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发热盘或发热内胆.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7392002
  • 上传时间:2019-10-0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455.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39825.6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204192396U

    公开日:

    201503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24,H05B3/68,H05B6/12

    主分类号:

    A47J36/24,H05B3/68,H05B6/12

    申请人:

    广东顺德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泳新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路北一号广东工业设计城G栋东座

    优先权:

    CN201420539825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叶向荣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发热盘或发热内胆,所述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底面局部凸起或凹陷在底面上形成容水区,所述底面的背面相应的下凹或上凸,在所述底面的背面沿所述底面上的容水区的侧壁紧贴安装有发热体。本实用新型在底面上形成能容纳少量水的容水区,并在容水区的侧壁上安装发热体,使本实用新型能极速加热少量的水,从而迅速产生大量蒸汽,成功的实现少量水极速蒸的烹饪方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底面局部凸起或凹陷在底面上形成容水区,所述底面的背面相应的下凹或上凸,在所述底面的背面沿所述底面上的容水区的侧壁紧贴安装有发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的凸起或凹陷呈环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凸起的两内壁,或设于所述凹陷的两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呈条状,沿着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弯曲成一个个开口环,每个开口环的两端设有独立的接线端,以便分组控制各发热体发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的顶面设置,覆盖一半以上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的侧壁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的截面为U形或V形或W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或发热内胆材质为铝或不锈钢或玻璃或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电热管或电热盘或电热膜或电磁加热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盘或发热内胆。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用电热烹饪产品,如水壶、豆浆机、电火锅等,都是在容器底部紧贴一个发热盘,或者焊一个发热体,如电热管、电热膜等,加热水的速度比较快,但还无法实现快速、节能的同时产生大量蒸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产生大量蒸汽的发热盘或发热内胆。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底面局部凸起或凹陷在底面上形成容水区,所述底面的背面相应的下凹或上凸,在所述底面的背面沿所述底面上的容水区的侧壁紧贴安装有发热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面上的凸起或凹陷呈环形,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凸起的两内壁,或设于所述凹陷的两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荐实施方式:所述发热体呈条状,沿着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弯曲成一个个开口环,每个开口环的两端设有独立的接线端,以便分组控制各发热体发热。

    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的顶面设置,覆盖一半以上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的侧壁面积。

    所述底面上环形的凸起或凹陷的截面可以为U形、V形、W形等。

    所述发热盘或发热内胆材质为铝、不锈钢等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如玻璃、陶瓷等。

    所述发热体可以为电热管、 电热盘、电热膜、电磁加热装置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底面上形成能容纳少量水的容水区,并在容水区的侧壁上安装发热体,使本实用新型能极速加热少量的水,从而迅速产生大量蒸汽,成功的实现少量水极速蒸的烹饪方式;本实用新型各发热体接线端独立,各发热体可分开控制,以便及时调整发热功率从而调节蒸汽量。

    附图说明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a、1b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盘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1a所示为发热盘正面,图1b所示为发热盘的背面。如图1a所示,发热盘底面局部凹陷在底面上形成容水区1,如图1b所示,底面的背面相应的上凸,在底面的背面沿底面上的容水区1的侧壁紧贴安装有发热体2。

    底面上的凹陷即图1a中的容水区1呈环形,发热体2设于容水区1的两外壁,如图1b所示,以便对容水区的两侧同时加热。发热体2呈条状,沿着底面上环形的容水区1弯曲成两个开口环,每个开口环的两端设有独立的接线端21,以便分开控制两个发热体2发热,实现对发热功率的调节,以便调节蒸汽量。发热体2靠近底面上环形的容水区1的顶面设置,覆盖一半以上底面上环形的容水区1的侧壁面积,以便增大容水区内水的受热面积。

    图1a、1b中容水区的截面为U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加工成V形、W形等,发热盘可以为圆形、方形等其它各种形状。图1b中的3为突跳式温控器,通过监测发热体温度防止干烧。

    实施例二

       图2a、2b为本实用新型发热内胆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2a所示为发热内胆正面,图2b所示为发热内胆的背面。实施例二的发热内胆底面容水区的设置与实施例一中的发热盘相同,在此省略。

     实施例三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发热盘的另一个实施例,图3a所示为发热盘正面,图3b所示为发热盘的背面。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如图3a所示,发热盘底面局部凸起,凸起呈环形,在底面上形成的容水区1位于该凸起的两侧,如图3b所示,底面的背面相应的下凹,在底面的背面沿底面上的容水区1的侧壁紧贴安装有发热体2,发热体2设于凸起的两内壁,如图3b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发热盘或发热内胆底面上的凸起或凹陷都只有一圈,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成两圈以上。本实用新型发热盘、发热内胆材质可以为铝、不锈钢等金属,也可以为非金属如玻璃、陶瓷等,发热体可以为电热管、 电热盘、电热膜、电磁加热装置等。

    上述实施例的加热过程控制如下:

    一、开始加热至沸水前全功率加热;

    二、沸水后可根据需要选择单发热体工作或双发热体工作,以控制蒸汽量,节能环保;还可选择两发热体交替工作或单、双发热体交替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面上设置容水区,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极速加热少量的水,快速产生大量蒸汽,成功实现少量水极速蒸的烹饪方式,烹饪出健康的各种菜式,营养健康,相对于现有的蒸锅、蒸笼等,本实用新型更节能、更高效。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应设置温度探测与水位保护功能,防止干烧。

    关 键  词:
    一种 发热 内胆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发热盘或发热内胆.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9200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