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7397043
  • 上传时间:2019-10-07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326.5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1021.9

    申请日:

    20101209

    公开号:

    CN102077881B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8,A23F3/22

    主分类号:

    A23F3/18,A23F3/22

    申请人: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启忠

    地址: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市思茅区园丁路1号

    优先权:

    CN201010581021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将配好的混合料经100℃左右的蒸汽处理,进行二次熬煮和三次浓缩,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拌匀;(2)、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洗,摊凉,采用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3)、放入蒸茶桶内,放置在蒸汽孔上,用95-110℃的蒸汽蒸15-20秒,然后倒出摊凉至常温;(4)、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1:10-15的重量比例放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煮,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1.5-2.5个小时;熬煮以后双重纱网过滤,上面一层80目,下面一层120目,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茶渣按1:5的茶水比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茶渣弃之,滤得的茶汤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浓缩;(5)、第一次浓缩温度控制在70-80℃,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每浓缩20-30%时用350目的纱网过滤一次,至少过滤三次,使浓缩达到60%以上;(6)、移入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温度控制在50-60℃,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待茶汁变稠后,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7)、第三次浓缩温度控制在30-40℃,浓缩过程中用竹片匀速搅拌,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却4.5-5.5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茶膏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所说原料选用5-9级普洱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膏是茶中精品、珍品,是制茶工艺的创新,它把饮茶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茶膏品种,古代主要有玉蝉膏、耐重儿、邕湖含膏和黄色、青色、紫色、黑色茶膏。现代茶膏有10余种,主要有黑珍珠、玉龙胜雪、红运当头等等几个品种。其制作方法由于工序设计不合理,所作出的茶膏大多是生膏,滋味苦涩;做出的熟膏外形较松散,不光滑,且滋味非常淡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的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不但能增进产品的外形、光泽、香气和滋味,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纯度和净度,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以普洱熟茶和生茶为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在普洱熟茶中配入15%的普洱生茶,即100kg熟茶配生茶15 kg,拌匀,将配好的混合料放入竹框内用清水淋洗,摊凉,采用50℃温度进行干燥备用;放入蒸茶桶内,放置在蒸汽孔上,用95-110℃的蒸汽蒸15-20秒,然后倒出摊凉至常温;经蒸气处理好的茶叶和水按1:10-15的重量比例放置于熬煮锅里进行第一次熬煮,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1.5-2.5个小时;熬煮以后双重纱网过滤,上面一层80目,下面一层120目,滤得的茶汤移入浓缩锅,茶渣按1:5的茶水比放入熬煮锅进行第二次熬煮,温度、时间和过滤纱网同第一次熬煮,茶渣弃之,滤得的茶汤并入大型浓缩锅中进行第一次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70-80℃,通过锅盖上安装的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每浓缩20-30%时用350目的纱网过滤一次,至少过滤三次,使浓缩达到60%以上时,将茶汤移入稍小的中型锅进行第二次浓缩,温度控制在50-60℃,同样通过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待茶汁变稠后,移入小型锅进行第三次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30-40℃,浓缩过程中用竹片匀速搅拌,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趁热盛入模具成型,压制定型,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冷却4.5-5.5个小时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茶膏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本发明在熬制前对原料按一定普洱熟茶和生茶的比例进行拼配,把配好的原料逐一放置到蒸茶桶内再放置到蒸汽孔上用100度的蒸汽进行处理,蒸好以后进行摊凉后采用50度温度进行干燥。由于在原料处理上采取了蒸汽进行处理,既改变了产品的纯度和净度,又增进产品滋味的强度,香气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普洱茶膏加工工艺,通过以下具体步骤进一步说明:

    1、原料配比及处理:原料的选择和恰当拼配很关键。这不仅关系到普洱茶膏的品质,而且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一般多选用5-9级,普洱茶或茶叶副产品作原料。先把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拼配好,再将配好的原料逐一用清水淋洗后,用100℃左右的蒸汽进行蒸茶,然后将其低温干燥待用。

    2、大锅熬煮原料:大锅熬煮原料时要综合考虑茶和水的比例。用水量不可太多,否则茶汤浓度太低,不利于后期浓缩加工,能耗也大。常用的茶和水的比例为1:10-15之间。先将茶叶和水按1:10比例放置于大锅里中火熬煮,温度控制在90-95℃,时间大约2个小时左右,用80目和120目的纱网双重过滤,茶渣再按1:5的茶水比放入大锅再煮一次,把过滤好茶汤移入大锅,中火熬煮,时间约2小时左右,用80目和120目的纱网再过滤一次,将茶渣弃之,茶汤并入大锅中。

    3、大锅浓缩茶汤:将第二次过滤的茶汤并入第一次茶汤的大锅中,中火浓缩,温度控制在70-80℃,在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然后每浓缩20%左右时再用350目的纱网过滤一次,至少过滤三次,浓缩达到60%以上,将茶汤移入中型锅。

    4、中型锅浓缩:茶汤移入中型锅,中火浓缩,温度控制在50-60℃,同样在锅盖上安装排湿装置将锅中的蒸汽及时排除,同时排湿装置的气流能够搅动茶汤,使其在不煮沸状态下达到快速浓缩,待茶汁变稠后,移入小型锅。

    5、小型锅浓缩:茶汁移入小型锅,小火浓缩,温度控制在30-40℃,要用打磨精致的竹片匀速搅拌,待茶膏浓缩到不粘手即可。

    6、盛入模具成型:将浓缩后的茶膏移出小型锅,趁热盛入模具,压制定型。

    7、干燥:将定型后的茶膏放置在摊凉架上,冷却大约在5个小时左右,放入箱式烘干机内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茶膏水分控制在10%以内即可。

    通过上述步骤即制得普洱茶膏产品。

    关 键  词:
    普洱茶 加工 工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普洱茶膏加工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970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