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柜床.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85756.X (22)申请日 2017.10.20 (71)申请人 惠州市洛玛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土 湖白云坑金惠大道山水名人花园2幢 11层 (72)发明人 吴玲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叶剑 (51)Int.Cl. A47C 19/22(2006.01) A47C 17/52(2006.01) (54)发明名称 书柜床 (57)摘要 一种书柜床, 包括支撑组件、 顶板、。
2、 护栏组 件、 柜体以及卧板, 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杆、 第二 立杆、 第三立杆、 第四立杆、 第一加固杆、 第二加 固杆、 第三加固杆以及第四加固杆; 第一立杆、 第 二立杆、 第三立杆以及第四立杆分别位于顶板的 四个边角处, 顶板远离第一立杆的侧面开设有容 置槽; 护栏组件包括两个护栏, 柜体设置于护栏 上, 柜体开设有若干放书槽, 且若干放书槽的开 设方向朝向容置槽的一侧; 卧板放置于容置槽 内。 上述书柜床, 通过在所述护栏上设置柜体, 柜 体开设的放书槽能够用于储书, 使得床具备储书 功能, 方便人们睡前阅读, 在床上睡前阅读时, 直 接伸手即可完成书籍的取放, 阅读便捷性较好, 能够。
3、提高人们睡前阅读便捷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7568996 A 2018.01.12 CN 107568996 A 1.一种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杆、 第二立杆、 第三立杆、 第四立杆、 第一加固杆、 第二加固杆、 第三加固杆以及第四加固杆,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 所 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 杆,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
4、所述第四 立杆,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 顶板,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分别位于所述顶 板的四个边角处, 且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与所述 顶板的四个边角处一一对应, 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 以及所述第四立杆连接, 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立杆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 护栏组件, 所述护栏组件包括两个护栏, 两个护栏位于所述顶板的两端, 两个所述护栏 均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柜体, 所述柜体设置于所述护栏上, 所述柜体开设有若干放书槽, 且若干所述放书槽的 开设方向朝向所述容置。
5、槽的一侧; 以及 卧板, 所述卧板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容置槽的深 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槽具有矩形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 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一 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 三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 的中部,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
6、的中部,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二端连 接所述第一立杆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 立杆和所述第四立杆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放书槽间隔设置于所述柜体 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放书槽的间距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柜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开设有四个所述放书槽。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568996 A 2 书柜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卧具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书柜床。 背景技术 0002 书是人类。
7、进步的阶梯, 这是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名言。 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发挥 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书籍记载了人类的历史, 记载了所有人类的新发现, 记载了所有人 类的梦想, 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 0003 睡前阅读一小时(Bedtime Reading Hour)是由目前相关机构的一项全球性阅读 倡议活动, 提倡人们于每晚22:00-23:00, 放下电子设备、 启动睡前阅读, 通过切实的阅读行 动来关注自身精神状态和生活健康, 同时也提高睡眠质量。 0004 部分用户睡前阅读通常是在床上进行的, 阅读前, 需要下床从单独的书柜中取出 书籍, 而阅读之后, 需要再次下床将书籍放置于回原处, 。
8、极为不便, 睡前阅读便捷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具备储书功能以及能够提高人们睡前阅读便捷性的书柜 床。 0006 一种书柜床, 包括支撑组件、 顶板、 护栏组件、 柜体以及卧板,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 一立杆、 第二立杆、 第三立杆、 第四立杆、 第一加固杆、 第二加固杆、 第三加固杆以及第四加 固杆,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 二立杆,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 第三立杆,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 述第四立杆, 所述第四。
9、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分别位于所 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处,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与所 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处一一对应, 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 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连接, 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立杆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 所述护栏组 件包括两个护栏, 两个护栏位于所述顶板的两端, 两个所述护栏均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所述 柜体设置于所述护栏上, 所述柜体开设有若干放书槽, 且若干所述放书槽的开设方向朝向 所述容置槽的一侧;。
10、 所述卧板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容置槽具有矩形截面。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中部, 所述 第一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 杆的中部,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一端 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四 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 说 明 书 1/6 页。
11、 3 CN 107568996 A 3 中部。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和所述第四立 杆平行设置。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若干所述放书槽间隔设置于所述柜体上。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若干所述放书槽的间距相等。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柜体开设有四个所述放书槽。 0014 上述书柜床, 通过在所述护栏上设置柜体, 柜体开设的放书槽能够用于储书, 使得 床具备储书功能, 方便人们睡前阅读, 在床上睡前阅读时, 直接伸手即可完成书籍的取放, 阅读便捷性较好, 能够提高人们睡前阅读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
12、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书柜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书柜床的分离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 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 并不限于本文 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 加透彻全面。 当然, 它们仅仅为示例, 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 此外, 本发明可以在不同 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 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 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 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18。
13、 需要说明的是, 当元件被称为 “固定于”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 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可 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14、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0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个, 三个 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 的含义是至少一个, 例如一个, 两 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所使。
15、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 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及/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 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 例如, 一种书柜床, 包括支撑组件、 顶板、 护栏组件、 柜体以及卧板, 所述支撑组件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568996 A 4 包括第一立杆、 第二立杆、 第三立杆、 第四立杆、 第一加固杆、 第二加固杆、 第三加固杆以及 第四加固杆,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二端连 接所述第三立杆, 所述。
16、第三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二端 连接所述第四立杆,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分别 位于所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处,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 杆与所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处一一对应, 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 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连接, 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立杆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 所述 护栏组件包括两个护栏, 两个护栏位于所述顶板的两端, 两个所述护栏均设置于所述顶板 上; 所述柜体设置于所。
17、述护栏上, 所述柜体开设有若干放书槽, 且若干所述放书槽的开设方 向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 所述卧板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0023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书柜床, 又一个例子是, 请参阅图1, 书柜床10包括支撑组件 100、 顶板200、 护栏组件300、 柜体400及卧板500, 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顶板, 所述顶板连 接所述护栏组件, 所述柜体连接所述护栏组件, 所述卧板安装于所述顶板上。 所述支撑组件 用于提供整体支撑及安装作用。 所述顶板主要用于安装所述卧板, 所述卧板用于供人们睡 觉使用, 所述护栏组件用于提供一定的防护作用, 所述柜体用作书柜用。 0024 请参阅图1, 支撑组件10。
18、0包括第一立杆110、 第二立杆120、 第三立杆130、 第四立杆 140、 第一加固杆150、 第二加固杆160、 第三加固杆170以及第四加固杆180, 所述第一加固杆 15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110, 所述第一加固杆15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120, 所述第二加固杆16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120, 所述第二加固杆160的第二端连接所 述第三立杆130, 所述第三加固杆17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130, 所述第三加固杆170 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140, 所述第四加固杆18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140, 所述 第四加固杆18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110。 。
19、又如,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 第一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一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 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二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 所 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加固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 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立杆的中部, 所述第四加固杆的第二 端连接所述第一立杆的中部。 又如,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和所述第 四立杆两两平行设置。 如此, 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提供整体支撑及安装作用。 0025 请参阅图1, 所述顶板200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100上。
20、方, 所述第一立杆110、 所述第 二立杆120、 所述第三立杆130以及所述第四立杆140分别位于所述顶板200的四个边角处, 所述第一立杆110、 所述第二立杆120、 所述第三立杆130以及所述第四立杆140与所述顶板 200的四个边角处一一对应, 所述顶板200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杆110、 所述第二立杆120、 所述 第三立杆130以及所述第四立杆140连接, 即, 所述第一立杆110、 所述第二立杆120、 所述第 三立杆130以及所述第四立杆140均与所述顶板200连接, 请结合图2, 所述顶板200远离所述 第一立杆110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210; 所述卧板500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21、。 所述卧板用于供 人们睡觉使用。 又如, 所述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又如, 所述容置槽具有矩形 截面。 又如, 所述第一立杆、 所述第二立杆、 所述第三立杆以及所述第四立杆分别设置于所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568996 A 5 述顶板的四个边角处。 0026 请再次参阅图1, 护栏组件300包括两个护栏310, 两个护栏310分别位于所述顶板 210的两端, 即, 其中一个护栏位于所述顶板的第一端, 另一个护栏位于所述顶板的另一端, 两个所述护栏310均设置于所述顶板200上。 通过设置所述护栏组件, 所述护栏组件用于提 供一定的防护作用。 0027 请参阅图。
22、1及图2, 柜体400设置于所述护栏310上, 所述柜体400开设有若干放书槽 410, 且若干所述放书槽410的开设方向朝向所述容置槽210的一侧; 所述放书槽用于放置书 本, 使得所述柜体能够用作书柜用。 又如, 若干所述放书槽间隔设置于所述柜体上。 又如, 若 干所述放书槽的间距相等。 又如, 所述柜体开设有四个所述放书槽。 如此, 通过在所述护栏 上设置柜体, 柜体开设的放书槽能够用于储书, 使得床具备储书功能, 方便人们睡前阅读, 在床上睡前阅读时, 直接伸手即可完成书籍的取放, 阅读便捷性较好, 能够提高人们睡前阅 读便捷性。 0028 能够理解, 现有的卧板在使用过程中, 还存在。
23、诸多不便。 一方面, 在气温较低时, 卧 板需要使用较多的垫子或者棉絮, 方能从床垫下部让人感觉不太寒冷, 另一方面, 在天气较 为炎热时, 卧板上的垫子不可太多, 否则极易让人体感觉炎热。 一实施例中, 所述卧板包括 透气层、 支撑层及保暖层, 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透气层连接, 所述保暖层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 述透气层的侧面连接。 如此, 当天气较为炎热时, 用户可以通过将透气层一侧朝上供用户使 用, 透气层具有较好的透气能力, 能够使用户感觉较为凉快, 当天气较为寒冷时, 用户可以 通过将保暖层的一侧朝上使用, 如此, 保暖层具有较好的保暖能力, 能够为用户提供一定的 御寒能力。 又如, 所述透。
24、气层中设置有若干气孔, 且若干气孔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保暖层的底 面平行。 又如, 若干气孔间隔分布, 又如, 若干气孔呈蜂窝状, 如此, 能够使透气层具有较好 的透气能力。 一实施例中, 所述透气层包括导热抗菌亚层、 透气亚层及防水亚层, 所述防水 亚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 所述透气亚层与所述防水亚层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侧面连接, 所 述导热抗菌亚层与所述透气亚层远离所述防水亚层的侧面连接, 所述透气亚层开设有若干 所述气孔, 若干所述气孔间隔分布于所述防水亚层上, 且若干气孔的长度方向或者开设方 向与所述支撑层的底面平行。 又如, 所述抗菌亚层由纳米TiO2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而成, 所 述纳米Ti。
25、O2聚乳酸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TiO2 0.8份1.47份和聚左旋乳酸 98.6份99.2份, 其中TiO2的平均颗粒直径为310nm348nm, 如此, 能够使TiO2能够较好地 分布在聚左旋乳酸中, 且TiO2具有较好的导热能力, 而聚左旋乳酸具有较好的抑菌能力, 能 够在其表面形成微酸性环境, 能够跟人体表面酸性环境一样, 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能力, 从 而使得纳米TiO2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导热抗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如何将TiO2分散在聚左 旋乳酸中, 请参考现有技术。 又如, 所述抗菌亚层的厚度为3毫米10毫米。 优选的, 所述抗 菌亚层的厚度为4毫米7毫米。 更优选。
26、的, 所述抗菌亚层的厚度为5.5毫米。 为了让透气亚 层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 又如, 所述透气亚层由铝合金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 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硅0.4份0.8份, 镁0.5份0.7份, 铁0.4份0.8份, 锰0.005份 0.009份, 锆0.006份009份, 锌0.14份0.23份, 锡0.003份0.005份和铝91份96份, 选 用含有上述质量份的各组分的铝合金材料, 一方面, 铝合金质量较轻, 能够使得透气亚层的 整体质量较轻, 另一方面, 能够使透气亚层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 散热系数在170W/m.K以 上, 如此, 能够使透气亚层具有较好的散热能力。 优选。
27、的, 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568996 A 6 的各组分: 硅0.6份0.64份, 镁0.51份0.55份, 铁0.61份0.67份, 锰0.007份0.008 份, 锆0.006份0.007份, 锌0.18份0.2份, 锡0.004份0.005份和铝93份95份, 更优选 的, 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硅0.62份, 镁0.53份, 铁0.65份, 锰0.007份, 锆0.006份, 锌0.19份, 锡0.004份和铝95份, 如此, 能够使铝合金的质量更轻, 且透气亚层的 散热能力在220W/m.K以上。 0029 为了进一。
28、步提高透气亚层的散热能力, 一实施例中, 若干所述透气亚层的所述气 孔连通抽气设备, 如此, 抽气设备可以将透气亚层的所述气孔中的热空气抽出, 可以进一步 提高透气亚层的散热能力。 又如, 若干所述透气亚层的所述气孔通过软管组件连接于所述 抽气设备, 所述软管组件包括总软管及若干分软管, 若干分软管与若干所述气孔一一对应, 各所述分软管一一对应连通各所述气孔, 各所述分软管均与所述总软管连通, 即, 所述总软 管分别与若干所述分软管连通, 所述总软管与所述抽气设备连通。 或者说, 各所述分软管通 过所述总软管连通所述抽气设备。 又如, 各所述分软管的第一端对应连通各所述气孔, 各所 述分软管的。
29、第二端均与所述总软管连通, 即, 所述总软管均与若干所述分软管的第二端连 通。 如此, 能够较好地将各所述气孔与所述抽气设备连接, 在抽气设备不需要工作时, 可以 拆卸掉总软管和分软管, 分开放置所述抽气设备, 从而减少卧板的空间。 0030 能够理解, 当天气炎热, 用户使用透气层的一侧睡眠时, 人体为炎热温度下的主要 发热源。 虽然人类是恒温动物, 平均温度界于36摄氏度37摄氏度之间, 但当人体感觉炎热 时, 其体表温度也会相应的增加, 由此, 结合人体体表温度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用 户是否处于感觉炎热的状态。 人在睡眠时, 靠近卧板的一侧的身体由于收到的压力较大, 因 此, 其体。
30、表温度变化相对较大。 为了在卧板温度较高时, 即判断人体感觉炎热的状态时, 使 所述抽气设备工作, 一实施例中, 所述抗菌亚层远离所述透气亚层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 薄膜温度传感器; 又如, 若干所述第一薄膜温度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抗菌亚层远离所述 透气亚层的侧面上, 又如, 若干所述第一薄膜温度传感器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抗菌亚层远 离所述透气亚层的侧上, 所述卧板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各所述第一薄膜 温度传感器, 即, 若干所述第一薄膜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与 所述抽气设备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任一所述第一薄膜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于预设 温度时, 控制。
31、所述抽气设备运行。 又如, 所述第一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深圳市富温传感 技术公司的14J20。 如此, 当用户睡在抗菌亚层上时, 处于用户身体下方的所述第一薄膜温 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用户体表的温度, 当检测到的用户体表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 则 通过控制开启抽气设备来达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 预设温度可以结合环境温 度和环境湿度来计算出。 0031 一实施例中, 所述保暖层包括热反射亚层、 导热亚层、 硅橡胶加热板(Silicone Rubber Heaters, SCS)、 隔热外框及防水导热亚层; 所述热放射亚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 所述透气层的侧面上, 所述导热亚层连接所。
32、述热反射亚层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侧面, 所述防 水导热亚层连接所述导热亚层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侧面; 设置若干硅橡胶加热板, 所导热亚 层靠近所述防水导热压层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容置槽, 若干所述容置槽与若干所述硅橡胶加 热板一一对应设置, 各所述硅橡胶加热板一一对应嵌置于各所述容置槽内, 各所述硅橡胶 加热板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即,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若干所述硅橡胶加热板电连接; 所述硅 橡胶加热板用于在通电时产生热量。 所述隔热外框具有中空结构, 又如, 所述隔热外框具有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568996 A 7 矩形环状结构, 所述隔热外框围绕所述导热亚层的四个侧边设置, 且所述。
33、隔热外框位于所 述热反射亚层与所述防水导热亚层之间, 又如, 所述隔热外框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热 反射亚层与所述防水导热亚层抵持, 即, 其中一所述隔热外框的侧面与所述热反射亚层抵 持, 另一所述隔热外框的侧面与所述防水导热亚层抵持, 或者说, 所述隔热外框邻近所述热 反射亚层的侧面与所述热反射亚层抵持, 所述隔热外框邻近所述防水导热亚层的侧面与所 述防水导热亚层抵持。 如此, 隔热外框能够对导热亚层上的硅橡胶加热板产生的热量具有 一定的隔热效果, 能够减少硅橡胶加热板产生的热量的损耗。 所述热反射亚层用于对硅橡 胶加热板产生的热量提供一定的热射作用。 所述防水导热亚层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
34、能够 减少水分从所述防水导热亚层渗入至所述导热亚层中。 又如, 所述导热亚层由铝合金材料 制成, 所述铝合金材料和如上任一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相同。 又如, 所述热反射亚层由热反射 材料制备得到。 又如, 所述隔热外框由所述隔热材料制备得到。 又如, 所述防水导热亚层由 防水导热材料制备得到。 如此, 能够使得所述保暖层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 能够在较为寒冷 的季节为用户提供一定的御寒能力。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 采用上述卧板, 用户可以直接在上 方睡眠使用, 还能够省去传统中需要额外配置的垫子, 极为方便。 例如, 所述硅橡胶加热板 主要包括硅橡胶与玻璃纤维布复合而成的薄片状结构, 亦可称为硅胶加热。
35、带; 又如, 硅胶加 热板具有很好的柔软性, 可以与被加热物体紧密接触; 又如, 所述硅橡胶加热板的发热元件 用镍合金的合金箔进行加工而成的; 又如, 其加热功率可达到1.2W/cm2, 加热更加均匀, 如 此, 利于热量的传递。 例如, 通过控制使所述硅橡胶加热板通电/断电, 用于控制所述硅橡胶 加热板是否加热, 进而控制所述硅橡胶加热板长期或在短时间内发热。 003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因此, 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568996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7568996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7568996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