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导向钻井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煤层气钻井、地质勘探、矿山钻探
行业领域的一种旋转导向钻井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要求,大位移井、三维多目标井、长水
平段水平井、分支井等复杂结构井越来越多,常规滑动钻井技术虽然能够
满足钻井工艺的技术要求,但钻进效率大大低于旋转钻进,并且存在井眼
净化差、井身质量差、井下复杂情况频发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油气藏
的高效开发。因此发展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即采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在
旋转钻井方式下实现井斜和方位的调整,配合随钻测量技术和井下控制技
术,在进行井下测量信息实时反馈的同时,自动调整井下工具的造斜能力,
实现复杂井眼轨迹的连续、自动控制,提高钻井效率和开发效益。国外石
油公司根据各种偏置原理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并已经
成功进行了商业化应用,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philips公司的井底
旋转闭环控制变径稳定器tracks系统,sperry-sun公司的遥控变径稳定器
AGS系统在复杂结构井的钻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只能调整井
斜不能调整方位,因此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BakerHughes公司的带地质
导向的井下闭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RCLS属于静止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camco公司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SRD属于调节式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施卢
默格公司的滑动套筒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专利号99127768.6)、液压伺服环
路旋转可转向钻井系统(专利号00104162.2)、自动控制的旋转可控钻井系
统及方法(专利号99127889.5)等,实现了三维控制。国内研究机构根据
国外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旋转导向钻井装置的研究,例如舵板式钻
头导向器(专利号96211800.1)、偏心稳定器钻井导向工具(专利号
91210649)、井眼轨迹控制器(专利号96226289.6)等,虽然能够进行定向
钻井和方位调整,但不能连续实时控制井眼轨迹,并且由于关键技术的垄
断以及元器件的限制,国内旋转导向钻井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室内研究阶段,
难以满足国内油气田高效开发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采用旋转钻井方式钻
进的前提下,利用液压、钻压,并配合随钻测量工具进行井斜和方位控制,
实现井下连续实时调整,提升复杂井眼轨迹的控制能力,提高钻井效率和
安全性,并且能够达到结构设计简单、适用范围广、性能平稳可靠、维修
保养方便、使用成本低廉的旋转导向钻井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旋转导向钻井装置,心轴1安装在定向筒2内部,心轴1与定向筒2
之间通过设置在心轴1外壁上环形凸沿和设置在定向筒2内壁上的环形凹
槽构成沿轴向移动和周向旋转配合,心轴1上加工有间隔分布的上旁通孔
9、下旁通孔19,其中上旁通孔9上部的定向筒2内壁上设有环形定位腔,
定位腔内设有定位器6和定位键7,定位器6和定位键7分别固连在心轴1
和定向筒2上,定位器6上加工定位键槽25和斜面,定位键7能够沿定位
器6斜面滑动并与定位键槽25轴向插接配合,控制阀12安装在定向筒2
与心轴1之间环空内,并能够相对转动,控制阀12上端与定向筒2之间安
装拉伸弹簧10,控制阀12内壁或外壁上加工控制滑槽13,与之对应的心
轴1或定向筒2上固有控制销14,控制滑槽13和控制销14构成轴向往复
移动的限位配合,心轴1上旁通孔9与控制阀12顶端腔室相通,控制阀
12下端加工连通孔16,连通孔16在控制阀12相对心轴1往复移动过程与
下旁通孔19关闭或相通,在下旁通孔19下部的定向筒2筒壁径向设有偏
置块18,偏置块18与定向筒2之间安装压缩弹簧17,偏置块18、定向筒
2、心轴1外壁形成密封腔。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
心轴1与定向筒2结合部设有浮动轴承4、浮动轴承22和止推轴承5、
止推轴承21。
控制滑槽13设有三个轴向位移控制止点;偏置块18安装在定向筒2
上靠近钻头的一端并非均匀分布定向筒2上。
由心轴1、定向筒2、定位器6、定位键7形成的腔室内充满润滑油;
控制滑槽13内充满润滑油。
偏置块18外表面加工直棱,且与轴线平行;定向筒2为非圆形结构。
心轴1与定向筒2之间、控制阀12与定向筒2和心轴1外壁之间均安
装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旋转导向钻井装置能够在采用旋转钻井方式钻进的同时,利
用液压、钻压,并配合随钻测量工具进行井斜和方位控制,实现井下实时
调整,从而提高复杂井眼轨迹的控制能力,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打破
国外技术垄断,到达利用低成本、高效率、高安全性钻井技术开发油气藏
的目的。
同时,旋转导向钻井装置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可靠、加工方便、传递
扭矩大、运行平稳等特点,对于提高复杂结构井的钻井效率和延伸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旋转导向钻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旋转导向钻井装置定位键脱离定位器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旋转导向钻井装置定位键进入定位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旋转导向钻井装置定位槽的放大展开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断面示意图。
图中:1-心轴、2-定向筒、3-密封装置、4-浮动轴承、5-止推轴承、6-
定位器、7-定位键、8-密封装置、9-旁通孔、10-拉伸弹簧、11-密封装置、
12-控制阀、13-控制滑槽、14-控制销、15-密封装置、16-连通孔、17-压缩
弹簧、18-偏置块、19-旁通孔、20-腔室、21-止推轴承、22-浮动轴承、23-
密封装置、24-中心孔、25-定位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参照附图1,旋转导向钻井装置,心轴1安装在定向筒2内部,心轴1
与定向筒2之间通过设置在心轴1外壁上环形凸沿和设置在定向筒2内壁
上的环形凹槽构成沿轴向移动和周向旋转配合,心轴1上加工有间隔分布
的上旁通孔9、下旁通孔19,其中上旁通孔9上部的定向筒2内壁上设有
环形定位腔,定位腔内设有定位器6和定位键7,定位器6和定位键7分
别固连在心轴1和定向筒2上,定位器6上加工定位键槽25和斜面,定位
键7能够沿定位器6斜面滑动并与定位键槽25轴向插接配合(参照附图2
和3),控制阀12安装在定向筒2与心轴1之间环空内,并能够相对转动,
控制阀12上端与定向筒2之间安装拉伸弹簧10,控制阀12内壁或外壁上
加工控制滑槽13,与之对应的心轴1或定向筒2上固有控制销14,控制滑
槽13和控制销14构成轴向往复移动的限位配合,心轴1上旁通孔9与控
制阀12顶端腔室相通,控制阀12下端加工连通孔16,连通孔16在控制
阀12相对心轴1往复移动过程与下旁通孔19关闭或相通,在下旁通孔19
下部的定向筒2筒壁径向设有偏置块18,偏置块18与定向筒2之间安装
压缩弹簧17,偏置块18、定向筒2、心轴1外壁形成密封腔。
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包括:
心轴1与定向筒2结合部设有浮动轴承4、浮动轴承22和止推轴承5、
止推轴承21。
参照附图4,控制滑槽13设有三个轴向位移控制止点;参照附图5偏
置块18安装在定向筒2上靠近钻头的一端并非均匀分布定向筒2上。
由心轴1、定向筒2、定位器6、定位键7形成的腔室内充满润滑油;
控制滑槽13内充满润滑油。
参照附图5,偏置块18外表面加工直棱,且与轴线平行;定向筒2为
非圆形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应用说明:
心轴与钻柱及钻头连接,当进行造斜井段钻进时,高压钻井液首先经
过心轴上部旁通孔进入控制阀上部,并推动控制阀下行,当控制阀连通孔
与心轴下部旁通孔相通时,高压钻井液进入偏置块下部腔室,推动偏置块
伸出并与井壁接触,产生侧向力使得近钻头钻具组合与井眼形成偏心,施
加钻压使得定位键脱离定位器,然后旋转钻柱驱动钻头破岩钻进;当进行
稳斜井段钻进时,停泵,偏置块缩回,控制阀上行,将连通孔与心轴下部
旁通孔关闭,同时由于控制销和控制滑槽的作用使得控制阀在开泵时下行
锁死,然后开泵,施加钻压,由于高压钻井液不会进入偏置块下部腔室,
因此不会伸出,近钻头钻具组合与井眼同心,同时旋转钻柱驱动钻头破岩
钻进;当进行摆工具面时,停泵,上提钻柱,此时心轴沿定位器斜面进入
定位槽,转动钻柱驱动心轴、定位筒同时转动,直至设计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