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折叠凳.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95369.3 (22)申请日 2016.10.28 (73)专利权人 王明科 地址 113008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西七路 20号楼2单元402号 (72)发明人 王明科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代理人 陈永辉 刘强身 (51)Int.Cl. A47C 4/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这种折 叠凳包括主杆、 两条次杆以及可折叠的。
2、凳板, 主 杆的中间位置与凳板的后边缘中间位置铰接, 一 条次杆在其中间位置与另一条次杆的中间位置 铰接, 主杆与两条次杆的铰接处形成铰接, 两条 次杆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杆与两条次杆的铰接 轴线。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凳板折叠状态, 两条次杆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主杆。 本实用新型 由主杆和两条次杆支撑起凳板, 展开时作为普通 坐凳使用, 在折叠时, 主杆、 次杆合拢形成竖杆 状, 可以作为手杖使用, 避免了折叠凳折叠起来 变成无用负担的情况, 增强了折叠凳的功能性, 提高了使用方便性和性价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6443461 U 2017.08.29 CN 。
3、206443461 U 1.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主杆、 两条次杆以及可折叠的凳板, 所述主 杆的中间位置与凳板的后边缘中间位置铰接, 一条所述次杆在其中间位置与另一条次杆的 中间位置铰接, 所述主杆与两条次杆的铰接处形成铰接, 两条次杆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杆 与两条次杆的铰接轴线; 在折叠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所述凳板展开状态, 两条次杆展开, 两条次杆的顶端支撑着 凳板的底面, 所述主杆从两条次杆的内角穿过, 所述主杆的底端与两条次杆的底端形成一 个平面并与凳板平面相互平行;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所述凳板折叠状态, 两条次杆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主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4、的多功能折叠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杆分为上下两段, 主杆的上 段可插入主杆下段中, 主杆上段的顶端设有直角形的扶手, 主杆的下段与凳板的后边缘中 间位置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杆上固定套有一个套筒, 套 筒上设有一个主螺杆, 主螺杆垂直于主杆, 所述主螺杆上套设有一连接板, 连接板可绕主螺 杆转动; 两条所述次杆通过一个次螺杆实现铰接, 次螺杆垂直于所述主螺杆, 次螺杆贯穿所 述连接板, 主杆通过套筒和连接板的旋转连接实现相对于两条次杆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凳板分为相互平行的、 依次相 邻并依次铰接的左部。
5、、 中部和右部; 在折叠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左部、 中部和右部处于同一 平面上;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左部、 右部分别垂直于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凳,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部底面上垂直设有一个中心 销轴, 中心销轴上设有两个连杆, 两个连杆的一边端头同时旋转连接中心销轴, 另一边端头 分别与两条次杆铰接; 在折叠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次杆与连杆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43461 U 2 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凳,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背景技术 0002 坐凳是人们生活最常见的用品。 。
6、一般的坐凳是固定形状大小的不可以折叠, 不方 便人们出差旅行远足的需求,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的折叠凳/椅。 最常见的折叠凳是马扎 折叠凳, 俗称小马扎, 由两个相互铰接的框体以及框体上面连接的布料组成。 这种马扎折叠 凳体积非常小, 非常适合在狭小空间内或者野外使用, 折叠起来后体积也不大, 方便携带。 但是这种马扎折叠凳折叠起来便没有其他功能了, 只能够放在包里或者手提着, 对于用户 来说这种马扎折叠凳在折叠起来时是个不小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而提供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可以 在打开时供坐下休息, 在折叠时作为手杖使用。 0004 为实。
7、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多功能折叠凳, 其包括主杆、 两条次杆以及可折叠的凳板, 主杆的中间位置与 凳板的后边缘中间位置铰接, 一条次杆在其中间位置与另一条次杆的中间位置铰接, 主杆 与两条次杆的铰接处形成铰接, 两条次杆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杆与两条次杆的铰接轴线; 0006 在折叠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凳板展开状态, 两条次杆展开, 两条次杆的顶端支撑着 凳板的底面, 主杆从两条次杆的内角穿过, 主杆的底端与两条次杆的底端形成一个平面并 与凳板平面相互平行; 0007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凳板折叠状态, 两条次杆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主杆。 0008 进一步地。
8、, 主杆分为上下两段, 主杆的上段可插入主杆下段中, 主杆上段的顶端设 有直角形的扶手, 主杆的下段与凳板的后边缘中间位置铰接。 0009 进一步地, 主杆上固定套有一个套筒, 套筒上设有一个主螺杆, 主螺杆垂直于主 杆, 主螺杆上套设有一连接板, 连接板可绕主螺杆转动; 两条次杆通过一个次螺杆实现铰 接, 次螺杆垂直于主螺杆, 次螺杆贯穿连接板, 主杆通过套筒和连接板的旋转连接实现相对 于两条次杆的旋转。 0010 进一步地, 凳板分为相互平行的、 依次相邻并依次铰接的左部、 中部和右部; 在折 叠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左部、 中部和右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左部、 右部。
9、分别垂直于中部。 0011 进一步地, 中部底面上垂直设有一个中心销轴, 中心销轴上设有两个连杆, 两个连 杆的一边端头同时旋转连接中心销轴, 另一边端头分别与两条次杆铰接; 在折叠凳处于打 开状态时, 次杆与连杆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杆。 001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由主杆和两条次杆支撑起凳板, 展开时作为普通坐凳使用, 在折叠时,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443461 U 3 主杆、 次杆合拢形成竖杆状, 可以作为手杖使用, 在户外使用时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使用, 避 免了折叠凳折叠起来变成无用负担的情况, 增强了折叠凳的功能性, 提高了使。
10、用方便性和 性价比, 满足了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凳打开状态侧视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凳打开状态拆下主杆上段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凳主杆、 两条次杆连接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凳凳板底面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凳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 0021 多功能折叠凳包括主杆10、 两条次杆30以及可折叠的凳板20。 主杆10的中间。
11、位置 与凳板20的后边缘中间位置铰接, 一条次杆30在其中间位置与另一条次杆30的中间位置铰 接, 主杆10与两条次杆30的铰接处形成铰接, 两条次杆30的铰接轴线垂直于主杆10与两条 次杆30的铰接轴线。 0022 主杆10分为上下两段, 主杆10的上段11可插入主杆10下段12中, 主杆10上段11的 顶端设有直角形的扶手111, 主杆10的下段12与凳板20的后边缘中间位置铰接。 主杆10上固 定套有一个套筒40, 套筒40上设有一个主螺杆41, 主螺杆41垂直于主杆10, 主螺杆41上套设 有一连接板42, 连接板42可绕主螺杆41转动。 两条次杆30通过一个次螺杆31实现铰接, 次螺。
12、 杆31垂直于主螺杆41, 次螺杆31贯穿连接板42, 主杆10通过套筒40和连接板42的旋转连接 实现相对于两条次杆30的旋转。 0023 凳板20分为相互平行的、 依次相邻并依次铰接的左部21、 中部22和右部23。 在折叠 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左部21、 中部22和右部23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左部21、 右部23分别垂直于中部22。 0024 中部22底面上垂直设有一个中心销轴24, 中心销轴24上设有两个连杆25, 两个连 杆25的一边端头同时旋转连接中心销轴24, 另一边端头分别与两条次杆30铰接。 在折叠凳 处于打开状态时, 次杆30与连杆25的铰接轴线垂直。
13、于主杆10。 0025 在折叠凳处于打开状态时, 凳板20展开状态, 两条次杆30展开, 两条次杆30的顶端 支撑着凳板20的底面, 且主杆10从两条次杆30的内角穿过, 主杆10的底端与两条次杆30的 底端形成一个平面并与凳板20平面相互平行。 0026 在折叠凳处于折叠状态时, 凳板20折叠状态, 即左部21、 右部23分别垂直于中部 22, 左部21、 中部22和右部23围着主杆10, 两条次杆30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主杆10。 此时, 折 叠凳呈长条杆状, 可用作手杖使用, 适合户外徒步、 越野等场合使用。 0027 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以便于读者更容易。
14、理 解, 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 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443461 U 4 造, 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44346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644346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644346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6443461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6443461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6443461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