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pdf

  • 上传人:柴****2
  • 文档编号:7393773
  • 上传时间:2019-10-07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1.31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91740.3

    申请日:

    20130522

    公开号:

    CN103270983B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刘明典,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王珂

    地址: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江汉北路41号

    优先权:

    CN201310191740A

    专利代理机构: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韩志刚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前期准备;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3、参数的确定;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6、附属设施建设;7、管理维护。所述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水电站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在坝下适宜河段人工建造一块浅滩,为裂腹鱼类提供产卵繁殖的场所,保证鱼类的顺利繁衍;可有效缓解河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可根据河段鱼类资源量来确定人工产卵场的规模及适宜河段,辅以人工管理,可更好地维护河段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前期准备,包括:①根据鱼类资源调查结果确定产卵场目标鱼类;②了解目标鱼类的生态习性,包括鱼类繁殖时期,产卵季节产卵场水温、流速、溶氧度和透明度;③野外现场考察,了解拟建产卵场河段生态环境状况;(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选择建设产卵场场址时应考虑如下条件:①河段水流流速;②与水坝、水电站的距离;③河道一侧有大于500㎡的整体的平地或河滩;(3)、参数的确定,包括:①由河段所在的地理位置,根据河床海拔高程及目标鱼类产卵所需水深确定产卵场表面高程;②河段流速为0.5m/s-2.0m/s,产卵季节产卵场水温为13-22℃,与水坝、水电站的距离大于2公里;③产卵场基质材料为卵石、泥沙混合底质,卵石的直径为50-200mm;(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①根据河段的建设区域地形确定产卵场的面积,产卵场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半圆形或椭圆形;②产卵场结构单元为矩形,铺设厚度为400mm直径为50-200mm的卵石,表层再铺设厚度为50mm的天然河沙;(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根据选定场址河滩的形状把结构单元整合铺设,将结构单元呈“品”字型方式互相镶嵌,相邻空隙及边缘部分用零散的卵石及泥沙填充,所有结构单元板块嵌接完成后,形成一个整块的河滩,河滩自岸边向河心倾斜,其斜坡坡度为1/40;(6)、附属设施建设:包括护河围网和隔音墙;(7)、管理维护:①日常巡查;②定期监测水温、水质;③洪水季节的检修和维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渔业资源保护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自然河流裂腹 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河流水电开发热 潮。随着西部开发和国家建设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西部的河流都不同 程度地修建梯级水电站。西部河流多属峡谷型河流,水流湍急,同时 存在一些水流较缓、砾石较多的“滩”和“沱”,这种缓急交替的水 流条件可以满足不同鱼类的繁殖要求。对于裂腹鱼类而言,卵产出后, 一般发育时间较长,卵多散布在砾石滩上,大部分掉进石头缝隙中。 砾石浅滩溶氧丰富,水质良好,有利于裂腹鱼受精卵的正常发育。这 些繁殖特点是与流域的环境、气候、水文特点相联系的一种适应。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对河流中鱼类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影响 方式主要包括:(1)水文情势改变。大坝建成蓄水后,使得大部分河 段由原来流水型变成静止型。水文情势的改变,使一些适应原河道生 境的喜急流浅滩生境的鱼类失去了原有的栖息场所,由于库区淹没, 致使原有的缓急交替的水流条件、砾石较多的“滩”和“沱”消失, 因此以水流为繁殖条件、砾石为产卵基质的产卵场大大减少;(2)生 境片段化。大坝建设对鱼类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破坏了河流的系统 性,引起生境的片段化效应。大坝修建不仅改变了流水环境,还阻隔 了其上溯的通道,上溯产卵是部分鱼类完成其生活史、保证物种足够 的有效子代数量所必须的。生境片断化的另一个危害是使库区鱼类的 搜寻能力降低,可能会加速种群数量的下降和灭绝;

    对于水电站建设带来的生态影响,人们采取了很多的保护对策, 通过人工建设的方式来减少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如修建过鱼 设施、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站等。过鱼设施是帮助鱼类顺利通过大坝而 顺利上溯或下行的专用建筑物。其类型主要有鱼道、鱼闸、升鱼机、 集运鱼船。其原理是利用鱼类的流向性,在进鱼口处产生一股比周围 流速更大的水流,将鱼引诱进去。进鱼口的设置以及如何顺利将鱼诱 入过鱼通道是过鱼设施设计成败的关键。过鱼设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造价高昂;人工增殖放流是目前保护物种、增加鱼类种群数量的重要 措施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水利工程对鱼类种群资源数量的不 利影响。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与否是人工增殖放流措施能否实施的前 提条件。尤其对于适应了峡谷山区激流生境的裂腹鱼类来讲,人工繁 殖技术是目前鱼类研究的一个瓶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工增殖放流 保护措施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 建方法,其目的一为:选择在合适的河段,仿照自然环境中裂腹鱼类 产卵特点构建人工产卵场;其目的二为: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河段中的 裂腹鱼营造出适宜繁殖的产卵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 步骤进行:

    1、前期准备,包括:①根据鱼类资源调查结果确定产卵场目标 鱼类;②了解目标鱼类的生态习性,包括鱼类繁殖时期,产卵季节产 卵场水温、流速、溶氧度和透明度;③野外现场考察,了解拟建产卵 场河段生态环境状况;

    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选择建设产卵场场址时应考虑如下条 件:①河段流速;②与水坝、水电站的距离;③河道一侧有大于500 ㎡的整体的平地或河滩;

    3、参数的确定,包括:①由河段所在的地理位置,根据河床海 拔高程及目标鱼类产卵所需水深确定产卵场表面高程;②河段流速为 0.5m/s-2.0m/s,产卵季节产卵场水温为13-22℃,与水坝、水电站 的距离大于2公里;③产卵场基质材料为卵石、泥沙混合底质,卵石 的直径为50-200mm;

    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①根据河段的建设区域地形确定产卵场 的面积,产卵场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半圆形或椭圆形;②产卵场结构单 元为矩形,铺设厚度为400mm直径为50-200mm的卵石,表层再铺设 厚度为50mm的天然河沙;

    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根据选定场址河滩的形状把结构单元 整合铺设,将结构单元呈“品”字型方式互相镶嵌,相邻空隙及边缘 部分用零散的卵石及泥沙填充,所有结构单元板块嵌接完成后,形成 一个整块的河滩,河滩自岸边向河心倾斜,其斜坡坡度为1/40;

    6、附属设施建设:包括护河围网和隔音墙;

    7、管理维护:①日常巡查;②定期监测水温、水质;③洪水季 节的检修和维护。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1、可以在不影响水电站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在坝下适宜河段人 工建造一块浅滩,为裂腹鱼类提供产卵繁殖的场所,保证鱼类的顺利 繁衍;

    2、可有效缓解河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通常电站 建成后,会导致下游河段水位下降、流速降低,导致天然产卵场消失, 借助人工的手段进行改造或重新建设,为鱼类提供适宜的产卵场所;

    3、还可根据河段鱼类资源量来确定人工产卵场的规模及适宜河 段,辅以人工管理,可更好地维护河段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该方法造价低,技术要求低,容易实施,且占地面积小,是 保护鱼类资源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人工产卵场结构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2、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2,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 式。

    以雅砻江官地江段为参考依据。参见图1、图2。

    实施例一

    1、前期准备

    (1)、目标鱼类的选定:通过现场调查及历史文献,确定四川裂 腹鱼为目标鱼,四川裂腹鱼为雅砻江官地电站下游河段主要经济鱼类 之一,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该种类资源量显著下降。

    (2)、了解目标鱼的生态习性:四川裂腹鱼产卵期在每年3-4月 份,3月中下旬为繁殖盛期。产卵期有集群行为,雄鱼有筑巢习性, 在浅滩具卵石泥沙混合底质合度产卵,产卵有粘性,四川裂腹鱼体重 范围30-121g,平均体重65.6g,体长范围12.5-17cm,平均体长为 13.8cm。

    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在官地电站坝下游20公里范围内的江 段上,初步选择了三处适宜建设鱼类产卵场的河段,通过比较、筛选 出相对较适宜改造和建设的场址,筛选比较数据见表一:

    表1雅砻江官地江段人工产卵场建设场址比选

    经综合比较,A号场地被定为相对适宜改造和建设成四川裂腹鱼 人工产卵场。

    3、相关参考数据的确定

    (1)产卵场表面高程:根据四川裂腹鱼的生态习性,确定人工 产卵场高程为1201.2-1201.5m,铺设高程从岸边向河中心方向逐渐 降低,即靠近岸边一侧的水平高程为1201.5m,靠近河道中心一侧的 水平高程为1201.2m;

    (2)水流流速:确定人工产卵场河段的流速范围为0.5-2.0m/s;

    (3)产卵季节产卵场水温为13-22℃;

    (4)产卵场基质材料为卵石、泥沙混合底质,其中卵石直径为 50-200mm。

    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

    (1)产卵场规模:按A号场址打罗段可利用的面积8000m2确定 建设规模;

    (2)结构单元:结构单元为矩形,铺设厚度400mm直径50-200mm 的卵石1,表层需再铺设一层50mm厚的天然河沙2。

    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

    根据A号场址8000㎡河滩的形状把结构单元整合铺设,将结构 单元呈“品”字型方式相互嵌接,相邻空隙及边缘部分用零散的卵石 及泥沙填充,河滩为自岸边向河心倾斜的斜坡,坡度为1/40。

    6、附属设施建设

    如果人工产卵场建设场址靠近人类活动较频繁地区,或临近公 路,则需要在河岸建设护河围网,阻止人畜进入产卵场水域,如公路 车流量较大,还需增设隔音墙装置,避免噪音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7、管理维护

    (1)产卵场建成投入运行后,必须加强视察,及时清除产卵场 河段的大型树枝及其他杂物,保证适宜水流畅通;

    (2)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及时了解产卵场区域水体水温是否保 持在13-22℃的范围,水流流速保持在0.5-2.0米/秒,根据监测结果 增加或减少拦水装置;

    (3)每次洪水季节过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洪 水带来的污染物、清除卵石表面泥浆,补充泥沙和细沙,检查挡水装 置是否受到损坏,及时维修和加固;

    (4)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产卵场河段从事涉水及渔业活动,尤其 是四川裂腹鱼繁殖季节3-4月间。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和图2

    1、前期准备

    (1)、目标鱼类的选定:通过现场调查及历史文献,确定短须裂 腹鱼为目标鱼,短须裂腹鱼为雅砻江官地电站下游河段主要经济鱼类 之一,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该种类资源量显著下降。

    (2)、了解目标鱼的生态习性:短须裂腹鱼产卵期在每年3-4月 份。产卵期有集群行为,雄鱼有筑巢习性,在浅滩具卵石泥沙混合底 质合度产卵,产卵有粘性,短须裂腹鱼体重范围36-135g,平均体重 69.6g,体长范围12.2-18.2cm,平均体长为14.2cm。

    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在官地电站坝下游20公里范围内的江 段上,初步选择了三处适宜建设鱼类产卵场的河段,通过比较、筛选 出相对较适宜改造和建设的场址,筛选比较数据见表二:

    表2雅砻江官地江段人工产卵场建设场址比选

    经综合比较,A号场地被定为相对适宜改造和建设成四川裂腹鱼 人工产卵场。

    3、相关参考数据的确定

    (1)产卵场表面高程:根据短须裂腹鱼的生态习性,确定人工 产卵场高程为1201.2-1201.5m,铺设高程从岸边向河中心方向逐渐 降低,即靠近岸边一侧的水平高程为1201.5m,靠近河道中心一侧的 水平高程为1201.2m;

    (2)水流流速:确定人工产卵场河段的流速范围为0.5-2.0m/s;

    (3)产卵季节产卵场水温为13-22℃;

    (4)产卵场基质材料为卵石、泥沙混合底质,其中卵石直径为 50-200mm。

    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

    (1)产卵场规模:按A号场址打罗段可利用的面积8000m2确定 建设规模;

    (2)结构单元:结构单元为矩形,铺设厚度400mm直径50-200mm 的卵石1,表层需再铺设一层50mm厚的天然河沙2。

    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

    根据A号场址8000㎡河滩的形状把结构单元整合铺设,将结构 单元呈“品”字型方式相互嵌接,相邻空隙及边缘部分用零散的卵石 及泥沙填充,河滩为自岸边向河心倾斜的斜坡,坡度为1/40。

    6、附属设施建设

    如果人工产卵场建设场址靠近人类活动较频繁地区,或临近公 路,则需要在河岸建设护河围网,阻止人畜进入产卵场水域,如公路 车流量较大,还需增设隔音墙装置,避免噪音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7、管理维护

    (1)产卵场建成投入运行后,必须加强视察,及时清除产卵场 河段的大型树枝及其他杂物,保证适宜水流畅通;

    (2)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及时了解产卵场区域水体水温是否保 持在13-22℃,水流流速保持在0.5-2.0米/秒;

    (3)每次洪水季节过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洪 水带来的污染物、清除卵石表面泥浆,补充泥沙和细沙,检查挡水装 置是否受到损坏,及时维修和加固;

    (4)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产卵场河段从事涉水及渔业活动,尤其 是短须裂腹鱼繁殖季节3-4月间。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和图2

    1、前期准备

    (1)、目标鱼类的选定:通过现场调查及历史文献,确定细鳞裂 腹鱼为目标鱼,细鳞裂腹鱼曾为雅砻江官地电站下游河段主要经济鱼 类之一,由于资源过度利用,该种类资源量显著下降。

    (2)、了解目标鱼的生态习性:细鳞裂腹鱼产卵期集中在每年3 月下旬。细鳞裂腹鱼体重范围32-139g,平均体重70.6g,体长范围 12.8-18.8cm,平均体长为14.2cm。

    2、产卵场建设场址选择:在官地电站坝下游20公里范围内的江 段上,初步选择了三处适宜建设鱼类产卵场的河段,通过比较、筛选 出相对较适宜改造和建设的场址,筛选比较数据见表三:

    表3雅砻江官地江段人工产卵场建设场址比选

    经综合比较,A号场地被定为相对适宜改造和建设成细鳞裂腹鱼 人工产卵场。

    3、相关参考数据的确定

    (1)产卵场表面高程:根据细鳞裂腹鱼的生态习性,确定人工 产卵场高程为1201.2-1201.5m,铺设高程从岸边向河中心方向逐渐 降低,即靠近岸边一侧的水平高程为1201.5m,靠近河道中心一侧的 水平高程为1201.2m;

    (2)水流流速:确定人工产卵场河段的流速范围为0.5-2.0m/s;

    (3)产卵季节产卵场水温为13-18℃;

    (4)产卵场基质材料为卵石、泥沙混合底质,其中卵石直径为 50-200mm。

    4、产卵场规模及结构

    (1)产卵场规模:按A号场址打罗段可利用的面积8000m2确定 建设规模;

    (2)结构单元:结构单元为矩形,铺设厚度400mm直径50-200mm 的卵石1,表层需再铺设一层50mm厚的天然河沙2。

    5、结构单元的铺设方式

    根据A号场址8000㎡河滩的形状把结构单元整合铺设,将结构 单元呈“品”字型方式相互嵌接,相邻空隙及边缘部分用零散的卵石 及泥沙填充,河滩为自岸边向河心倾斜的斜坡,坡度为1/40。

    6、附属设施建设

    如果人工产卵场建设场址靠近人类活动较频繁地区,或临近公 路,则需要在河岸建设护河围网,阻止人畜进入产卵场水域,如公路 车流量较大,还需增设隔音墙装置,避免噪音对鱼类繁殖的影响。

    7、管理维护

    (1)产卵场建成投入运行后,必须加强视察,及时清除产卵场 河段的大型树枝及其他杂物,保证适宜水流畅通;

    (2)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及时了解产卵场区域水体水温是否保 持在13-18℃,水流流速保持在0.5-2.0米/秒;

    (3)每次洪水季节过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洪 水带来的污染物、清除卵石表面泥浆,补充泥沙和细沙,检查挡水装 置是否受到损坏,及时维修和加固;

    (4)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产卵场河段从事涉水及渔业活动,尤其 是细鳞裂腹鱼繁殖季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非限定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和不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自然 河流 鱼类 人工 产卵场 构建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然河流裂腹鱼类人工产卵场的构建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937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