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防烫咖啡杯.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7341211
  • 上传时间:2019-10-04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93.4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104426.2

    申请日:

    20161009

    公开号:

    CN206482406U

    公开日:

    201709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22

    主分类号:

    A47G19/22

    申请人:

    台州市黄岩恒龙工艺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能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621104426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咖啡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的下沿设置有与杯体的上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杯盖顶部的边缘设置有出水口;杯体上套设有隔热套。杯体采用竹纤维制成,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杯盖采用硅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形变恢复能力;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健康环保,使用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对使用者无伤害;2、具有防烫功能,方便使用者握持杯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烫咖啡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所述杯盖(2)的下沿设置有与杯体(1)的上沿相适配的卡槽(21),所述杯盖(2)顶部的边缘设置有出水口(22);其特征是,杯体(1)上套设有隔热套(3);在隔热套(3)的内侧嵌设有第一环形磁条(4),以及在杯体(1)的外侧也对应地嵌设有第二环形磁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套(3)由硅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套(3)的侧壁上竖直设置有防滑条(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相邻防滑条(31)的间距为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所述杯盖(2)采用硅胶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所述卡槽(21)包括内环壁(211)和外环壁(212),所述内环壁(211)深度小于外环壁(212)的深度;所述外环壁(212)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部(213),所述导向部(213)朝向内环壁(211)的一侧呈凸出设置;所述导向部(213)的内侧边缘与内环壁(211)的距离小于杯体(1)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于所述杯盖(2)的顶部且靠近出水口(22)内侧设置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靠近出水口(22)一侧的壁体为圆弧形,另一侧的壁体为弧形且呈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所述内环壁(211)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咖啡杯,其特征是,所述杯盖(2)顶部设置有透气孔(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烫咖啡杯。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组合式咖啡杯,一般由杯体和杯盖组成;杯盖的下沿设置有与杯体的上沿相适配的卡槽,如此,只需要将杯盖直接扣在杯体的上沿即可,同时,杯盖顶部的边缘设置有出水口,供使用者饮用咖啡。众所周知,刚泡出的咖啡温度较高,会使得杯体的温度也较高,使用者无法直接用手握住杯体,只能抓住杯盖,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烫咖啡杯,能够方便使用者在杯体温度较高时也能够握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烫咖啡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的下沿设置有与杯体的上沿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杯盖顶部的边缘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是,杯体上套设有隔热套;在隔热套的内侧嵌设有第一环形磁条,以及在杯体的外侧也对应地嵌设有第二环形磁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杯体上套设所述隔热套,使得使用者能够握在隔热套上,不与杯体直接接触,不会因杯体的温度过高而受到影响。

    优选地,所述隔热套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隔热套采用硅胶制成,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性能。

    优选地,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竖直设置有防滑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条,能够增加隔热套的防滑性,如此,使用者握在隔热套上时,不易打滑。

    优选地,相邻防滑条的间距为2~4mm。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保证隔热套的防滑性的前提下,能够让使用者的手部感到更加舒适。

    优选地,所述杯盖采用硅胶制成。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若杯盖采用塑料或纸材料制成,多次拆装后,杯盖会出现永久性的变形,导致其密封性变差;而在采用硅胶材料后,使得杯盖具有一定的形变记忆特性,无论怎么扭曲变形,其均能够恢复如初。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内环壁和外环壁,所述内环壁深度小于外环壁的深度;所述外环壁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朝向内环壁的一侧呈凸出设置;所述导向部的内侧边缘与内环壁的距离小于杯体的厚度。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杯盖扣在杯体上时,使杯体的上沿卡入到卡槽内,在卡入的过程中,由于导向部的内侧边缘与内环壁的距离小于杯体的厚度,杯体上的端面会先与导向部接触,那么在导向部的作用下,所述外环壁会逐渐扩张,使得导向部与内环壁的距离逐渐变得与杯体的厚度;当杯体的上沿卡入到变形后的卡槽内后,由于杯盖由硅胶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杯体的上沿会被紧紧地夹持于内环壁与外环壁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

    优选地,于所述杯盖的顶部且靠近出水口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出水口一侧的壁体为圆弧形,另一侧的壁体为弧形且呈倾斜设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用者在饮用咖啡时,其上嘴唇能够进入到凹槽内,进而不会被杯盖顶住,从而能够让使用者的口部能够张的更开,更容易饮用。

    优选地,所述内环壁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杯体的上沿卡入到卡槽内后,会对内环壁造成一定的挤压,使内环壁发生变形,在变形的同时,由于内环壁的纵向截面为半圆形,其与杯体的侧壁会一直保持为线接触,从而保证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杯盖顶部设置有透气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用者在饮用咖啡时,由于杯体内的咖啡减小,会使得杯体内的气压降低,从而导致杯盖凹陷变形,影响杯盖的密封性;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透气孔,当杯体内的气压减小时,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透气孔进入到杯体内,以使杯体内的气压保持平衡,从而避免杯盖发生凹陷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密封式咖啡杯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杯盖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隔热套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杯体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杯体;2、杯盖;21、卡槽;211、内环壁;212、外环壁;213、导向部;22、出水口;23、凹槽;24、透气孔;3、隔热套;31、防滑条;4、第一环形磁条;5、第二环形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密封式咖啡杯,包括杯体1、杯盖2以及套设于杯体1上的隔热套3,其中,杯体1采用竹纤维制成,杯盖2和隔热套3采用硅胶制成。

    杯盖2顶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饮用咖啡的出水口22,杯盖2的顶部且靠近出水口22内侧设置有凹槽23,凹槽23靠近出水口22一侧的壁体为圆弧形,另一侧的壁体为弧形且呈倾斜设置,以更好的贴合使用者的上嘴唇。

    杯盖2顶部还设置有透气孔24,透气孔24的直径约为1mm。

    参照图1、图2,杯盖2的下沿设置有与杯体1的上沿相适配的卡槽21,卡槽21包括内环壁211和外环壁212,内环壁211深度小于外环壁212的深度;内环壁211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外环壁212的端面上设置有导向部213,导向部213朝向内环壁211的一侧呈凸出设置,进而导向部213的内侧边缘与内环壁211的距离小于杯体1的厚度。

    参照图3,隔热套3的侧壁上竖直设置有防滑条31,相邻防滑条31的间距为2~4mm。

    参照图3、图4,另外,在隔热套3的内侧嵌设有第一环形磁条4,以及在杯体1的外侧也对应地嵌设有第二环形磁条5;如此,当隔热套3套于杯体1上时,能够通过第一环形磁条4牢牢的吸附于杯体1上,进而能够防止使用者在放下杯体1时产生的震动使隔热套3从杯体1上滑落。

    关 键  词:
    咖啡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防烫咖啡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412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