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煮食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915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 CN 203749153 U (21)申请号 201420044574.4 (22)申请日 2014.01.24 A47J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童弋康 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发区清源 路 13 号内第一幢三楼永康市家乐美工 贸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童弋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范琪美 (54) 实用新型名称 煮食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煮食器, 包括外壳和 套设在外壳内的至少两个容置体, 容置体。
2、包括具 有可拆卸底部的容置腔, 容置体上分别设有可产 生加热食物所需热量的加热装置, 各加热装置分 别具有控制其电源通断的开关装置。设置至少 两个容置体, 能烧制更多的食物, 提高了煮食器的 工作效率 ; 所述煮食器的容置腔设置可拆卸的底 部, 清洗方便彻底, 卫生、 健康 ; 每个容置体上的 加热装置通过独立的开关装置进行控制, 可以根 据需要独立使用各容置体, 节约能源。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49153 U。
3、 CN 203749153 U 1/1 页 2 1. 一种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外壳 (1) 和套设在外壳 (1) 内的至少两个容置体 (2) , 容置体 (2) 包括具有可拆卸底部 (6) 的容置腔 (21) , 容置体 (2) 上分别设有可产生加热食物 所需热量的加热装置 (3) , 各加热装置 (3) 分别具有控制其电源通断的开关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拆卸底部 (6) 为一密封塞。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拆卸底部 (6) 为一旋转密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4、容置体 (2) 还包括一置于容置腔内 的食物插签 (4) , 该食物插签上部具有与容置腔上开口处相配合的凸缘 (45) 。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置腔的至少内壁涂覆有不粘涂 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壳 (1) 侧壁或上部设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装置 (3) 为绕设于所述容置体 (2) 外的发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食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设于容置体 (2) 上的 温控器和分别与各加热装置 (3) 电连接的电源按钮 (11) 。 权 利 要 。
5、求 书 CN 203749153 U 2 1/3 页 3 煮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煮食器。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煮食器, 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容置体, 设于容置体上的加热装置, 在该 容置体上设置容置食物的容置腔, 其清洗方法是用毛刷刷容置体的内壁, 而毛刷无法对容 置体内底面进行彻底清洁, 残留的食物容易粘在烧制出的食物上, 很不卫生, 不利于健康 ; 且该煮食器的工作效率低, 取食不方便, 还容易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节约能源、 烧制速度快且易清 洗的煮食器。 0004 为了。
6、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煮食器, 包括外壳和套设 在外壳内的至少两个容置体, 容置体包括具有可拆卸底部的容置腔, 容置体上分别设有可 产生加热食物所需热量的加热装置, 各加热装置分别具有控制其电源通断的开关装置。 0005 所述可拆卸底部为一密封塞。 0006 所述可拆卸底部为一旋转密封盖。 0007 所述容置体还包括一置于容置腔内的食物插签, 该食物插签上部具有与容置腔上 开口处相配合的凸缘。 0008 所述容置腔的至少内壁涂覆有不粘涂层。 0009 所述外壳侧壁或上部设有把手。 0010 所述加热装置为绕设于所述容置体外的发热管。 0011 所述开关装置包括设于。
7、容置体上的温控器和分别与各加热装置电连接的电源按 钮。 001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 设置至少两个容置体, 能烧制更多的食物, 提高了煮食器的工作效率 ; 所述煮食器的容置腔设置可拆卸的底部, 清洗方便彻底, 卫生、 健康 ; 每个容置体上的加热装置通过独立的开关装置进行控制, 可以根据需要独立使用各 容置体, 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3 为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8、型实 说 明 书 CN 203749153 U 3 2/3 页 4 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 0017 如图 1-3 所示, 一种煮食器, 包括外壳 1、 电源线及两个容置体 2, 所述外壳 1 的侧 面设有加热指示灯 7 和保温指示灯 8 ; 所述容置体 2 置于外壳 1 内, 该容置体 2 包括用于容 纳加热食物的容置腔 21, 该容置体 2 为两个,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 容置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多个还 ; 设置多个容置体, 能同时烧制更多的食物, 适合家庭中人较多的情况下使用, 提高 了煮食器的工作效率 ; 容置体 2 上分别设有可产生加热食。
9、物所需热量的加热装置 3, 各加热 装置 3 分别具有独立的开关装置, 该开关装置可控制加热装置与电源的通断。具体的, 所述 每个开关装置包括设于容置体 2 上的温控器和与加热装置 3 连接的电源按钮 11, 该电源按 钮 11 设于外壳 1 上 ; 当使用多个容置体 2 时, 可根据需要打开对应的电源按钮 11, 即可开 始煮食, 当家中只有一个人时, 只需要开启其中一个电源按钮即可, 不会出现一通电源所有 容置腔都开始工作的现象, 更加节能环保 ; 设置温控器, 当温控器检测到容置体 2 的温度达 到温控器内部设置的最高温度时, 温控器控制加热装置 3 停止加热 ; 当温控器检测到容置 体。
10、2的温度低于内部设置的最低温度时, 温控器控制加热装置3开始加热, 该设置能实现自 动通电, 避免食物烧焦, 还能起保温作用。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和或底部内表面均涂覆有不粘涂层, 该不粘涂层为 现有设计的涂层, 使得食物不易粘结在内壁上, 保证食物的健康和清洗的方便。 0019 为了方便容置体的清洗, 所述容置体 2 包括可拆卸底部 6, 所述容置腔开口处设 有进料盖 9, 设置进料盖 9 方便向容置腔内加入食物 ; 具体的, 所述可拆卸底部 6 为一个密 封塞, 密封塞侧面设有内螺纹, 容置体 2 内壁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旋转密封塞 6 可实现密封塞 6 与容置。
11、体 2 的密封 ; 所述可拆卸底部 6 还可以是一个旋转密封盖, 具体的, 外壳 1 底部设有凹部, 旋转密封盖边沿设有与凹部相配合的凸部, 固定时将凸部对准凹部, 然后按压, 顺时针旋转 90, 实现对旋转密封盖的固定 ; 拆卸时, 将旋转密封盖逆时针旋转 90, 凸部脱离凹部, 再将旋转密封盖取出, 此两种密封装置的结构简单, 使用效果好 ; 还可 以将各容置体2的可拆卸底部6固定成一体结构, 拆卸时, 只需拆下其可拆卸底部6, 就能直 接对各容置体的容置腔进行清理, 十分方便。 清洗时, 可拆下容置体2的可拆卸底部6, 然后 挤少量清洁剂于容置体内, 用毛刷刷一遍, 再打开水龙头冲干净,。
12、 然后再挤少量于拆卸下的 可拆卸底部 6, 将可拆卸底部 6 清洗干净即可。该可拆卸底部使煮食器清洗更加方便, 同时 避免污渍残留在容置体底部, 清洁起来更加彻底, 进而使烧制出的食物健康且卫生。 0020 为了方便取食, 该煮食器还设置了食物插签 4, 该食物插签 4 可进行清洗, 然后重 复使用, 不仅方便取食, 而且节约资源, 避免造成浪费 ; 插签 4 外围设有凸缘 45, 凸缘 45 与 插签 4 为一体结构, 还可以将插签 4 和凸缘 45 设置成分体结构, 凸缘与容置体开口处配合, 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定位作用, 设置该凸缘, 还能防止灰尘进入容置腔。 0021 为了方便煮食器的移动。
13、, 所述外壳 1 上设有把手, 该设置避免刚烧制完或者是在 烧制过程中, 移动煮食器导致烫伤。 0022 为了能使加热更均匀, 所述加热装置3为绕设于所述容置体2外的发热管, 设置的 加热装置能使容置体上端和下端都均匀受热, 食物的受热更加均匀和充分 ; 所述温控器通 过弹簧套设于容置体 2 的外围, 利用弹簧固定, 固定效果更好, 不容易滑落。 0023 使用时, 在容置腔21内加入少量的油, 将待烧制的食物通过加料盖9加入容置体2 的容置腔内, 插上电源, 加热指示灯亮 7, 盖上凸缘 45, 插签 4 插入, 按下按钮 11, 接通电源 ; 说 明 书 CN 203749153 U 4 3/3 页 5 经片刻后, 待保温指示灯 8 量起, 再按下按钮 11, 断开电源 ; 拔下插头, 拿出带有凸缘 45 的 插签 4 即可食用。 0024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749153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9153 U 6 2/2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49153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