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玉米播种器.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7338984
  • 上传时间:2019-10-04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402.6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972502.X

    申请日:

    20170804

    公开号:

    CN207185158U

    公开日:

    201804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7/06,A01C19/04,A01C5/04

    主分类号:

    A01C7/06,A01C19/04,A01C5/04

    申请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刘成录,刘成元,贾立辉,马永鑫,杜鹃,刘文国,刘子轩,张法超,张文忠,曲志伟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开发区生态大街1363号

    优先权:

    CN201720972502U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尹庆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玉米播种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播种不均、不能施肥、烧种子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行走单元;设置在行走单元上的播种单元,播种单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播种管和施肥管;播种管和施肥管平行设置在下壳体内部并和下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下壳体上端外壁和上壳体内壁滑动配合上;播种管和施肥管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拨料盘,两个拨料盘固定在一个拨料轴上,拨料轴从下壳体的侧壁伸出,每个拨料盘圆周均布多个储料槽;固定在行走单元上的储料单元,储料单元和播种管及施肥管连接;以及动力传动单元,行走单元的行走轮的转动通过动力传动单元带动下壳体相对上壳体上下往复运动以及拨料轴转动。

    权利要求书

    1.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单元;设置在行走单元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上壳体(6)、下壳体(7)、播种管(8)和施肥管(9);所述播种管(8)和施肥管(9)平行设置在下壳体(7)内部并和下壳体(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7)上端外壁和所述上壳体(6)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上壳体(6)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所述播种管(8)和所述施肥管(9)上端均为折叠式可伸缩软管,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中空锥形出料口,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拨料盘(10),所述拨料盘(10)的轴线和所述施肥管(9)及播种管(8)轴线垂直,两个拨料盘(10)固定在一个拨料轴(11)上,所述拨料轴(11)从下壳体(7)的侧壁伸出,每个所述拨料盘(10)圆周均布多个储料槽(12);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的储料单元,所述储料单元包括玉米存储箱(13)和肥料存储箱(14),所述玉米存储箱(13)下端通过弯管和播种管(8)上端连接,所述肥料存储箱(14)通过弯管和所述施肥管(9)连接;以及动力传动单元,行走单元的行走轮(5)的转动通过动力传动单元带动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上下往复运动以及拨料轴(1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下端四角处的四个行走轮(5);固定在车架(1)上端的下托架(3),所述下托架(3)为门型结构,所述下托架(3)的上端面开有开口,播种单元穿过所述开口;位于下托架(3)上端并固定在车架(1)上的上托板(4);所述储料单元固定在上托板(4)的上端面,所述播种单元的上壳体(6)固定在所述上托板(4)的下端面;以及固定在车架(1)上端后部的扶手(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托架(3)内壁上的第一传动轴(16),所述第一传动轴(16)和任意一个行走轮(5)的轮轴(15)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设置在所述下托架(3)内壁上的第二传动轴(17),所述第二传动轴(17)包括通过轴芯连接的两段,靠近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和下托架(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芯从所述下托架(3)的侧壁伸出,所述轴芯在两段轴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两段轴内壁分别设置有带有凹槽的凸台,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靠近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轴和第一传动轴(16)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固定在拨料轴(11)上的带轮(20),所述带轮(20)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7)远离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轴通过皮带连接;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轴(17)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运动至最下端一次,拨料轴(11)转动带动一个储料槽(12)运动至播种管(8)或施肥管(9)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传动轴(17)上的半圆周带有轮齿的齿轮(18);以及固定在所述下壳体(7)上的齿条(19),两个齿条(19)竖直方向相对设置,齿轮(18)的轮齿分别和两个齿条(19)配合实现下壳体(7)的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拨料盘(10)上的储料槽(12)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7)上端外壁和所述上壳体(6)内壁滑动配合具体为:所述下壳体(7)外壁设置有凸起的滑块,所述上壳体(6)内壁和所述滑块对应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9)下端的出料口伸出下壳体(7)的距离大于播种管(8)下端的出料口伸出播种管(8)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玉米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9)下端的出料口和播种管(8)下端的出料口的垂直距离为2-5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播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有手动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方式,手动播种需要将土壤先开垦,实现松土的目的,然后再弯腰将种子放入原先整理好的种植沟内,最后再在种植沟内覆盖上土壤,这样传统的播种方法对于播种人员来说,不仅劳动强度大,需要经常弯腰操作使劳动者的脊柱发生完全变形,而且点播的玉米数量很难控制,通常都是凭感觉按一定的间距将2~3粒的玉米种子放入沟内,等玉米发出新芽后,再根据玉米苗的种植密度进行间苗,这种点播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机械式播种是将上一季收获的玉米留种放入玉米播种机中,机械播种机有很多种,有独立使用的,还有需要和其他大型机械配合使用的;和大型机械配合使用的方式工作效率高,但是精准度低;独立使用的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手动抬降,玉米的粒数控制不精确,浪费种子,落料难以控制,同时,肥料和玉米种子不分离,容易出现烧坏种子的现象,在播种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入玉米种子,费时,播种器的抬降完全靠人为施力,费力;另一种玉米播种机为播种转盘式玉米播种机,该播种转盘由电机连接的转轴带动转动,播种转盘上带有若干播种槽,播种转盘的上方为玉米仓,播种转盘的转动使得播种槽内不断被填满等量的玉米种子,当播种转盘的播种槽转动至播种机的播种口上方时,播种槽内的底板由于是铰接的,会因为没有支撑和自重而自动打开,从而将播种槽内的玉米种子露出,然后播种转盘再次转动,播种槽的底板与闭合杆接触,从而加快播种槽底板闭合。这种播种机的缺点在于:播种转盘转盘的角度不好控制,容易在同一播种点时转过两个播种槽,从而播出两窝玉米种子,播种不均匀,还容易出现漏播的现象,不能同时实现施肥,需要单独施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玉米播种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播种不均、不能施肥、烧种子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播种器包括:

    行走单元;

    设置在行走单元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播种管和施肥管;所述播种管和施肥管平行设置在下壳体内部并和下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上端外壁和所述上壳体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上壳体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所述播种管和所述施肥管上端均为折叠式可伸缩软管,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中空锥形出料口,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拨料盘,所述拨料盘的轴线和所述施肥管及播种管轴线垂直,两个拨料盘固定在一个拨料轴上,所述拨料轴从下壳体的侧壁伸出,每个所述拨料盘圆周均布多个储料槽;

    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的储料单元,所述储料单元包括玉米存储箱和肥料存储箱,所述玉米存储箱下端通过弯管和播种管上端连接,所述肥料存储箱通过弯管和所述施肥管连接;

    以及动力传动单元,行走单元的行走轮的转动通过动力传动单元带动下壳体相对上壳体上下往复运动以及拨料轴转动。

    所述行走单元包括:

    车架;

    设置在车架下端四角处的四个行走轮;

    固定在车架上端的下托架,所述下托架为门型结构,所述下托架的上端面开有开口,播种单元穿过所述开口;

    位于下托架上端并固定在车架上的上托板;所述储料单元固定在上托板的上端面,所述播种单元的上壳体固定在所述上托板的下端面;

    以及固定在车架上端后部的扶手。

    所述动力传动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下托架内壁上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任意一个行走轮的轮轴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

    设置在所述下托架内壁上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包括通过轴芯连接的两段,靠近下托架内壁的一段和下托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芯从所述下托架的侧壁伸出,所述轴芯在两段轴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两段轴内壁分别设置有带有凹槽的凸台,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靠近下托架内壁的一段轴和第一传动轴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

    固定在拨料轴上的带轮,所述带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下托架内壁的一段轴通过皮带连接;

    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下壳体相对上壳体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下壳体相对上壳体运动至最下端一次,拨料轴转动带动一个储料槽运动至播种管或施肥管下方。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的半圆周带有轮齿的齿轮;

    以及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的齿条,两个齿条竖直方向相对设置,齿轮的轮齿分别和两个齿条配合实现下壳体的上下运动。

    每个拨料盘上的储料槽数量为四个。

    所述下壳体上端外壁和所述上壳体内壁滑动配合具体为:所述下壳体外壁设置有凸起的滑块,所述上壳体内壁和所述滑块对应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料口伸出下壳体的距离大于播种管下端的出料口伸出播种管的距离。

    所述施肥管下端的出料口和播种管下端的出料口的垂直距离为2-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播种器通过行走单元实现整体的支撑,人工通过扶手推动整体运动,通过动力传动单元的结构设计,使轮轴转动带动下壳体往复运动及拨料轴的转动,实现播种动作,避免了人工抬降的问题,省力;同时设置有播种管和施肥管,实现播种施肥同时进行,另外,分成两个管道,插入土壤中的深度也不同,避免了种子和肥料混合烧伤种子的现象;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准度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播种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播种器的播种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播种器的播种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2、扶手,3、下托架,4、上托板,5、行走轮,6、上壳体,7、下壳体,8、播种管,9、施肥管,10、拨料盘,11、拨料轴,12、储料槽,13、玉米存储箱,14、肥料存储箱,15、轮轴,16、第一传动轴,17、第二传动轴,18、齿轮,19、齿条,20、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玉米播种器包括:

    行走单元;

    设置在行走单元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上壳体6、下壳体7、播种管8和施肥管9;所述播种管8和施肥管9平行设置在下壳体7内部并和下壳体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7上端外壁和所述上壳体6内壁滑动配合,所述上壳体6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所述播种管8和所述施肥管9上端均为折叠式可伸缩软管,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中空锥形出料口,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拨料盘10,所述拨料盘10的轴线和所述施肥管9及播种管8轴线垂直,两个拨料盘10固定在一个拨料轴11上,所述拨料轴11从下壳体7的侧壁伸出,每个所述拨料盘10圆周均布多个储料槽12;

    固定在所述行走单元上的储料单元,所述储料单元包括玉米存储箱13和肥料存储箱14,所述玉米存储箱13下端通过弯管和播种管8上端连接,所述肥料存储箱14通过弯管和所述施肥管9连接;

    以及动力传动单元,行走单元的行走轮5的转动通过动力传动单元带动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上下往复运动以及拨料轴11转动。

    所述行走单元包括:

    车架1;

    设置在车架1下端四角处的四个行走轮5;

    固定在车架1上端的下托架3,所述下托架3为门型结构;

    位于下托架3上端并固定在车架1上的上托板4;所述储料单元固定在上托板4的上端面,所述播种单元的上壳体6固定在所述上托板4的下端面;

    以及固定在车架1上端后部的扶手2。

    所述动力传动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下托架3内壁上的第一传动轴16,所述第一传动轴16和任意一个行走轮5的轮轴15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

    设置在所述下托架3内壁上的第二传动轴17,所述第二传动轴17包括通过轴芯连接的两段,靠近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和下托架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芯从所述下托架3的侧壁伸出,所述轴芯在两段轴相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凸起,所述两段轴内壁分别设置有带有凹槽的凸台,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靠近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轴和第一传动轴16通过链条或皮带连接;在下托架3的外侧向外拉动芯轴时,使芯轴上的两个凸起和两段轴内壁上的凹槽脱离,使两段轴独立,靠近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轴单独转动,当需要工作时,向内推入芯轴,芯轴上的两个凸起和两段轴内壁上的凹槽配合,使两段轴形成一个整体传动轴,同时转动;

    固定在拨料轴11上的带轮20,所述带轮20和所述第二传动轴17远离下托架3内壁的一段轴通过皮带连接;

    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传动轴17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所述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运动至最下端一次,拨料轴 11转动带动一个储料槽12运动至播种管8或施肥管9下方,保证行走轮5每行走21cm-24cm的距离,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往复运动一次,同时通过拨料轴 11带动拨料盘10上的的一个储料槽12转动至出口端。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可以调整动力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实现株距的调整。在实际使用时,两侧行走轮5 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进行设计调整。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固定在第二传动轴17上的半圆周带有轮齿的齿轮18;

    以及固定在所述下壳体7上的齿条19,两个齿条19竖直方向相对设置,齿轮18的轮齿分别和两个齿条19配合实现下壳体7的上下运动。

    每个拨料盘10上的储料槽12数量为四个。

    所述下壳体7上端外壁和所述上壳体6内壁滑动配合具体为:所述下壳体7 外壁设置有凸起的滑块,所述上壳体6内壁和所述滑块对应位置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滑槽,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施肥管9下端的出料口伸出下壳体7的距离大于播种管8下端的出料口伸出播种管8的距离。

    所述施肥管9下端的出料口和播种管8下端的出料口的垂直距离为2-5cm,施肥管9插入土壤中的深度为7-8cm,播种管8插入土壤中的深度为3-5cm。

    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7相对上壳体6实现往复运动的机构也可以是凸轮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

    关 键  词:
    玉米 播种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玉米播种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389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