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的方法,属水产病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黑精荚病是指凡纳滨对虾雄虾的精荚变黑,精荚中的精子受精能力低或失去受精能力的一种疾病。患病后,黑精荚中的精子不具受精能力或受精力差,致使凡纳滨对虾人工繁殖失败。
目前,黑精荚病主要通过与成熟雌虾交配的方法,把雄虾中黑精荚从精荚囊中转移出去,在精荚囊重新形成新的精荚,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但这种方法需要有成熟的雌虾配合,由于黑精荚中精子受精能力差,产出的卵子是不受精的或受精率极低,且雄虾交配后,重新形成精荚到成熟需要8d左右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雌虾可能成熟1-2次,浪费了雌虾所产的卵;同时延误了生产时间,消耗了水电、人力、能源(加温)等,大大提高生产成本。因此,在不需要使用催熟雌虾的前提下,将患黑精荚的雄虾治愈,才能保证人工繁殖的顺利进行,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发病的普遍性及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现有防治方法存在高成本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处理培育用水、控制培育环境、投喂优质饵料,施用药物和人工挤出黑精荚的综合技术措施,防治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措施:处理培育用水、控制培育环境、投喂优质饵料、施用药物和人工挤出黑精荚。
所述处理培育用水的方法是:抽取自然海区海水,将自然海区海水经过一级沙滤、含氯消毒剂消毒、二级沙滤后再用于患有黑精荚病的凡纳滨对虾的培育。
所述控制培育环境的方法是:保持盐度28-35,光照200-500lx,pH为7.9-8.2,水温28-29℃;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所述优质饵料为沙蚕、贝类、鱿鱼和梭子蟹四类中的3种或3种以上,投喂方法为:每天将选择好的上述优质饵料每种各投喂一次,其中沙蚕投喂量占总投喂量的30%,其余种类的饵料占总投喂量的70%。
所述施用药物的方法是:在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换水后立即在培育水体中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1-1.5mL/m3,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6h以后,再在培育水体中施用诺氟沙星2 mg/L;浓度5%的二氧化氯隔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7-10天,诺氟沙星每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7-10天,所述两种药物在同一天施用时,间隔时间须为6h。
所述人工挤出黑精荚是指:当经过处理培育用水、控制培育环境、投喂优质饵料、施用药物四种技术措施进行处理,还存在未治愈的黑精荚凡纳滨对虾,则用手工的方法或电击法将其黑精荚挤出,获得挤出黑精荚后的凡纳滨对虾,再按处理培育用水、控制培育环境、投喂优质饵料的技术措施处理后,对挤出黑精荚后的凡纳滨对虾进行培育,经7-10天重新形成精子质量高的精荚。
所述含氯消毒剂为次氯酸钠、氯化石灰、次氯酸钙、三氯异氰尿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沙蚕为多齿围沙蚕或双齿围沙蚕,所述贝类为褶牡蛎或菲律宾蛤仔。
本发明所述人工挤出黑精荚是指手工的方法或电击法挤出黑精荚。手工法挤出黑精荚方法为:2人操作,一人戴上绵纱手套,抓住病虾,露出精荚部位,另一人用拇指将黑精荚从生殖孔中轻轻推出;电击法取出黑精荚方法为:准备充电机一个,找来两支红黑万能表用的测试表笔,链接到充电机正负极上,把电流电压调到3A和4V,负极笔放在腹神经节,正极笔放在黑精荚的下方,电击1-2秒钟,黑精荚从生殖孔中冲出;若黑精荚没有被击出,可用手工方法将黑精荚轻轻推出。
本发明用于防治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但对已坏死、结成硬块的黑精荚不适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应用方便,对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治愈率达90%以上,雄虾死亡率低,不需要成熟雌虾配合,可将黑精荚的雄虾重新培育成熟再进行雌虾催熟培育,同时本发明的防治方法可实现对生产的合理安排,节省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根据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对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进行防治。
1.培育用水处理
(1)一级沙滤:将自然海区的海水抽上来,经过一级沙滤池过滤,即粗过滤,此级过滤池可装在海里,也可装在陆地上面,主要起着阻隔粗杂物及淤泥作用;
(2)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将经过一级沙滤的海水放到沉淀池中,加入次氯酸钠,使水中有效氯浓度达到10 mg/L,24h后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曝气24h;
(3)进行二级沙滤:将经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后的海水经进行二级沙滤,完成培育用水的处理,获得二级沙滤水;二级沙滤池的沙要求细嫩,并最好能装30厘米厚的活性炭,以获得更好的过滤水。
2. 黑精荚雄虾的培育:将处理后得到的二级沙滤水引进培育池,再将患有黑精荚病的雄虾移至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处理,在培育过程中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黑精荚病的防治:
(1)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28,光照300-350lx,pH为8.0,水温28℃;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2)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多齿围沙蚕一次,褶牡蛎一次,鱿鱼一次,每种饵料各占总投喂量的30%、35%和35%;
(3)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5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2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4)施用药物消毒培育水体:在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换水后于10:00时在培育水体中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1mL/m3,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6h后,于16:00时施用诺氟沙星2 mg/L;5%的二氧化氯隔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7天,诺氟沙星每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7天;5%的二氧化氯和诺氟沙星在同一天施用时,施用间隔时间6h;
(5)人工挤出黑精荚:采用上述(1)-(5)的措施处理7天后,还有未治愈的黑精荚雄虾,则用手工法将黑精荚挤出或电击法将黑精荚取出;
(6)挤出黑精荚后的雄虾的培育
① 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2,光照300-350lx,pH为8.0,水温28℃;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② 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多齿围沙蚕一次,褶牡蛎一次,鱿鱼一次,分别占总投喂量的30%、40%和30%;
③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5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2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经过8天培育,即可将黑精荚的雄虾治愈,治愈率92%。
实施例2:根据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对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进行防治。
1.培育用水处理
(1)一级沙滤:将自然海区的海水抽上来,经过一级沙滤池过滤,即粗过滤,此级过滤池可装在海里,也可装在陆地上面,主要起着阻隔粗杂物及淤泥作用;
(2)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将经过一级沙滤的海水放到沉淀池中,加入三氯异氰尿酸钠,使水中有效氯浓度达到10 mg/L,24h后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曝气24h;
(3)进行二级沙滤:将经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后的海水经进行二级沙滤,完成培育用水的处理,获得二级沙滤水;二级沙滤池的沙要求细嫩,并最好能装30厘米厚的活性炭,以获得更好的过滤水。
2. 黑精荚雄虾的培育:将处理后得到的二级沙滤水引进培育池,再将患有黑精荚病的雄虾移至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处理,在培育过程中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黑精荚病的防治:
(1)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5,光照500lx,pH为8.0,水温28℃;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2)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双齿围沙蚕一次,褶牡蛎一次,鱿鱼一次,远海梭子蟹一次,投喂量分别占总投喂量的比例为30%、35%、25%、10%;
(3)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5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1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4)施用药物消毒培育水体:在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换水后于9:00时在培育水体中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1.5mL/m3,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6h后,于15:00施用诺氟沙星2 mg/L;5%的二氧化氯隔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8天;诺氟沙星每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8天,5%的二氧化氯和诺氟沙星在同一天施用时,施用间隔时间6h;
(5)人工挤出黑精荚:采用上述(1)-(5)的措施处理8天后,若还有未治愈的黑精荚雄虾,则用手工法将黑精荚挤出或电击法将黑精荚取出;
(6)挤出黑精荚后的雄虾的培育
① 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5,光照500lx,pH为8.2,水温28℃;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② 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双齿围沙蚕一次,菲律宾蛤仔一次,鱿鱼一次,分别占总投喂量的30%、40%和30%;
③ 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5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2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经过10天培育,即可将黑精荚的雄虾治愈,治愈率为93%。
实施例3:根据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对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进行防治。
1.培育用水处理
(1)一级沙滤:将自然海区的海水抽上来,经过一级沙滤池过滤,即粗过滤,此级过滤池可装在海里,也可装在陆地上面,主要起着阻隔粗杂物及淤泥作用;
(2)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将经过一级沙滤的海水放到沉淀池中,加入氯化石灰,使水中有效氯浓度达到10 mg/L,24h后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曝气24h;
(3)进行二级沙滤:将经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后的海水经进行二级沙滤,完成培育用水的处理,获得二级沙滤水;二级沙滤池的沙要求细嫩,并最好能装30厘米厚的活性炭,以获得更好的过滤水。
2. 黑精荚雄虾的培育:将处理后得到的二级沙滤水引进培育池,再将患有黑精荚病的雄虾移至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处理,在培育过程中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黑精荚病的防治:
(1)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0,光照400lx,pH为8.2,水温29℃;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2)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双齿围沙蚕一次,菲律宾蛤仔一次,鱿鱼一次,远海梭子蟹一次,分别占总投喂量的30%、30%、30%和10%;
(3)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6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2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4)施用药物消毒培育水体:在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换水后于8:00时在培育水体中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1.2mL/m3,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6h后,于14:00时施用诺氟沙星2 mg/L;浓度5%的二氧化氯隔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10天,诺氟沙星每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10天,浓度5%的二氧化氯和诺氟沙星在同一天施用时,施用间隔时间6h;
(5)人工挤出黑精荚:采用上述(1)-(5)的措施处理10天后,若还有未治愈的黑精荚雄虾,则用手工法将黑精荚挤出或电击法将黑精荚取出;
(6)挤出黑精荚后的雄虾的培育
① 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0,光照400lx,pH为8.0,水温29℃;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② 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双齿围沙蚕一次,菲律宾蛤仔一次,鱿鱼一次,远海梭子蟹一次,每种饵料各占总投喂量的30%、30%、30%和10%;
③ 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6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1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经过7天培育,即可将黑精荚的雄虾治愈,治愈率90%。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的防治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对凡纳滨对虾黑精荚病进行防治。
1.培育用水处理
(1)一级沙滤:将自然海区的海水抽上来,经过一级沙滤池过滤,即粗过滤,此级过滤池可装在海里,也可装在陆地上面,主要起着阻隔粗杂物及淤泥作用;
(2)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将经过一级沙滤的海水放到沉淀池中,加入次氯酸钙,使水中有效氯浓度达到10 mg/L,24h后加入适量的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曝气24h;
(3)进行二级沙滤:将经含氯消毒剂消毒、沉淀后的海水经进行二级沙滤,完成培育用水的处理,获得二级沙滤水;二级沙滤池的沙要求细嫩,并最好能装30厘米厚的活性炭,以获得更好的过滤水。
2. 黑精荚雄虾的培育:将处理后得到的二级沙滤水引进培育池,再将患有黑精荚病的雄虾移至培育池中进行培育处理,在培育过程中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行黑精荚病的防治:
(1)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0,光照200-300lx,pH为8.0,水温29℃;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2)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多齿围沙蚕一次,褶牡蛎一次,鱿鱼一次,远海梭子蟹一次,分别占总投喂量的30%、20%、20%和30%;
(3)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8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2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4)施用药物消毒培育水体:在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换水后立即于培育水体中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1.4mL/m3,施用浓度5%的二氧化氯6h后施用诺氟沙星2 mg/L;浓度5%的二氧化氯隔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9天,诺氟沙星每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9天,浓度5%的二氧化氯和诺氟沙星在同一天施用时,施用间隔时间6h;
(5)人工挤出黑精荚:采用上述(1)-(5)的措施处理10天后,若还有未治愈的黑精荚雄虾,则用手工法将黑精荚挤出或电击法将黑精荚取出;
(6)挤出黑精荚后的雄虾的培育
① 控制培育环境:通过换水、遮光、控温等措施控制环境因子在以下范围:保持盐度31,光照200-300lx,pH为8.0,水温29℃;总氨氮<0.5 mg/L,亚硝酸盐氮<0.1 mg/L;
② 投喂优质饵料:每天投喂多齿围沙蚕一次,褶牡蛎一次,鱿鱼一次,远海梭子蟹一次,每种饵料各占总投喂量的30%、25%、25%和20%;
③ 吸污和清池底、换水:每天换水80%,清理培育池池底和吸污1次,保持池底的清洁。
经过9天培育,即可将黑精荚的雄虾治愈,治愈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