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薯联合种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木薯联合种植机.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2165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5.11 CN 201821657 U *CN201821657U* (21)申请号 201020551174.4 (22)申请日 2010.10.08 A01C 14/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院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 路 170 号 (72)发明人 曾伯胜 叶才学 莫建霖 农纪光 张玉峰 鲁华 李慧超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木薯联合种植机 (57) 摘要 一种使用木薯种茎秆的木薯联合种植机。包 括开沟器、 木薯种茎秆切断部、 施肥部, 。
2、本实用新 型由拖拉机牵引作业, 种植机前进时, 地轮与地面 保持接触并滚动前进, 地轮的转动通过链条、 链轮 带动木薯种茎秆切断部和施肥部转动, 从而实现 切断木薯种茎秆和施放肥料的功能。本实用新型 可实现种植机的切断种茎秆、 施放肥料与行走同 步, 下种、 施肥均匀, 拖拉机驾驶员和喂种人员的 操作也简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CN 201821657 U1/1 页 2 1. 一种木薯联合种植机, 包括开沟器 (6)、 机架 (9)、 种茎秆切断部 (7), 其特征在于安 装有用。
3、于驱动所述种茎秆切段部(7)的地轮(1), 地轮(1)与种茎秆切段部(7)通过传动装 置实现联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轮 (1) 外缘安装有齿板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还包括施肥部 (8)。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轮 (1) 通过地轮轴 (10) 与摆臂 (4) 的一端活动连接, 摆臂 (4) 的另一端通过中间销轴 (5) 与机架 (9) 活动连 接, 所述地轮 (1) 可绕所述中间销轴 (5) 中心上下摆动。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4、, 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轮 (1) 通过地轮轴 (10) 与摆臂 (4) 的一端活动连接, 摆臂 (4) 的另一端通过中间销轴 (5) 与机架 (9) 活动连接, 所 述地轮 (1) 和摆臂 (4) 可绕所述中间销轴 (5) 中心上下摆动。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其特征在于机架 (9) 上安装有限位块 (3) 限制摆臂 (4) 向下摆动的范围。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其特征在于机架 (9) 上安装有限位块 (3) 限制摆臂 (4) 向下摆动的范围。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9) 上预留若干 个。
5、安装位置, 所述地轮 (1) 可以安装在相对地面不同高度的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9) 上预留若干个安 装位置, 所述地轮 (1) 可以安装在相对地面不同高度的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21657 U1/2 页 3 一种木薯联合种植机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是一种木薯联合种植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已公开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 公告号 CN201383924Y), 木薯种茎棒切段部由牵 引种植机的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或液压输出驱动, 存在的不足是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障碍 需要停止前进时, 。
6、由于驾驶员无法立即停止动力输出轴转动或液压输出, 动力输出轴或液 压输出还继续带动木薯种茎棒切段部转动, 木薯种茎棒切段部还继续切断种茎棒, 造成木 薯种茎的堆积和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木薯联合种植机驱动方式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由地轮驱 动木薯种茎秆切断部的木薯联合种植机, 可防止种植机停止前进后木薯种茎秆还在被切断 的问题发生。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所提供的木薯联合种植机包括 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开沟器、 木薯种茎秆切断部, 机架上还安装有地轮, 地轮轴上固定有 链轮, 该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木薯种茎秆切断部上的链轮连接, 实。
7、现联动。 0005 木薯联合种植机还可以包括施肥部, 施肥部与木薯种茎秆切断部通过链轮、 链条 连接, 实现联动。 0006 本木薯联合种植机悬挂在拖拉机的后面, 工作时, 拖拉机牵引木薯联合种植机行 走, 开沟器在地面开出种植木薯所需的沟, 地轮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并滚动前进, 地轮轴上 的链轮与地轮一起转动, 并通过链轮、 链条带动木薯种茎秆切断部及施肥部转动, 实现木薯 种茎秆的输送、 切断和肥料施放, 当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或障碍, 拖拉机及种植机停止前进 时, 所述地轮也停止转动, 木薯种茎秆切断部及施肥部也停止工作, 不再输送、 切断木薯种 茎秆和施放肥料。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8、效果是可实现种植机的输送、 切断木薯种茎秆、 施放肥料与行 走同步, 下种、 施肥均匀, 拖拉机驾驶员和喂种人员的操作也简便。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在所述地轮外缘安装有齿板, 防止打滑。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所述地轮通过地轮轴与摆臂的一端活动连接, 摆臂 的另一端通过中间销轴与机架活动连接, 所述地轮可绕所述中间销轴中心上下摆动。工作 时, 开沟器深度会随时变化, 而地轮依靠自身重力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 机架上安装有限位块限制摆臂向下摆动的范围。当 种植机被提升时, 地轮向下摆动到限位块位置后被限定, 保证具有一定的离地。
9、间隙。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在所述机架上预留若干个安装位置, 地轮可 以安装在相对地面不同高度的位置。 地轮可限制开沟器的开沟深度, 地轮既可作为驱动轮, 又可作为限制开沟器开沟深度的限位轮。 说 明 书 CN 201821657 U2/2 页 4 附图说明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传动示意图。 0015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 1. 地轮, 2. 齿板, 3. 限位块, 4. 摆臂, 5. 中间销轴。
10、, 6. 开沟器, 7. 木薯种茎 秆切断部, 8. 施肥部, 9. 机架, 10. 地轮轴, 11. 主动链轮, 12. 中间第一链轮, 13. 中间第二 链轮, 14. 切断部第一链轮, 15. 切断部第二链轮, 16. 施肥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 1、 2 所示实施例中, 木薯联合种植机包括机架 9 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开沟器 6、 木薯种茎秆切断部 7、 地轮 1、 施肥部 8, 地轮 1 通过地轮轴 10 与摆臂 4 的一端活动连接, 摆 臂 4 的另一端通过中间销轴 5 与机架 9 活动连接, 所述地轮 1 与摆臂 4 可绕所述中间销轴 5 中心上下摆动, 地轮 1、 。
11、主动链轮 11 分别与地轮轴 10 固定连接, 中间第一链轮 12 和中间第 二链轮 13 之间相对固定并安装在中间销轴 5 上, 切断部第一链轮 14 和切断部第二链轮 15 之间相对固定并固定安装在木薯种茎秆切断部7的轴端, 施肥部链轮16固定安装在施肥部 8 的轴端。工作时, 拖拉机牵引木薯联合种植机行走, 开沟器 6 在地面开出种植木薯所需的 沟, 地轮 1 依靠自身重力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并滚动前进, 地轮轴 10 上的主动链轮 11 与地 轮1同步转动, 主动链轮11通过链条带动中间第一链轮12, 中间第二链轮13与中间第一链 轮 12 同步转动, 中间第二链轮 13 通过链条带动切。
12、断部第一链轮 14, 从而驱动木薯种茎秆 切断部 7 实现切断木薯种茎秆的功能。切断部第二链轮 15 又可通过链条带动施肥部链轮 16, 从而驱动施肥部 8 实现施肥功能。工作过程中开沟器 6 的开沟深度会随时有所变化, 而 地轮 1 可绕中间销轴 5 中心上下摆动, 并依靠自身重力始终保持与地面接触。当拖拉机将 木薯联合种植机提升离开地面时, 地轮1向下摆动到限位块3的位置后被限定, 保证具有一 定的离地间隙。 0018 如图 3 所示实施例中, 木薯联合种植机包括机架 9 和安装在机架上的开沟器 6、 木 薯种茎秆切断部 7、 地轮 1、 施肥部 8, 地轮 1 通过地轮轴 10 可活动的。
13、安装在机架 9 上, 地轮 轴 10 上的主动链轮 11 通过链条带动切断部第一链轮 14, 从而驱动木薯种茎秆切断部 7 实 现切断木薯种茎秆的功能。 切断部第二链轮15又可通过链条带动施肥部链轮16, 从而驱动 施肥部 8 实现施肥功能。 0019 如图 3 所示在机架 9 上预留有 4 个安装位置, 地轮 1 可以安装在相对地面不同高 度的位置, 当然也可以预留少些或多些安装位置达到相同的目的。木薯联合种植机被放下 地里作业时, 开沟器6在地面开出种植木薯所需的沟, 当地轮1接触到地面并支撑住种植机 后, 开沟器 6 的开沟深度就确定了, 调整地轮 1 的安装位置可得到不同的开沟深度。地轮 1 既可作为驱动轮, 又可作为限制开沟器 6 开沟深度的限位轮。 0020 如图 1、 3 所示实施例中, 地轮 1 外缘安装有齿板 2, 可更好的防止打滑。 0021 在上述实施例中, 传递动力的方式采用链条传动, 当然也可以采用皮带或其它传 动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 说 明 书 CN 201821657 U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21657 U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21657 U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