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pdf

  • 上传人:li****8
  • 文档编号:7317777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02.6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75063.7

    申请日:

    20180824

    公开号:

    CN109122074A

    公开日:

    2019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00,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22/00,A01G17/00

    申请人: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英俊,吴建锁,陈华,祁通拉嘎,赵慧军,于伟达,程雨,赵志宏,郭金龙,张彩婧,勿日勒

    地址: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盛乐经济园区盛乐五街南侧

    优先权:

    CN20181097506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沙地治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沙地上设置至少两层非生物沙障,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通过种植小叶锦鸡儿形成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相结合,能够有效防止风沙,固定流沙,同时,在沙障内栽植嗟巴嘎蒿、赖草和芨芨草能够进一步抑制沙化,防止草原退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沙地上设置至少两层非生物沙障,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非生物沙障是将草方格栽设于沙地,且深度为30-4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以内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是在六月中旬到八月初之间对沙地浇透水后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种植后间隔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厘米的浮沙湿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后经过13-15天的缓苗期后施加尿素,而后浇透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栽植的芨芨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赖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分枝期六叶一心的壮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栽植的芨芨草的深度为5—7cm,株行距13-17cm,栽植赖草的深度5—8cm,株行距18-22cm,栽植嗟巴嘎蒿的深度5—7cm,株行距23-27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是分区种植,分区栽植是低洼区域栽植芨芨草,平缓地带栽植嗟巴嘎蒿,风口区域栽植赖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是将小叶锦鸡儿种子与肥料混合后将种子种植在沙地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肥料包括尿素和二胺,尿素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3-14公斤,二胺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0-12公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是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至少种植2行小叶锦鸡儿种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地治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呼伦湖流域有3.33万km2的草地,占其总面积80.13%。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水土涵养、防风固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为畜牧业提供了草地资源,据2013年遥感图像分析,呼伦湖流域草地退化2.03万km2,占湖区草地面积的60.73%,沙化草地面积1553万亩。呼伦湖流域加上持续干旱和湖区沿岸过度放牧,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在持续减少。保护呼伦湖流域资源,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重点地段实施并进行了禁牧、草畜平衡、围栏封育,防沙造林,使呼伦湖流域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但是沙化草地的治理存在手段单一,方法随意,选用治沙品种不适应,效果较慢,持续性差,没有治沙的规范性标准等问题。禁牧、草畜平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草原退化和沙化还在继续。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有效治理沙地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其对呼伦湖的沙地有良好的治理效果,有效抑制沙化和草原退化。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沙地上设置至少两层非生物沙障,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通过种植小叶锦鸡儿形成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向结合,能够有效防止风化,固定流沙,同时,在沙障内种植嗟巴嘎蒿、赖草和芨芨草能够进一步抑制沙化,防止草原退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对沙地进行灭蝗虫处理,具体地,是在播种前6-7天对沙地喷洒药剂,喷洒的药剂是苦参碱药剂,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降低药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其不易产生抗药性,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杀虫剂。具体地,是每公斤苦参碱对应280-330公斤水配成对应的药剂,而每亩沙地对应使用0.45-0.55千克药剂。采用上述比例的药剂和施加比例能够保证苦参碱有效地发挥其药效,保证灭蝗效果。

    对沙地的pH进行测试,保证待栽植的区域的沙地的pH值介于7.1-8.6之间,继而为后续种子和幼苗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

    灭蝗虫后设置非生物沙障,采用的非生物沙障为芦苇编制的草方格,即利用现有的编制工艺将干的芦苇草(不具生命特征)编制成规格是1m×1m=2㎡的草方格,芦苇具有韧性,且可以涵养水源,利用芦苇编制的草格能够固定流沙。

    具体地,在沙地上设置至少两层非生物沙障,即在沙地上至少设置两层草方格,具体地,是将草方格栽设于沙地,且深度为30-40厘米,能够防止流沙移动,继而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进一步地,且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小叶锦鸡儿能够良好的防风、固沙,形成生物沙障,继而通过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的结合,能够起到前档后拉的效果,进一步固定流沙,抑制沙化和草原退化的持续。

    具体地,在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至少种植2行小叶锦鸡儿种子。至少种植2行小叶锦鸡儿种子能够保证形成的生物沙障的效果,确保固沙效果。

    进一步地,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是将小叶锦鸡儿种子与肥料混合后将种子种植在沙地内。具体地,肥料包括尿素和二胺,尿素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3-14公斤,二胺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0-12公斤。将种子和肥料进行拌种,能够促进种子发芽、防止病虫害。由于沙地内其实碘、锌、铜、磷等元素含量丰富,仅氮含量较低,因此,通过拌种后种植表面附着肥料的小叶锦鸡儿种子,能够确保小叶锦鸡儿种子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的齐全和均衡,继而保证小叶锦鸡儿种子的生长,保证生物非生物沙障的形成。

    小叶锦鸡儿种子的播种深度2—4cm,行距30—45cm。上述种植条件能够保证小叶锦鸡儿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小叶锦鸡儿的根系能够良好地作用于沙地,继而固定沙地。

    而后对沙地浇透水,保证沙地湿润的情况下迅速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且在种植后立刻再浇一次透水,使得种子表面附着的肥料能够溶解,继而进入沙地内,均衡沙地内营养成分的比例和种类,继而保证种子能够吸收到均衡的营养,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且每间隔一段时间便对沙地浇一次透水,防止种子被缺水干旱死亡。

    最后,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栽植上述3种草能够相互作用,保证各个区域内的沙地不会流动,有效抑制沙化和草原退化。

    具体地,分区域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即在低洼区域栽植芨芨草,平缓地带栽植嗟巴嘎蒿,风口区域栽植赖草。当栽植区域具备低洼区域时低洼区域栽植芨芨草,具备平缓地带时平缓地带栽植嗟巴嘎蒿,具备风口区域时风口区域栽植赖草。

    芨芨草可以在较低湿的碱性平原以至高达5000米的青藏高原上生长,继而可以在低洼区域良好的生长,能够提升低洼区域的植被量。嗟巴嘎蒿也称为差巴嘎蒿,其耐干旱,生于半固沙丘和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下半部,有深长的主根和发达的侧根,保证差巴嘎蒿根系可以在平缓地带能够充分延伸,使得嗟巴嘎蒿在平缓地带能够良好的生长。赖草耐旱、耐寒,也能忍耐轻度盐渍化土壤,在风口地带也能够良好的生长,继而在风口区域栽植赖草,可以保证风口区域也有植物。且赖草可以沙质土壤内生长。将芨芨草、嗟巴嘎蒿和赖草分区域栽植,能够保证各个区域内的沙地均能被固定,防止沙化的持续,同时上述3种植物均能够在沙地和干旱的地方良好的生长,继而能够保证植物的生长,进一步减少草原退化。

    进一步地,栽植的芨芨草的深度为5—7cm,株行距13-17cm,栽植赖草的深度5—8cm,株行距18-22cm,栽植嗟巴嘎蒿的深度5—7cm,株行距23-27cm。控制上述3种幼苗的种植条件,有利于保证上述3中植物的生长,继而实现固沙的效果。

    进一步地,栽植的芨芨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赖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分枝期六叶一心的壮苗。采用上述生长期限的幼苗,能够提升幼苗在沙地的存活率,防止烧苗,若选择的幼苗的期限过于小,幼苗无法适应沙地的环境,造成幼苗大面积死亡,不利于上述3种草的生长,若选择的幼苗的期限过大,增加了栽植成本,且该幼苗也不能良好的生长,幼苗容易死亡。

    具体地,栽植上述3中幼苗,是灭蝗虫7-8天后即播种小叶锦鸡儿种子1-2天后,对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浇透水,而后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种植时采用“品”字形栽植,且栽植的时间为六月中旬到八月初之间,此时,处于雨季,下雨相对较量大,湿度和气温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栽植后间隔一段时间便对沙地浇一次透水,浇水的依据是保证地表至少5cm左右的浮沙湿润,即到距离地面5cm左右的沙地处于干燥或者缺水时,则需浇透水,继而保证幼苗有充分的水进行吸收,保证幼苗的生长。

    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后经过13-15天的缓苗期后施加尿素,直接在沙地表面施加尿素,而后浇透水,使得尿素溶解在水里,并渗透进沙地内,而后肥料被幼苗的根系吸收,保证幼苗的生长。浇透水需要保证沙地表面不可见尿素,即保证尿素全部被溶解继而融入沙地内,保证施加的尿素能够完全被沙地和幼苗利用,提升沙地的肥力。

    同时也间断性的给沙地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厘米的浮沙湿润。

    而后定期观测栽植品种的根系延伸和下扎情况,具体地,是选取10个样点,而后对每个样点的植株的根系进行研究,10个样点中5个样点是随机选取,另外5个样点分别选在最高处、最低处、中间、风口以及挨着植被的地方,保证检测的全面性。而观测根系延伸情况和下扎情况,通过去除根系周围的沙土,测量主根的长度和侧根的长度和分布面积等。同时对地上部分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六月中旬到八月初之间进行种植,首先,配制苦参碱药剂,每公斤苦参碱对应280公斤水配成对应的药剂。而后在播种前6天对沙地喷洒药剂,每亩沙地对应使用0.450千克药剂。

    对沙地的pH进行测试,保证待种植的区域的沙地的pH值介于7.1-8.6之间。

    将在沙地上栽设3层非生物沙障,非生物沙障通过草方格形成,且每层草方格的种植深度为30厘米,每个草方格的规格是1m×1m=2㎡。

    将小叶锦鸡儿种子与尿素和二胺进行混合,尿素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3公斤,二胺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0公斤。

    而后对沙地浇透水,而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小叶锦鸡儿种子的播种深度2cm,行距30cm。且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2行小叶锦鸡儿种子,种植后立刻再浇一次透水。

    最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1天后,对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浇透水,而后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其中,栽植的芨芨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赖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分枝期六叶一心的壮苗,且种植时采用“品”字形栽植。栽植的芨芨草的深度为5cm,株行距13cm,栽植赖草的深度5cm,株行距18cm,栽植嗟巴嘎蒿的深度5cm,株行距23cm。低洼区域栽植芨芨草,平缓地带栽植嗟巴嘎蒿,风口区域栽植赖草。栽植结束后,间隔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cm左右的浮沙湿润。而后经过15天缓苗期,向沙地表面施加尿素,而后浇透水。而后间断性的给沙地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厘米的浮沙湿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六月中旬到八月初之间进行种植,首先,配制苦参碱药剂,每公斤苦参碱对应330公斤水配成对应的药剂。而后在播种前6天对沙地喷洒药剂,每亩沙地对应使用0.55千克药剂。

    对沙地的pH进行测试,保证待种植的区域的沙地的pH值介于7.5-8.2之间。

    将在沙地上栽设3层非生物沙障,非生物沙障通过草方格形成,且每层草方格的种植深度为40厘米,每个草方格的规格是1m×1m=2㎡。

    将小叶锦鸡儿种子与尿素和二胺进行混合,尿素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4公斤,二胺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2公斤。

    而后对沙地浇透水,而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小叶锦鸡儿种子的播种深度4cm,行距45cm。且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2行小叶锦鸡儿种子,种植后立刻再浇一次透水。

    最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2天后,对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浇透水,而后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其中,栽植的芨芨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赖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分枝期六叶一心的壮苗,且种植时采用“品”字形栽植。栽植的芨芨草的深度为7cm,株行距17cm,栽植赖草的深度8cm,株行距22cm,栽植嗟巴嘎蒿的深度7cm,株行距27cm。低洼区域栽植芨芨草,平缓地带栽植嗟巴嘎蒿,风口区域栽植赖草。栽植结束后,间隔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cm左右的浮沙湿润。而后经过13天缓苗期,向沙地表面施加尿素,而后浇透水。而后间断性的给沙地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厘米的浮沙湿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六月中旬到八月初之间进行种植,首先,配制苦参碱药剂,每公斤苦参碱对应300公斤水配成对应的药剂。而后在播种前7天对沙地喷洒药剂,每亩沙地对应使用0.50千克药剂。

    对沙地的pH进行测试,保证待种植的区域的沙地的pH值介于7.7-8.1之间。

    将在沙地上栽设3层非生物沙障,非生物沙障通过草方格形成,且每层草方格的种植深度为35厘米,每个草方格的规格是1m×1m=2㎡。

    将小叶锦鸡儿种子与尿素和二胺进行混合,尿素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3.5公斤,二胺的用量是每亩沙地使用11公斤。

    而后对沙地浇透水,而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小叶锦鸡儿种子的播种深度3cm,行距35cm。且非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之间种植2行小叶锦鸡儿种子,种植后立刻再浇一次透水。

    最后,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1天后,对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浇透水,而后在最内层非生物沙障包围的沙地内栽植芨芨草、赖草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其中,栽植的芨芨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赖草的幼苗为分蘖期四叶一心的幼苗和嗟巴嘎蒿的幼苗分枝期六叶一心的壮苗,且种植时采用“品”字形栽植。栽植的芨芨草的深度为6cm,株行距15cm,栽植赖草的深度7cm,株行距20cm,栽植嗟巴嘎蒿的深度6cm,株行距25cm。低洼区域栽植芨芨草,平缓地带栽植嗟巴嘎蒿,风口区域栽植赖草。栽植结束后,间隔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cm左右的浮沙湿润。而后经过14天缓苗期,向沙地表面施加尿素,而后浇透水。而后间断性的给沙地浇透水,保证地表至少5厘米的浮沙湿润。

    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进行操作,区别在于将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区域更换为设置非生物沙障。

    对比例2:按照实施例1提供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进行操作,区别在于将栽植非生物沙障的区域更换为种植小叶锦鸡儿种子。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植株的根系延伸、下扎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对地上部分进行生理指标的观测,栽植时间和观测时间间隔1年,芨芨草和赖草的物候期为分蘖期,嗟布嘎蒿的物候期为分枝期,检测具体观测结果参见表1。

    表1观测结果

    根据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嗟巴嘎蒿、赖草和芨芨草均能生长良好,继而能够有效防止风化,固定流沙,抑制沙化,防止草原退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通过种植小叶锦鸡儿形成生物沙障和非生物沙障向结合,能够有效防止风化,固定流沙,同时,在沙障内栽植嗟巴嘎蒿、赖草和芨芨草能够进一步抑制沙化,防止草原退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呼伦湖 沙地 治理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177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