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051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 CN 204120515 U (21)申请号 201420554162.5 (22)申请日 2014.09.24 A47B 4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晖而莱进出口有限公司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扁滘 居委会兴华东路 15 号柏安楼公寓 201 之 3 (72)发明人 李展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6 代理人 邹常友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
2、携式折叠层 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 便携式折叠层架。 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 以及设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折叠板一、 折叠 板二和折叠板三, 所述折叠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 板三中间的铰接处连接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 下端套设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左端设有左斜拉 杆, 所述连接件右端设有右斜拉杆 ; 所述左斜拉 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 所述左斜拉杆的下 端与所述左支架下端铰接 ; 所述右斜拉杆的上端 与所述连接件铰接, 所述右斜拉杆的下端与所述 右支架下端铰接 ; 通过支撑杆、 连接件、 左斜拉杆 和右斜拉杆来增加整个层架的稳定性, 具有结构 简单、 使用方便。
3、、 牢固耐用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20515 U CN 204120515 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包括左支架、 右支架以及设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折 叠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板三, 所述折叠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板三中间的铰接处均设有相 互配合的卡钩和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折叠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板三中间的铰接处连接 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套设有连接件, 所述。
4、连接件左端设有左斜拉杆, 所述连接件右 端设有右斜拉杆 ; 所述左斜拉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 所述左斜拉杆的下端与所述左 支架下端铰接 ; 所述右斜拉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 所述右斜拉杆的下端与所述右支 架下端铰接 ; 所述连接件、 左斜拉杆和右斜拉杆设有所述折叠板二与折叠板三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 架的顶端均铰接有托物板, 所述托物板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均设有折叠式支撑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支架下端设 有辅助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
5、120515 U 2 1/2 页 3 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背景技术 0002 层架在平时生活中是比较常用的, 因为它的层数多, 可以放置较多物品, 在放置同 样多的物品时占用的空间较少 ; 但层架移动不是很方便, 而且, 存放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它能有效解 决了层架移动和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牢固耐用的特点。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新型便携式折叠层架, 包括 左支架、。
6、 右支架以及设在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折叠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板三, 所述折叠 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板三中间的铰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钩和卡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折叠板一、 折叠板二和折叠板三中间的铰接处连接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套设有连 接件, 所述连接件左端设有左斜拉杆, 所述连接件右端设有右斜拉杆 ; 所述左斜拉杆的上端 与所述连接件铰接, 所述左斜拉杆的下端与所述左支架下端铰接 ; 所述右斜拉杆的上端与 所述连接件铰接, 所述右斜拉杆的下端与所述右支架下端铰接 ; 所述连接件、 左斜拉杆和右 斜拉杆设有所述折叠板二与折叠板三之间 ;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左支架和右支。
7、架的顶端均铰接有托物板, 所述托物板与所述左支 架和右支架之间均设有折叠式支撑件 ;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左支架下端设有辅助轮。 0007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 克服了背景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型便携 式折叠层架, 它能有效解决了层架移动和存放不方便的问题, 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牢 固耐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09 附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0 图中 : 左支架 1、 右支架 2、 折叠板一 3、 折叠板二 4、 折叠板三 5、 卡钩 6、 卡块 7、 支 撑杆 8、 连接件 9、 左斜拉杆 。
8、10、 右斜拉杆 11、 托物板 12、 支撑件 13、 辅助轮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使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明确。 0012 参见附图 1 至 2, 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支架 1、 右支架 2 以及设在左支架 1 与右支架 2 之间的折叠板一 3、 折叠板二 4 和折叠板三 5, 所述折叠板一 3、 折叠板二 4 和折叠板三 5 说 明 书 CN 204120515 U 3 2/2 页 4 中间的铰接处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卡钩 6 和卡块 7,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折叠板一 3、 折叠板二 4 和折叠。
9、板三 5 中间的铰接处连接有支撑杆 8, 所述支撑杆 8 的下端套设有连接件 9, 所述连 接件 9 左端设有左斜拉杆 10, 所述连接件 9 右端设有右斜拉杆 11 ; 所述左斜拉杆 10 的上端 与所述连接件 9 铰接, 所述左斜拉杆 10 的下端与所述左支架 1 下端铰接 ; 所述右斜拉杆 11 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 9 铰接, 所述右斜拉杆 11 的下端与所述右支架 2 下端铰接 ; 所述连接 件 9、 左斜拉杆 10 和右斜拉杆 11 设有所述折叠板二 4 与折叠板三 5 之间 ;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左支架 1 和右支架 2 的顶端均铰接有托物板 12, 所述托物板 12 与 。
10、所述左支架 1 和右支架 2 之间均设有折叠式支撑件 13 ;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左支架 1 下端设有辅助轮 14。 0015 在折叠状态下需要打开时, 把左支架1、 右支架2向两侧拉开一下, 再把折叠板一3 向下按到位, 在折叠板一 3 和支撑杆 8 的外推、 下压的压力下, 折叠板二 4、 折叠板三 5 也打 开到位, 卡钩 6 和卡块 7 扣在一直, 把托物板 12 向上掀起来扣好折叠式支撑件 13 即可 ; 在 打开状态下需要折叠时, 把支撑件 13 折叠即可把托物板 12 折叠下来, 再把折叠板一 3 中部 向上提使卡钩 6 和卡块 7 分开, 再左支架 1、 右支架 2 向中间收拢即可。 0016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本实用新型 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说 明 书 CN 204120515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20515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2051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