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7788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2 CN 102077881 B *CN102077881B* (21)申请号 201010581021.9 (22)申请日 2010.12.09 A23F 3/18(2006.01) A23F 3/22(2006.01) (73)专利权人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市思茅区园 丁路 1 号 (72)发明人 朱启忠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53100 代理人 陈左 CN 101095442 A,2008.01.02, 陈继伟等 . 普洱茶茶膏。
2、传统制作工艺探 讨 .茶叶科学技术 .2009,( 第 3 期 ), 陈文品等 . 蒸汽杀菌工序对普洱熟茶陈化品 质的影响研究 .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 (摘要) .2010, (54) 发明名称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57) 摘要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以普洱熟茶和生茶 为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 15% 的 普洱生茶, 将配好的混合料经 100左右的蒸汽 处理, 进行二次熬煮和三次浓缩, 待茶膏浓缩到不 粘手, 趁热盛入模具成型, 压制定型即制得普洱茶 膏产品。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金武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 (1) 、 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 15% 的普洱生茶, 拌 匀 ; (2) 、 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洗, 摊凉, 采用 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 ; (3) 、 放入蒸茶桶内, 放置在蒸汽孔上, 用 95-110的蒸汽蒸 15-20 秒, 然后倒出摊凉至 常温 ; (4) 、 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 1:10-15 的重量比例放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 煮, 温度控制在 90-95, 时间 1.5-2。
4、.5 个小时 ; 熬煮以后双重纱网过滤, 上面一层 80 目, 下 面一层 120 目, 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 茶渣按 1:5 的茶水比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 温度、 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 茶渣弃之, 滤得的茶汤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 浓缩 ; (5) 、 第一次浓缩温度控制在 70-80, 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 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 每浓缩 20-30% 时用 350 目的纱网过滤一次, 至少过滤三次, 使浓缩达到 60% 以上 ; (6) 、 移入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 温度控制在 50-60, 同样通。
5、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 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 缩, 待茶汁变稠后, 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 ; (7) 、 第三次浓缩温度控制在 30-40, 浓缩过程中用竹片匀速搅拌, 待茶膏浓缩到不粘 手, 趁热盛入模具成型, 压制定型, 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却 4.5-5.5 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 内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控制在 50-60, 茶膏水分控制在 10% 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 所说原料选用 5-9 级普洱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77881 B 2 1/2 页 3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
6、叶深加工方法, 特别是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茶膏是茶中精品、 珍品, 是制茶工艺的创新, 它把饮茶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0003 茶膏品种, 古代主要有玉蝉膏、 耐重儿、 邕湖含膏和黄色、 青色、 紫色、 黑色茶膏。 现 代茶膏有 10 余种, 主要有黑珍珠、 玉龙胜雪、 红运当头等等几个品种。其制作方法由于工序 设计不合理, 所作出的茶膏大多是生膏, 滋味苦涩 ; 做出的熟膏外形较松散, 不光滑, 且滋味 非常淡薄。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不但能增进产 品的外形、 光泽、 香气和滋味, 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纯。
7、度和净度, 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 0005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6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 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 配入15%的普洱生茶, 即100kg熟茶配生茶15 kg, 拌匀, 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 淋洗, 摊凉, 采用 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 ; 放入蒸茶桶内, 放置在蒸汽孔上, 用 95-110的 蒸汽蒸15-20秒, 然后倒出摊凉至常温 ; 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1:10-15的重量比例放 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煮, 温度控制在 90-95, 时间 1.5-2.5 个小时 ; 熬煮以后双重 纱网过滤, 上面一层 80 目, 。
8、下面一层 120 目, 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 茶渣按 1:5 的茶水比 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 温度、 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 茶渣弃之, 滤得的茶汤 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浓缩 ; 浓缩温度控制在 70-80, 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 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 浓缩, 每浓缩 20-30% 时用 350 目的纱网过滤一次, 至少过滤三次, 使浓缩达到 60% 以上时, 将茶汤移入稍小的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 温度控制在 50-60, 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 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 使其。
9、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 速浓缩, 待茶汁变稠后, 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 浓缩温度控制在 30-40, 浓缩过程中 用竹片匀速搅拌, 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 趁热盛入模具成型, 压制定型, 定型后的茶膏放置 冷却 4.5-5.5 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控制在 50-60, 茶膏水分控制 在 10% 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0007 本发明在熬制前对原料按一定普洱熟茶和生茶的比例进行拼配, 把配好的原料逐 一放置到蒸茶桶内再放置到蒸汽孔上用 100 度的蒸汽进行处理, 蒸好以后进行摊凉后采用 50度温度进行干燥。 由于在原料处理上采取了蒸汽进行处理, 既改变了产品的纯度和净。
10、度, 又增进产品滋味的强度, 香气的提高。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 0009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通过以下具体步骤进一步说明 : 说 明 书 CN 102077881 B 3 2/2 页 4 0010 1、 原料配比及处理 : 原料的选择和恰当拼配很关键。这不仅关系到普洱茶膏的品 质, 而且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一般多选用 5-9 级, 普洱茶或茶叶副产品作原 料。先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拼配好, 再将配好的原料逐一用清水淋洗后, 用 100左右的蒸 汽进行蒸茶, 然后将其低温干燥待用。 0011 2、 大锅熬煮原料 : 大锅熬煮原料时要综合考虑茶和水的比例。 用水量不。
11、可太多, 否 则茶汤浓度太低, 不利于后期浓缩加工, 能耗也大。常用的茶和水的比例为 1 : 10-15 之间。 先将茶叶和水按1:10比例放置于大锅里中火熬煮, 温度控制在90-95, 时间大约2个小时 左右, 用 80 目和 120 目的纱网双重过滤, 茶渣再按 1:5 的茶水比放入大锅再煮一次, 把过滤 好茶汤移入大锅, 中火熬煮, 时间约 2 小时左右, 用 80 目和 120 目的纱网再过滤一次, 将茶 渣弃之, 茶汤并入大锅中。 0012 3、 大锅浓缩茶汤 : 将第二次过滤的茶汤并入第一次茶汤的大锅中, 中火浓缩, 温度 控制在 70-80, 在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
12、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 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 然后每浓缩20%左右时再用350目的纱网过 滤一次, 至少过滤三次, 浓缩达到 60% 以上, 将茶汤移入中型锅。 0013 4、 中型锅浓缩 : 茶汤移入中型锅, 中火浓缩, 温度控制在 50-60, 同样在锅盖上 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 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搅动茶汤, 使其在不煮沸 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 待茶汁变稠后, 移入小型锅。 0014 5、 小型锅浓缩 : 茶汁移入小型锅, 小火浓缩, 温度控制在 30-40, 要用打磨精致 的竹片匀速搅拌, 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即可。 0015 6、 盛入模具成型 : 将浓缩后的茶膏移出小型锅, 趁热盛入模具, 压制定型。 0016 7、 干燥 : 将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在摊凉架上, 冷却大约在 5 个小时左右, 放入箱式烘 干机内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控制在 50-60, 茶膏水分控制在 10% 以内即可。 0017 通过上述步骤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说 明 书 CN 102077881 B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