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8026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23 CN 202680264 U *CN202680264U* (21)申请号 201220258620.1 (22)申请日 2012.06.01 A01K 6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港市新有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 司 地址 118300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北井子镇 海鹰村双峰岛北侧 (72)发明人 陈春有 王国娟 赵刚 殷海燕 宁永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21002 代理人 白振宇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 (57) 摘要 本实。
2、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温度控制设备, 具 体地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 包括水泵 和换热管道, 其中换热管道埋于地下恒温层中, 所 述换热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 所述换热管 道的出水口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本实用新型摆 脱了海洋环境、 自然资源等条件对海洋生物的人 工养殖、 孵化业的制约, 同时节省了加热、 制冷设 备投资以及后期生产过程中的燃料、 电力等能源 投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
3、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水泵 (1) 和换热管道 (2), 其中换热 管道 (2) 埋于地下恒温层 (3) 中, 所述换热管道 (2) 的进水口 (A) 连接所述水泵 (1), 所述 换热管道 (2) 的出水口 (B) 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热管道 (2) 的出 水口 (B) 为喇叭状。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热管道 (2) 为多 个。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80264 U 2 1/2 页 3 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
4、及水产养殖温度控制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 置, 应用于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 孵化业。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以来, 水产 ( 海水 ) 养殖业、 孵化业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 即直接提取海水或 采取将海水通过加热、 制冷以获得优质的养殖、 孵化环境等方法进行水产养殖孵化。 直接提 取海水存在着水体冬、 夏季温差大的缺点。冬季海水温度低 ( 零下 3 度左右 ) 水产苗种、 养 殖品在此种温度水体中生长速度缓慢, 夏季海水温度高水产养殖苗种、 养殖品对生长环境 不适应容易滋生疾病、 缺氧, 因此冬、 夏季温差大, 养殖、 孵化效果不理想。冬季若采取将海 水加温, 目前普遍采用锅。
5、炉燃煤加热或电加热, 耗能高。夏季若采用制冷机组使海水降温, 则存在着养殖成本高, 养殖收入负增长的缺点。这种将海水夏季降温、 冬季加温的方法, 则 存在着能耗高、 养殖成本高的缺点, 不切合大水体, 工厂化的养殖、 孵化产业实际。 另外由于 海水盐份较高对普通的加温、 降温设备腐蚀严重甚至影响水体, 不利于海洋生物的人工养 殖、 孵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该装置 摆脱了海洋环境、 自然资源等条件对海洋生物的人工养殖、 孵化业的制约, 同时节省了加 热、 制冷设备投资以及后期生产过程中的燃料、 电力等能源投资。 0004 。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水产养殖恒温调节装置, 包括水泵和换热管道, 其中换热管道埋于地下恒温 层中, 所述换热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 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口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 0006 所述换热管道的出水口为喇叭状。 0007 所述换热管道为多个。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 0009 1. 本实用新型能经济、 方便地得到适宜温度的水体, 有效地提高了水产养殖、 孵化 的经济性、 安全性。 0010 2.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冬季提高养殖水温、 夏季降低养殖水温使养殖水体冬、 夏季 温差降低目标, 有效地提高了水产养殖、 孵化的可靠性。
7、。 0011 3.本实用新型利用地下自然资源使养殖水体升、 降温。 节省了冬季水体升温、 夏季 水体降温费用。本实用新型冬季海水升温比常规方法节省 50 -60资金, 夏季海水降温 比采用冷冻机组节省 90资金。 0012 4.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利用煤、 电等不可再生资源提供生产能源的方法, 利用 纯自然资源, 节约了能源, 减低了污染物排放, 有利于环保。 0013 5.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地下自然资源降低了养殖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填补了本 说 明 书 CN 202680264 U 3 2/2 页 4 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0015 其中。
8、 : 1 为水泵, 2 为换热管道, 3 为地下恒温层, A 为进水口, B 为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泵 1 和换热管道 2, 其中换热管道 2 埋于地下恒温 层 3 中, 换热管道 2 的进水口 A 连接水泵 1, 水泵 1 用于提取水源地内的海水, 换热管道 2 的 出水口 B 与水产养殖基地连通。换热管道 2 采用换热效果好、 耐腐蚀、 无毒的 PE 管。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 将从水源地内提取的海水通过动力设备加压, 然后经 过埋于地下恒温层 3 的换热管道 2, 经过充分热。
9、交换使海水达到需要的温度后, 输入养殖、 孵化基地。 0019 影响摄取地温的参数有地质条件、 恒温层温度、 管道长度和管道内径、 管道内介质 流速及介质的条件等。 0020 地质条件的影响 :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目的为能够持续、 可靠地使地上海水通过换 热管道与地下恒温软土层交换热量。因此, 要求所依赖的地下恒温层 3 能够吸收热量, 并能 将换得的热量传导出去, 以保证换热温差, 使管道内介质在连续的工作条件下有可靠的换 热环境。 0021 恒温层温度影响 : 本装置利用对流换热原理, 因此恒温层与换热介质的温差决定 了对流传热的热流量 【公式为 : Q At 式中 : Q- 对流传热的热流。
10、量, 单位是 W ; A- 对流传热面积, 单位是 m2; t- 壁面温度与壁面法向上流体的平均温度之差, 单 位是 K ; - 比例系数, 称为表面传热系数, W/(m2.K)】 。因此当地质条件、 管道长度与管 道内径、 管道内介质流速充分满足要求时, 地下恒温层 3 的温度对本实用新型最终获得的 输出温度起着决定作用。 0022 管道长度与管道内径、 管道内介质流速影响 : 本实用新型采用强制对流换热的方 法, 因此其管道表面传热系数与管道长度、 管道内径及介质流速有关。 0023 介质条件影响 : 介质的粘稠度决定了雷诺系数, 影响了热传递效果也决定了流速 的选择。 0024 实施例 。
11、: 0025 根据本地地温摄取的影响参数、 本地区自然环境、 地质环境等特点, 结合本企业养 殖、 孵化的温度要求, 换热管道 2 采用多个 de50mmPE 管、 并将其平铺于地表以下 4mm 深的地 下恒温层 3 中, 每根换热管道 2 水平间距为 5m, 此时恒温层温度为 9。输送的介质流速为 0.39m/s, 水泵出口压力为 1.05MPa, 换热管道 2 的长度为 3000m。本实用新型夏季海水输入 温度最高达 27时, 经本装置换热后和可得到输出温度为 10的海水。冬季海水输入温度 最低达 -2时, 经本装置换热后可得到输出温度为 9的海水。财务数据表明, 仅 10000m3 孵化养殖水体一年的能源费用一项就直接节省 100 万元。 说 明 书 CN 202680264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0264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