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75232.9 (22)申请日 2016.11.25 (73)专利权人 于彩云 地址 735000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小西街4 号 (72)发明人 于彩云 范聚元 (74)专利代理机构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62002 代理人 徐星 (51)Int.Cl. A01C 7/08(2006.01) A01C 7/20(2006.01) A01C 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
2、种田间 自动播种装置, 包括主体, 主体顶部设有箱盖, 箱 盖底部设有播种箱, 播种箱一侧设有电机, 播种 箱内腔贯穿设有轴承, 轴承上设有推动轮, 轴承 一侧连接有变速器, 变速器一侧设有开关, 该新 型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该装置在播种箱内设置了 推动轮, 同时由变速器对推动轮转速进行活性调 节, 有效地控制了播种的疏密间距, 保证了播种 的整齐划一和其精确度, 同时播种装置的尖端漏 种设置, 不仅使得其具有了翻土功能, 也保证了 播种的埋藏深度, 提高了成活率, 此外, 机械化还 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 他们带来了福音, 该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高 效高产, 。
3、有效解决了背景中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371076 U 2017.08.04 CN 206371076 U 1.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包括主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 (1) 顶部设有箱盖 (2) , 所述箱盖 (2) 底部设有播种箱 (3) , 所述播种箱 (3) 一侧设有电机 (4) , 所述播种箱 (3) 内腔贯 穿设有轴承 (5) , 所述轴承 (5) 上设有推动轮 (6) , 所述轴承 (5) 一侧连接有变速器 (7) , 所述 变速器 (7) 一侧设有开关 (8) , 所述开关 (8) 一侧设有调控阀 (9) , 所述轴承 (5)。
4、 两端设有定位 螺丝 (10) , 所述轴承 (5) 另一侧连接有传动带 (11) , 所述传动带 (11) 一侧连接有转轴 (12) , 所述播种箱 (3) 底部设有播种铲 (13) , 所述播种铲 (13) 底部设有漏孔 (1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盖 (2) 顶部设有把 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铲 (13) 为中空设 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器 (7) 为太阳能 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
5、 (4) 电动连接转 轴 (12) , 所述转轴 (12) 传动连接轴承 (5)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71076 U 2 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属于农业技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 而作为农业 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农业器械, 我们必须给与更多的重视, 现如今我国播种机的发展比较滞 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 我国一些科研院所开始引进国外播种机技术, 但是落于人后的学习使 得我们总是在追随别人的脚步, 播种机械技术发展缓慢, 一些偏远地区播种很大。
6、程度上仍 然靠人工完成, 机械化程度很低、 效率差、 试验结果误差大, 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 造 成了工作效率低下, 甚至会延误农时, 降低作物产量,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育种事业的蓬勃发 展, 而我们此次的设计便是对该块空白的弥补, 迎合使用者诉求的发明创造, 促进了我国农 业机械的发展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该新型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该装置在播种箱内设置了推动轮, 同时由变速器对推 动轮转速进行活性调节, 有效地控制了播种的疏密间距, 保证了播种的整齐划一和其精确 度, 同时播种装置的尖端漏种设置, 不仅使得其具有了翻土功能, 也保证了播种的埋藏深 度, 提高了成活率, 此外, 。
7、机械化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他们带来 了福音, 该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高效高产, 有效解决了背景中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包括主体, 所述主体顶部设有箱盖, 所述 箱盖底部设有播种箱, 所述播种箱一侧设有电机, 所述播种箱内腔贯穿设有轴承, 所述轴承 上设有推动轮, 所述轴承一侧连接有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一侧设有开关, 所述开关一侧设有 调控阀, 所述轴承两端设有定位螺丝, 所述轴承另一侧连接有传动带, 所述传动带一侧连接 有电机, 所述播种箱底部设有播种铲,。
8、 所述播种铲底部设有漏孔。 0006 进一步而言, 所述箱盖顶部设有把手。 0007 进一步而言, 所述播种铲为中空设计。 0008 进一步而言, 所述变速器为太阳能充电。 0009 进一步而言, 所述电机电动连接转轴, 所述转轴传动连接轴承。 0010 该新型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该装置在播种箱内设置了推动轮, 同时由变速器对推 动轮转速进行活性调节, 有效地控制了播种的疏密间距, 保证了播种的整齐划一和其精确 度, 同时播种装置的尖端漏种设置, 不仅使得其具有了翻土功能, 也保证了播种的埋藏深 度, 提高了成活率, 此外, 机械化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降低了劳动强度, 为他们带来 了福。
9、音, 该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高效高产, 有效解决了背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71076 U 3 0011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俯视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播种铲结构图。 0015 图中标号: 1、 主体; 2、 箱盖; 3、 播种箱; 4、 电机; 5、 轴承; 6、 推动轮; 7、 变速器。
10、; 8、 开 关; 9、 调控阀; 10、 定位螺丝; 11、 传动带; 12、 转轴; 13、 播种铲; 14、 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 如图1-3所示, 一种田间自动播种装置, 包括主体1, 所述主体1顶部设有箱盖2, 既 起到了遮蔽保护作用, 也保证了播种时的安全, 防止种子在旋转播种时弹出播种箱3, 所述 箱盖2底部设有播种箱3, 便于种子的放置和播种时种子的下放, 所述播种箱3一侧设有电机 4, 通过传动带11带动推动轮6的转动。
11、, 为播种的进行提供了充足动力, 所述播种箱3内腔贯 穿设有轴承5, 带动上面的推动轮6的运转, 为种子下放提供推动力, 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 行, 所述轴承5上设有推动轮6, 便于推动种子进入播种铲13中间, 滑行进土壤中, 完成播种 作业, 所述轴承5一侧连接有变速器7, 可以有效调节轴承5转动速度, 从而控制推动轮6的运 转速度, 来对播种作业进行调控, 使播种疏密有序, 提高了播种的有序性和播种效率, 所述 变速器7一侧设有开关8, 对变速器7的的运行进行调控, 保证设备的平稳运行, 所述开关8一 侧设有调控阀9, 对运转速度进行实施调控, 从而控制播种的速度、 疏密度, 所述轴承5两端。
12、 设有定位螺丝10, 起到了定位和固定作用, 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 所述轴承5另一侧 连接有传动带11, 起到了连接转轴12和轴承5的作用, 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行, 所述传动带 11一侧连接有电机12, 带动了设备的运转, 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行, 所述播种箱3底部设有 播种铲13, 既起到了翻土的作用也保证了播种作业的完成, 所述播种铲13底部设有漏孔14, 使得种子能够通过其滑入土壤中, 从而完成播种, 保证了设备的运行。 0018 更具体而言, 所述箱盖2顶部设有把手, 便于使用者操作, 所述播种铲13为中空设 计, 便于种子能够通过中空部分滑入土壤中, 从而完成播种作业, 所述变速。
13、器7为太阳能充 电, 保证了设备的电量充足, 也节约了能源, 所述电机4电动连接转轴12, 所述转轴12传动连 接轴承5, 装置间的协作保证了设备的平稳运行。 0019 该新型在电机运行后, 转轴通过传动带带动轴承转动, 从而带动轴承上的的推动 轮动动, 此时放置于播种箱中的种子将随着推动轮的转动被推入播种铲中空内腔里, 顺着 滑落至漏孔, 在播种铲进行翻土的同时播种进入到土壤中, 最后完成播种作业, 而调速器的 设置可对推动轮的运转速度进行调控, 从而调节播种的间距和速度, 使得播种作业可以灵 活调整, 同时播种装置的尖端漏种设置, 不仅使得其具有了翻土功能, 也保证了播种的埋藏 深度, 提。
14、高了成活率, 该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高效高产, 有效解决了背景中的问题。 0020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 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 因此,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凡是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 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71076 U 4 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7107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371076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371076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