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7384393
  • 上传时间:2019-10-07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881.4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93451.4

    申请日:

    20140306

    公开号:

    CN103814876B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0

    主分类号:

    A01M1/00

    申请人:

    淮海工学院

    发明人:

    夏振强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

    优先权:

    CN20141009345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属于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2)收集豆丹,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碗中,每日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主要用于豆丹的捕捉方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20-5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铁丝并用细铁丝将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铁丝的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入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铁丝,用细铁丝将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长铁丝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外环铁丝,将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的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2)收集豆丹: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日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1.2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环形带缺口的角度为90-1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环形带缺口的角度为1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铁丝为12#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入铁丝为10#铁丝,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外环铁丝为14#铁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

    背景技术

    豆丹是灌云人对鳞翅目天蛾科昆虫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ts ingtauica  Mell.)的幼虫的俗称,山东、河南等地又称豆虫、豆青虫。豆丹是大豆作物的 主要害虫,但同时,也是一道美食。豆丹做出的菜肴,不仅味道鲜美、嫩滑爽 口,而且营养丰富,还具有降血脂、治胃寒等特殊功效。苏北灌云县,豆丹是 当地人招待贵客必不可少的菜肴,形成了灌云特有的豆丹文化。该县已经成为 全国最大的豆丹集散地,一条包括养殖、捕捉、贸易、餐饮、加工在内的豆丹 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对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人工 养殖豆丹由于能够提前上市,价格高达800元/公斤。

    豆丹人工养殖的饲料以大豆叶为主,但也有用槐树或水黄皮等木本豆科植 物饲养的。用槐树或水黄皮饲养,具有叶量大、产量高、通风效果好、疾病少 等优点。但这两种植物高达8-10米,树叶上的青虫不便捕捉,通常等其入土后 再将其挖出来。挖时漫无目的,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而且容易破坏植物根系, 影响植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收集率高 的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 20-5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铁丝并用细铁丝将铁丝与环形带缺 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铁丝的长度比树 干周长长5-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入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铁丝,用细铁丝将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 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长铁丝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 外环铁丝,将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 状塑料薄膜的外环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 构,将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 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的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

    (2)收集豆丹,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 碗中,每日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

    优选地: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能大幅度节省成本,每棵树节约不多, 但成批量推广使用的话将会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优选地:将豆丹收集碗底部固定在树干上1.2米高处,这样效果更好,能 更好地方便收集到更多的豆丹。当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1.5米时,由于高度 过高,收集到的豆丹不如1.2米处时的多,当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低于1.2米 时,由于高度低了,也会影响到收集豆丹的数量。

    优选地:环形带缺口的角度为120度时每日平均收集到的豆丹最多,适于 实施和推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铁丝和塑料薄膜做材料,成本低。收集碗与树干紧密接触,适合不同的树 径,能透过雨水,但不会漏下豆丹。与从土中刨入土豆丹相比,本装置操 作方便且节省人工,豆丹下树后收集率达100%,有效提高产量。

    2,有利于推广和应用,对农业创收有促进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地 增长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中步骤1的豆丹收集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中步骤1的豆丹收集碗的制作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实施例一: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 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环形带缺口的角度为90度,环形带缺 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外环半径比内环 大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并用细铁丝将12#铁丝与环 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的 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入10#铁丝,环形带缺 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10#铁丝,用细铁丝将10#铁丝 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14#长铁丝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 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和外环的12#铁丝和10#铁丝,将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 的内环12#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10#铁丝也两头 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 的外环多留出的10#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的12# 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1.5米,树上的豆 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日收集碗中的豆 丹即可,平均每天收集到的豆丹的重量为4kg。

    实施例二: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 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环形带缺口的角度 为90度,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 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并用细 铁丝将12#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 内环卷入12#铁丝的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入 10#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10#铁丝,用 细铁丝将10#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14#长铁丝呈 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和外环的12#铁丝和10#铁丝,将环形 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12#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 环10#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带 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10#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 膜的内环的12#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1.2 米,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日 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平均每天收集到的豆丹的重量为6kg。

    实施例三: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 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环形带缺口的角度 为90度,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 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并用细 铁丝将12#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 内环卷入12#铁丝的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入 10#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10#铁丝,用 细铁丝将10#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14#长铁丝呈 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和外环的12#铁丝和10#铁丝,将环形 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12#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 环10#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带 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10#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 膜的内环的12#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1.0 米,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日 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平均每天收集到的豆丹的重量为3kg。

    实施例四: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 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环形带缺口的角度 为120度,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并用 细铁丝将12#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 的内环卷入12#铁丝的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 入10#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10#铁丝, 用细铁丝将10#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14#长铁丝 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和外环的12#铁丝和10#铁丝,将环 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12#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 外环10#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 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10#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的内环的12#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 1.0米,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 日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平均每天收集到的豆丹的重量为3.5kg。

    实施例五: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 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环形带缺口的角度 为130度,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并用 细铁丝将12#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 的内环卷入12#铁丝的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 入10#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10#铁丝, 用细铁丝将10#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14#长铁丝 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和外环的12#铁丝和10#铁丝,将环 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12#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 外环10#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 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10#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的内环的12#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 1.0米,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 日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平均每天收集到的豆丹的重量为3.2kg。

    实施例六:

    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作豆丹收集碗:首 先将塑料薄膜裁成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厚度为20微米,环形带缺口的角度 为120度,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内环周长为树干的直径,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外环半径比内环大20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卷入12#铁丝并用 细铁丝将12#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固定,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 的内环卷入12#铁丝的长度比树干周长长5cm,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卷 入10#铁丝,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的两边各留出35cm以上的10#铁丝, 用细铁丝将10#铁丝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固定,再用一根14#长铁丝 呈折线状连接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和外环的12#铁丝和10#铁丝,将环 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内环12#铁丝围在树干上,同时环形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 外环10#铁丝也两头相接,薄膜在内,形成一上大下小的无底碗状结构,将环形 带缺口状塑料薄膜的外环多留出的10#铁丝弯折向下,末端与环形带缺口状塑料 薄膜的内环的12#铁丝末端相交,一起固定在树干上,固定在树干上的高度为 1.2米,树上的豆丹长成老熟幼虫后,沿树干向下爬行,落入豆丹收集碗中,每 日收集碗中的豆丹即可,平均每天收集到的豆丹的重量为6.2kg。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乔木 捕捉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乔木豆丹的捕捉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843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