 玉米精量播种过程中。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侯丽华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
4、(10)授权公告号 CN 102577716 B CN 102577716 B *CN102577716B* 1/2 页 2 1. 一种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包括底壳组合、 排种盘组合和传 动机构, 所述底壳组合包括一底壳,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吸气口, 所述底壳外侧设置有与所述 吸气口连接的气管 ; 所述排种盘组合包括一排种盘,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轴, 所述传动 轴的一端带动所述排种盘转动, 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底壳的中心轮毂上, 且该端穿 出所述底壳连接动力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它还包括上盖组合、 清种刀、 卸种刀和导种板 ; 所 述排种盘组合设置在所述底壳组合和。
5、上盖组合之间形成的腔室内 ; 所述底壳为一圆形罩体, 所述底壳内腔表面上贴合设置一密封垫, 所述密封垫上间隔 设置有两个圆弧形侧壁, 两个所述圆弧形侧壁的端部均圆弧过渡连接一体, 两个所述圆弧 形侧壁之间形成一圆弧形凹槽, 所述底壳上的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内 ; 所述排种盘一侧与所述密封垫上的两个所述圆弧形侧壁转动贴合设置, 且与所述圆 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气室 ; 所述排种盘另一侧设置有一托种盘 ; 所述排种盘为一周向间隔设 置有若干圆形吸孔的圆盘, 所述托种盘为一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窝眼卡口的环形盘, 各所 述窝眼卡口与所述排种盘上的所述圆形吸孔一一对应, 且位于所述气室所在区域的圆弧线。
6、 上 ; 所述上盖组合包括一上盖, 所述上盖为一圆形罩体, 固定在所述底壳上, 且与所述排种 盘组合之间形成一腔室 ; 所述上盖外侧设置有料斗, 所述料斗底部与所述上盖过渡连接的 位置开设有一进料口, 所述上盖上、 位于所述进料口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一进气口, 所述上盖 的内腔内、 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一隔离板 ; 所述进料口和进气口均位于所述圆 弧形凹槽区域, 所述隔离板处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区域的边界位置 ; 所述清种刀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方的所述底壳的外缘上, 位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区域靠 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 所述清种刀与所述托种盘之间贴合设置 ; 所述卸种刀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方的所述底壳的。
7、外缘上、 所述圆弧形凹槽以外的位 置, 所述卸种刀与所述托种盘之间贴合设置 ; 所述导种板设置在所述底壳外部与所述卸种刀相对的位置, 所述导种板与所述卸种刀 之间形成滑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托种盘周向设置的各窝眼卡口均包括一半圆形窝眼和与所述半圆形窝眼连通的喇叭形 开口, 所述半圆形窝眼内一次容纳12粒种子, 所述喇叭形开口的宽度比所述半圆形窝眼 的直径大, 所述托种盘的厚度比一粒玉米种子的厚度小。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排种盘上与所述圆弧形凹槽相对。
8、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拨杆, 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排种 盘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轴端螺母, 所述排种盘与所述底壳之间的传动轴上套设一轴套, 所述 轴套通过一穿过所述传动轴的开口销与所述传动轴固定, 所述开口销随所述传动轴旋转, 通过拨动所述拨杆, 带动所述排种盘组合随所述传动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底壳组合和上盖组 合转动。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排种盘上与所述圆弧形凹槽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拨杆, 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排种 盘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轴端螺母, 所述排种盘与所述底壳之间的传动轴上套设一轴套, 所述 轴套通过一穿过所述传动轴的开口销与。
9、所述传动轴固定, 所述开口销随所述传动轴旋转,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77716 B 2 2/2 页 3 通过拨动所述拨杆, 带动所述排种盘组合随所述传动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底壳组合和上盖组 合转动。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支撑在所述底壳的中心轮毂上, 所述轴承一侧通过所 述底壳的中心孔上的凸台定位, 另一侧通过一轴用弹性挡圈定位。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所述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其 特征在于 : 将所述上盖与所述排种盘之间形成的。
10、腔室分为充种区、 清种区和排种区 ; 所述 充种区位于最下端所述进料口所处的区域, 所述清种区位于所述充种区上方清种刀所在的 一个圆弧区域, 所述排种区位于所述充种区上方卸种刀所在的区域 ; 所述隔离板将所述排 种区和所述充种区隔开 ; 所述气室贯穿所述充种区和清种区 ; 所述卸种刀和导种板均设置 在排种区。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 将 所述上盖与所述排种盘之间形成的腔室分为充种区、 清种区和排种区 ; 所述充种区位于最 下端所述进料口所处的区域, 所述清种区位于所述充种区上方清种刀所在的一个圆弧区 域, 所述排种区位于所述充种区上。
11、方卸种刀所在的区域 ; 所述隔离板将所述排种区和所述 充种区隔开 ; 所述气室贯穿所述充种区和清种区 ; 所述卸种刀和导种板均设置在排种区。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的排 种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1) 料斗内的种子通过进料口进入排种盘组合和上盖之间形成的腔室内, 在上部种子的 推挤作用和排种盘上圆形吸孔的负压吸力作用下, 种子进入托种盘上位于充种区的窝眼卡 口内 ; 2) 传动机构带动排种盘组合相对于底壳组合和上盖转动, 在排种盘上圆形吸孔的负压 吸力作用和托种盘窝眼卡口的托附与夹持作用下, 半圆形窝眼内的种子随排种盘组合一起 运动, 喇叭形。
12、开口处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回充种区 ; 3) 当种子运动到清种区时, 受到清种刀的连续扰动, 只有与排种盘的圆形吸孔接触最 紧密的那粒种子被牢牢吸附住, 多余的种子会被拨掉, 落回充种区 ; 4) 吸附在排种盘圆形吸孔上的种子, 在托种盘窝眼卡口的托附和夹持作用下, 随排种 盘组合运动至排种区 ; 排种区处没有气室, 排种盘的圆形吸孔对种子不再有吸附作用, 种子 只受托种盘的托附和夹持作用, 种子被卸种刀从托种盘的半圆形窝眼中逐渐拨出, 沿导种 板与卸种刀之间形成的滑道顺利落下, 完成单粒排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77716 B 3 1/5 页 4 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
13、米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特别是关于一种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 式玉米精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具有节约良种、 省去人工间苗、 增加玉米产量、 实现节本增收 等优势。 近年来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已成为玉米播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性能稳定可靠、 能 适应高速作业的精量排种器则是实现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的关键。 单纯的机械式精量排种 器, 如勺轮式排种器采用机械勺爪取种, 在低速作业时能实现精量播种, 但无法适应高速作 业 ; 单纯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适宜于大豆等类圆形种子, 能实现在较高速作业条件下的精 量播。
14、种, 但在播玉米这种非类圆形种子时漏播率较高、 动力消耗大, 特别是在地头风机转速 不够、 气压不足时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玉米种子进行高速精量播种, 能有 效解决气吸式排种器漏播率高、 地头漏播严重等问题的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 量排种器及其排种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 米精量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底壳组合、 排种盘组合、 传动机构、 上盖组合、 清种刀、 卸 种刀和导种板 ; 所述排种盘组合设置在所述底壳组合和上盖组合之间形成的腔室内 ; 。
15、所述 底壳组合包括一底壳, 所述底壳为一圆形罩体,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吸气口, 所述底壳外侧设 置有与所述吸气口连接的气管, 所述底壳内腔表面上贴合设置一密封垫, 所述密封垫上间 隔设置有两个圆弧形侧壁, 两个所述圆弧形侧壁的端部均圆弧过渡连接一体, 两个所述圆 弧形侧壁之间形成一圆弧形凹槽, 所述底壳上的所述吸气口位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内 ; 所述 排种盘组合包括一排种盘, 所述排种盘一侧与所述密封垫上的两个所述圆弧形侧壁转动贴 合设置, 且与所述圆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气室 ; 所述排种盘另一侧设置有一托种盘 ; 所述排 种盘为一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圆形吸孔的圆盘, 所述托种盘为一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窝眼。
16、 卡口的环形盘, 各所述窝眼卡口与所述排种盘上的所述圆形吸孔一一对应, 且位于所述气 室所在区域的圆弧线上 ;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带动所述排种盘 转动, 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底壳的中心轮毂上, 且该端穿出所述底壳连接动力系统 ; 所述上盖组合包括一上盖, 所述上盖为一圆形罩体, 固定在所述底壳上, 且与所述排种盘组 合之间形成一腔室 ; 所述上盖外侧设置有料斗, 所述料斗底部与所述上盖过渡连接的位置 开设有一进料口, 所述上盖上、 位于所述进料口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一进气口, 所述上盖的内 腔内、 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另一侧设置有一隔离板 ; 所述进料口和进气口均位于所述。
17、圆弧形 凹槽区域, 所述隔离板处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区域的边界位置 ; 所述清种刀设置在所述进料 口上方的所述底壳的外缘上, 位于所述圆弧形凹槽区域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 所述清种 说 明 书 CN 102577716 B 4 2/5 页 5 刀与所述托种盘之间贴合设置 ; 所述卸种刀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方的所述底壳的外缘上、 所述圆弧形凹槽以外的位置, 所述卸种刀与所述托种盘之间贴合设置 ; 所述导种板设置在 所述底壳外部与所述卸种刀相对的位置, 所述导种板与所述卸种刀之间形成滑道。 0005 所述托种盘周向设置的各窝眼卡口均包括一半圆形窝眼和与所述半圆形窝眼连 通的喇叭形开口, 所述半圆形窝眼内。
18、一次容纳12粒种子, 所述喇叭形开口的宽度比所述 半圆形窝眼的直径大, 所述托种盘的厚度比一粒玉米种子的厚度小。 0006 所述排种盘上与所述圆弧形凹槽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拨杆, 所述传动轴穿 过所述排种盘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轴端螺母, 所述排种盘与所述底壳之间的传动轴上套设一 轴套, 所述轴套通过一穿过所述传动轴的开口销与所述传动轴固定, 所述开口销随所述传 动轴旋转, 通过拨动所述拨杆, 带动所述排种盘组合随所述传动轴一起相对于所述底壳组 合和上盖组合转动。 0007 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承支撑在所述底壳的中心轮毂上, 所述轴承一侧通过所述 底壳的中心孔上的凸台定位, 另一侧通过一轴用弹性。
19、挡圈定位。 0008 将所述上盖与所述排种盘之间形成的腔室分为充种区、 清种区和排种区 ; 所述充 种区位于最下端所述进料口所处的区域, 所述清种区位于所述充种区上方清种刀所在的一 个圆弧区域, 所述排种区位于所述充种区上方卸种刀所在的区域 ; 所述隔离板将所述排种 区和所述充种区隔开 ; 所述气室贯穿所述充种区和清种区 ; 所述卸种刀和导种板均设置在 排种区。 0009 上述一种气吸与机械辅助附种结合式玉米精量排种器的排种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 骤 : 1) 料斗内的种子通过进料口进入排种盘组合和上盖之间形成的腔室内, 在上部种子的 推挤作用和排种盘上圆形吸孔的负压吸力作用下, 种子进入托种盘。
20、上位于充种区的窝眼卡 口内 ; 2) 传动机构带动排种盘组合相对于底壳组合和上盖转动, 在排种盘上圆形吸孔的负 压吸力作用和托种盘窝眼卡口的托附与夹持作用下, 半圆形窝眼内的种子随排种盘组合一 起运动, 喇叭形开口处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回充种区 ; 3) 当种子运动到清种区时, 受 到清种刀的连续扰动, 只有与排种盘的圆形吸孔接触最紧密的那粒种子被牢牢吸附住, 多 余的种子会被拨掉, 落回充种区 ; 4) 吸附在排种盘圆形吸孔上的种子, 在托种盘窝眼卡口 的托附和夹持作用下, 随排种盘组合运动至排种区 ; 排种区处没有气室, 排种盘的圆形吸孔 对种子不再有吸附作用, 种子只受托种盘的托附和夹。
21、持作用, 种子被卸种刀从托种盘的半 圆形窝眼中逐渐拨出, 沿导种板与卸种刀之间形成的滑道顺利落下, 完成单粒排种。 0010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 其具有以下优点 : 1、 本发明在气吸式排种盘吸附 种子的一侧增设一托种盘, 托种盘的窝眼卡口与排种盘的圆形吸孔一一对应, 利用托种盘 上的卡口对种子的托附和夹持作用, 实现对气吸式排种盘的辅助附种, 因此, 附种性能好, 能有效避免漏播 ; 气压需求较小, 在地头气压不足时也能实现有效排种 ; 动力消耗比气吸 式排种器小。2、 本发明的托种盘窝眼卡口包括一半圆形窝眼和与半圆形窝眼连通的喇叭 形开口, 半圆形窝眼处一次能容纳 1 2 粒种子。
22、, 充种性能好 ; 喇叭形开口的宽度比半圆形 窝眼的直径大, 托种盘的厚度比一粒玉米种子的厚度小, 因此在充种区和清种区, 多余的种 子能及时漏掉或被清掉, 从而有效避免重播 ; 窝眼卡口对吸附在排种盘圆形吸孔上的玉米 种子起托附和夹持作用, 以使排种盘能更好地排种, 避免漏播, 比气吸式排种器的排种效率 高。3、 本发明的清种刀为具有若干个爪的连续扰动型结构, 在清种区对托种盘窝眼内存留 说 明 书 CN 102577716 B 5 3/5 页 6 的种子进行连续扰动, 使得窝眼内最接近排种盘吸孔的种子能够保留, 其余种子均被清掉, 从而实现有效清种, 避免重播。 4、 本发明通过在排种区设。
23、置卸种刀, 将处于排种区的玉米种 子从托种盘卡口中逐渐拨出, 并沿导种板的滑道落下, 从而实现顺利排种。本发明结构简 单, 综合机械和气吸两种排种原理的优点, 能实现高速作业下的精量排种, 能有效解决气吸 式排种器漏播率高、 地头漏播严重的问题, 可广泛用于玉米的精量播种过程中。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2 是图 1 的侧向剖视示意图 0013 图 3 是本发明的底壳组合示意图 0014 图 4 是本发明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5 是本发明的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6 是本发明的排种盘组合示意图 0017 图 7 是本发明的排种盘结构。
24、示意图 0018 图 8 是本发明的托种盘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9 是本发明的上盖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发明包括底壳组合 1、 排种盘组合 2、 传动机构 3、 上盖组合 4、 清种刀 5、 卸种刀 6 和导种板 7。排种盘组合 2 设置在底壳组合 1 和上盖组合 4 之间形成的 腔室内。 0022 如图 3、 图 4、 图 5 所示, 本发明的底壳组合 1 包括一底壳 11, 底壳 11 为一圆形罩 体, 底壳 11 上靠近外缘的位置设置有一吸气口 12, 在底壳 11 外侧面设置有与吸气。
25、口 12 连 接的气管 13, 在底壳 11 的内腔表面上贴合设置一圆形的密封垫 14, 在密封垫 14 靠近外侧 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两个圆弧形侧壁 15, 两个圆弧形侧壁 15 的端部均圆弧过渡连接一 体, 两个圆弧形侧壁15之间形成一圆弧形凹槽16, 密封垫14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11上, 底 壳 11 上的吸气口 12 处于密封垫 14 上的圆弧形凹槽 16 内。 0023 如图 1、 图 6、 图 7、 图 8 所示, 本发明的排种盘组合 2 包括一圆形的排种盘 21, 排种 盘 21 的一侧通过铆钉固定一环形的托种盘 22, 另一侧中部设置有两个拨杆 23。排种盘 21 靠近外缘的周。
26、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圆形吸孔 24, 托种盘 22 的外边缘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窝 眼卡口, 窝眼卡口包括一半圆形窝眼 25 和与半圆形窝眼 25 连通的喇叭形开口 26, 托种盘 22 上的半圆形窝眼 25 与排种盘 21 上的圆形吸孔 24 一一对应。半圆形窝眼 25 处一次能容 纳 1 2 粒种子, 喇叭形开口 26 的宽度比半圆形窝眼 25 的直径大, 托种盘 22 的厚度比一 粒玉米种子的厚度小。圆形吸孔 24 用于吸附玉米种子, 窝眼卡口对吸附的玉米种子起托附 和夹持作用, 以使排种盘 21 能更好地排种。 0024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排种盘 21 上设置有拨杆 23 的一面与底。
27、壳 11 内腔表面上贴 合设置的密封垫 14 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圆弧形侧壁 15 转动贴合设置, 排种盘 21 与两个圆弧 形侧壁 15 形成的圆弧形凹槽 16 之间形成气室 8。转动排种盘 21, 排种盘 21 外缘周向间隔 说 明 书 CN 102577716 B 6 4/5 页 7 设置的圆形吸孔 24 能够依次进入气室 8 所在区域。 0025 如图 2 所示, 本发明的传动机构 3 包括一传动轴 31, 传动轴 31 通过一轴承 32 转 动设置在底壳 11 的中心轮毂上。轴承 32 的一侧 ( 左侧 ) 外圈通过底壳 11 中心孔上的凸 台定位, 另一侧 ( 右侧 ) 外圈通过一轴用。
28、弹性挡圈 33 定位。传动轴 31 通过一套在其上的 轴套 34 定位, 轴套 34 通过一穿过传动轴 31 的开口销 35 固定, 传动轴 31 的另一端穿过排 种盘 21 中部, 且通过两个轴端螺母 36 固定连接排种盘 21, 轴端螺母 36 用于调整排种盘 21 与密封垫 14 的两个圆弧形侧壁 15 之间的贴合松紧度。传动轴 31 由播种机上的地轮驱动, 当传动轴31转动时, 带动开口销35旋转, 当开口销35转动到与排种盘21上的两个拨杆23 相接触时, 开口销 35 拨动拨杆 23, 从而带动排种盘组合 2 相对于底壳组合 1 转动。 0026 如图1、 图2、 图9所示, 本发。
29、明的上盖组合4包括一上盖41, 上盖41为一圆形罩体, 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壳 11 上。上盖 41 与底壳 11 之间形成一腔室。上盖 41 外侧设置有料斗 42, 料斗 42 底部与上盖 41 过渡连接的位置开设有一进料口 43, 进料口 43 位于圆弧形凹槽 16 区域 ; 上盖 41 上位于进料口 43 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一进气口 44, 进气口 44 位于圆弧形凹 槽 16 区域, 上盖 41 的内腔内、 位于进料口 43 的另一侧设置有一隔离板 45, 隔离板 45 靠近 进料口 43 的一面位于圆弧形凹槽 16 区域, 远离进料口 43 的一面处于圆弧形凹槽 16 以外 的区域。 00。
30、27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清种刀 5 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进料口 43 上方的底壳 11 的 外缘上, 位于圆弧形凹槽 16 区域靠近进气口 44 的位置, 清种刀 5 与托种盘 22 之间贴合设 置。清种刀 5 为具有若干个爪的连续扰动型结构, 可以对吸附并夹持在排种盘 21 的圆形吸 孔 24 和托种盘 22 的窝眼卡口处的种子进行连续清种, 从而有效避免重播。 0028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卸种刀 6 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进料口 43 上方的底壳 11 的 外缘上、 圆弧形凹槽 16 以外的区域。卸种刀 6 与托种盘 22 之间贴合设置。卸种刀 6 用于 将玉米种子从托种盘 22。
31、 的半圆形窝眼 25 中逐渐拨出。 0029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导种板 7 设置在底壳 11 外部与卸种刀 6 相对应的位置, 种 子被卸种刀 6 从托种盘 22 的半圆形窝眼 25 中逐渐拨出, 并沿导种板 7 与卸种刀 6 之间形 成的滑道顺利落下, 完成单粒排种。 0030 如图 1、 图 2 所示, 将上述上盖 41 与排种盘组合 2 之间形成的腔室分为三个区, 分 别为充种区 I、 清种区 II 和排种区 III。充种区 I 位于最下端进料口 43 所处的区域, 清种 区 II 位于充种区 I 右上方清种刀 5 所处的一个圆弧区域, 排种区 III 位于充种区 I 左上方 卸。
32、种刀 6 所在的区域。料斗 42 和进料口 43 用于向充种区 I 提供玉米种子, 隔离板 45 用于 隔离进料口 43 输送进来的玉米种子, 使之不进入排种区 III, 进气口 44 是本发明排种器的 进气通道。气室 8 贯穿充种区 I 和清种区 II, 因此在充种区 I 和清种区 II 处, 排种盘 21 上 的圆形吸孔 24 能对种子进行有效吸附, 而在排种区 III 处, 种子只受托种盘 22 上窝眼卡口 的托附和夹持作用, 因此能被卸种刀6逐渐拨出, 卸种刀6和导种板7均设置在排种区III。 0031 本发明排种器的排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32 1) 料斗 42 内的种子通过进。
33、料口 43 进入排种盘组合 2 和上盖 41 之间形成的腔室 内, 且在隔离板45的阻隔下, 不会进入排种区III, 在上部种子的推挤作用和排种盘21上圆 形吸孔24的负压吸力作用下, 12粒种子会进入位于充种区I处的托种盘22上的半圆形 窝眼 25 内。 说 明 书 CN 102577716 B 7 5/5 页 8 0033 2)当传动轴31在地轮的驱动下转动时, 通过其上的开口销35拨动排种盘21上的 两个拨杆 23, 带动排种盘组合 2 相对于底壳组合 1 和上盖 41 逆时针转动, 则位于充种区 I 处托种盘 22 上半圆形窝眼 25 内的种子, 在排种盘 21 上圆形吸孔 24 的负。
34、压吸力作用和托 种盘 22 窝眼卡口的托附与夹持作用下, 会随排种盘组合 2 一起逆时针运动, 而处于喇叭形 开口 26 处的种子, 由于喇叭形开口 26 的宽度比半圆形窝眼 25 的直径大, 且方向向下, 则会 夹持不稳, 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滑落回充种区 I。 0034 3)当种子运动到清种区II处时, 受到清种刀5的连续扰动, 由于托种盘22的厚度 小于一粒玉米种子的厚度, 因此只有与排种盘 21 的圆形吸孔 24 接触最紧密的那粒种子被 牢牢吸附住, 多余的种子会被拨掉, 落回充种区 I。 0035 4)吸附在排种盘21圆形吸孔24上的种子, 在托种盘22的窝眼卡口的托附和夹持 作用下, 。
35、随排种盘组合 2 运动至排种区 III。由于在排种区 III 处没有气室 8, 排种盘 21 的 圆形吸孔 24 对种子不再有吸附作用, 种子只受托种盘 22 的托附和夹持作用。因此在排种 区 III 处, 种子被卸种刀 6 从托种盘 22 的半圆形窝眼 25 中逐渐拨出, 并沿导种板 7 与卸种 刀 6 之间形成的滑道顺利落下, 完成单粒排种。 0036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其中各部件的结构、 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 变化的, 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 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外。 说 明 书 CN 102577716 B 8 1/5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77716 B 9 2/5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77716 B 10 3/5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77716 B 11 4/5 页 12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77716 B 12 5/5 页 13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77716 B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