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方形烤盘和具有其的煎烤装置.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7386389
  • 上传时间:2019-10-07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1.5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49639.8

    申请日:

    20141031

    公开号:

    CN204133284U

    公开日:

    2015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7/06,A47J37/10

    主分类号:

    A47J37/06,A47J37/10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邢凤雷,王志刚,杜明辉,尹志楠,万程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42064963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贾玉姣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烤盘和具有其的煎烤装置,所述方形烤盘内设置发热管,所述方形烤盘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凸条以将所述上表面分成多个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内设置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形成为区域的纹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烤盘,方形烤盘的上表面分成多个区域,且至少一个区域内设置分隔筋,该分隔筋可以形成区域的纹理,使多个区域可以作为多个独立的煎烤区使用,使烤肉、热酱料、煎鸡以及烙饼等可以同时在一个煎烤装置上进行,并且相互不会干涉,使用较方便、煎烤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烤盘内设置发热管,所述方形烤盘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凸条以将所述上表面分成多个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内设置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形成为所述区域的纹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区域的纹理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为平行且间隔开设置的多条直线分隔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内具有方环形分隔筋或圆环形分隔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环形分隔筋或圆环形分隔筋为一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环形分隔筋或圆环形分隔筋包括沿各自的径向间隔开的多条。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形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烤盘被分隔成第一至第四区域,第一区域内具有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多条直线分隔筋,第二区域内设有一条圆环形分隔筋,第三区域内设有一条方环形分隔筋。 8.一种煎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烤盘和下烤盘,所述上烤盘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下烤盘上,其中所述上烤盘和所述下烤盘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形烤盘,所述下烤盘的后端具有下挡块和内部中空的下滑槽部,所述上烤盘的后端具有上挡块,所述上挡块和所述下挡块的位置对应,所述枢轴可转动地容纳在所述下滑槽部内以使所述上烤盘相对于所述下烤盘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挡块由所述下挡块止挡以定位所述上烤盘;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之间限定出煎烤腔室、且在前后方向上所述上挡块凸出所述下滑槽部的距离为H,H小于2mm。 9.一种煎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烤盘和下烤盘,所述上烤盘通过枢轴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下烤盘上,其中所述上烤盘和所述下烤盘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形烤盘,所述下烤盘的后端具有内部中空的下滑槽部和设在所述下滑槽部的上端的下挡块,所述枢轴连接在所述上烤盘上且可转动地容纳在所述下滑槽部内以使所述上烤盘相对于所述下烤盘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烤盘的远离所述下烤盘的侧面后端由所述下挡块止挡以定位所述上烤盘;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之间限定出煎烤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煎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槽部和所述下挡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滑槽部彼此间隔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方形烤盘和具有其的煎烤装 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方形煎烤机在煎烤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几种不同的食物同时需要煎烤的 需求发生。例如烤肉的时候,需要同时热酱料,同时需要煎鸡蛋,同时还需要烙油饼。而 煎烤机的烤盘通常只有一个煎烤区,无法满足同时煎烤不同食物的需求,或者虽然勉强可 以同时煎烤,但是煎烤的效果较差。

    同时,方形煎烤机的方形烤盘在烙饼的过程中,烤盘内要先要加一些植物油,以使烙 饼上色比较均匀。但是,在烙饼时经常会出现油比较集中的现象,使饼局部吸油太多,而 其他部分没有油的现象出现,从而造成了一个饼的不同位置口感不一致的现象。

    另外,煎烤机在盖合上盖后,上烤盘的上挡块会凸出下烤盘的下滑槽部的后侧面,并 且该突出的尺寸H>3MM,造成煎烤机整体不美观,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 型提出一种方形烤盘,所述方形烤盘可煎烤多种食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两种具有上述方形烤盘的煎烤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烤盘,所述方形烤盘内设置发热管,所述方形烤盘的上表面上 具有多个凸条以将所述上表面分成多个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内设置分隔筋,所述分隔 筋形成为区域的纹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烤盘,上烤盘的上表面分成的多个区域可以作为多个独立的煎 烤区使用,使烤肉、热酱料、煎鸡以及烙饼等可以同时在一个烤盘上进行,并且相互不会 干涉,使用较方便、煎烤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烤盘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至少有两个区域的纹理不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隔筋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内具有彼此平行且间隔 开的多条直线分隔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区域内具有方环形或圆环形分隔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环形或圆环形分隔筋为一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环形或圆环形分隔筋包括沿各自的径向间隔开 的多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形烤盘被分隔成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内具有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多条直线分隔筋,所述第二区域内设有一条圆环 形分隔筋,所述第三区域内设有一条方环形分隔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煎烤装置,包括:上烤盘和下烤盘,所述上烤盘通过枢轴可转动地 连接至所述下烤盘上,其中所述上烤盘和所述下烤盘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 烤盘,所述下烤盘的后端具有下挡块和内部中空的下滑槽部,所述上烤盘的后端具有上挡 块,所述上挡块和所述下挡块的位置对应,所述枢轴可转动地容纳在所述下滑槽部内以使 所述上烤盘相对于所述下烤盘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 打开位置时、所述上挡块由所述下挡块止挡以定位所述上烤盘;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关闭 位置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之间限定出煎烤腔室、且在前后方向上所述上挡块凸出 所述下滑槽部的距离为H,H小于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枢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下滑槽部和所述下挡 块相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煎烤装置,包括:上烤盘和下烤盘,所述上烤盘通过枢轴可转动地 连接至所述下烤盘上,其中所述上烤盘和所述下烤盘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形 烤盘,所述下烤盘的后端具有内部中空的下滑槽部和设在所述下滑槽部的上端的下挡块, 所述枢轴连接在所述上烤盘上且可转动地容纳在所述下滑槽部内以使所述上烤盘相对于所 述下烤盘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上烤盘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上 烤盘的远离所述下烤盘的侧面后端由所述下挡块止挡以定位所述上烤盘;所述上烤盘位于 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烤盘与所述下烤盘之间限定出煎烤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滑槽部和所述下挡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滑 槽部彼此间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煎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结构在上烤盘关闭时的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煎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结构在上烤盘关闭时的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煎烤装置的下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煎烤装置的下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结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沿B-B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煎烤装置100;

    下烤盘10;下滑槽部11;下挡块12;环形凸筋13;缺口14;凸条15;直线分隔筋16; 方环形分隔筋17;圆环形分隔筋18;

    上烤盘20;上挡块21;

    枢轴30;

    下发热管40;

    上发热管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 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形烤盘和煎烤装置100。其中,方形烤 盘可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中,并且中煎烤装置100的上烤盘20或者 下烤盘10使用,或者煎烤装置100的上烤盘20和下烤盘10均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 方形烤盘。同时根据需要,下烤盘10和上烤盘20可以上下颠倒使用。此时,下烤盘10位 于上方,可作为上烤盘使用;上烤盘20则位于下方,可作为下烤盘使用。

    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方形烤盘为煎烤装置100的下烤盘10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下烤盘10的这些结构同样适用于当方形烤盘作为上烤盘20 的情形。

    由于上烤盘20和下烤盘10形成为扣合形的结构,当上烤盘10的结构与下烤盘10的 结构对称时,上烤盘10可以看成是将下烤盘10上下翻转的结构。即当将煎烤装置100上 下翻转时,下烤盘10的上表面即变为翻转后所形成的上烤盘20的下表面,下烤盘10的下 表面即变为翻转后所形成的上烤盘20的上表面。因此,当方形烤盘具有下面所描述的下烤 盘10的上表面上所具有的结构时,这些结构同样可位于上烤盘20的下表面上。

    参照图1至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包括下烤盘10、和上烤 盘20。下烤盘10内设置有下发热管40,上烤盘20内设有上发热管50。如图7所示,下 烤盘10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环形凸筋13,多个环形凸筋13沿下烤盘10的径向间隔开设 置。每个环形凸筋13上均具有缺口14。上烤盘20通过枢轴30可转动地连接至下烤盘10 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下烤盘10的上表面上设置沿下烤盘10的径向 间隔开的多个环形凸筋13,并在每个环形凸筋13上设置缺口14,每个环形凸筋13上的缺 口14可以将该环形凸筋13的内侧和外侧导通,实现油在每个环形凸筋13的内侧与外侧之 间的流动,从而使上烤盘20的上表面上加入的油能够流向上烤盘20的上表面的不同位置, 有效防止了上烤盘20内的油出现局部集中现象,使饼吸油均匀,饼不同位置的口感度较为 均匀一致,煎烤效果好。

    环形凸筋13的结构可形成为多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环形凸筋13 均可以形成为方形凸筋或圆形凸筋。例如,如图7所示,每个环形凸筋13均形成方形凸筋, 多个环形凸筋13形成为嵌套的回字形结构,嵌套的回字形结构通过每个环形凸筋13上的 缺口14内外连通,使油能够在嵌套的回字形内部流动。

    为了提高油的流动效果,多个环形凸筋13上的缺口14可以全部对应设置。具体地, 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确定多个缺口14的对应位置。例如,如图7所示,多个环形凸筋13 上的缺口14对应设置在下烤盘10的同一径向方向上。在此,对应的含义即指位于下烤盘 10的同一径向方向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下烤盘10大体形成为矩形结构时,径向 指的是下烤盘10的中心与下烤盘10的外周上各个点的连线方向。

    由此,从一个环形凸筋13的缺口14上流出的油不仅可以流向该环形凸筋13与其外侧 的环形凸筋13之间的位置,还可以直接从外侧的环形凸筋13的缺口14继续向外流,油更 易于向外侧流动,流动效果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环形凸筋13均可以具有多个缺口14,多个缺口14可以沿环形凸 筋13的周向间隔开设置。有利地,多个环形凸筋13上的缺口14的数量可以相等,并且多 个环形凸筋13上的多个缺口14均对应设置。

    例如,如图7所示,每个环形凸筋13均具有四个缺口14,四个缺口14沿环形凸筋13 的周向均匀的间隔开设置。四个缺口14分成两组,每组缺口14位于同一径向方向上。多 个环形凸筋13上的所有缺口14分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径向方向上。由此,油可以直接在 两个相互垂直的径向方向上流动,从而使下烤盘10的上表面上的油分布更为均匀,使煎烤 效果提高。

    在实际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时,在下烤盘10的多个环形凸筋13 中,可以将最内侧的环形凸筋13所围成的区域作为加油区。在实际烙大饼的过程中,可将 油加入到加油区内,由于重力等原因,加油区的油会向四周扩散。当油扩散至内侧的第一 个环形凸筋13的缺口14处时,油可以从该缺口14流向第一个环形凸筋13与第二个环形 凸筋13之间的空腔区域,同时还可以流向以第二个环形凸筋13的缺口14,并从该缺口14 继续流向第三个环形凸筋13与第四个环形凸筋13之间的区域以及第四个环形凸筋13的缺 口14。

    以此类推,油可以从第一个环形凸筋13所围成的加油区依次向外流动,流动方向如图 7中箭头所示,缺口14处的黑点即为油滴。由于上烤盘20的上表面上的多个环形凸筋13 上均设置有缺口14,从而实现了加油区的油可以均匀的从内向外流向下烤盘10的上表面 的不同位置处,有效防止了油的局部集中现象,油的分布更为均匀,煎烤效果提高。

    可以理解是,以上所描述的方形烤盘以及具有该方形烤盘的煎烤装置100适用于煎烤 一种食物,也可以用于煎烤多种食物。在实际中经常出现几种不同的食物同时需要煎烤的 需求发生。例如烤肉的时候,需要同时热酱料、煎鸡蛋以及烙油饼等。而煎烤装置100的 烤盘只有一个煎烤区,无法满足同时煎烤不同食物的需求,或者虽然勉强可以同时煎烤, 但是煎烤的效果较差。

    因此,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同时煎烤多种食物的需求,如图9至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煎烤装置100包括下烤盘10和上烤盘20。下烤盘10内设置下发热管 40,下烤盘10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凸条15,多个凸条15可以将下烤盘10的上表面分成 多个区域,至少一个区域内设置有分隔筋,并且该分隔筋可以形成该区域的纹理。上烤盘 20通过枢轴30可转动地连接至下烤盘10上。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通过在下烤盘10的上表面上设置多个 凸条15,并使多个凸条15将上表面分成多个区域,多个区域可以作为多个独立的煎烤区 使用,使烤肉、热酱料、煎鸡以及烙饼等可以同时在一个煎烤装置100上进行,并且相互 不会干涉,使用较方便。同时,下烤盘10的上表面的多个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分隔 筋,该分隔筋可以在所在的区域内形成纹理,使煎烤效果得以提高。

    可以理解的是,分隔筋的种类可以有多种,并且可以根据在该区域内煎烤的食物的性 质来设置分隔筋的形状和分布等。可选地,至少有两个区域的纹理不相同。由此,可以在 具有不同纹理的区域内进行不同食物的煎烤,提高了煎烤效果。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分隔筋形成为彼此平行且间隔开的多条直线分 隔筋16。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下烤盘10的一个区域内具有多条直线分隔筋16,多 条直线分隔筋16彼此平行且间隔开设置。该区域可作为烤肉区使用。其中,每个直线分隔 筋16的的两端可与下烤盘10的内侧壁面或者凸条15间隔开而不相连接,从而使多个直线 分隔筋16之间的区域形成为连通而非封闭的结构,使油能够在多个直线分隔筋16之间流 动,煎烤效果好。

    为了满足煎鸡蛋或者热酱料的需要,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至少一个 区域内具有环形分隔筋。如图9和图10所示,环形分隔筋可形成为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 圆环形分隔筋18。该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的数量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 条,多条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可以沿各自的径向间隔开设置。

    当上烤盘20的上表面上有一个区域具有环形分隔筋且该环形分隔筋为一条时,该环形 分隔筋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容器,可以在该区域内实现煎鸡蛋或者热酱料的需求。当上烤 盘20的上表面上具有一个包含一个方环形分隔筋17的区域和一个包含一个圆环形分隔筋 18的区域时,可以将其设置为一个煎鸡蛋区和一个热酱料区,使煎鸡蛋和热酱料可以分开。 例如,可以将一个方环形分隔筋17围成的容器作为热酱料区,将一个圆环形分隔筋18围 成的容器作为煎鸡蛋区。

    当一个区域内的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形成为多条时,多条方环形分 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可以大体形成为嵌套的回字形结构,该区域类似上述直线分 隔筋16所在的区域,可以在该区域内进行烤肉。

    为了使油分布更为均匀,多条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也可以设置多个 断口,多个断口可以与如图7中所示的缺口17相同或相似。由此,油可以通过断口在多个 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之间流动,使油能够均匀的分布,当在该区域进行 烙饼或烤肉时,油够均匀被吸附在饼或肉上,煎烤效果好。

    在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具体示例中,下烤盘10被两个凸条15分隔成四个区域,分别 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区域内具有多条直线分隔筋16,多条 直线分隔筋16彼此平行且间隔开设置,第一区域可作为烤肉区。第二区域内设有一条圆环 形分隔筋18,第二区域可作为煎鸡蛋区。第三区域内设有一条方形分隔筋,第三区域可以 作为热酱料区。

    第四区域没没有设置任何分隔筋,形成为平面形的结构。第四区域可以作为烙饼区。 其中,为了使饼能够均匀地吸附油,可以在该烙饼区内设置多个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 形分隔筋18,并使多个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沿各自的径向方向间隔开设 置,同时在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上设置多个断口,使油能够通过断口在 多个方环形分隔筋17或者圆环形分隔筋18之间流动,使该烙饼区内能够均匀布满一层油, 使饼的各个部分吸油均匀,烙出的饼口感一致性好。

    为了使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更为详尽具体,下面对根据本实用新型 实施里的煎烤装置100的装配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的煎烤装置100包括下烤盘10、上烤盘20和枢轴30。

    下烤盘10的后端具有下挡块12和下滑槽部11,下滑槽部11的内部中空设置。上烤盘 20的后端具有上挡块21,上挡块21和下挡块12的位置对应。枢轴30连接至上烤盘20上, 枢转可转动地容纳在下滑槽部11内,从而使上烤盘20相对于下烤盘10可以在打开位置和 关闭位置之间移动,转动容易且顺畅。

    当上烤盘20位于打开位置时,上挡块21由下挡块12止挡,从而实现对上烤盘20的 定位。当上烤盘20位于关闭位置时,上烤盘20与下烤盘10之间限定出煎烤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通过在下烤盘10的下滑槽部11上设置下挡块 12并在上烤盘20上设置上挡块21,下挡块12可以对上挡块21构成止挡,从而使上烤盘 20实现定位,定位较准确且稳定,使用较便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当上烤盘20关闭时,在前后方向上,上挡块21凸出 下滑槽部11的水平距离H小于2mm。与相关技术中,上挡块21突出于下滑槽部11的水平 距离大于3mm的结构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挡块21突出的尺寸有所减小,煎烤 装置100的外形更为规整,美观度提高。

    具体地,当打开上烤盘20的时候,上烤盘20会沿着枢轴30转动,打开到一定角度的 时候,上烤盘20上设计的上挡块21会干涉到下烤盘10的下挡块12上。此时,下挡块12 会对上挡块21构成止挡。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挡块21位于上烤盘20的后端的下侧, 当上烤盘20枢转时,上挡块21的下侧面会抵接在下挡块12的后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上 烤盘20在此角度上的定位。当上烤盘20关闭时,上挡块21凸出下滑槽部11的水平距离 H小于2mm。由此,上挡块21突出的尺寸有所减小,煎烤装置100的外形更为规整,美观 度提高。

    有利地,上挡块21的后端表面可以形成为平面,以进一步提高煎烤装置100的规整性 和美观度。下挡块12的结构可以形成为多种,只要满足对下挡块12构成止挡上挡块21的 要求即可。可选地,下挡块12可形成为突出于下烤盘10的后端的凸起。凸起沿前后方向 延伸设置,并且凸起的后端可以对上挡块21构成止挡。

    如图1所示,在枢轴30的延伸方向上(即图1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下滑槽部11和 下挡块12可以相邻设置。“相邻”在此可以做广义理解,既可以指邻近但间隔开,也可以 指彼此接触。下滑槽部11和下挡块12的数量均可以为两个,两个下滑槽部11可以彼此间 隔开设置在下烤盘10上。具体地,两个下滑槽部11沿枢轴30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设置。 相应地,两个下挡块12可以沿枢轴30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开设置在下烤盘10上。

    可选地,两个下挡块12可以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下滑槽部11的远离另一个下滑槽部 11的一侧。也就是说,两个下滑槽部11位于两个下挡块12之间。该种结构止挡效果较好, 上烤盘20定位更稳。

    可以理解是,对上烤盘20进行定位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上所述描述的结构,还可以是其 他的结构。例如,如图4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包括下烤盘10、上烤盘20和枢轴30。

    下烤盘10的后端具有下滑槽部11,下滑槽部11的内部中空。下滑槽部11的上端设有 下挡块12。上烤盘20上连接有枢轴30,枢轴30可转动地容纳在下滑槽部11内,从而使 上烤盘20相对于下烤盘10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当上烤盘20位于打开位置时,下挡块12可以止挡上烤盘20的远离下烤盘10的侧面 后端,即下挡块12可以对下烤盘10的上侧面的后端构成干涉,从而阻止上烤盘20继续向 后枢转,使上烤盘20可以实现定位。当上烤盘20位于关闭位置时,上烤盘20与下烤盘 10之间可以限定出煎烤腔室,可以将待煎烤的食物放置在该煎烤腔室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通过在下烤盘10的下滑槽部11上设置下挡块 12,下挡块12可以对上烤盘20构成止挡,从而使上烤盘20实现定位;该种结构更为简单, 定位较牢固,而且当上烤盘20位于关闭位置时,上烤盘20不会突出于下滑槽部11,使煎 烤装置100的外形更为规整和美观。

    具体地,当打开上烤盘20的时候,上烤盘20会沿着枢轴30转动,打开到一定角度的 时候,下烤盘10上设计的下挡块12会干涉到上烤盘20的上侧面的后端。此时,下挡块 12会对上烤盘20构成止挡。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当上烤盘20枢转时,上烤盘20 的上侧面的下端会抵接在下挡块12的前侧面上,从而可以实现上烤盘20在此角度上的定 位。当上烤盘20关闭时,上烤盘20不会突出于下滑槽部11,使煎烤装置100的外形更为 规整,美观度提高。

    如图5所示,下滑槽部11可以形成为倒U部,下滑槽部11包括两个侧壁,两个侧壁 沿前后方向间隔开且两个侧壁的上端相连。位于后侧的侧壁大体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 下滑槽部11的后侧较为平整,进一步提高了煎烤装置100的美观度。

    下挡块12可以形成为突出于下滑槽部11的上端的凸起。凸起大致设在下滑槽部11的 上端,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当上烤盘20打开至一定角度时,上烤盘20的上侧面的 后端可以抵接在凸起的前端面上,从而使上烤盘20的位置得以定位。

    下滑槽部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下挡块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下滑槽部11可以 彼此间隔开设置。具体地,两个下滑槽部11在沿枢轴30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设置。 该种结构止挡效果较好,上烤盘20定位更稳。

    以上两种结构均可以实现上烤盘20的固定,同时煎烤装置100的外形较为规整和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煎烤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厚度”、“上”、“下”、 “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 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方形”指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总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 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 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下方”和“下面” 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 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 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 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 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 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 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关 键  词:
    方形 具有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方形烤盘和具有其的煎烤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863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