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pdf

  • 上传人:1520****312
  • 文档编号:7318816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40.7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05578.9

    申请日:

    20161205

    公开号:

    CN108142888A

    公开日:

    2018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9/20

    主分类号:

    A23L19/20

    申请人:

    贵州王苗丫民族风味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华

    地址:

    5505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县马场坪街道办事处黄丝社区老村委

    优先权:

    CN20161110557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炜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如下:(1)准备材料;(2)切剁加工;(3)搅拌;(4)晾晒;(5)发酵。本发明提供的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所制备的剁椒不易产生二次发酵而变味,味道更加长久;具有豆鼓风味,口味独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如下:(1)准备材料,将重量份的95-105份的新鲜红辣椒洗净后置于温度为23-27℃环境下晾晒4-6h,3-6份的姜和去壳后的9-13份的蒜洗净后晾干备用;(2)切剁加工,将晾干后的姜切成姜丝,晾干后的蒜切成米粒大小的蒜末,清洗晾晒后的红辣椒剁碎成长宽度小于10mm;(3)搅拌,将剁碎的红辣椒以及姜丝、蒜末加13-19份的食盐、22-26份的干豆鼓、7-11份的米酒、5-9份的茶籽油搅拌均匀,得初料;(4)晾晒,将初料置于阳光下暴晒2-4h,温度范围为26-30℃;(5)发酵,将晾晒后的初料装入坛中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环境温度范围为12-16℃,发酵时间为14-16天,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蒜选用红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剁椒,又称剁辣子、坛子辣椒,是以红辣椒、食盐等为材料制成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辣椒食品。剁椒口感偏重,出坛即食,是饭桌上的佐菜佳品。且剁椒易于储存,容易制得,所以广受欢迎。

    但是传统制得的剁椒含水分较多,使得剁椒在食用的过程中容易二次发酵,造成变味;且市面上的剁椒品种单一,还有很大的空间供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使得剁椒不易产生二次发酵而变味,味道更加长久;具有豆鼓风味,口味独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如下:(1)准备材料,将重量份的95-105份的新鲜红辣椒洗净后置于温度为23-27℃环境下晾晒4-6h,3-6份的姜和去壳后的9-13份的蒜洗净后晾干备用;(2)切剁加工,将晾干后的姜切成姜丝,晾干后的蒜切成米粒大小的蒜末,清洗晾晒后的红辣椒剁碎成长宽度小于10mm;(3)搅拌,将剁碎的红辣椒以及姜丝、蒜末加13-19份的食盐、22-26份的干豆鼓、7-11份的米酒、5-9份的茶籽油搅拌均匀,得初料;(4)晾晒,将初料置于阳光下暴晒2-4h,温度范围为26-30℃;(5)发酵,将晾晒后的初料装入坛中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环境温度范围为12-16℃,发酵时间为14-16天,即得。

    前述的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骤(1)中的蒜选用红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通过多次晾晒控制剁椒内的含水量,使得所制备的豆鼓剁椒更加稳定,不易产生二次发酵而变味,味道更加长久;同时添加豆鼓使剁椒具有豆鼓风味,口味独特。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不会对本发明构成任何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如下:(1)准备材料,将重量份的100份的新鲜红辣椒洗净后置于温度为25℃环境下晾晒5h,4份的姜和去壳后的11份的蒜洗净后晾干备用;(2)切剁加工,将晾干后的姜切成姜丝,晾干后的蒜切成米粒大小的蒜末,清洗晾晒后的红辣椒剁碎成长宽度小于10mm;(3)搅拌,将剁碎的红辣椒以及姜丝、蒜末加16份的食盐、24份的干豆鼓、9份的米酒、7份的茶籽油搅拌均匀,得初料;(4)晾晒,将初料置于阳光下暴晒3h,温度范围为28℃;(5)发酵,将晾晒后的初料装入坛中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环境温度范围为14℃,发酵时间为15天,即得。

    所述步骤(1)中的蒜选用红蒜。

    实施例2:

    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如下:(1)准备材料,将重量份的95份的新鲜红辣椒洗净后置于温度为27℃环境下晾晒4h,3份的姜和去壳后的9份的蒜洗净后晾干备用;(2)切剁加工,将晾干后的姜切成姜丝,晾干后的蒜切成米粒大小的蒜末,清洗晾晒后的红辣椒剁碎成长宽度小于10mm;(3)搅拌,将剁碎的红辣椒以及姜丝、蒜末加13份的食盐、22份的干豆鼓、7份的米酒、5份的茶籽油搅拌均匀,得初料;(4)晾晒,将初料置于阳光下暴晒2h,温度范围为30℃;(5)发酵,将晾晒后的初料装入坛中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环境温度范围为12℃,发酵时间为16天,即得。

    所述步骤(1)中的蒜选用红蒜。

    实施例3:

    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步骤包括如下:(1)准备材料,将重量份的105份的新鲜红辣椒洗净后置于温度为23℃环境下晾晒6h,6份的姜和去壳后的9-13份的蒜洗净后晾干备用;(2)切剁加工,将晾干后的姜切成姜丝,晾干后的蒜切成米粒大小的蒜末,清洗晾晒后的红辣椒剁碎成长宽度小于10mm;(3)搅拌,将剁碎的红辣椒以及姜丝、蒜末加19份的食盐、26份的干豆鼓、11份的米酒、9份的茶籽油搅拌均匀,得初料;(4)晾晒,将初料置于阳光下暴晒4h,温度范围为26℃;(5)发酵,将晾晒后的初料装入坛中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发酵,环境温度范围为16℃,发酵时间为14天,即得。

    所述步骤(1)中的蒜选用红蒜。

    关 键  词:
    一种 豆鼓剁椒 加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豆鼓剁椒的加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188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