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645262.9 (22)申请日 2013.12.05 A01G 1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绿然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城 七路 (72)发明人 欧志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肖平安 JP 特開平 10-117510 A,1998.05.12, CN 103039313 A,2013.04.17, JP 特開 2000-224928 A,2000.08.15, CN 103250606 A,2。
2、013.08.21, (54) 发明名称 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 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 包括如下工艺步 骤 : 准备种子、 催芽、 育苗前准备、 塑料 秧盘育秧、 育苗时管理、 整地后抛秧或者插秧 以及田间育秧管理等工艺步骤, 各工艺步骤均 采用精细化操作, 确保每一次质量可控, 少用化肥 农药, 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品和质量, 同时, 环 境影响小, 基本上做到了生态栽培种植水稻。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班洁静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
3、CN 103814785 B 2016.05.18 CN 103814785 B 1.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象牙香粘水稻种子: 选种: 用水浸泡种子, 将漂浮的种子去除; 晒种: 将经水浸泡后精选的种子在太阳下晒片刻; 消毒: 用药液浸泡种子15-20分钟, 后用清水洗净; 所述药液为百分比浓度为5的井 冈霉素溶液; 所述种子与药液的质量比为1: 1.25; 浸种: 用编织袋将已消毒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 其中早稻种子浸泡不少于24小时, 晚 稻种子浸泡12小时, 在种子浸泡的过程中, 每12小时洗种子一次, 直至种子外壳颜色加深, 呈透明状态, 种胚膨。
4、大, 米粒易捏断; 催芽: 早稻种子经浸种后, 再用温水浸泡, 沥水后, 将种子堆放, 堆放直至种子露白; 晚稻种子则用透水通风的网袋盛装, 日浸夜晾直至种子露白; 育苗前准备: 秧地选择: 对于早稻, 选择背风向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且排灌方便的旱地或水田 地做苗床; 对于晚稻, 则选择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 离本田近且地势高的禾田做苗床; 苗床施肥、 消毒: 将苗床进行翻耕, 翻耕深度为12-15厘米,对每平米苗床施农家肥1- 1.5千克,将农家肥与苗床土块一起倒碎、 整平, 将残茬、 杂草除去, 用50多菌灵溶液对整 理后的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整地做畦床: 畦床宽1.3米, 长10米。
5、, 畦床两侧设工作道, 所述工作道宽度为50厘米, 深度为15-20厘米; 准备塑料秧盘: 以每亩田抛秧苗数1.5万棵计算, 用561个通孔的塑料秧盘31-40个, 或用561个通孔的塑料秧盘38-42个; 准备过筛土: 将肥沃、 疏松的土壤晒白、 打碎, 然后用10目规格的筛网过筛, 以作覆盖 用途; 塑料秧盘育秧: 排放塑料秧盘: 向畦床上浇清水或者浇2-3厘米的稀泥浆, 反复耥平后排放塑料秧 盘; 塑料秧盘放置平排2片或竖排3片, 并将塑料秧盘底部压入稀泥浆0.3-0.5厘米, 所述塑 料秧盘的高度为0.9-1.5厘米; 入营养土: 用河泥浆或塘泥浆做营养土的, 除去杂质后, 灌满塑料秧。
6、盘的通孔, 待河 泥浆或塘泥浆沉实后, 将多余河泥浆或塘泥浆刮掉后播种; 用干塘泥粉或旱地泥粉作营养 土的, 先筛除杂质及大泥块, 将塘泥粉或旱地泥粉均匀撒入塑料秧盘上的通孔内, 至塘泥粉 或旱地泥粉填满通孔的2/3后, 浇水沉实后播种; 播种: 将步骤中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塑料秧盘上, 如用河泥浆或塘泥浆作营 养土的, 将种子扫入塑料秧盘通孔内埋起来, 把塑料秧盘上多余的河泥浆或塘泥浆刮除; 如 用干塘泥粉或旱地泥粉作营养土的, 将种子扫入塑料秧盘通孔内后, 再覆盖1/3的过筛土, 扫除多余过筛土后, 浇水; 覆盖: 播种后, 早稻及时搭设拱架, 拱架高度为0.7米, 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
7、保温; 晚稻覆盖5-6厘米的稻杆以防暴雨; 育苗时管理: 温度管理: 早稻在播种至出苗前, 密封保温, 塑料薄膜内温度不高于35, 出苗后至2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3814785 B 2 叶前, 塑料薄膜内温度控制在不高于25, 2叶后开始通风炼苗, 将塑料薄膜内温度控制在 20; 并将温度慢慢降低, 3叶至抛秧前, 全揭开塑料薄膜; 晚稻在出苗至1叶1针时将覆盖的 稻杆取走; 水分管理: 出苗前营养土的水分控制在45, 早稻抛秧前1天浇水, 晚稻抛秧前半天 浇水, 便于起秧; 肥料管理: 在出苗后2.5叶龄期, 用3-4的人粪溶液均匀喷施, 后再用清水冲洗叶 面; 。
8、抛秧前2-3天, 叶面喷施0.2的尿素溶液作送嫁肥; 整地后抛秧或者插秧: 向大田内施加基肥, 将田面耙平, 所述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施加少量微生物肥; 抛秧或者插秧: 早稻在秧苗叶龄3-3.5片, 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在3月底-4月初抛 秧, 晚稻在秧苗叶龄2.5-3片,选择晴天, 在7月底-8月初抛秧; 早稻在秧龄30天, 叶龄7-8片, 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在3月底-4月初插秧, 晚稻在秧龄20天, 叶龄6-7片, 在7月底-8月初插 秧; 抛秧或者插秧规格: 每亩抛秧量为早稻1.8-2万棵, 晚稻2-2.2万棵; 早稻插秧规格7* 4.5吋, 晚稻插秧规格6.5*5吋; 抛秧方法。
9、: 抛秧分二次进行, 先抛远处后抛近处, 第一次先将计划秧量的70-80抛 入田中, 将另外20-30的秧量用于补稀、 补缺和补边角; 田间育秧管理: 肥料管理: 按氮、 磷、 钾为1: 0.5:1.2的比例施肥; 水分管理: 分蘖期间, 灌4-5厘米浅水, 利用夜间或阴天露田2-3次; 叶片变直为度; 护胎水: 孕穗期间间歇灌溉, 保持田间充分湿润, 直至抽穗; 抽穗扬花灌浆水: 灌浆期间勤灌跑马水, 保持田间湿润, 收割前5-7天停止灌水, 促水 稻成熟, 便于收割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中所述温水的 温度为40, 浸泡时间为5-10分。
10、钟, 种子堆放时, 保持种子堆的中心温度为35。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3814785 B 3 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水稻播种面积和产是均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 现 阶段我国水稻年产量为1.9亿吨, 折合大米产量1.3亿吨, 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和世 界水稻总产量的30左右, 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年消费量为1.35亿吨。 0003 所以水稻栽培技术对我国的水稻发展十分重要, 目前水稻栽培仍以传统的方法为 主, 选种。
11、、 催芽、 施肥、 除草等工艺均采用粗放方式处理: 如种子未经筛选处理, 自然催芽, 大 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从而导致我国的水稻产量不高, 水稻质量差, 另外, 环境影响较大, 农 药含量超标, 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水平。 如何生态科学种植水稻, 已成为行业内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 法, 具有工艺设置合理, 流程精细, 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可极大地提高稻米质量, 改善生态环 境, 并能在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的产业模式中推广及应用, 为推动 “三农” 的建设作出科 学贡献。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
12、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7 准备象牙香粘水稻种子: 0008 选种: 用水浸泡种子, 将漂浮的种子去除; 0009 晒种: 将经水浸泡后精选的种子在太阳下晒片刻; 0010 消毒: 用药液浸泡种子15-20分钟, 后用清水洗净; 0011 浸种: 用编织袋将已消毒的种子放入水中浸泡, 其中早稻种子浸泡不少于24小 时, 晚稻种子浸泡12小时, 在种子浸泡的过程中, 每12小时洗种子一次, 直至种子外壳颜色 加深, 呈透明状态, 种胚膨大, 米粒易捏断; 0012 催芽: 早稻种子经浸种后, 再用温水浸泡, 沥水后, 将种子。
13、堆放, 堆放直至种子露 白; 晚稻种子则用透水通风的网袋盛装, 日浸夜晾直至种子露白; 0013 育苗前准备: 0014 秧地选择: 对于早稻, 选择背风向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且排灌方便的旱地或 水田地做苗床; 对于晚稻, 则选择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 离本田近且地势高的禾田做苗床; 0015 苗床施肥、 消毒: 将苗床进行翻耕, 翻耕深度为12-15厘米,对每平米苗床施农家 肥1-1.5千克,将农家肥与苗床土块一起倒碎、 整平, 将残茬、 杂草除去, 用50多菌灵溶液 对整理后的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0016 整地做畦床: 畦床宽1.3米, 长10米, 畦床两侧设工作道, 所述工作道宽度。
14、为50厘 米, 深度为15-20厘米;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3814785 B 4 0017 准备塑料秧盘: 以每亩田抛秧苗数1.5万棵计算, 用561个通孔的塑料秧盘31-40 个, 或用561个通孔的塑料秧盘38-42个; 0018 准备过筛土: 将肥沃、 疏松的土壤晒白、 打碎, 然后用10目规格的筛网过筛, 以作 覆盖用途; 0019 塑料秧盘育秧: 0020 排放塑料秧盘: 向畦床上浇清水或者浇2-3厘米的稀泥浆, 反复耥平后排放塑料 秧盘; 塑料秧盘放置平排2片或竖排3片, 并将塑料秧盘底部压入稀泥浆0.3-0.5厘米, 所述 塑料秧盘的高度为0.9-1.5厘米;。
15、 0021 入营养土: 用河泥浆或塘泥浆做营养土的, 除去杂质后, 灌满塑料秧盘的通孔, 待河泥浆或塘泥浆沉实后, 将多余河泥浆或塘泥浆刮掉后播种; 用干塘泥粉或旱地泥粉作 营养土的, 先筛除杂质及大泥块, 将塘泥粉或旱地泥粉均匀撒入塑料秧盘上的通孔内, 至塘 泥粉或旱地泥粉填满通孔的2/3后, 浇水沉实后播种; 0022 播种: 将步骤中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塑料秧盘上, 如用河泥浆或塘泥浆 作营养土的, 将种子扫入塑料秧盘通孔内埋起来, 把塑料秧盘上多余的河泥浆或塘泥浆刮 除; 如用干塘泥粉或旱地泥粉作营养土的, 将种子扫入塑料秧盘通孔内后, 再覆盖1/3的过 筛土, 扫除多余过筛土后, 。
16、浇水; 0023 覆盖: 播种后, 早稻及时搭设拱架, 拱架高度为0.7米, 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保 温; 晚稻覆盖5-6厘米的稻杆以防暴雨; 0024 育苗时管理: 0025 温度管理: 早稻在播种至出苗前, 密封保温, 塑料薄膜内温度不高于35, 出苗 后至2叶前, 塑料薄膜内温度控制在不高于25, 2叶后开始通风炼苗, 将塑料薄膜内温度控 制在20; 并将温度慢慢降低, 3叶至抛秧前, 全揭开塑料薄膜; 晚稻在出苗至1叶1针时将覆 盖的稻杆取走; 0026 水分管理: 出苗前营养土的水分控制在45, 早稻抛秧前1天浇水, 晚稻抛秧前 半天浇水, 便于起秧; 0027 肥料管理: 在出苗后。
17、2.5叶龄期, 用3-4的人粪溶液均匀喷施, 后再用清水冲洗 叶面; 抛秧前2-3天, 叶面喷施0.2的尿素溶液作送嫁肥; 0028 整地后抛秧或者插秧: 0029 向大田内施加施基肥, 将田面耙平, 所述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施加少量微生物 肥; 0030 抛秧或者插秧: 早稻在秧苗叶龄3-3.5片, 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在3月底-4月初 抛秧, 晚稻在秧苗叶龄2.5-3片,选择晴天, 在7月底-8月初抛秧; 早稻在秧龄30天, 叶龄7-8 片, 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在3月底-4月初插秧, 晚稻在秧龄20天, 叶龄6-7片, 在7月底-8月 初插秧; 0031 抛秧或者插秧规格: 每亩抛。
18、秧量为早稻1.8-2万棵, 晚稻2-2.2万棵; 早稻插秧规 格7*4.5吋, 晚稻插秧规格6.5*5吋; 0032 抛秧方法: 抛秧分二次进行, 先抛远处后抛近处, 第一次先将计划秧量的70- 80抛入田中, 将另外20-30的秧量用于补稀、 补缺和补边角; 0033 田间育秧管理: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3814785 B 5 0034 肥料管理: 按氮、 磷、 钾为1: 0.5:1.2的比例施肥; 0035 水分管理: 分蘖期间, 灌4-5厘米浅水, 利用夜间或阴天露田2-3次; 0036 晒田: 分蘖达到够苗的80时, 开始排水晒田, 晒至秧苗叶色褪至淡青, 叶片变 直。
19、为度; 0037 护胎水: 孕穗期间间歇灌溉, 保持田间充分湿润, 直至抽穗; 0038 抽穗扬花灌浆水: 灌浆期间勤灌跑马水, 保持田间湿润, 收割前5-7天停止灌水, 促水稻成熟, 便于收割和干燥。 0039 其中, 步骤中所述药水为百分比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溶液; 所述种子与药液的 质量比为1: 1.25。 0040 其中, 步骤中所述温水的温度为40, 浸泡时间为5-10分钟, 种子堆放时, 保持 种子堆的中心温度为35。 004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准备种 子、 催芽、 育苗前准备、 塑料秧盘育秧、 育苗时管理、 整地后抛秧或者插秧。
20、以及田间育秧管理 各工艺, 均采用精细化操作, 确保每一次质量可控, 少用化肥农药, 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 品和质量, 同时, 环境影响小, 基本上做到了生态栽培种植水稻。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4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象牙香粘水稻的栽培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0044 备象牙香粘水稻种子, 包括选种, 晒种, 消毒以及浸种等步骤, 具体而言, 选种: 用水浸泡种子, 将漂浮的种子去除, 这样操作, 可以确保种子的精壮率。 晒种: 将经水浸泡后 精选的种子在太阳下晒片刻, 此处的片刻具体为1-3刻。 消毒: 用药液浸泡种子15-20分钟, 后用清水洗净,。
21、 所述药水为百分比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溶液; 所述种子与药液的质量比为 1: 1.25, 严格控制后期种子的腐烂率, 提高出芽率。 浸种: 用编织袋将已消毒的种子放入水 中浸泡, 其中早稻种子浸泡不少于24小时, 晚稻种子浸泡12小时, 在种子浸泡的过程中, 每 12小时洗种子一次, 直至种子外壳颜色加深, 呈透明状态, 种胚膨大, 米粒易捏断; 这样操 作, 有利于提高出芽率。 0045 催芽, 早稻种子经浸种后, 再用温水浸泡, 沥水后, 将种子堆放, 堆放直至种子露 白; 晚稻种子则用透水通风的网袋盛装, 日浸液晾直至种子露白; 所述温水的温度为50, 浸泡时间为5-10分钟, 种子堆放时。
22、, 保持种子堆的中心温度为35。 0046 育苗前准备, 包括秧地选择, 苗床施肥、 消毒, 整地做畦床, 准备塑料秧盘以及准 备过筛土等步骤, 具体而言: 秧地选择: 对于早稻, 选择背风向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且排 灌方便的早地或水田地做苗床; 对于晚稻, 则选择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 离本田近且地势高 的禾田做苗床。 苗床施肥、 消毒: 将苗床进行翻耕, 翻耕深度为12-15厘米,对每平米苗床施 农家肥1-1.5千克,将农家肥与苗床土块一起倒碎、 整平, 将残茬、 杂草除去, 用50多菌灵 溶液对整理后的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整地做畦床: 畦床宽1.3米, 长10米, 畦床两侧设工作 。
23、道, 所述工作道宽度为50厘米, 深度为15-20厘米。 准备塑料秧盘: 以每亩田抛秧苗数1.5万 棵计算, 用561个通孔的塑料秧盘31-40个, 或用561个通孔的塑料秧盘38-42个。 准备过筛 土: 将肥沃、 疏松的土壤晒白、 打碎, 然后用10目规格的筛网过筛, 以作覆盖用途;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3814785 B 6 0047 塑料秧盘育秧, 包括排放塑料秧盘, 入营养土, 播种以及覆盖等步骤, 具体为: 排 放塑料秧盘: 向畦床上浇清水或者浇2-3厘米的稀泥浆, 反复耥平后排放塑料秧盘; 塑料秧 盘放置平排2片或竖排3片, 并将塑料秧盘底部压入稀泥浆0.3-0。
24、.5厘米, 所述塑料秧盘的高 度为0.9-1.5厘米。 入营养土: 用河泥浆或塘泥浆做营养土的, 除去杂质后, 灌满塑料秧盘的 通孔, 待河泥浆或塘泥浆沉实后, 将多余河泥浆或塘泥浆刮掉后播种; 用干塘泥粉或旱地泥 粉作营养土的, 先筛除杂质及大泥块, 将塘泥粉或旱地泥粉均匀撒入塑料秧盘上的通孔内, 至塘泥粉或旱地泥粉填满通孔的2/3后, 浇水沉实后播种。 播种: 将步骤中催芽后的种子 均匀撒播在塑料秧盘上, 如用河泥浆或塘泥浆作营养土的, 将种子扫入塑料秧盘通孔内埋 起来, 把塑料秧盘上多余的河泥浆或塘泥浆刮除; 如用干塘泥粉或旱地泥粉作营养土的, 将 种子扫入塑料秧盘通孔内后, 再覆盖1/。
25、3的过筛土, 扫除多余过筛土后, 浇水。 覆盖: 播种后, 早稻及时搭设拱架, 拱架高度为0.5米, 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温; 晚稻覆盖5-6厘米的稻 杆以防暴雨。 0048 育苗时管理, 具体各步骤为: 温度管理: 早稻在播种至出苗前, 密封保温, 塑料薄 膜内温度不高于35, 出苗后至2叶前, 塑料薄膜内温度控制在不高于25, 2叶后开始通风 炼苗, 将塑料薄膜内温度控制在20; 并将温度慢慢降低, 3叶至抛秧前, 全揭开塑料薄膜; 晚稻在出苗至1叶1针时将覆盖的稻杆取走。 水分管理: 出苗前营养土的水分控制在45, 早 稻抛秧前1天浇水, 晚稻抛秧前半天浇水, 便于起秧。 肥料管理: 。
26、在出苗后2.5叶龄期, 用3- 4的人粪溶液均匀喷施, 后再用清水冲洗叶面; 抛秧前2-3天, 叶面喷施0.2的尿素溶液 作送嫁肥。 0049 整地后抛秧或者插秧, 具体为: 向大田内施加基肥, 将田面耙平, 所述施基肥以 有机肥为主, 施加少量微生物肥。 抛秧或者插秧: 早稻在秧苗叶龄3-3.5片, 气温稳定在15 以上, 在3月底-4月初抛秧, 晚稻在秧苗叶龄2.5-3片,选择晴天, 在7月底-8月初抛秧; 早稻 在秧龄30天, 叶龄7-8片, 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在3月底-4月初插秧, 晚稻在秧龄20天, 叶龄 6-7片, 在7月底-8月初插秧。 抛秧或者插秧规格: 每亩抛秧量为早稻1。
27、.8-2万棵, 晚稻2-2.2 万棵; 早稻插秧规格7*4.5吋, 晚稻插秧规格6.5*5吋。 抛秧方法: 抛秧分二次进行, 先抛远处 后抛近处, 第一次先将计划秧量的70-80抛入田中, 将另外20-30的秧量用于补稀、 补缺 和补边角; 0050 田间育秧管理, 具体为: 肥料管理: 按氮、 磷、 钾为1: 0.5:1.2的比例施肥; 水分管 理: 分蘖期间, 灌4-5厘米浅水, 利用夜间或阴天露田2-3次; 晒田: 分蘖达到够苗的80时, 开始排水晒田, 晒至秧苗叶色褪至淡青, 叶片变直为度; 护胎水: 孕穗期间间歇灌溉, 保持田 间充分湿润, 直至抽穗; 扬花灌浆水: 灌浆期间勤灌跑马水, 保持田间湿润, 收割前5-7天停 止灌水, 促水稻成熟, 便于收割和干燥。 0051 表一: 质量数据对比表 0052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3814785 B 7 0053 从上述可以看出, 本发明方法所得水稻, 各项指标明显优先现有方法所得水稻, 也 就是说本发明不仅生态环保, 环境影响小, 且产量质量均显优于现有技术。 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工艺原 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改, 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3814785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