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式鞋底清洁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尘式鞋底清洁机.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15523.6 (22)申请日 2016.12.07 (71)申请人 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15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 雁荡山路88号 (72)发明人 周荣 黄金英 吴金炳 (51)Int.Cl. A47L 23/26(2006.01) (54)发明名称 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器, 包括 多个独立转动的毛刷、 吸尘装置、 机架、 电机、 控 制器, 机架包括踏板, 踏板上设置有供毛刷穿过 的开口, 毛刷。
2、的底部连接有使其旋转的蜗轮, 由 电机带动蜗轮旋转, 在毛刷与蜗轮所在位置的侧 壁或底部上设置有吸尘口, 吸尘口通过吸尘管连 接吸尘装置。 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蜗轮, 蜗轮带 动毛刷, 使得多个毛刷独立旋转, 位于毛刷上的 刷毛高于踏板, 从而对位于踏板上的鞋底进行旋 转清洁, 同时在毛刷对鞋底进行清洁的同时, 对 毛刷刷落的灰尘进行回收, 使得毛刷更加洁净, 清洗效果更好且更快, 使得本发明在提供了不同 清洁方式的同时, 也提高了清洁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6725237 A 2017.05.31 CN 106725237 A 1.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器, 包括多。
3、个独立转动的毛刷 (1) 、 吸尘装置 (2) 、 机架 (3) 、 电机 (4) 、 控制器 (5)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 (3) 包括踏板 (32) , 所述踏板 (32) 上设置有供毛刷 (1) 穿过的开口; 所述毛刷 (1) 的底部连接有使其旋转的蜗轮 (11) , 所述蜗轮 (11) 连接有使 立向旋转变为横向旋转的蜗杆 (12) , 所述电机 (4) 带动蜗杆 (12) 旋转; 所述毛刷 (1) 与蜗轮 (11) 所在位置的侧壁或底部上设置有吸尘口 (26) , 所述吸尘口 (26) 通过吸尘管 (25) 连接吸 尘装置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鞋底清洁器,。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 (12) 与垂直旋转的 减速齿轮 (13) 连接, 所述减速齿轮 (13) 与驱动齿轮 (41) 啮合连接, 所述电机 (4) 通过驱动轴 (42) 带动驱动齿轮 (41) 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式鞋底清洁器, 其特征在于: 处于同一列的所述蜗轮 (11) 与同一蜗杆 (12) 连接, 且所述蜗轮 (11) 只与一个蜗杆 (12) 连接; 与蜗杆 (12) 连接的减速齿 轮 (13) 相邻之间啮合连接, 且其中一个减速齿轮 (13) 与驱动齿轮 (41) 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鞋底清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装置 (2) 连接有排。
5、 气管 (24) , 所述排气管 (24) 上连接真空管 (21) , 所述真空管 (21) 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开关 (22)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吸尘式鞋底清洁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口 (26) 位 于侧壁的上方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5237 A 2 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鞋底清洗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开始对室内 环境产生了更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持室内的持续清洁卫生, 人们在做好室内打扫的同时, 也 需。
6、要控制室外的灰尘来源, 而这其中, 灰尘的主要来源是人们从外面回家时, 鞋底上沾的灰 尘或泥土; 不仅如此, 据美国广播公司 早安, 美国 节目在2008年做了检测鞋底细菌的研 究, 结果发现鞋底90%以上的细菌会转移到地板上, 而且地毯甚至藏匿更多细菌, 这些细菌 都是引起我们肠、 胃、 肺感染的凶手, 可见, 鞋底上携带的不只是影响卫生的灰尘, 而且还有 影响健康的细菌。 0003 过去的人们试图通过入室换鞋或者戴上鞋套来解决该问题, 然而, 由入室换鞋或 者戴上鞋套所引起的麻烦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使得这两种解决方式变得名存实亡; 在此 基础上, 人们在进入室内的门口放置有粘性物质, 用来。
7、吸附鞋底的灰尘或泥土, 但该方式需 要频繁的更换该粘性物质, 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另外一种的解决方式为单脚鞋底清洁机, 即 一只脚站着, 起支撑作用, 另一只脚放置清洁口, 从而完成这只脚的鞋底清洗, 然后对换, 从 而完成两只脚的鞋底清洁, 该方式的问题依旧是麻烦, 同时花费了两倍的时间。 0004 针对以上问题, 专利号200820209977.4的电动清洁踏垫, 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辊和 和传动辊同时转动, 从而带动清洁带转动, 人体的重量由设置在清洁带两侧的条形支持板 进行支撑, 当清洁带转动时, 由于清洁带的高度大于条形支撑板的高度, 清洁带会对鞋底进 行清理, 此后, 诸如申请号201。
8、120292056.0的全自动鞋底清洁机、 申请号201320338490.1的 组合式鞋底清洗机均采用支撑杆支撑人体, 由位于支撑杆之间的清洁带进行对鞋底的清 洁, 所不同的是在相同的清洁方式的基础上, 一个通过压簧识别人, 从而自启动; 一个增加 了鞋底残留水吸干的功能, 即两者都没有采用新的清洁方式, 清洁鞋底的方式太过单一。 0005 因此, 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采用新的清洁方式的鞋底清洁机。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通过电机带动蜗轮, 蜗轮带 动毛刷, 使得多个毛刷独立旋转, 位于毛刷上的刷毛高于踏板, 从而对位于踏板上的鞋底进 行旋转清洁。。
9、 为实现上述目的, 达到上述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包括多个独立转动的毛刷、 吸尘装置、 机架、 电机、 控制器, 机 架包括踏板, 踏板上设置有供毛刷穿过的开口; 在毛刷的底部连接有使其旋转的蜗轮, 蜗轮 连接有使立向旋转变为横向旋转的蜗杆, 电机通过蜗杆带动蜗轮旋转, 位于毛刷上的刷毛 高于踏板, 从而对位于踏板上的鞋底进行旋转清洁; 在毛刷与蜗轮所在位置的侧壁或底部 上设置有吸尘口, 吸尘口通过吸尘管连接吸尘装置, 由吸尘装置对落入该空间的灰尘进行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725237 A 3 吸附和收集。 0007 作为电机带动蜗杆。
10、旋转的一种优选方式, 每一个蜗杆与一个垂直旋转的减速齿轮 连接, 减速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电机则通过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 驱动齿轮带动 减速齿轮, 从而带动蜗杆旋转。 0008 作为电机带动蜗轮旋转的一种优选方式, 处于同一列的蜗轮与同一蜗杆连接, 且 所述蜗轮只与一个蜗杆连接; 与蜗杆连接的减速齿轮相邻之间啮合连接, 此时, 只需要其中 一个减速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当驱动齿轮旋转后, 带动其中一个减速齿轮转动, 通过 啮合连接, 使其所有的减速齿轮一起转动, 即所有的蜗杆同时转动, 从而使蜗轮发生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 蜗轮为横向转动, 驱动齿轮、 减速齿轮为立向旋转, 蜗。
11、杆与蜗轮之间的传 动改变了旋转面, 使得电机可以水平放置在机架内, 减小该清洁器的整体高度。 0009 为防止吸尘装置内的集尘盒出现尘满, 在排气管上连接真空管、 真空管的另一端 连接有报警开关, 集尘盒内的灰尘积满时, 排气管内的流速变小, 使得真空管里面的气体变 多, 气压变强, 报警开关内的装置受气压影响开始膨胀, 从而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发出警 报。 0010 作为吸尘口的一种优化方式, 将吸尘口设置在侧壁的上方位置。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与现有技术的相比, 采用了新的清洁方式, 通过电机带动蜗轮 旋转, 从而带动多个独立的毛刷进行旋转, 位于毛刷上的。
12、刷毛高于踏板, 从而对位于踏板上 的鞋底进行旋转清洁; 同时, 对毛刷刷落的灰尘进行回收, 使得毛刷更加洁净, 清洗效果更 好且更快。 0012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3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吸尘式鞋底清洁机的第一实施例; 图2为在图1的基。
13、础上切除部分机架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图1的基础上切除部分机架后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图1的基础上切除底部外壳后的仰视图; 其中, 上述附图包括如下附图标记: 毛刷1、 吸尘装置2、 机架3、 电机4、 控制器5、 蜗轮11、 蜗杆12、 减速齿轮13、 工作轴14、 真 空管21、 报警开关22、 集尘盒23、 排气管24、 吸尘管25、 吸尘口26、 开关31、 踏板32、 驱动齿轮 41、 驱动轴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 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4所示, 一种吸尘式鞋底清洁机, 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包括毛刷1、 吸尘装置 说 。
14、明 书 2/4 页 4 CN 106725237 A 4 2、 机架3、 电机4、 控制器5以及传动器件。 0015 如图1所示的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机架3包括开关31、 踏板32, 其中踏板32的 水平高度低于毛刷1, 在踏板32上设置有多个与毛刷1数量相对应的开口, 该开口供毛刷1穿 过。 0016 结合图2、 3可知, 完成鞋底清洗的传动器件包括蜗轮11、 蜗杆12、 减速齿轮13、 工作 轴14、 驱动齿轮41和驱动轴42, 毛刷1通过工作轴14与蜗轮11连接, 蜗轮11与蜗杆12连接, 蜗 杆12与减速齿轮13连接, 相邻的减速齿轮13啮合连接, 其中第一个减速齿轮13啮合连接。
15、有 驱动齿轮41, 驱动齿轮41通过驱动轴42与电机4连接。 0017 以图3的方向为准, 蜗轮11之间相互不连接, 处于同一列的蜗轮11与同一蜗杆12连 接, 且蜗轮11只与一个蜗杆12连接, 如图3所示, 从右往左数, 第一、 二列的蜗轮11与同一蜗 杆12连接, 第三、 四列的蜗轮11与同一蜗杆12连接, 第五、 六列的蜗轮11与同一蜗杆12连接。 0018 结合图2、 3可知, 用来构成风循环系统的器件包括设置在机架3内的吸尘装置2, 毛 刷1与蜗轮11所在位置的侧壁上方之间设置有吸尘口26, 吸尘口26通过吸尘管25连接吸尘 装置2。 0019 如图3所示, 吸尘装置2内设置有集尘盒。
16、23, 用来收纳灰尘, 集尘盒23上有便于人们 取放的把柄; 在排气管24上连接真空管21, 真空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开关22。 0020 结合上述对于该实施例的结构描述, 该实施例为达到不同技术效果的过程描述如 下: 该实施例完成鞋底清洁的过程如下: (1) 、 按下开关, 启动机器, 鞋底踩在踏板32上; (2) 、 电机4启动, 通过驱动轴42带动驱动齿轮41旋转, 驱动齿轮41通过减速齿轮13带动 蜗杆12转动, 蜗杆12带动蜗轮11转动, 蜗轮11通过工作轴14带动毛刷1进行转动, 位于毛刷1 上的刷毛对鞋底进行旋转清洁; (3) 、 在刷毛对鞋底进行旋转清洁的同时, 吸尘装置2。
17、开始启动, 毛刷1刷落的灰尘通过 侧壁上方的吸尘口26落入到吸尘装置2内; (4) 、 在达到设定的时间后, 吸尘装置2和电机4停止工作, 即完成了鞋底清洁的作业。 0021 该实施例完成尘满检测的过程如下: 当集尘盒23内的灰尘积满到一定程度后时, 排气管24内的流速变小, 使得真空管21里面的气体变多, 气压变强, 报警开关22内的装置受 气压影响开始膨胀, 从而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发出警报。 0022 通过上述对于该实施例的结构描述和工作过程描述, 可知, 本实施例能实现的技 术效果有: 1、 减速齿轮13之间啮合连接, 相邻的减速齿轮13的转动方向相反, 相邻的蜗杆12的转 动方向也相反。
18、, 即第1、 3、 5列的蜗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第2、 4、 6列的蜗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与 同一蜗杆12连接的左右两组蜗轮11之间的转动方向也相反, 即第1、 2列的蜗轮的转动方向 相反, 第3、 4列的蜗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第5、 6列的蜗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 即第1、 4、 5列的毛刷1的旋转方向相同, 第2、 3、 6列的毛刷1的旋转方向相同, 且两者之间的旋转方 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 整个踏板上共有36个毛刷1, 其中18个毛刷1同向, 18个毛刷1反向, 使得36个毛刷作用于脚底的作用力相互抵消, 达到相对平衡, 较之现有技术中清洁带朝一 个方向转动来说, 更加安全可。
19、靠。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725237 A 5 0023 2、 在毛刷1对鞋底进行清洁的同时, 对毛刷1刷落的灰尘进行回收, 使得毛刷1更加 洁净, 清洗效果更好且更快。 0024 3、 通过控制器5控制, 真空管21和报警开关22的配合, 从而对集尘盒23内的灰尘进 行实时监控, 保证了集尘盒23内尘满时能及时提醒人们清理。 0025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 改变驱动齿轮41与减速齿轮13的 位置关系, 即图4中电机4位置降低, 与电机4连接的驱动齿轮41位于减速齿轮13的下方, 在 此实施例中, 驱动齿轮41位于第一个减速齿轮13的下方, 其他等同。
20、的实施例包括将驱动齿 轮41位于第二个或最后一个减速齿轮13的下方。 0026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 每一列的蜗轮11单独与一个蜗杆 12连接, 蜗杆12连接着相邻之间啮合的传动齿轮, 驱动齿轮41与减速齿轮13连接, 减速齿轮 13与传动齿轮之间连接, 这样虽然增加了蜗杆12以及传动齿轮的数量, 但相邻的传动齿轮 之间的转动方向相反, 即相邻之间的毛刷1的转动方向相反, 从而使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 毛刷1分布的更加均匀, 使得人站在踏板32上受到的相互抵消的力更加均衡。 002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 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 但是,凡 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 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 出的些许更动、 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 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 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 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 修饰与演变等, 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725237 A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6725237 A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6725237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