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03904.3 (22)申请日 2018.08.09 (71)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72)发明人 高塬贵 李锦彬 陈冬冬 陈亮 程建建 李易峰 尹志雄 李佳宏 黎文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代理人 柳兴坤 刘馨月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6(2006.01) (54)发明名称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
2、具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盖 体组件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到设备本体上, 盖体组件包括盖体本体, 转动轴上设置有铰链弹 簧, 盖体本体上设置有导线, 在转动轴的下侧设 置有过线孔结构, 导线经过线孔结构的过线孔从 盖体本体引导到设备本体上, 盖体组件包括设置 在铰链弹簧与导线之间设置的角度隔离结构, 隔 离结构用于将铰链弹簧和导线隔离开。 本发明通 过设置过线孔结构及隔离结构将铰链弹簧和导 线隔离开来, 防止了铰链弹簧与导线摩擦破损, 提高了盖体组件的使用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8814264 A 2018.11.16 CN 10。
3、8814264 A 1.一种盖体组件, 所述盖体组件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到设备本体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盖体本体, 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铰链弹簧, 所述盖体本体上设置有导线, 在所述转动轴的下侧设置有过线孔结构, 所述导线经所述过线孔结构的过线孔从所述盖体 本体引导到所述设备本体上, 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在所述铰链弹簧与所述导线之间设置的隔 离结构, 所述隔离结构用于将所述铰链弹簧和所述导线隔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本体包括内盖和设置在所述 内盖上的加强板, 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
4、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包括纵梁, 所述纵梁为长 形结构并沿所述加强板的边缘延伸, 所述纵梁包括向所述内盖所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在 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转动轴插入所述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固定扣, 所述铰 链弹簧的引脚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扣由所述加强板的一部分向 一侧弯折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结构设置在所述内盖或所述 加强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本体还包括面盖, 所述面盖 设置。
5、在所述内盖和加强板的外侧, 所述隔离结构的上端和所述面盖朝向所述内盖的面之间 的距离小于所述导线在径向上的最小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2-7之一所述的盖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 卡线扣, 用于固定所述导线, 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避让孔, 所述卡线扣穿过所述避让孔并露 出所述加强板。 9.一种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 所述设备 本体为烹饪器具本体, 所述过线孔结构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上, 并位于所述盖体本体 和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相接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 权 利 要 求。
6、 书 1/1 页 2 CN 108814264 A 2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相关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电饭煲上盖显示/操作面板走线时导线需要经过铰链部分, 连接到煲体的控制电 路板, 中间会有一些地方比较靠近铰链弹簧, 开合盖时铰链弹簧会运动摩擦到导线, 容易导 致导线的外皮破损, 使显示/操作面板失灵和铰链弹簧带电, 容易使用户有触电的可能。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可靠性好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盖体组件。
7、, 所述盖体组件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到设备本体上, 所述盖体 组件包括盖体本体, 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铰链弹簧, 所述盖体本体上设置有导线, 在所述转 动轴的下侧设置有过线孔结构, 所述导线经所述过线孔结构的过线孔从所述盖体本体引导 到所述设备本体上, 所述盖体组件包括在所述铰链弹簧与所述导线之间设置的隔离结构, 用于将所述铰链弹簧和所述导线隔离开。 0006 优选地, 所述盖体本体包括内盖和设置在所述内盖上的加强板, 所述转动轴的两 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板上。 0007 优选地, 所述加强板包括纵梁, 所述加强板包括纵梁, 所述纵梁为长形结构并沿所 述加强板的边缘延伸, 所述纵梁包括向所。
8、述内盖所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在所述延伸部上 设置有通孔, 所述转动轴插入所述通孔内。 0008 优选地, 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固定扣, 所述铰链弹簧的引脚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 固定扣内。 0009 优选地, 所述固定扣由所述加强板的一部分向一侧弯折形成。 0010 优选地, 所述隔离结构设置在所述内盖或所述加强板上。 0011 优选地, 所述盖体本体还包括面盖, 所述面盖设置在所述内盖和加强板的外侧, 所 述隔离结构的上端和所述面盖朝向所述内盖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线在径向上的最 小尺寸。 0012 优选地, 在所述内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线扣, 用于固定所述导线, 所述加强板上 设置有避让孔,。
9、 所述卡线扣穿过所述避让孔并露出所述加强板。 0013 第二方面, 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0014 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如上所述的盖体组件, 所述设备本体为烹饪器具本体, 所述过 线孔结构设置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上, 并位于所述盖体本体和所述烹饪器具本体相接的位 置。 0015 优选地,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 0016 本发明提供的盖体组件, 通过在铰链弹簧与导线之间设置隔离结构可以使导线与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814264 A 3 铰链弹簧隔离开, 在盖体开合时导线不易碰触到铰链弹簧, 从而避免了导线的磨损, 延长了 导线的使用寿命, 使得盖体组件的使用可靠性更高。 附图。
10、说明 0017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 特征和 优点将更为清楚, 在附图中: 0018 图1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盖体组件的立体图; 0019 图2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內盖与加强板的立体图; 0020 图3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盖体组件截面图; 0021 图4示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中, 1、 盖体本体; 11、 导线; 12、 內盖; 121、 卡线扣; 13、 加强板; 131、 纵梁; 1311、 延 伸部; 1312、 通孔; 132、 固定扣; 133、 避让孔; 14、 面盖; 2、 转动轴; 21。
11、、 铰链弹簧; 212、 引脚; 3、 过线孔结构; 31、 过线孔; 4、 隔离结构; 5、 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下 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 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 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 公知的方法、 过 程、 流程、 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4 此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并且 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25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 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 “。
12、包括” 、“包含” 等类似 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 也就是说, 是 “包括但不限于” 的含 义。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第一” 、“第二”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 所述盖体组件通过转动轴2可转动的连接到设备本 体5上, 所述设备本体5例如可以为电饭煲的锅体。 如图1及图3所示, 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盖体 本体1, 所述转动轴2上设置有铰链弹簧21, 所述盖体本体1上设置有导线11, 在所述转。
13、动轴2 的下侧设置有过线孔结构3, 所述导线11经所述过线孔结构3的过线孔31从所述盖体本体1 引导到所述设备本体5上, 在所述铰链弹簧21与所述导线11之间设置有隔离结构4, 用于将 所述铰链弹簧21和所述导线11隔离开, 使得所述盖体本体1在开合过程中, 所述导线11不会 因为隆起而与所述铰链弹簧21接触, 以及所述盖体本体1在关闭过程中, 所述导线11不会因 为与所述铰链弹簧21接触而发生卡线或拉扯的动作, 进而避免了所述导线11与所述铰链弹 簧21之间的摩擦, 所述隔离结构4有效地把所述导线11与所述铰链弹簧21隔离开来, 防止了 所述导线11的摩擦破损。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导线11。
14、的一端连接所述盖体本体1的显示操作 面板, 另一端连接所述设备本体5的控制电路板。 0028 进一步地, 所述盖体本体1包括内盖12和设置在所述内盖12上的加强板13, 所述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814264 A 4 动轴2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加强板13上, 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可靠性, 所述加强板13可 使用高强度合金制作而成, 具有坚固及耐用的效果。 0029 进一步地, 所述转动轴2是承力部件, 所以连接到所述加强板13上能够更加的耐 用, 如图1-3所示, 所述加强板13包括纵梁131, 所述纵梁131为长形结构并沿所述加强板13 一条边缘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 。
15、设置有两个所述纵梁131, 两个所述纵梁131分别设置在所述 加强板13的一侧, 并相互对应, 所述纵梁131包括向所述内盖12所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1311, 在所述延伸部1311上设置有通孔1312, 所述转动轴2插入所述通孔1312内, 将转动轴2 连接到所述加强板13上起到了加强固定的效果, 提高了耐用性。 0030 进一步地, 所述加强板13上设置有固定扣132, 所述铰链弹簧21的引脚212可移动 地设置在所述固定扣132内, 如图2所示, 所述固定扣132由所述加强板13的一部分向一侧弯 折形成, 具体地, 所述固定扣132由在所述加强板13上三面切开形成的板体向一侧, 例如图2。
16、 的上侧折弯后, 板体的自由端再反向弯折, 在板体的下侧形成与所述引脚212的形状相对应 的容纳空间, 所述引脚212可插入并穿过该容纳空间, 由于所述固定扣132的自由端与所述 加强板1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并且为了形成所述固定扣132, 在所述加强板132上形成了 与板体对应的开口, 可方便所述引脚212的插入, 方便所述铰链弹簧21的安装操作, 以及提 高了整体的使用可靠性。 0031 进一步地, 由于所述隔离结构4在所述盖体组件的开合过程中, 并未承受很大的压 力, 因此所述隔离结构4可以设置在所述内盖12上, 可以与所述内盖12一起注塑成型, 也可 以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上, 具体。
17、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所述隔离结构4可选择卡扣、 粘 黏、 或焊接的方式进行组装, 方式不限。 优选的,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隔离结构4宽度约9mm, 高度约13mm, 所述隔离结构4设置在所述內盖12后端, 并且靠近所述转动轴2的位置, 因为该 部分的所述导线11在开盖时最容易弯曲隆起, 因此上述结构可以保护所述导线11不被磨 损。 0032 进一步地, 所述隔离结构4虽然有阻挡所述导线11接触所述铰链弹簧21的功效, 但 是, 如果所述导线11在弯折过程中隆起高度超过所述隔离结构4时, 依然会接触所述铰链弹 簧21。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如图3及图4所示, 所述盖体本体1还包括面盖1。
18、4, 所述面盖14设 置在所述内盖12和加强板13的外侧(图3中的上侧), 所述隔离结构4的上端和所述面盖14朝 向所述内盖12的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导线11在径向上的最小尺寸, 即使所述导线11在隆 起时, 也不会越过所述隔离结构4而接触所述铰链弹簧21, 优选的,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面盖 14装配好后, 所述面盖14与所述隔离结构4顶部之间的间隙小于1.5mm, 而所述导线11的直 径大于1.5mm, 因此所述导线11并不会越过所述隔离结构4, 有效地保护了所述导线11不被 磨损, 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可靠性。 0033 进一步地, 如图1及图2所示, 在所述内盖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线扣1。
19、21, 用于固 定所述导线11, 所述加强板13上设置有避让孔133, 所述卡线扣121穿过所述避让孔133并露 出所述加强板13, 实现了所述导线11在其他位置也可以稳定在固定的位置, 而不会影响到 其他组件的使用, 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可靠性。 所述卡线扣121优选与所述内盖12一体注塑成 型, 在所述导线11延伸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所述卡线扣121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卡脚, 两 个卡脚之间形成用于供导线11穿过的空间。 003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所述盖体组件, 所述设备本体5为烹饪器具本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814264 A 5 体, 所述过线孔结构3设置。
20、在所述烹饪器具本体上, 并位于所述盖体本体1和所述烹饪器具 本体相接的位置,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电饭煲。 0035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 在不冲突的前提下, 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 地组合、 叠加。 0036 应当理解,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 而非限制性的,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 原理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 换, 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814264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8814264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881426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