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一种旋耕机.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7343893
  • 上传时间:2019-10-04
  • 格式:PDF
  • 页数:11
  • 大小:468.0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18992.2

    申请日:

    20171212

    公开号:

    CN107801431A

    公开日:

    201803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33/02,A01B33/08,A01B33/10

    主分类号:

    A01B33/02,A01B33/08,A01B33/10

    申请人:

    天津牧耘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俊德,卫勇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营路A区2001-26

    优先权:

    CN201711318992A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栾志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耕机,包括旋耕装置、行走装置、整压装置、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旋耕装置设于行走装置的末端,整压装置设于旋耕装置的末端,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均设于旋耕装置上,旋耕装置包括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系统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固定架的设计,通过上拉杆、下拉杆和升降装置将旋耕装置悬挂于行走机构上,通过升降装置来控制旋耕装置的升降,防止旋耕刀具的下陷,保证旋耕装置在不平土地进行旋耕时旋耕深度始终一致;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前后设置,使得整机功耗较低,保证了上部耕层土壤和下部生土不混合,保证作物生产环境,降低了作业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旋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耕装置、行走装置、整压装置、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旋耕装置设于所述行走装置的末端,所述整压装置设于所述旋耕装置的末端,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均设于所述旋耕装置上,所述旋耕装置包括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所述第一刀轴与所述第二刀轴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装置还包括支撑板、固定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安装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分别通过安装板依次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下部,所述固定架一端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固定架另一端与所述行走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刀轴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应,相邻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转轴螺孔,相邻所述第一凸块之间设有第一刀轴螺孔,所述第一转轴螺孔与所述第一刀轴螺孔相适应,所述第一刀轴通过所述第一凸块插入所述第一凹槽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刀轴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凸块相适应,相邻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转轴螺孔,相邻所述第二凸块之间设有第二刀轴螺孔,所述第二转轴螺孔与所述第二刀轴螺孔相适应,所述第二刀轴通过所述第二凸块插入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齿轮箱总成和第二齿轮箱总成,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出轴两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总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总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箱总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箱总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前车桥和后车桥,所述前车桥与所述后车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车轮包括轮体,所述轮体两端向外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轮体外壁面形成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多个防滑片,所述防滑片与所述轮体外壁面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上拉杆、下拉杆和升降装置,所述上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后端连接,所述上拉杆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下拉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前端连接,所述下拉杆另一端与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调节开关和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调节开关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压装置与所述旋耕装置之间设有刮泥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耕机。

    背景技术

    旋耕机具有耕地和耙地的双重作用,耕后田面土壤松碎、地表平整,耕前田面施的基肥在耕后可均匀地拌和在土壤中,达到在农艺上分层施肥的要求。

    通常所说的旋耕机通常指旋耕刀轴为水平轴布置的旋耕机,也称为卧式旋耕机,也是我国应用最广的耕整地机械。这类机具作业时依靠安装在刀轴上的旋耕刀的旋转和机组前进的复合运动,完成土壤的碎土、地表的平整等田间耕整作业。其作业深度是重要的性能指标,通常作业深度一般在8-15cm,作业深度受旋耕刀的最大回转半径、传动箱体和支撑板等刀轴支撑处的最低点的位置等限制,以及配套动力大小的影响,无法完成更深的作业,长期使用旋耕机耕整作业,土壤耕层会变浅,土壤硬化层上升,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同时,旋耕机构在对比较松软或湿润土地进行旋耕时,经常出现旋耕刀片下陷或撬起,至到旋耕刀柄陷入土中,使旋耕机停止工作;在对不平土地进行旋耕时旋耕深度不一致农作物的生长;旋耕后的土壤有大小不同的土地,不利于种苗的种植。同时,在松软土质耕地时,旋耕机的车轮很容易陷进土里,很难将旋耕机弄出来,且因旋耕机结构复杂不便于拆卸运输,致使作业人员劳动量很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耕机,通过固定架的设置,使得旋耕装置在不平土地旋耕时旋耕深度一致,且双刀轴的设置使得旋耕效率增加,同时刀具间距的可调节和刀轴转速可调节使得旋耕机适应范围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耕机,包括旋耕装置、行走装置、整压装置、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旋耕装置设于行走装置的末端,整压装置设于旋耕装置的末端,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均设于旋耕装置上,旋耕装置包括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旋耕装置还包括支撑板、固定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安装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分别通过安装板依次设于支撑板的下部,固定架一端设于支撑板的上部,固定架另一端与行走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刀轴上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块相适应,相邻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转轴螺孔,相邻第一凸块之间设有第一刀轴螺孔,第一转轴螺孔与第一刀轴螺孔相适应,第一刀轴通过第一凸块插入第一凹槽设于第一转轴上。

    进一步的,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刀轴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块相适应,相邻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转轴螺孔,相邻第二凸块之间设有第二刀轴螺孔,第二转轴螺孔与第二刀轴螺孔相适应,第二刀轴通过第二凸块插入第二凹槽设于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的,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齿轮箱总成和第二齿轮箱总成,第一传动轴与第二轴分别与动力输出轴两端连接,第一传动轴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箱总成输入端连接,第二传动轴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箱总成输入端连接,第一齿轮箱总成输出端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齿轮箱总成输出端与第二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前车桥和后车桥,前车桥与后车桥的两端分别与车轮连接,车轮包括轮体,轮体两端向外翻折形成翻边,翻边与轮体外壁面形成一个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多个防滑片,防滑片与轮体外壁面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固定架包括上拉杆、下拉杆和升降装置,上拉杆一端与支撑板后端连接,上拉杆另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下拉杆一端与支撑板前端连接,下拉杆另一端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与行走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调节开关和控制模块,供电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电机电连接,电机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控制模块与调节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的,整压装置与旋耕装置之间设有刮泥板。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耕机的结构更加紧凑,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

    2.采用固定架的设计,通过上拉杆、下拉杆和升降装置将旋耕装置悬挂于行走机构上,通过升降装置来控制旋耕装置的升降,防止旋耕刀具的下陷,同时能够避免旋耕装置下陷而造成停止工作,保证旋耕装置在不平土地进行旋耕时旋耕深度始终一致;

    3.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前后设置,使得整机功耗较低,保证了上部耕层土壤和下部生土不混合,保证作物生产环境,降低了作业成本;

    4.车轮圆筒状轮体上的翻边与轮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并在环形槽内设置防滑片,能够提高车轮的防滑性能,同时提高车轮的抓地力,放置旋耕机陷入田地里面,保证旋耕机的持续工作;

    5.通过控制模块与调节开关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使得刀轴的转速可以得到控制,对刀轴的速度能够调节,使得旋耕装置能够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刀轴转速的选择,使得旋耕机的使用范围增加,也提高了旋耕机的使用寿命;

    6.刀轴与转轴通过凹槽与凸块卡合,并通过刀轴与转轴上的螺孔进行连接,使得刀轴上的相邻刀具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间距选择,同时便于刀具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去掉整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转轴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刀轴的截面图。

    图中:

    1、固定架 2、动力系统 3、旋耕装置

    4、整压装置 10、上拉杆 11、升降装置

    12、下拉杆 13、支撑板 20、动力输出轴

    21、第一齿轮箱总成 22、第二齿轮箱总成 23、第一传动轴

    24、第二传动轴 30、第一转轴 31、第二转轴

    40、圆支撑板 41、压杆 300、凹槽

    301、转轴螺孔 302、凸块 303、刀轴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耕机,用于对土地的旋耕,对土壤进行破碎,使得土壤松碎,便于农作物的耕种。该旋耕机包括旋耕装置3、行走装置、整压装置4、动力系统2和控制系统,旋耕装置3设于行走装置的末端,整压装置4设于旋耕装置3的末端,动力系统2与控制系统连接,动力系统2与控制系统均设于旋耕装置3上,旋耕装置3包括第一刀轴和第二刀轴,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系统2连接。旋耕装置3用于对土地进行旋耕,行走机构用于携带旋耕装置3进行行走,完成土地的旋耕,动力系统2为旋耕装置3的旋转提供动力,使得旋耕装置3中的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同时进行旋转,进行双轴旋耕,使得旋耕机的旋耕效率提高,同时在旋耕装置3旋耕后,整压装置4对旋耕后的土地进行整压,保证旋耕后土地的平整,此外控制系统与动力系统进行电连接,控制系统控制动力系统2中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的转速,使得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的转速得以控制,进而使得旋耕机的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2和3所示,上述的旋耕装置3还包括支撑板13、固定架1、第一转轴30、第二转轴31与安装板,支撑板13用于动力系统2的安装的支撑,动力系统2安装在支撑板13上,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3的下部,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板分别安装在支撑板13的下表面,且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前后依次设置,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保证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上的刀具不会产生摩擦碰撞,避免在工作时相互造成影响,同时,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的高度可以保持相同的高度,也可以保持在不同的高度,优选的,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保持在不同的高度,当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不在同一高度时,使得该旋耕机能够在不平的土地上进行旋耕,使得旋耕机能够适用不同的土地状况,保证了上部耕层土壤与下部生土不混合,保证农作物的生产环境,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通过轴承与安装板连接,使得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能够在安装板上进行旋转。

    此外,在第一转轴30上安装有多组第一刀轴,如图4-6所示,且第一刀轴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每一个第一刀轴上安装有刀具,用于对土地的旋耕,进一步优化方案,在第一转轴30行设有多个第一凹槽300,优选的,该第一凹槽300的数量为三个,且该第一凹槽300从第一转轴30的表面从第一转轴30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第一凹槽300与第一转轴30的中心线相平行,第一凹槽300均布在第一转轴30的圆周侧面上,在第一刀轴的内表面与第一转轴30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凸块302,该第一凸块302的数量与第一凹槽300的数量相同,则优选的,第一凸块302的数量为三个,同事,第一凹槽300与第一凸块302的形状大小相适应,使得第一凸块302能够插入第一凹槽300内,使得第一刀轴与第一转轴30不会产生相对转动,此外,在第一转轴30上,相邻两条第一凹槽300之间设有第一转轴螺孔301,在第一刀轴上相连两个凸块302之间设有第一刀轴螺孔303,且该第一刀轴螺孔303为通孔,该第一转轴螺孔301与第一刀轴螺孔数量303形状大小相适应,且位置也相适应,使得第一刀轴与第一转轴30通过第一转轴螺孔301与第一刀轴螺孔303进行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条第一凹槽300之间第一转轴螺孔30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使得多个第一刀轴在进行安装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邻两个第一刀轴间距的选择,使得第一刀轴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同时使得该旋耕机的使用范围增加。

    同理,第二转轴31与第二刀轴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第一转轴30和第一刀轴的结构与连接方式相同,即,在第二转轴31上安装有多组第二刀轴,且第二刀轴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每一个第二刀轴上安装有刀具,用于对土地的旋耕,进一步优化方案,在第二转轴31行设有多个第二凹槽,优选的,该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该第二凹槽从第二转轴的表面从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第二凹槽与第二转轴31的中心线相平行,第二凹槽均布在第二转轴31的圆周侧面上,在第二刀轴的内表面与第二转轴31接触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的数量与第二凹槽的数量相同,则优选的,第二凸块的数量为三个,同事,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块的形状大小相适应,使得第二凸块能够插入第二凹槽内,使得第二刀轴与第二转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此外,在第二转轴上,相邻两条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转轴螺孔,在第二刀轴上相连两个凸块之间设有第二刀轴螺孔,且该第二刀轴螺孔为通孔,该第二转轴螺孔与第二刀轴螺孔数量形状大小相适应,且位置也相适应,使得第二刀轴与第二转轴31通过第二转轴螺孔与第二刀轴螺孔进行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条第二凹槽之间第二转轴螺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使得多个第二刀轴在进行安装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邻两个第二刀轴间距的选择,使得第二刀轴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同时使得该旋耕机的使用范围增加。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述的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轴20、第一传动轴23、第二传动轴24、第一齿轮箱总成21和第二齿轮箱总成22,动力输出轴20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52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动力输出轴2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传动轴23与第二传动轴24连接,第一传动轴23与第二传动轴24均为万向传动轴,且第一传动轴23与第二传动轴24对称分布在动力输出轴20的两侧,分别与动力输出轴20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此外,也可以在动力输出轴20与第一传动轴23和第二传动轴24之间设置减速器等装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第一传动轴23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箱总成21输入端连接,第一齿轮箱总成2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0的一端连接,使得动力输出轴20的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轴23与第一齿轮箱总成21传递给第一转轴30,进而带动第一刀轴转动;同样,第二传动轴24的另一端与第二齿轮箱总成2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齿轮箱总成22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31的一端连接,将动力输出轴20的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轴24和第二齿轮箱总成22传递给第二转轴31,进而带动第二刀轴旋转,由于动力输出轴20分别与第一传动轴23与第二传动轴24同轴连接,使得第一传动轴23与第二传动轴24同步转动,也就保证了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同步转动,使得第一转轴30与第二转轴31具有同样的转速,保证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同步转动,保证了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转速相同,使得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同时进行旋耕工作,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整机功耗。

    上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前车桥和后车桥,行走机构用于携带旋耕装置前行,完成旋耕作业,前车桥与后车桥的两端分别与车轮连接,通过车轮旋转带动前车桥与后车桥前行,同时行走机构还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为行走机构提供动力,该车轮数量为偶数个,优选为4个,且该车轮包括圆筒状的轮体,在圆筒状轮体的两端形成向外侧的翻边,这两个翻边与轮体的外壁面形成一个环形的凹槽,沿着轮体的外壁面的圆周侧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片,则多个防滑片处于环形凹槽内,防滑片的设置提高了车轮的防滑性能,同时提高了车轮的抓地力,圆筒状的车轮增加了车轮与土壤的接触面积,防止旋耕机陷入田地里面,能够保证旋耕机的持续工作,此外,在环形槽内的防滑片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化方案,上述的固定架1包括上拉杆10、下拉杆12和升降装置11,上拉杆10包括上拉杆一、上拉杆二和上拉杆三,上拉杆一的一端与支撑板13的后端上表面铰接,上拉杆二的一端与支撑板13前端的上表面铰接,上拉杆一的另一端与上拉杆二的另一端相互铰接,上拉杆三的一端与上拉杆一与上拉杆二的相互铰接端铰接,上拉杆三的另一端与后车桥铰接,将旋耕装置3安装在行走结构的后面,上拉杆10具有两套相同的结构,对称设于支撑板13的左右两侧,使得支撑板13的两侧受力均匀,下拉杆12的一端与支撑板13的前端铰接,下拉杆12的另一端与升降装置11连接,升降装置11的另一端与后车桥连接,且升降装置11与行走机构中的控制系统连接,有行走机构中的控制系统控制升降装置11的升降,这里升降装置11为液压装置,也可以是气压装置,还可以是其他机械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由升降装置11控制旋耕装置3的升降,当旋耕装置3进行作业时,操作人员只需在行走机构内进行操作就可以将旋耕装置3下降,使得旋耕机构上的刀具与土壤接触,进行旋耕作业,当旋耕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通过行走机构中的控制系统来使得升降装置11上升,将旋耕装置3上升,避免旋耕装置3没有在作业时与土壤接触,造成刀具的损坏。行走机构中的控制系统与现在普遍应用的拖拉机的控制系统相同,行走机构也可以是拖拉机,也可以将拖拉机的车轮替换成上述的车轮结构。

    此外,在旋耕装置3的上部设置的动力系统还连接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调节开关和控制模块,供电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电机电连接,电机与动力输出轴连接,控制模块与调节开关电连接。供电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并为电机供电,通过控制模块改变电路的电流的大小,是电机上的工作电压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控制模块与调节开关通过导线进行连接,调节开关用来控制控制模块电流的大小,进而改变电路的电流的大小,从而使得电机的工作电压,使得电机的转速发生相应的变化,电机与动力输出轴20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电机转速的变化使得动力输出轴20的转速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齿轮箱总成中齿轮传动转速发生变化,最后使得旋耕装置中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转速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刀轴的转速,使得刀轴的转速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土壤,针对软硬不同土质的土壤,改变转轴的转速,来适应不同的土壤,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旋耕机整机功耗最低。

    整压装置4安装在支撑板13的末端,位于支撑板13的后下方,整压装置4位于旋耕装置3的后面,对旋耕装置3旋耕完成的土地进行整压,在整压装置4与旋耕装置3之间设有刮泥板,对整压装置4上的泥土进行刮除。整压装置4包括中心轴、压杆41、圆支撑板40和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支撑板13的末端铰接,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中心轴连接,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多个圆支撑板40处置安装在中心轴上,压杆41倾斜固定安装在圆支撑板40的边缘形成的圆筒形表面上,压杆41形成的圆筒可以绕中心轴旋转,使得整压装置4绕中心轴旋转进行土地的整压作业。

    在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时,行走机构用于为旋耕装置3提供前行的动力,由行走机构带动旋耕装置3向前运动,同时,旋耕装置3在动力系统2和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旋转作业,同时整压装置4进行旋耕装置3旋耕完成后的土地进行整压,使得旋耕完成的土地平整松碎。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耕机的结构更加紧凑,维修方便,工作效率高;采用固定架的设计,通过上拉杆、下拉杆和升降装置将旋耕装置悬挂于行走机构上,通过升降装置来控制旋耕装置的升降,防止旋耕刀具的下陷,同时能够避免旋耕装置下陷而造成停止工作,保证旋耕装置在不平土地进行旋耕时旋耕深度始终一致;第一刀轴与第二刀轴前后设置,使得整机功耗较低,保证了上部耕层土壤和下部生土不混合,保证作物生产环境,降低了作业成本;车轮圆筒状轮体上的翻边与轮体外壁之间形成环形槽,并在环形槽内设置防滑片,能够提高车轮的防滑性能,同时提高车轮的抓地力,放置旋耕机陷入田地里面,保证旋耕机的持续工作;通过控制模块与调节开关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使得刀轴的转速可以得到控制,对刀轴的速度能够调节,使得旋耕装置能够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刀轴转速的选择,使得旋耕机的使用范围增加,也提高了旋耕机的使用寿命;刀轴与转轴通过凹槽与凸块卡合,并通过刀轴与转轴上的螺孔进行连接,使得刀轴上的相邻刀具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间距选择,同时便于刀具的更换。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旋耕机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旋耕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438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