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11982.3 (22)申请日 2014.10.22 A47J 27/08(2006.01) A47J 37/06(2006.01) A47J 36/1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山市永安宝电器有限公司 地址 528427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升辉路 12 号 (72)发明人 严绍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罗晓林 李志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 结构, 包括内锅、 隔热罩及锅体底。
2、盘, 内锅置于锅 体底盘上, 内锅上装有把手, 所述内锅的开口端面 呈倾斜状, 隔热罩与内锅的接触端面设置成倾斜 端面, 隔热罩的倾斜端面卡装在内锅的开口端面 上, 在锅体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托条, 该支撑托条用于支撑顶起内锅。本实用新型将内 锅的开口端面与隔热罩以倾斜面封盖密封, 加工 简单, 成本较低, 密封效果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3287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4.01 CN 204232870 U 1/1 页 2 1. 一。
3、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包括内锅、 隔热罩及锅体底盘, 内锅置于锅体底盘 上, 内锅上装有把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的开口端面呈倾斜状, 隔热罩与内锅的接触端 面设置成倾斜端面, 隔热罩的倾斜端面卡装在内锅的开口端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的开口端面由把手侧沿与该把手侧对称的内锅另一侧向下平滑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体底盘的上 表面设有支撑托条。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托条至少 设置一条。 5. 根据权利要求 4。
4、 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托条与锅 体底盘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 撑托条的长度等于内锅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 撑托条的长度大于内锅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 撑托条的长度小于内锅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 锅的底面为平整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32870 U 2 1/2 页 3 一。
5、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具体地说是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炸锅由于其加热食物的便利性, 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空气炸 锅的内部结构包括加热装置和内锅, 加热装置产生热风吹至下方内锅, 由下方内锅底部反 射结构将热源反弹到上方, 达到热源异潜效应, 造成热气旋循环来烘烤食材, 将食材烤至熟 透、 表面水分烤干, 实现不用油也达到油炸的效果。这种空气炸锅能实现食物烹调效果, 但 其也存在缺点 : 内锅与锅外壳之间的密封性不好, 空气炸锅在进行食材烘烤时, 带有油水的 热气流容易从锅盖与锅外壳之间的缝隙间流出。
6、, 带有不安全性和影响周围环境的清洁。 0003 现有的空气炸锅, 其内锅与锅体之间的密封, 通过是在锅体内底面设置倾斜滑块, 内锅底面设计成凹凸不平的表面, 同时内锅的上端开口是水平度保持一致的平整面。内锅 装入锅体内时, 内锅底面与锅体底面的倾斜滑块接触, 将内锅向上顶起一段距离, 使得内锅 上端开口与锅体中的隔热罩能够实现密封。此结构虽然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密封, 但对内 锅的要求较高, 使得内锅的底面需要设置成凹凸不平状, 且内锅取放时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通过对内锅的开口端面的改进, 使得内锅与隔热罩间的密封更加简单方便。 000。
7、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包括内锅、 隔热罩及锅体底盘, 内锅置于锅体底盘 上, 内锅上装有把手, 所述内锅的开口端面呈倾斜状, 隔热罩与内锅的接触端面设置成倾斜 端面, 隔热罩的倾斜端面卡装在内锅的开口端面上。 0007 所述内锅的开口端面由把手侧沿与该把手侧对称的内锅另一侧向下平滑倾斜。 0008 所述锅体底盘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托条。 0009 所述支撑托条至少设置一条。 0010 所述支撑托条与锅体底盘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1 所述支撑托条的长度等于内锅的长度。 0012 所述支撑托条的长度大于内锅的长度。 001。
8、3 所述支撑托条的长度小于内锅的长度。 0014 所述内锅的底面为平整面。 0015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空气炸锅中的内锅和隔热罩的改进, 将内锅的开口端面由水平 的平整面设计为倾斜面, 同时隔热罩也相应的设置成倾斜面, 同时在锅体底盘上设置支撑 托条, 用于支撑顶起内锅, 使内锅与隔热罩紧密密封。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4232870 U 3 2/2 页 4 0016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 0017 附图 2 为附图 1 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9 如附图1和2所。
9、示,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空气炸锅的内锅密封结构, 包括内锅2、 隔热罩 1 及锅体底盘 4, 内锅 2 置于锅体底盘 4 上, 内锅 2 上装有把手 6, 内锅 2 的开口端面 5 呈倾斜状, 隔热罩 1 与内锅 2 的接触端面设置成倾斜端面, 隔热罩 1 的倾斜端面卡装在内 锅 2 的开口端面 5 上, 内锅 2 与隔热罩 1 间以各自的倾斜面接触贴装, 隔热罩装在内锅的开 口内, 实现内锅的密封。内锅的开口端面由把手侧沿与该把手侧对称的内锅另一侧向下平 滑倾斜, 即内锅由安装把手的这一侧开口端向对称的另一侧向下倾斜, 使得内锅的开口端 面是倾斜式的。内锅的底面设计为水平的平整面。 002。
10、0 锅体底盘4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托条3, 该支撑托条3沿锅体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设 置。为了便于加工, 该支撑托条与锅体底盘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 支撑托条设置 有三条, 相邻支撑托条间具有间隔, 并且相邻支撑托条间的间隔设置为相同。当然, 支撑托 条的数量还可以为 1 条, 两条, 或者其他数量。当为一条时, 需要将支撑托条的宽度做的大 一些, 保证能够平稳的支撑顶起内锅。当具有多根支撑托条时, 每根支撑托条的长度相等, 高度也相同, 保证内锅能够平稳、 平衡的置于支撑托条上。 0021 此外, 在实际设计的时候, 可将支撑托条的长度设为等于内锅的长度, 或者支撑托 条的长度设为大于内锅。
11、的长度, 支撑托条的长度设为小于内锅的长度。 其中, 当内锅为圆形 时, 则内锅的长度是指该内锅的直径长度。 当内锅为类似于矩形时, 则内锅的长度指长边的 长度。或者内锅为其他形头时, 内锅的长度均是指其较长的边的长度。 0022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空气炸锅时, 锅体底盘是装置在锅体内底面, 隔热罩设在锅体 内上部, 将内锅放入空气炸锅中, 内锅的底面先置于锅体底盘上的支撑托条上, 然后内锅慢 慢向内滑动。 当内锅滑到最里面时, 此时由于内锅被锅体底盘上的支撑托条支撑顶起, 使得 内锅的开口倾斜端面直接与隔热罩密合, 密封结构简单有效, 能够方便的取出内锅。 说 明 书 CN 204232870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287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