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pdf

  • 上传人:zhu****_FC
  • 文档编号:7320983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90.3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39586.7

    申请日:

    20180530

    公开号:

    CN108633853A

    公开日:

    201810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2,A01M1/08

    主分类号:

    A01M1/02,A01M1/08

    申请人:

    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夫业,雷朝亮,谢伯喜,任元彬,黄求应,桑文,汤志华

    地址:

    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高新区东二路本业股份

    优先权:

    CN201810539586A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宁冈;宁星耀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设有碰虫板,碰虫板处安装有蝗虫专诱灯;灯泡外覆盖防水灯罩;所述蝗虫专诱灯的光源是发射波长为365~515nm光波的光源;碰虫板下方设有进虫口,进虫口下方设有集虫箱。本发明诱虫灯光装置结构完善,能够将有效范围内的蝗虫高效诱捕,解决灯下黑产生的诱虫盲区,诱集地域范围广同时又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设有碰虫板,碰虫板处安装有蝗虫专诱灯;灯泡外覆盖防水灯罩;所述蝗虫专诱灯的光源是发射波长为365~515nm光波的光源;碰虫板下方设有进虫口,进虫口下方设有集虫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蝗虫专诱灯为具有1个以上发光单元,分别安装在碰虫板的内部,所述发光单元为荧光灯/或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蝗虫专诱灯为2个以上发光单元,分别安装在碰虫板上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灯和/或LED的功率高于1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有挡雨盖板,所述挡雨盖板还安装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和避雷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安装有电子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虫板由1块以上透明材料交叉构成;所述进虫口为1个以上具有防逃逸功能的漏斗装置,所述漏斗装置的漏斗斜坡面与柜体表面呈倾斜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箱安装有昆虫数量统计装置和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光装置还设有可将电子眼和/或昆虫数量统计装置的蝗虫种群密度、种群规模和生长发育阶段信息自动上传到无线网络终端的信息处理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害虫测报和防治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

    背景技术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不完全变态,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约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草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牧业的主要害虫。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我国淮河以北地区深受蝗虫的侵袭,给当地草原和农作物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困扰。一般而言,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灯光诱杀属于物理防治病虫害中最具绿色环保的方式受到农业植保部门的重视。但市面上的捕虫灯光源的光谱范围均较宽,存在广谱诱杀效应,在诱杀目标害虫的同时也往往会诱杀许多其它昆虫和天敌,如果不加限制的大面积或者不科学的使用此类装置,很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

    CN 102077817 B公开了一种诱虫灯涂粉和由其制造的诱虫灯以及制造诱虫灯的方法,其包括:70~80 重量份的全广谱3650Å紫外荧光粉,20~30 重量份的全广谱3700Å紫外荧光粉,和2~8 重量份的全广谱稀土兰粉。该方法仍然存在广谱诱杀效应,在诱虫效果和专一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将有效范围内的蝗虫高效诱捕,解决灯下黑产生的诱虫盲区,同时又节能环保的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设有碰虫板,碰虫板处安装有蝗虫专诱灯;灯泡外覆盖防水灯罩;所述蝗虫专诱灯的光源是发射波长为365~515nm光波的光源;碰虫板下方设有进虫口,进虫口下方设有集虫箱。

    进一步,所述蝗虫专诱灯具有1个以上发光单元,分别安装在碰虫板的内部,所述发光单元为荧光灯/或LED灯。

    优选地,所述蝗虫专诱灯具有2个以上发光单元,分别安装在碰虫板上下部。

    进一步,所述荧光灯和/或LED的功率高于1W。

    进一步,所述柜体设有挡雨盖板,所述挡雨盖板还安装有太阳能供电系统和避雷针。

    进一步,所述柜体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进一步,所述柜体还安装有电子眼。

    进一步,所述碰虫板由1块以上透明材料交叉构成;所述进虫口为1个以上具有防逃逸功能的漏斗装置,所述漏斗装置的漏斗斜坡面与柜体表面呈倾斜角。

    进一步,所述集虫箱安装有昆虫数量统计装置和门。

    进一步,所述诱虫灯光装置还设有可将电子眼和/或昆虫数量统计装置的蝗虫种群密度、种群规模和生长发育阶段信息自动上传到无线网络终端的信息处理器。

    本发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蝗虫趋光特性,利用特定波长的蝗虫专诱灯,在有效范围内吸引具有行动能力的蝗虫,成虫飞行或跳跃经透明碰虫板阻拦后从漏斗进虫口掉入集虫箱,爬进或跳进漏斗进虫口后掉入集虫箱,因进虫口壁边缘光滑,蝗虫无法逃逸,蝗虫进入集虫箱后通过昆虫数量统计装置计数,借助电子眼进行实时监控,电子眼覆盖范围内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和蝗虫种群密度、规模和生育阶段都能清晰反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诱虫灯光装置能够将有效范围内的蝗虫高效诱捕,解决灯下黑产生的诱虫盲区,同时又节能环保;

    (2)本发明通过蝗虫专诱波长的诱虫灯发出特定光源吸引蝗虫向柜体聚集,并针对处于若虫阶段的蝗虫设置跳板斜坡,将从漏斗进虫口掉入集虫箱后的蝗虫经昆虫数量统计装置计数,同时利用电子眼进行远程实时监控,采集的数据经数据处理自动上传到无线网络终端,实现蝗虫种群密度、规模和生育阶段的远程智能化监测,为预测蝗虫群体行动提供事实依据,及时控制蝗灾爆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太阳能板;2、控制器;3、蓄电池;4、蝗虫专诱灯Ⅰ;5、柜体;6、碰虫板;7、蝗虫专诱灯Ⅱ;8、进虫口;9、集虫箱;10、昆虫数量统计装置;11、底座;12、取虫门;13、电子眼Ⅰ;14、电子眼Ⅱ;15、盖板;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灯下黑盲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实施例1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诱捕器,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上设有柜体5,所述柜体5设有盖板15,盖板15设有太阳能供电系统;柜体5设有碰虫板6,所述碰虫板6由1块以上透明材料交叉构成;碰虫板交叉处设有蝗虫专诱灯Ⅰ4和蝗虫专诱灯Ⅱ7;碰虫板6下方设有进虫口8,所述进虫口8为具有防昆虫逃逸功能的漏斗状装置,所述碰虫板6与柜体5之间设有供蝗虫掉入进虫口8的空隙;进虫口下方设有集虫箱9,集虫箱9位于底座11上方。

    本实施例所述蝗虫专诱灯为2个发光单元,分别安装在碰虫板中央的上部和下部,上部具有发射波长为460nm是光波的荧光灯,下部具有发射波长为515nm光波的LED灯,灯泡外覆盖防水灯罩。

    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灯的功率为20W;所述LED灯的功率为8W。

    本实施例所述透明材料的材质为塑料或玻璃。

    本实施例所述进虫口为2个,所述漏斗状装置的表面粗糙度RA≤1. 6。

    本实施例所述盖板下缘设有电子眼Ⅰ13,进虫口下部设有电子眼Ⅱ14。

    本实施例所述集虫箱为带有抽屉滑轨的集虫箱,设有集虫箱门;集虫箱还设有昆虫数量统计装置10。

    本实施例所述诱虫灯光装置设有可将电子眼和昆虫数量统计装置采集的蝗虫种群密度、种群规模和生长发育阶段信息自动上传到无线网络终端的信息处理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类似,区别在于所述荧光灯的功率为15W;所述LED灯的功率为5W,有效范围10亩。

    应用例1,在200平米的试验房间里安装一台实施例1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设备调试正常,房间里放置100只成虫阶段的蝗虫和100只若虫阶段的蝗虫,晚上设备6点自动启动,工作人员在另一房间的监控屏幕观看,经盖板边上电子眼清晰的看到成虫飞扑向光源,撞击到玻璃碰虫板上从进虫口掉入集虫箱内,集虫箱内的蝗虫经集虫箱上方安装的电子眼计数。经昆虫数量统计装置读取了蝗虫的数量,仪器工作了6小时停机,第二天工作人员拉出集虫箱,打开取虫门,从集虫箱取出蝗虫,从集虫箱取出蝗虫,经统计为100只成虫和100只若虫,诱捕率为100%。

    应用例2,试验区位于内蒙古大草原上,植被覆盖率为80%~90%,年降水量270mm,草原地势较为平坦,草原蝗害面积约0.78万hm2,在高发地带安装一台实施例2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诱虫灯光装置的电子眼与监控屏幕使用无线连接,晚上6点设备自动启动,监测人员从监控屏幕中看到,许多成虫飞向光源,进行种群鉴定和生育阶段判断。经撞击碰虫板后通过滑入进虫口掉入集虫箱内。30分钟后,经数据处理统计,虫口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到42头蝗虫且持续增加。经昆虫数量统计装置读取了蝗虫的数量同时进一步借助电子眼进行种群鉴定和生育阶段判断。仪器工作了6小时停机,第二天监测人员从昆虫数量统计装置读取了蝗虫的重量为3.5千克,从设备下部拉出集虫箱,打开取虫门,从集虫箱取出蝗虫,经种群鉴定主要蝗虫种群为西伯利亚蝗和华北雏蝗;经统计蝗虫单日种群规模:成虫856只,若虫4833只。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蝗虫 种群 监测 防治 诱虫灯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蝗虫种群监测和防治的诱虫灯光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209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