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3400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1 CN 203634001 U (21)申请号 201320841996.X (22)申请日 2013.12.20 A47J 31/00(2006.01) A47J 31/44(2006.01) A47J 31/40(2006.01) (73)专利权人 宁波瑞易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315032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东路 22 弄 8 号 (72)发明人 顾琦浩 (54) 实用新型名称 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 水机, 属于饮料制备装置技术, 。
2、包括主体和压力水 瓶, 主体上有注气口和底座, 注气口上有注气管和 泄压管, 压力水瓶内有隔板和通气管, 通气管穿过 隔板中心且与注气管相配合, 通气管与隔板之间 密封连接, 隔板上设置有通孔, 压力水瓶内还有柱 塞, 柱塞在隔板下方, 柱塞侧边有密封圈, 底座上 有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上有连接柱, 柱塞底部有凹 槽, 该苏打水机上还设置有释放浓缩果汁粉的网 兜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能够制备 二氧化碳浓度更高的苏打水, 使苏打水内的二氧 化碳浓度接近饱和, 口味纯正, 同时在制备苏打水 时, 还可以向苏打水里添加浓缩果汁粉, 且使得每 次制备的苏打水的口感均衡。 (51)Int.C。
3、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34001 U CN 203634001 U 1/1 页 2 1. 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包括主体 (1) 和压力水瓶 (2) , 所述的主体 (1) 上设置有 注气口 (3) 和底座 (4) , 所述的注气口 (3) 上设置有注气管 (31) 和泄压气管 (32) , 所述注气 管 (31) 一端连接有二氧化碳气罐 (5) , 所述的压力水瓶 (2) 与所述的。
4、注气口 (3) 相配合,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的压力水瓶 (2) 内设置有若干块隔板 (21) 和通气管 (22) , 所述的隔板 (21) 上下平行且间距相等, 所述的隔板 (21) 边缘密封接触所述压力水瓶 (2) 内壁, 所述的通气 管 (22) 穿过所述的隔板 (21) 中心且与所述的注气管 (31) 相配合, 所述的通气管 (22) 与所 述的隔板 (21) 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210) , 所述的压力水瓶 (2) 内 还设置有柱塞 (23) , 所述的柱塞 (23) 设置在所述的隔板 (21) 下方, 在所述的柱塞 (23) 侧边 开设有第一凹槽 (23。
5、0) , 在所述的第一凹槽 (230) 内设置有密封圈 (24) , 所述的密封圈 (24) 紧密贴合在所述压力水瓶 (2) 内侧壁上, 所述的底座 (4) 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6) , 所述的升 降机构 (6) 上设置有连接柱 (61) , 所述的柱塞 (23) 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柱 (61) 相配 合的第二凹槽, 在所述的主体 (1) 内设置有第二通孔 (10) , 所述的注气口 (3) 上还设置有与 所述的第二通孔 (10) 对接的第三通孔 (30) , 通过所述的第二通孔 (10) 和所述的第三通孔 (30) 内设置有储存浓缩果汁粉的网兜结构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
6、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网兜结构 (7) 包括储存管 (70) , 与所述的储存管 (70) 连接有网兜 (71) , 所述的储存管 (70) 内部设置有甲 单向阀 (72) , 所述的网兜 (71) 延伸至所述的甲单向阀 (72)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储存管 (70) 与所述的网兜 (71) 之间设置有弹簧 (73) 。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网兜 (71) 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其特征在于 。
7、: 相邻两隔板 (21) 中 其中一隔板 (21) 的通孔远离另一隔板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注气口 (3) 与 所述的压力水瓶 (2) 螺纹连接, 所述的注气管 (31) 与所述的通气管 (22) 螺纹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注气管 (31) 顶部设置有乙单向阀 (31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34001 U 2 1/3 页 3 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制备装置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背景技术 0。
8、002 人工加入二氧化碳的水, 人们习惯称之为苏打水, 人们食用苏打水, 有助于消化、 降脂和清除置肠道 “垃圾” , 还能改善人体 PH 值, 促进新陈代谢, 同时还具有消暑解渴等功 效。目前的家用苏打水机都使用二氧化碳气瓶往水里充二氧化碳, 这些家用的苏打水机在 制备苏打水的过程中都有二氧化碳溶解度较低的特点, 并不能使苏打水中的二氧化碳饱 和, 完美的体现苏打水的特点, 同时现有的苏打水机只能制备苏打水无法在制备苏打水的 同时添加其它物质, 制成不同味道的苏打水饮料。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
9、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包括主体和 压力水瓶, 所述的主体上设置有注气口和底座, 所述的注气口上设置有注气管和泄压气管, 所述注气管一端和二氧化碳气罐相连, 所述的压力水瓶与所述的注气口相配合, 所述的压 力水瓶内设置有若干块隔板和通气管, 所述的隔板上下平行且间距相等, 所述的隔板边缘 密封接触所述压力水瓶内壁, 所述的通气管穿过所述的隔板中心且与所述的注气管相配 合, 所述的通气管与所述的隔板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的压力 水瓶内还设置有柱塞, 所述的柱塞设置在所述的隔板下方, 在所述的柱塞侧边开设有第一 凹槽, 在所述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
10、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圈紧密贴合在所述压力水瓶内侧壁 上,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所述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柱, 所述的柱塞底部设置 有与所述的连接柱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在所述的主体内设置有第二通孔, 所述的注气口上 还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通孔对接的第三通孔, 通过所述的第二通孔和所述的第三通孔内设 置有储存浓缩果汁粉的网兜结构。 0005 这样设置, 压力水瓶底部设置有与侧壁密封同时可以上下移动的柱塞, 底座上设 置有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可以让柱塞在压力水瓶内上下移动。 压力水瓶内设置有隔板, 隔板 上设置有通孔, 水和气泡只能通过通孔在压力水瓶内移动, 在隔板中间密封连接有通气管, 通。
11、气管与注气管相配合。 在使用时, 先把压力水瓶与注气口固定连接, 通气管与注气管密封 连接。 二氧化碳气体从通气管充入, 然后从气泡的形式从最底层的隔板的通孔中逸出, 二氧 化碳气泡经过层层隔板上的缺口, 逸出到压力水瓶顶部, 如此, 二氧化碳气泡在水里的停留 时间长接触到的水表面积大, 溶解度就会大大提高。 停止充入二氧化碳后, 利用升降机构使 得压力水瓶内的柱塞缓慢上升, 让压力水瓶内的压力上升, 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经过一 系列增加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措施, 使得本实用新型制备出来的苏打水饮品二氧化碳溶解率 高, 口味纯正, 气泡丰富, 同时在制备苏打水时, 还可以通过网兜结构, 可向苏。
12、打水里添加浓 缩果汁粉。 说 明 书 CN 203634001 U 3 2/3 页 4 0006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 所述的网兜结构包括储存 管, 与所述的储存管连接有网兜, 所述的储存管内部设置有甲单向阀, 所述的网兜延伸至所 述的甲单向阀。这样设置, 向储存管里添加浓缩果汁粉后, 按压该储存管, 网兜就能顶开甲 单向阀, 从而储存管里的浓缩果汁粉通过网兜释放到苏打水中, 达到调味的效果。 0007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 所述的储存管与所述的网 兜之间设置有弹簧。 这样设置, 使得在每次添加浓缩果汁粉后, 网兜通过弹簧及时从储存管。
13、 的甲单向阀中及时脱离, 从而保证每次添加的浓缩果汁粉量。 0008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 所述的网兜上设置有若干 通孔。这样设置, 使得网兜内的浓缩果汁粉等通过通孔释放到苏打水机里。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相邻两隔板中其中一隔板的通孔远离另一隔板的通孔。 这样设置, 隔板上的通孔交叉设置, 使得二氧化碳气泡在两个隔板之间的行程变大, 能让二 氧化碳气泡充分接触到两个隔板之间的水, 让二氧化碳溶解度更高。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的注气口与所述的压力水瓶螺纹连接, 所述的注气 管与所述的通气管螺纹连接。这样设置, 防止在充入二氧化。
14、碳时压力水瓶和通气管漏气。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 所述的注气管顶部设置有乙单向阀。这样设置, 防止在 往压力水瓶内充二氧化碳时, 二氧化碳气体流逸到注气管内。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能够制备二氧化碳浓度更高的苏打 水, 使苏打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接近饱和, 口感更佳, 同时还能够通过网兜结构向苏打水里 添加浓缩果汁粉, 且使得每次制备的苏打水的口感均衡。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15、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 参见图 1 至图 3, 具有网兜结构的苏打水机, 包括主体 1 和压力水瓶 2, 所述的主体 1上设置有注气口3和底座4, 所述的注气口3上设置有注气管31和泄压气管32, 所述注气 管31一端连接有二氧化碳气罐5, 所述的压力水瓶2与所述的注气口3相配合, 所述的压力 水瓶2内设置有若干块隔板21和通气管22, 所述的隔板21上下平行且间距相等, 所述的隔 板 21 边缘密封接触所述压力水瓶 2 内壁, 所述的通气管 22 穿过所述的隔板 21 中心且与所 述的注气管 31 相配合, 所述的通气管 22 与所述的隔板 21 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的。
16、隔板上设 置有第一通孔 210, 相邻两隔板 21 中其中一隔板的通孔远离另一隔板的通孔, 所述的压力 水瓶 2 内还设置有柱塞 23, 所述的柱塞 23 设置在所述的隔板 21 下方, 在所述的柱塞 23 侧 边开设有第一凹槽 230, 在所述的第一凹槽 230 内设置有密封圈 24, 所述的密封圈 24 紧密 贴合在所述压力水瓶 2 内侧壁上, 所述的底座 4 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6, 所述的升降机构 6 上 设置有连接柱61, 所述的柱塞23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连接柱6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在所述 的主体1内设置有第二通孔10, 所述的注气口3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通孔10对接的第 说 明 。
17、书 CN 203634001 U 4 3/3 页 5 三通孔 30, 通过所述的第二通孔 10 和所述的第三通孔 30 设置有储存浓缩果汁粉的网兜结 构 7, 所述的网兜结构 7 包括储存管 70, 与所述的储存管 70 连接有网兜 71, 所述的储存管 70 内部设置有甲单向阀 72, 所述的网兜 71 延伸至所述的甲单向阀 72。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储存管 70 与所述的网兜 71 之间设置有弹簧 73。 0019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网兜 71 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0020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注气口3与所述的压力水瓶2螺纹连接, 所述的注气管31 与所述的通气管。
18、 22 螺纹连接, 可以防止在充入二氧化碳时压力水瓶和通气管漏气。 0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的注气管 31 顶部设置有乙单向阀 310, 防止在往压力水瓶 内充二氧化碳时, 二氧化碳气体流逸到注气管内。 0022 本实用新型在制备苏打水时, 压力水瓶 2 底部设置有与侧壁密封同时可以上下移 动的柱塞 23, 底座 4 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6, 升降机构 6 可以让柱塞 23 在压力水瓶 2 内上下 移动, 压力水瓶 2 内设置有隔板 21, 隔板 21 上设置有通孔, 水和气泡只能通过通孔在压力 水瓶 2 内移动, 在隔板 21 中间密封连接有通气管 22, 通气管 22 与注气管 31。
19、 相配合, 在使 用时, 先把压力水瓶 2 与注气口 3 固定连接, 通气管 22 与注气管 31 密封连接, 二氧化碳气 体从通气管22充入, 然后从气泡的形式从最底层的隔板21的通孔中逸出, 二氧化碳气泡经 过层层隔板上的缺口, 逸出到压力水瓶 2 顶部, 如此, 二氧化碳气泡在水里的停留时间长接 触到的水表面积大, 溶解度就会大大提高, 停止充入二氧化碳后, 利用升降机构 6 使得压力 水瓶内的柱塞缓慢上升, 让压力水瓶内的压力上升, 增加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保持一段时间 后, 打开泄压气管 32 进行泄压。经过一系列增加二氧化碳溶解度的措施, 使得本实用新型 制备出来的苏打水饮品二氧化。
20、碳溶解率高, 口味纯正, 气泡丰富, 同时在制备苏打水时, 还 可以通过所述网兜结构7向苏打水里添加浓缩果汁粉, 所述的网兜结构7包括储存管70, 向 储存管 70 里添加浓缩果汁粉后, 按压该储存管 70, 网兜 71 就能顶开甲单向阀 72, 从而储存 管 70 里的浓缩果汁粉通过网兜 71 上的通孔释放到苏打水中, 达到调味的效果。待添加浓 缩果汁粉完毕后, 通过所述的储存管 70 与所述的网兜 71 之间设置的弹簧 73, 使网兜 71 及 时从储存管 70 的甲单向阀中及时脱离, 从而保证每次添加的浓缩果汁粉量。 说 明 书 CN 203634001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34001 U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34001 U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3400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