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升平移装置及其路边停车库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升平移装置,尤其是一种上升平移装置及其路边停车库。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私家车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然而,随着私家车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目前,常规的停车场地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停车的需求,停车难成为了有车一族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同时又能够达到有效利用城市的有效的面积的目的,有人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路边停放车辆的路边停车库,路边停车库相对于传统的地面停车场而言,可以实现在同一占地面积下停放更多的车辆;而现有的路边停车库又以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居多,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的传动机构主要有电机加链条式、电机加钢丝绳式、液压式等,停放车辆时,它是利用动力机构先将车辆进行提升,然后再利用另一动力机构进行平移,从而实现车辆的停放。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878964A就公开了一种路边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立柱,立柱安装在底座上,立柱前面设有横移导轨,横移导轨上设置一层停车盘,一层停车盘底部与横移导轨之间设置一层导向滚轮,一层停车盘横移行走电机通过一层传动装置连接一层导向滚轮,立柱内侧之间设有托架,托架上有二层停车盘,立柱底部设置二层导向滚轮,二层停车盘横移行走电机安装在横梁上,二层停车盘横移行走电机通过二层传动装置与二层导向滚轮连接,二层升降电机安装在立柱上,二层升降电机通过链轮和升降链条连接托架。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路边停车库,虽然使得有限的停车位能够发挥更大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停车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现有的这种路边停车库每一层停车盘分别设有一横移行走电机以及横横移导轨,同时第二层还设有升降电机、链轮和升降链条,当要将车停在第二层时,需要先利用升降电机、链轮和升降链条对车辆进行升降,然后再利用横移行走电机以及横横移导轨对其进行横移,以此实现将车准确停于第二层上;这种路边停车库设置的动力机构多,因此需要耗费的能量也更多,随之而来成本也会升高,很不适合于推广应用;第二,现有的这种路边停车库结构非常复杂,当要将车停在第二层时,不仅需要升降机构还需要进行平移的平移机构,也就是需要两个结构才能实现定位——将车辆置于预定位置,结构复杂,而且安装时需要专业人士安装,而且需要的各种零部件多,因此安装和拆卸都非常麻烦,另外,使用过程中操作繁琐,耗费的时间多,导致停车速度慢,因此会给人们带来停车浪费太多时间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的、使用的零部件更少的、成本更低的、操作更加简单的上升平移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的、成本更低的、操作更加简单的、同时停放车辆速度更快、更省时的路边停车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升平移装置,包括由第一立柱和支臂构成的支撑架单元、用于提拉重物的索条以及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支臂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设置成向下延伸的第一倒角,所述支臂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倒角所在的一端,在所述索条上的预定长度范围内设有移动件结构,所述移动件结构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索条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索条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用于与被提重物连接,所述移动件结构的远离被提重物的一端始终位于开口内。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支臂上的预定位置处的若干个防退结构,每个所述防退结构包括插件和设在支臂上的与所述插件对应的插孔;当所述移动件结构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移动至防退结构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时,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移动件结构则被卡住。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支臂上的预定位置处的若干个防退结构,每个所述防退结构包括与第一倒角结构相同的第二倒角、以及设有开口且开口尺寸小于移动件结构的外围尺寸的替换件,所述替换件位于第二倒角的入口处,当将替换件从第二倒角的入口移开时,所述移动件结构进入第二倒角内,待进入预定的长度后,将替换件移回至第二倒角的入口处,便可限制索条移动。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移动件结构是若干个移动珠,所述移动珠是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所述第一倒角的向下延伸的一边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移动珠的圆心距。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移动件结构包括若干个带有连接轴的连接块,若干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若干所述连接块固定在索条上,所述开口上设有用于供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滚动的滑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路边停车库,包括至少两个上升平移装置和一吊篮,每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包括由第一立柱和支臂构成的支撑架单元、用于提拉吊篮的索条以及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支臂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设置成向下延伸的第一倒角,所述支臂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倒角所在的一端,在所述索条上的预定长度范围内设有移动件结构,所述移动件结构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索条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索条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用于与吊篮连接,所述移动件结构的远离吊篮的一端始终位于开口内;当吊篮上升至最高处时,所述吊篮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下层停放车辆的高度。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吊篮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车辆移动的限位件。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支臂上的预定位置处的防退结构,所述防退结构包括插件和设在支臂上的与所述插件对应的插孔;当所述移动件结构的靠近吊篮的一端移动至防退结构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时,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移动件结构则被卡住。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支臂上的预定位置处的防退结构,所述防退结构包括与第一倒角结构相同的第二倒角、以及设有开口的且开口尺寸小于移动件结构的外围尺寸的替换件,所述替换件位于第二倒角的入口处,当将替换件从第二倒角的入口移开时,所述移动件结构进入第二倒角内,待进入预定的长度后,将替换件移回至第二倒角的入口处,便可限制索条移动。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移动件结构是若干个移动珠,所述移动珠是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所述第一倒角的向下延伸的一边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移动珠的圆心距。
本发明的上升平移装置由第一立柱和支臂构成的支撑架单元、用于提拉重物的索条以及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所述支臂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设置成向下延伸的第一倒角,所述支臂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倒角所在的一端,在所述索条上的预定长度范围内设有移动件结构,所述移动件结构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索条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开口的宽度,所述索条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用于与被提重物连接,所述移动件结构的远离被提重物的一端始终位于开口内;本发明在提升重物时,达到了利用一个最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上升和平移的目的,耗费的能量更少,更加节省材料,成本也更低,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更简单的、成本更低的、操作更加简单的、同时所上升平移装置应用于车库时,具有停放车辆速度更快、更省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上升平移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支臂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支臂的部分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的移动件结构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移动件结构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设置在支臂内后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图1中的移动件结构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支臂部分结构的右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上升平移装置的设置防退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防退结构中的替换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上升平移装置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的路边停车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车辆安放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路边停车库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车辆安放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路边停车库的第二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至图10,图1至10揭示的是一种上升平移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上升平移装置,请先参见图1至图5,包括由第一立柱111和支臂12构成的支撑架单元10、用于提拉重物的索条22以及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21,本发明中,所述动力装置21是汽油机或者内燃机。所述支臂12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柱111的一端设置成向下延伸的第一倒角110,所述支臂12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开口3,所述开口3的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倒角110所在的一端11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索条22上的预定长度范围内设有移动件结构4,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定长度范围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要求设置的,但是,本发明中,不管使用者将预定长度范围取值定为多少,本发明中,所述索条22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是凸出于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的,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d(如图1和图2),所述索条22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所述索条22的一端与动力装置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3用于与重物连接,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远离被提重物的一端始终位于开口3内;本发明在提升重物时,所述动力装置21工作,所述索条22在动力装置21的作用下往动力装置21方向回缩,虽然所述支臂12上设有开口3且所述开口3的方向朝向下,但是所述索条22上设有移动件结构4,且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因此所述索条22在往动力装置21方向回缩时,所述索条22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在竖直上升,随着移动件结构4不断地进入所述开口3内,被提重物则不断上升,当移动件结构4全部位于所述开口3内时,此时被提重物则上升至最高点,动力装置21继续工作,所述索条22仍往动力装置21方向回缩,但是所述索条22上的未设置移动件结构4的部分则不再进入开口3内,而是从开口3出来,并位于开口3的下方,往索条22回缩的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预定位置,所述动力装置21停止工作,所述索条22也就停止移动,这样就达到将重物提升至预定位置的目的;而当需要将被提重物放下来时,放松索条22,因为所述开口3是由第一立柱111向支臂12的第一倒角110方向倾斜的,因此放松索条22,被提重物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缓下降,最终落至初始位置,本发明中,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远离被提重物的一端始终位于开口3内,这样在下一次开始提升重物时,本发明仍能正常运作;本发明结构非常简单,所使用的零部件很少,利用一个简单的结构但是却可以同时实现上升和平移两个动作,对于提升重物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另外,本发明安装容易,运输和携带都非常方便,很适合推广应用。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索条22可以是绳子也可以是链条,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绳子。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移动件结构4是若干个移动珠41,为了使得提升重物时所用的力更小,加快提升的速度,所述移动珠41与开口3的摩擦应尽可能最小,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珠41是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所述第一倒角110的向下延伸的一边1110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移动珠41的圆心距,这样就能保证本发明的正常运作;当然,除此之外,所述移动珠41还可以是紧挨着设置的。
本发明中,所述移动件结构4还可以是固定在索条22外表面上的索条套40(如图4所示)。
本发明中,由于所述移动珠41分别与开口3的槽壁之间仍然存在摩擦,而车辆比较重,长期以往,这样所述移动珠41容易磨损至变形,因此,除了移动珠41之外,所述移动件结构4还可以是下述结构;所述移动件结构4包括带有连接轴42的连接块43(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轴4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44和第二滚轮45,若干所述连接块43固定在索条22上,所述开口3上设有用于供第一滚轮44和第二滚轮45滚动的滑道(图中未画出),利用第一滚轮44和第二滚轮45的滚动代替移动珠41,可以达到减少摩擦,节省材料的目的;另,本发明中所述支臂12也可以是圆杆形的(如图7所示)。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第一立柱111和支臂12之间能够更加牢固,本发明还包括加固件82,所述加固件82起到支撑支臂12和进一步固定的作用。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被提重物能够更加快速且牢固地与所述索条22连接,所述索条上22设有用于勾在被提重物上的钩耳62,以此将被提重物固定在所述索条22。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移动结构4能够更加快速、且顺利地进入开口3内,还包括分别设在开口3上的导向部123(如图8所示),图8是右侧观察时,所述导向部12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向部123设在开口3上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位置。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重物被提到位后,能够不随意掉落,从而使得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还包括设置在支臂12上的预定位置处(此处的预定位置是指重物被提至使用者需要的位置时,此时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处于支臂12上的位置,使用者可以利用本发明将重物提至不同的位置,因此预定位置处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很多个,而每个对应的预定位置处可以设置一个对应的防退结构)的若干个防退结构7,每个所述防退结构7包括插件(图中未画出)和设在支臂12上的与所述插件对应的插孔(图中未画出);提升重物时,当将提升重物成功提至使用者需要的位置后,此时再适当拉索条22,使得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移动至插孔的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侧,此时再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插件可以是杆也可以是销,所述移动件结构4则被插件所卡住;这样所述索条22上的插件固定处与动力装置21处之间的部分的任一处断裂,被提重物也不至于随意移动或掉落。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靠近被提重物一端的索条22断裂而导致被提重物掉落,所述防退结构7还可以是下述的结构:即包括设置在支臂12上的与第一倒角110结构相同的第二倒角72(如图9、图10所示)、以及设有开口且开口尺寸小于移动件结构4的外围尺寸的替换件73,所述替换件73位于第二倒角72的入口720处,当索条22移动至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靠近至所述第二倒角72的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侧时,将替换件73从第二倒角72的入口移开时,然后稍微放松索条22,由于所述第二倒角72与第一倒角110结构相同,因此所述索条22上的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被提重物的一端便会沿着第二倒角的入口720进入第二倒角72,待索条22进入直至预定长度时(此时最佳的是被提重物有支架支撑,这样便能将重物放置在支架上),再将替换件73移回至第二倒角72的入口处,这样所述移动件结构4便不再进入第二倒角72内,也就限制索条22移动;本发明中,可在所述替换件73的顶部设置移动把手730,在所述支臂12上的与移动把手730对应的位置设置穿槽(图中未画出),这样便可通过推动移动把手730达到移动替换件73的目的。
本发明还可以设有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第二种实施例是还设有第二立柱112,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通过横梁81固定成一体,本实施例的优点是使得原有的支撑架单元10更加牢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路边停车库(如图12至图19所示),图12至图15揭示的是路边停车库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路边停车库,请先参见图12,包括至少两个上升平移装置1和一吊篮23,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两个上升平移装置1,每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包括由第一立柱111和支臂12构成的支撑架单元10、用于提拉吊篮23的索条22以及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21,所述支臂12的远离所述第一立柱111的一端设置成向下延伸的第一倒角110,所述支臂12上设有方向朝下的开口3,所述开口3的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倒角110所在的一端113,在所述索条22上的预定长度范围内设有移动件结构4,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所述索条22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所述索条22的一端与动力装置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口3用于与吊篮23连接,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远离吊篮23的一端始终位于开口3内;当吊篮23上升至最高处时,所述吊篮23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下层停放车辆的高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在将车辆安放至预定位置时,操作简单,而且停放车辆速度快,省时,安装也很方便;本发明中,当吊篮23上升至最高处时,所述吊篮23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下层停放车辆的高度,这样可以保证不损坏下层车辆。
本发明中,两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可以共用一个动力装置21,也可以是每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单独使用一个,当两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共用一个动力装置21时,所述动力装置21给两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的索条22同时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单独使用一个动力装置21,本发明中,所述动力装置21是汽油机或者内燃机。
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索条22可以是绳子也可以是链条,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绳子。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第一立柱111支臂121之间能够更加牢固,本发明还包括加固件82,所述加固件82起到支撑支臂12和进一步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移动件结构4是若干个移动珠41,为了使得提升吊篮23时所用的力更小,加快提升的速度,所述移动珠41与开口3的摩擦应尽可能最小,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珠41是相隔预定距离设置的,所述第一倒角110的向下延伸的一边1110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移动珠41的圆心距;当然,除此之外,所述移动珠41还可以是紧挨着设置的。
本发明中,由于所述移动珠41与开口3的槽壁仍存在摩擦,而车辆比较重,这样所述移动珠41容易磨损至变形,因此,除了移动珠41之外,所述移动件结构4还可以是下述结构;本发明中,所述移动件结构4包括带有连接轴42的连接块43(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轴4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滚轮44和第二滚轮45、所述连接块43固定在索条22上,所述开口3上设有用于供第一滚轮44和第二滚轮45滚动的滑道(图中未画出),利用第一滚轮44和第二滚轮45的滚动代替移动珠41,可以达到减少摩擦,节省材料的目的。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吊篮23能够更加快速且牢固地与所述索条22连接,所述吊篮23上设有钩孔61,所述索条22的用于与所述吊篮23连接的一端设有钩耳62,通过将钩耳62勾在钩孔61上,以此将所述吊篮23固定在所述索条22上。
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所述移动件结构4能够更加快速、且顺利地进入开口3内,还包括分别设在开口3上的导向部123(如图8所示),图8是右侧观察时,所述导向部12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向部123设在第一倒角110的向下延伸的一边1110的端口处。
本发明中,为了防止车辆在被提升安放的过程中,车辆移动至吊篮23之外,所述吊篮23上还设有用于限制车辆9移动的限位件5,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5是横切面呈直角的钢件51,本实施例中供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吊篮23底板231上的与车辆9的四个车轮对应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篮23的底板231上的与所述钢件5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图中未画出),钢件51是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吊篮23的底板231上的,当所述钢件51不使用时,可以拨动所述钢件51至各自的凹槽内,以此隐藏起来,方便车辆进入吊篮23;本实施例中,除了是钢制作的外,还可以是其他硬质材料制作的。
本发明中,还包括保护横梁8,所述保护横梁8设在第一立柱111中下部,当索条22损坏导致吊篮23掉落时,所述保护横梁8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在保护吊篮内的车辆9不损坏的同时,保护保护横梁8下方的车辆不被砸坏;另外,优选地,所述横梁8设置成向第一立柱111一端倾斜的状态。
下面以图14至图15为参考,对本发明的具体停车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中,先将本发明中的车库在道路安装好,即先在道路设置两个上升平移装置1和一吊篮23,本发明所用到的零部件较少,因此安装起来很方便且快捷,不需要专业人士也可以安装;本实施例中,道路的其中一侧地面已停有车辆,当需要停车时,此时需要将车辆停在已停车辆的上方,以此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先保证所述吊篮23已置于道路地面上,检查所述吊篮23底板231上的钢件51是否隐藏起来,若是则司机将车辆9开至所述吊篮23内,若否,则先将所述钢件51隐藏起来后,司机再将车辆9开至所述吊篮23内,车辆置于所述吊篮23内后,再使所述钢件51处于不隐藏状态,并位于车辆9的四个车轮处以保证即使吊篮23倾斜车辆9也不至于移动,再将所述吊篮23与两个所述上升平移装置1的索条22连接(如图9、10所示),此时,分别同时启动两个所述动力装置21,两个所述动力装置21分别带动两根所述索条22移动,两根所述索条22在两个所述动力装置21的作用下便往各自的所述动力装置21处回缩,而由于两根所述索条22上设有移动件结构4,且由于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开口3的宽度,因此两根所述索条22在往动力装置21方向回缩时,两根所述索条22则也就分别沿着各自所在的开口3内移动,两根所述索条22的靠近吊篮23的一端则在竖直上升,吊篮23也就被竖直提升起来,这样车辆则就能保持被竖直提升起来,当移动件结构4全部位于所述开口3内时,此时所述吊篮23则上升至最高点,动力装置21继续工作,所述索条22仍往动力装置21方向回缩,但是所述索条22上的未设置移动件结构4的部分则不再进入开口3内,而是从所述开口3内出来,并在车辆重力的作用下位于开口3开口的下方,随着两个动力装置21继续工作,两根所述索条22仍往动力装置21方向回缩,两根所述索条22的位于各自开口3之外的部分便往索条22回缩的方向平移,吊篮23以及车辆9也就被平移,接着当车辆9及吊篮23被移动到预定位置时,也就是此时两个所述动力装置21停止提供动力,车辆9则被安放好(如图15所示);当需要将车辆9放下来时,只需要缓慢放松两根索条22,车辆9便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缓下降至地面;本发明整个停车过程操作非常简单、而且停放车辆快、省时,而且结构非常简单,所需要用到的动力装置少,简单的几个部件就能够实现车辆上升和平移的动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所需投入的成本更低、更适合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中,为了使得吊篮23被提到位后,能够不随意掉落,从而使得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还包括设置在支臂12上的预定位置处(此处的预定位置是指将车辆9安放至预定位置时,此时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吊篮23的一端处于支臂12上的位置)的防退结构7,所述防退结构7包括插件(图中未画出)和设在支臂12上的与所述插件对应的插孔(图中未画出);提升吊篮23时,当将提升吊篮23成功提至安放车辆9的预定位置后,此时再适当拉索条22,使得所述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吊篮23的一端移动至插孔的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侧,此时再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移动件结构4则被插件所卡住;这样所述索条22上的插件固定处与动力装置21处之间的部分的任一处断裂,吊篮23也不至于随意移动或掉落。
本发明中,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车辆9安放好后,靠近吊篮23一端的索条22断裂而导致吊篮23和车辆9掉落,所述防退结构7还可以是下述的结构(图9、图10所示):即包括设置在支臂12上的与第一倒角110结构相同的第二倒角72、以及设有开口且开口尺寸小于移动件结构4的外围尺寸的替换件73,所述替换件73位于第二倒角72的入口720处,当索条22移动至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吊篮23的一端靠近至所述第二倒角72的靠近第一立柱111的一侧时,将替换件73从第二倒角72的入口720移开时,然后稍微放松索条22,由于所述第二倒角72与第一倒角110结构相同,因此所述索条22上的移动件结构4的靠近吊篮23的一端便会沿着第二倒角的入口720进入第二倒角72,待吊篮23位于保护横梁8上时,再将替换件73移回至第二倒角72的入口处,这样所述移动件结构4便不再进入第二倒角72内,也就限制索条22移动,所述吊篮23及车辆9也就被安放在所述保护横梁8上,也就不会随意移动或者掉落了,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本发明中,可在所述替换件73的顶部设置移动把手730,在所述支臂12上的与移动把手730对应的位置设置穿槽(图中未画出),这样便可通过推动移动把手730达到移动替换件73的目的。
本发明的路边停车库还可以设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6至图18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置上升平移装置1的支撑架单元10还包括用于设在道路另外一侧的第二立柱112,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之间通过横梁18连接成一体,安装时是将其中一立柱11安装在道路一侧,在道路的另一侧再安装第二立柱112,且第一立柱111和第二立柱112之间通过横梁18连接成一体(此种情况适用于相对于较为窄一点的道路,比如小区内的道路)。
本发明的路边停车库还可以设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吊篮23的底板231上的限位件5是限位板52,所述限位板52设置在所述吊篮23的底板231上,所述限位板521包括板主体521,在所述板主体521的前端5211和后端5212分别设有前斜坡522和后斜坡523,当将车辆9开至所述吊篮23的底板231上时,车辆9的前轮位于所述前斜坡522的前方,车辆的后轮位于所述后斜坡523的后方,这样车辆9即被限制在所述吊篮23内,也就不易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