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膜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膜器.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9737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30 CN 202697376 U *CN202697376U* (21)申请号 201220246632.2 (22)申请日 2012.05.29 A01G 9/22(2006.01) (73)专利权人 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6104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官仓镇中 孚街 188 号 (72)发明人 段丽丽 姜后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71 代理人 李世喆 (54) 实用新型名称 卷膜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 具。
2、体涉及一 种卷膜器。卷膜器, 包括 : 电机、 卷膜杆、 传动杆、 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 ; 卷膜杆和传动杆通过 第一减速器连接, 并且卷膜杆的轴线和传动杆的 轴线的角度差为 80 -120 ; 电机与第二减速器 连接, 第二减速器与传动杆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 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器, 在卷膜或者放膜后 能够方便电机的拆卸和移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电机、 卷膜杆、 传。
3、动杆、 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 ; 所述卷膜杆和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减速器连接, 并且所述卷膜杆的轴线和所述传动杆 的轴线的角度差为 80 -120 ; 所述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源箱。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上的盲孔, 所述盲孔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轴向延 伸 ; 所述盲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一对第一通孔 ; 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一个端部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传动杆的径向延伸 ; 。
4、所述传动杆的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端部与所述盲孔相配合, 一对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 孔同被一根螺栓或者插销穿过。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端部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的宽 度, 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径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 ; 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并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 所述凸起的顶部宽度大于其底部 宽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杆的长度为 0.2-5 米。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减速器与。
5、所述第二减速器均 为蜗轮减速器。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控制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卷膜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膜杆的轴线与所述传动杆的轴 线的角度差为 85 -9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97376 U 2 1/4 页 3 卷膜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卷膜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卷膜器, 电机部分是比较重要和昂贵的部分。现有技术中的卷 膜器在卷膜或者放膜的操作使用中, 是将卷膜器整体固定在大棚上, 电机在进行卷膜或者 放膜操作后, 一般会和卷膜器的其它部件。
6、一起留在大棚上, 由于室外的温度、 湿度、 光照的 影响, 电机很容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器, 在卷膜或者放膜后能够方便电机的拆卸和移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卷膜器, 包括 : 电机、 卷膜杆、 传动杆、 第一 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 ; 0005 所述卷膜杆和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减速器连接, 并且所述卷膜杆的轴线和所述传 动杆的轴线的角度差为 80 -120 ; 0006 所述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 接。 0007 优选地, 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源箱。 0008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
7、 0009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上的盲孔, 所述盲孔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轴 向延伸 ; 所述盲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一对第一通孔 ; 0010 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一个端部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传动杆的 径向 延伸 ; 所述传动杆的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端部与所述盲孔相配合, 一对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 第二通孔同被一根螺栓或者插销穿过。 0011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 0012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端部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 的宽度, 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径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 ; 0013 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并与所述凹槽配。
8、合的凸起, 所述凸起的顶部宽度大于其 底部宽度。 0014 优选地, 所述传动杆的长度为 0.2-5 米。 0015 优选地, 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二减速器均为蜗轮减速器。 0016 优选地, 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控制装置。 0017 优选地, 所述卷膜杆的轴线与所述传动杆的轴线的角度差为 85 -95。 0018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卷膜器能够达到下列有益效果 : 0019 1. 方便电机的拆卸和移动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器包括 : 电机、 卷膜杆和 传动杆 ; 所述卷膜杆和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减速器连接, 并且所述卷膜杆的轴线和所述传 说 明 书 CN 202697376 U 3 2/4 页。
9、 4 动杆的轴线的角度差为 80 -120 ; 所述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 传动杆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接。在卷膜或者放膜后电机部分不需要固定在大棚上, 可以放 在地上或者让工人背在身上 ; 第二减速器和连杆通过连接部件活动链接, 方便卷膜器使用 后的拆卸, 拆卸后的电机可以任意移动,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卷膜器方便电机的拆卸和移动。 0020 2. 节省成本。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卷膜器在进行卷膜或者放膜后, 将电机和第二减 速器部分方便地拆卸下来, 拆卸下来的电机和第二减速器还可以用于与其它连杆和减速器 的连接, 不需要每套连杆和减速器上都设置电机,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使用电池。
10、供电 的电机, 不需要连接大量的电线, 减少安装输电线路的费用, 因此节约了成本。 0021 3.电机出现故障的几率降低, 维护费用减少。 现有技术中电机在进行卷膜 或者放 膜操作后, 一般会和卷膜器的其它部件一起留在大棚上, 由于外界湿度、 温度、 光照的影响 电机很容易出现故障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膜器在卷膜或者放膜后电机可拆卸下来, 拆卸 下来的电机可置于室内或者其它合适的环境中, 电机部分出现故障的几率降低, 因此维护 电机的费用减少。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
11、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说明 : 1- 卷膜杆, 2- 第一减速器, 3- 连接部件, 4- 第二减速器, 5- 电源箱, 6- 蓄电池供电电机, 7- 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
12、所有其它实施方式,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 围。 0026 卷膜器, 包括 : 电机、 卷膜杆、 传动杆、 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 ; 0027 所述卷膜杆和所述传动杆通过第一减速器连接, 并且所述卷膜杆的轴线和所述传 动杆的轴线的角度差为 80 -120 ; 0028 所述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传动杆通过连接部件活动连 接。 0029 可理解, 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其中电机与第二减速器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使用 者将电机与第二减速器安装连接起来, 也可以通过生产厂家将电机和第 二减速器连接集 成设置, 形成一体式的减速电机。 0030 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且第二减。
13、速器与传动杆之间通过连接部件进行活动连 接, 所以卷膜器在卷膜或者放膜的操作中不需要将电机安装在大棚上, 也不需要将电机安 装在固定杆上, 使用时可以由工人背着, 或者放置在地上 ; 卷膜或者放膜操作后通过第二减 说 明 书 CN 202697376 U 4 3/4 页 5 速器和传动杆之间的连接部件将电机和第二减速器拆卸下来, 拆卸下来的电机和第二减速 器能够方便地移动, 可以将拆卸下来的电机和第二减速器放置在室内或者其它合适的环境 中, 减少电机由于室外温度、 湿度、 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产生的故障, 降低了电机出现故障的 几率, 电机的维护费用减少 ; 另外拆卸下来的电机和第二减速器可用于与。
14、其它传动杆和卷 膜杆的使用, 不需要每套传动杆和卷膜杆都设置一台电机, 这样就减少了在大棚中使用卷 膜器进行卷膜或放膜的费用。 0031 电机与第二减速器连接, 第二减速器将电机较快的转速变为较低的转速, 带动传 动杆的转动 ; 传动杆与卷膜杆通过第一减速器连接, 第一减速器的作用是将传动杆带动卷 膜器卷动时, 将传动杆较快的转速转化为适合卷膜的转速。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电机设置有电源箱。 0033 卷膜器的电机设置有电源箱, 在电源箱内设置电池, 电池可以采用蓄电池。 在卷膜 器中使用电池供电的电机, 在卷膜或者放膜的操作中不需要使用长长的电线或电缆, 方。
15、便 电机的移动, 而且会节约安装输电线路的费用。 00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 器的转轴上的盲孔, 所述盲孔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轴向延伸 ; 所述盲孔的侧壁上对 称设有一对第一通孔 ; 0035 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一个端部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传动杆的径向延 伸 ; 所述传动杆的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端部与所述盲孔相配合, 一对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 二通孔同被一根螺栓或者插销穿过。 0036 通过螺栓或者插销穿过第二减速器上的第一通孔与传动杆上的第二通孔, 将第二 减速器和传动杆活动连接起来, 在卷膜或者放膜操作后, 再通过。
16、拔下螺栓或者插销的方式 将第二减速器与传动杆拆开 ; 因为第二减速器与电机连接, 所以通过螺栓或者插销的插拔 可以将电机通过第二减速器与传动杆连接或者拆卸下来。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 0038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端部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 的宽度, 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的径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转轴 ; 0039 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并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 所述凸起的顶部宽度大于其 底部宽度。 0040 此为卡口的连接方式, 此方式的特点是通过设置连接部件的结构, 将第二减速器 与传动杆活动连接起。
17、来, 不需要设置或者使用额外的部件。 其中, 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 转轴的端部的凹槽的形状在平面的投影可以为长方形、 棱形、 三角形或者其他的形状 ; 设置 在所述传动杆的一端的凸起与凹槽的形状相互配合, 使得第二减速器能够与传动杆连接起 来并且在卷膜、 放膜操作后能够拆卸开来。 004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传动杆的长度为 0.2-5 米。 0042 可理解, 传动杆的长度为 0.2-5 米, 即本使用新型的卷膜器可以设计成适合不同 高度的大棚使用, 应用范围广泛。 0043 另外, 传动杆也可设置为如鱼竿式可伸缩的传动杆, 通过传动杆的伸缩调节使得 一套连杆就可以。
18、适合不同高度的大棚使用。 004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二减速器均为 说 明 书 CN 202697376 U 5 4/4 页 6 蜗轮减速器。 0045 蜗轮减速器具有反向自锁的功能, 卷膜杆与传动杆通过蜗轮减速器连接, 在停止 卷膜后, 可以防止卷膜杆下滑, 不需要再额外设置防滑器。 0046 通过蜗轮减速器将传动杆与电机连接起来, 因为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轴线和输 入轴的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和同一个轴向上, 当传动杆与电机连接起来后, 传动杆的轴线 与电机的转轴的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和同一个轴向上, 这样的设置方便工人在地面上进 行卷膜和放膜的操作。
19、。 004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电机上设置有控制装置。 0048 可理解, 电机上设置的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膜的卷起去放下操作, 而且也会控制卷 膜或放膜的速度等。 004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优选地, 所述卷膜杆的轴线与所述传动杆的轴线 的角度差为 85 -95。 005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卷膜器进行卷膜或者放膜的操作中, 卷膜杆沿种植大棚的长 度方向放置将膜卷起或者放下 ; 卷膜器的电机部分放置在地上或者由工人背着, 与卷膜杆 连接的传动杆沿种植大棚的高度方向放置, 将卷膜杆的轴线与所述传动杆的轴线的角度差 设置为 85 -95, 所用的传动杆长度短而且。
20、传动的扭矩力大, 此角度差数据也是根据在 实际的应用中总结得来。 0051 具体实施例 : 0052 如图1所示, 卷膜器, 包括 : 蓄电池供电电机6、 卷膜杆1、 传动杆7、 第一减速器2和 第二减速器 4 ; 0053 卷膜杆 1 和传动杆 7 通过第一减速器 2 连接, 并且卷膜杆 1 的轴线和传动杆 7 的 轴线的角度差为 90; 蓄电池供电电机 6 与第二减速器 4 连接, 第二减速器 4 与传动杆 7 通 过连接部件 3 活动连接。蓄电池供电电机 6 上设置有电源箱 5, 电源箱 5 内放置蓄电池。连 接部件3包括 : 设置在第二减速器4的转轴上的盲孔, 所述盲孔沿第二减速器4的。
21、转轴的轴 向延伸 ; 所述盲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通孔;设置在传动杆7的一个端部的第二通孔, 所 述第二通孔沿传动杆 7 的径向延伸 ; 传动杆 7 的设置有第二通孔的端部的直径与所述盲孔 的直径相配合, 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被一根螺栓或者插销穿过。第一减速器 2 和 第二减速器 4 的减速比为 10:1。 0054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 非对其限制 ;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 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697376 U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9737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