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锅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封锅具.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167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 CN 204071678 U (21)申请号 201420395911.4 (22)申请日 2014.07.17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6(2006.01) (73)专利权人 瑞康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社中街 434 号 (72)发明人 蔡蕙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270 代理人 武晨燕 张颖玲 (54) 实用新型名称 密封锅具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锅具, 其包括锅体、 锅盖构件及密封。
2、条, 该锅体具有开口 ; 该锅盖构 件对应该锅体的该开口盖合, 该锅盖构件包含锅 盖及安装在该锅盖的泄压阀, 该锅盖具有凸环 ; 该密封条套接在该凸环的外周缘且形成在该锅体 的内部。借此, 能够达成良好的密封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1678 U CN 204071678 U 1/1 页 2 1. 一种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该密封锅具包括 : 锅体, 具有开口 ; 锅盖构件, 对应所述锅体的所述开口盖合。
3、, 该锅盖构件包含锅盖及安装在该锅盖上的 泄压阀, 该锅盖成型有凸环 ; 以及 密封条, 套接在所述凸环的外周缘且形成在所述锅体的内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条呈 L 形, 该 L 形密封条的直 立面背侧设有横向凸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L形密封条是通过所述横向凸条贴 接在所述凸环上。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条为硅胶或橡胶材质。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的中心处具有螺柱, 以提供锅 盖把手可替换式的连接。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密封锅具。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盖开设有通孔, 所述泄压阀为圆 柱状塞体, 该圆柱状塞体容置在所述通孔中。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柱状塞体内部设有气体通道, 该气体通道的两个开口分别形成在所述圆柱状塞体的底面和侧面。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圆柱状塞体的顶缘和底缘分别 形成有止挡环, 以将所述泄压阀止挡在所述锅盖的所述通孔内。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锅体的所述开口周缘水平延伸 有折边, 所述锅盖的周缘与所述折边上下叠合。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密封锅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的两。
5、相对应侧进一步设有结 合部, 供提把的两端活动结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71678 U 2 1/3 页 3 密封锅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密封锅具, 尤指一种不需要设置扣件就具有密封效果的密封 锅具。 背景技术 0002 锅是一种相当常用的饮食烹饪用具, 主要设有锅体, 在锅体开口两侧各具有锅把, 并在锅体上方设置有可盖合锅体的锅盖, 可将食材置于锅体内进行烹调, 供人食用。 0003 另外, 一般使用者在端持锅时, 分别用双手握持锅体两侧的锅把, 虽然锅盖盖合在 锅体上, 但二者之间并无任何卡扣结构, 因此一但用户因不慎或跌倒等意外而导致锅子倾 倒时, 锅盖。
6、会与锅体分离, 轻则使食物倒出锅外被污染, 重则可能烫伤人。 0004 为此, 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 343521 号 【可封闭锅盖的锅把结构】 , 其主要在锅 体的两侧各固设有底把, 在底把上设置有可相对底把转动的转把, 如此可将转把转动至卡 扣在锅盖上, 以达到避免锅盖自锅体上任意脱落的目的, 虽然可改善锅盖自锅体上脱落的 情况, 但构件众多、 组装复杂, 因此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锅具, 其是借由密封条被夹掣在 凸环和锅体的内部之间, 以达成良好的密封效果。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锅具, 该密封锅。
7、具包括锅体、 锅盖构件 及密封条, 所述锅体具有开口 ; 所述锅盖构件对应所述锅体的所述开口盖合, 所述锅盖构件 包含锅盖及安装在该锅盖上的泄压阀, 所述锅盖成型有凸环 ; 所述密封条套接在该凸环的 外周缘且形成在所述锅体的内部。 0007 较佳地, 所述密封条呈 L 形, 该 L 形密封条的直立面背侧设有横向凸条。 0008 较佳地, 所述 L 形密封条是通过所述横向凸条贴接在所述凸环上。 0009 较佳地, 所述密封条为硅胶或橡胶材质。 0010 较佳地, 所述锅盖的中心处具有螺柱, 以提供锅盖把手可替换式的连接。 0011 较佳地, 所述锅盖开设有通孔, 所述泄压阀为圆柱状塞体, 该圆柱。
8、状塞体容置在所 述通孔中。 0012 较佳地, 在所述圆柱状塞体内部设有气体通道, 该气体通道的两个开口分别形成 在所述圆柱状塞体的底面和侧面。 0013 较佳地, 在所述圆柱状塞体的顶缘和底缘分别形成有止挡环, 以将所述泄压阀止 挡在所述锅盖的所述通孔内。 0014 较佳地, 在所述锅体的所述开口周缘水平延伸有折边, 所述锅盖的周缘与所述折 边上下叠合。 0015 较佳地, 所述锅体的两相对应侧进一步设有结合部, 供提把的两端活动结合。 0016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 借由断面呈 L 形的密封条, 使锅盖构 说 明 书 CN 204071678 U 3 2/3 页 4 。
9、件盖合锅体时, 通过锅盖的凸环将密封条压靠于锅体的开口, 使二者形成密合无空隙的状 态。利用精简构件, 使锅具能够达到防溢密合效果, 以进一步降低锅具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锅具的立体示意图 ; 0018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锅具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 0019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锅具的锅盖构件与锅体的分开示意图 ; 0020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锅具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 一 ) ; 0021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锅具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 二 ) ; 0022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锅具的另一使用组合剖视示意图。 0023 附图。
10、标记说明 0024 1 密封锅具 11 锅体 0025 111 开口 112 折边 0026 12 结合部 121 提把 0027 13 锅盖构件 131 锅盖 0028 132 环形凹沟 133 凸环 0029 134 通孔 135 螺柱 0030 136 锅盖把手 14 泄压阀 0031 141 气体通道 142 止挡环 0032 15 密封条 151 横向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 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然而所附附图仅 作为说明用途, 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0034 请参阅图1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锅具1, 其可为防溢提锅, 主要包。
11、 括锅体 11、 锅盖构件 13 及密封条 15。 0035 锅体 11 为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且大致呈中空圆筒状, 在锅体 11 的一端具有开口 111, 在开口 111 周缘朝水平方向延伸出折边 112, 同时在锅体 11 的外壁面两相对侧各设有 结合部 12, 以供提把 121 活动结合。 0036 锅盖构件 13 对应上述锅体 11 的开口 111 盖合, 该锅盖构件 13 包含锅盖 131 及固 定在锅盖 131 的泄压阀 14, 在锅盖 131 靠近端缘处向下凹设有环形凹沟 132, 以在锅盖 131 的内部形成有环形凸环 133( 见于图 4), 另外在对应于环形凹沟 132 的。
12、位置设有通孔 134。 0037 泄压阀 14 为圆柱状塞体, 其容置在上述的通孔 134 中, 在泄压阀 14 的内部设有气 体通道 141, 该气体通道 141 的一端开口位于圆柱状塞体的底面, 另一端开口设在圆柱状塞 体的侧面, 且在泄压阀 14 的顶缘和底缘分别形成有止挡环 142, 以将泄压阀 14 止挡在锅盖 131 的通孔 134 内。 0038 密封条 15 可为橡胶或硅胶等材质制成, 其断面呈 L 字形, 在 L 形密封条的直立面 背侧设有横向凸条 151, 该密封条 15 是通过直立面背侧的横向凸条 151 套接在锅盖 131 的 凸环 133 上, 并且形成在锅体 11 。
13、的内部。 说 明 书 CN 204071678 U 4 3/3 页 5 0039 进一步地, 在锅盖 131 的中心处预设有螺柱 135, 以供锅盖把手 136 可替换式的连 接, 该锅盖把手 136 可为各种不同的造型或颜色, 借以增添美饰效果。 0040 请参阅图4图5所示, 在自然状态下, 锅盖构件13盖合于锅体11的开口111时, 锅盖 131 周缘与锅体 11 的折边 112 上下叠合, 密封条 15 的底部受锅体折边 112 的靠抵, 将 被压缩在凸环 133 与锅体 11 间的空隙, 进而形成密封状态, 同时泄压阀 14 也因自身重力下 压而封闭锅盖 131 的通孔 134, 如。
14、此形成的密封效果, 可有效防止内容物溢出, 并可利用提 把 121 将锅体 11 及锅盖构件 13 提起。 0041 请参阅图 6 所示, 要开启锅盖构件 13 时, 将泄压阀 14 向上拉起, 使泄压阀 14 的气 体通道141一端开口与外部连通, 此时密封锅具1内的压力和外部压力相同, 利于使用者通 过锅盖把手 136 将锅盖构件 13 从锅体 11 的开口 111 取出而分离。 004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说 明 书 CN 204071678 U 5 1/6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1678 U 6 2/6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1678 U 7 3/6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1678 U 8 4/6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1678 U 9 5/6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1678 U 10 6/6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1678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