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炒茶机.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96334.3 (22)申请日 2017.11.09 (71)申请人 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地址 2151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 甪里 (72)发明人 周福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 普通合伙) 32245 代理人 石敏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炒茶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茶机, 包括台架、 支撑板 以及安装在台架上的炒锅, 所述炒锅通过电机驱 动, 所述电机安。
2、装在支撑板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 轴上设有第一带轮, 所述炒锅的动力输入轴上设 有第二带轮, 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设有 相应的传动带; 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台架铰接, 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所述台架上设有 多个与手柄相匹配的缺口; 在使用时, 所述手柄 通过嵌入不同的缺口来调整传动带的张紧度从 而调整炒锅的转速。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档位变 速箱调整炒锅的转速相比, 本发明成本低, 而且 不容易出现故障, 从而提高了炒茶的效率并降低 了炒茶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7712122 A 2018.02.23 CN 107712122 A 1.一种炒茶机, 包。
3、括台架以及安装在台架上的炒锅, 所述炒锅通过电机驱动; 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支撑板, 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带轮, 所述炒 锅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第二带轮, 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设有相应的传动带; 所述 支撑板的一端与台架铰接, 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所述台架上设有多个与手柄相 匹配的缺口; 在使用时, 所述手柄通过嵌入不同的缺口来调整传动带的张紧度从而调整炒 锅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炒茶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带为V带, 所述V带的楔角为 40度。 权。
4、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12122 A 2 一种炒茶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炒茶机, 属于炒茶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充, 传统的人工炒茶已经无法再满足人们的需求, 由此, 市场上各种炒茶机械便足见应时而生。 采用炒茶机制茶, 可以有效提高炒茶效率, 同时降低 劳动成本, 另外, 炒茶机的使用减少了茶叶和人的接触, 还能自主控制茶叶中水分、 粉尘等 各项指标, 保证了茶叶的卫生安全和品质。 0003 炒茶机在工作时, 电机驱动炒锅旋转, 根据茶叶的制造工艺, 炒制不同类型的茶叶 需要改变炒锅的转速, 而且现有的炒茶机多为一。
5、体机, 即将茶叶杀青、 揉捻和干燥三个工序 在一体机中实现, 每道工序需要的炒锅转速也是不同的, 但现有技术中炒茶机的炒锅转速 大多是唯一的, 通用性差, 容易出现茶叶炒生或炒焦的现象。 0004 据申请人了解, 现在有些厂家加装多档位变速箱来实现变速, 但多档位变速箱成 本较高, 而且也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出一种可靠性高且成本低的可变速炒茶机。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炒茶机, 包括台架、 支撑 板以及安装在台架上的炒锅, 所述炒锅通过电机驱动, 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上, 所述电机 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带轮, 所述炒。
6、锅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第二带轮, 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 带轮之间设有相应的传动带; 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台架铰接, 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手 柄, 所述台架上设有多个与手柄相匹配的缺口; 在使用时, 所述手柄通过嵌入不同的缺口来 调整传动带的张紧度从而调整炒锅的转速。 0007 优选的, 所述缺口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0008 优选的, 所述传动带为V带, 所述V带的楔角为40度。 0009 本发明将电机安装在可转动的支撑板上, 支撑板相当于杠杆, 电机安装在杠杆的 支点附近, 这样就可以通过手柄调整支撑板的角度, 从而实现调节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 间传动带的松紧度, 而带传动时因为必然存在弹性滑动。
7、和打滑现象, 因此通过调节传动带 的松紧度就可以调节炒锅的转速 (传动带越紧, 则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越轻, 第二带轮的转 速也就越快) 。 本发明通过调节传动带的松紧度来调整炒锅的转速,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多档 位变速箱调整炒锅的转速相比, 本发明成本低, 而且不容易出现故障, 从而提高了炒茶的效 率并降低了炒茶成本。 本发明通过调节传动带的松紧度来调节从动轮的转速还可以应用于 其他类似对传动比要求不高的领域。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712122 A 3 001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8、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的炒茶机, 包括台架1、 支撑板5以及安装在台架1上的炒锅11, 炒 锅11通过电机3驱动, 电机3安装在支撑板5上, 电机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带轮4, 炒锅11的 动力输入轴上设有第二带轮6, 第一带轮4和第二带轮6之间设有相应的传动带2。 本实施例 中传动带2优选为V带, V带的楔角为40度。 0013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大致呈弧形, 当然也可以采用平板, 支撑板5的一端与台架1铰 接, 支撑板5的另一端设有手柄10, 台架1上设有多个与手柄10相匹配的缺口7, 缺口7沿竖直 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中所示为3个缺口7, 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更多个缺口7。
9、; 在使用 时, 手柄10通过嵌入不同的缺口7来调整传动带2的张紧度从而调整炒锅11的转速。 0014 本实施例中, 电机3安装在支撑板5上, 支撑板5相当于一个杠杆, 手柄10远离支点 (即支撑板5与台架1的铰接点8) , 因此可以手动调整手柄10使其嵌入不同的缺口7内, 从而 调整传动带2的张紧度实现调整炒锅11的转速。 经申请人多次试验证明, 本实施例的炒茶锅 结构简单、 调速方便。 0015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 其他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 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712122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771212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