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pdf(1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35088A43申请公布日20111109CN102235088ACN102235088A21申请号201010173759122申请日20100507E04G15/06200601E04G21/0220060171申请人卫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县三重市72发明人黄哲贤张进兴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19代理人寿宁张华辉54发明名称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是利用若干间隔架、迫紧架、楔形间隔块与楔形迫紧块来组接半筒模,将该半筒。
2、模组合而成中空圆筒后再设于制作楼板通气口,待楼板制作完成后,只要取出该楔形间隔块,再利用楔形迫紧块解除各半筒模间的连结,便可使该半筒模经由脱模而留供下一水泥浇铸加工区使用,故成本可较筒模留置于通气口间的方式大幅降低约30左右,且因所需制作备用的半筒模数量少,施工工期可大幅短缩,用以库存半筒模的场地也可大为减少。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9页CN102235091A1/2页21一种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半筒模、多个定位架组、多个楔形间隔块组、多个楔形迫紧块组及一盖板,其中每一半筒模具有二端边及二侧边,各。
3、半筒模的侧边相互间隔设置,该半筒模的内壁面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脚座;定位架组分别设于两相邻的半筒模之间,每一定位架组包含一第一间隔架、一第二间隔架及至少一迫紧架,该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均为一长形架体,且分别具有相互邻接的一固接板及一隔板,该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的固接板分别固接于二相邻的半筒模的内壁面上,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的隔板对应并沿该半筒模的侧边设置,该迫紧架为一短架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固接板与一隔板,迫紧架的固接板固设于该第一间隔架的隔板上,该迫紧架的隔板与该第一间隔架的隔板相间隔且相对应设置,前述第二间隔架的隔板穿设于该第一间隔架的隔板与迫紧架的隔板之间;楔形间隔块组分别设于该定位。
4、架组的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的隔板间,每一楔形间隔块组包含有一第一间隔块及一第二间隔块,该第一间隔块、第二间隔块均为一端厚度朝另一端逐渐加厚的楔形块体,该第一间隔块是以厚度较厚的一侧相对该第二间隔块厚度较薄的一侧的方式设置;楔形迫紧块组分别设于该第二间隔架与迫紧架的隔板间,每一楔形迫紧块组包含有一第一迫紧块及一第二迫紧块,该第一迫紧块、第二迫紧块均为一端厚度朝另一端逐渐加厚的楔形块体,该第一迫紧块以厚度较厚的一侧相对该第二迫紧块厚度较薄的一侧的方式设置;盖板盖设于该半筒模所组成的中空圆筒的顶端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多根调整螺杆,前述。
5、盖板上进一步间隔贯穿成型有多个调整孔,各调整孔的孔壁上形成有螺纹,该调整螺杆分别贯穿该盖板的调整孔,该调整螺杆的环壁面上靠近顶端处设有一螺纹部,该调整螺杆的螺纹部与盖板的调整孔孔壁上的螺纹相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盖板对应该半筒模内部的一内侧面上成型有一凸定位部,该凸定位部上套设有至少一止漏O型环,该止漏O型环可紧贴于各半筒模的内壁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前述盖板对应该半筒模内部的一内侧面上成型有一凸定位部,该凸定位部上套设有至少一止漏O型环,该止漏O型环可紧贴于各半筒模的内壁面上。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楔形间隔块组的第二间隔块的一端朝旁侧进一步突伸成型有一凸部,前述楔形迫紧块组的第二迫紧块的一侧亦朝旁侧突伸成型有一凸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楔形迫紧块组的第一迫紧块固接于该第二间隔架上对应迫紧架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盖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把手。8一种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拆式模具设置于一模板上,且包括一钢筋绑扎步骤、一模具组装步骤、一模权利。
7、要求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2/2页3具安装步骤、一浇铸步骤及一脱模步骤,其中钢筋绑扎步骤是在该模板上进行钢筋的绑扎作业,并预留出该可拆式模具的摆放空间;模具组装步骤是将各半圆筒经由该定位架组、楔形间隔块组与楔形迫紧块组以相互紧迫的方式组合而成中空圆筒;模具安装步骤是将该由半圆筒所组成的中空圆筒设于钢筋间所预留的模具摆放空间中,并将该中空圆筒固设于模板上,另在该中空圆筒顶端开口处盖设盖板;浇铸步骤是在该钢筋与中空圆筒间浇铸混凝土;脱模步骤是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先同时取出该盖板与调整螺杆,并解除该半圆筒与模板间的连结,接着取出该楔形间隔块组,再利用楔形迫紧块组使该半筒模可。
8、相对该固化的混凝土移动,从而脱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前述模具安装步骤中,进一步以调整螺杆贯穿该盖板的调整孔,使该调整螺杆底端抵顶于该模板上,调整螺杆顶端处的螺纹部则与该盖板的调整孔孔壁上的螺纹相结合;在浇铸步骤中,是先在该钢筋与各中空圆筒间浇铸混凝土至一预设高度,该预设高度为该中空圆筒的中段处至该中空圆筒顶端之间,再旋转各调整螺杆以微调该盖板的高度,将各组模具的盖板调整至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接着再进一步将该钢筋与中空圆筒间的混凝土浇铸至与各盖板同一高度处,并静待混凝土凝固。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9、在前述脱模步骤中,解除该半圆筒与模板间的连结之后,是先将该第二迫紧块稍微移出该第一迫紧块与迫紧架之间,降低该定位架组、楔形间隔块组与楔形迫紧块组间的迫紧力,以取出该第一、第二间隔块,接着将该第二迫紧块再次迫紧于该第一迫紧块与迫紧架之间,藉该第一迫紧块、第二迫紧块间的迫紧力经由该定位架组迫使半筒模向内移动,从而达到脱模的目的。权利要求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1/7页4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混凝土楼板上制作通气口的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高科技电子厂房,如液晶面板厂、晶圆厂、记忆体厂等,因工艺精密。
10、度的需求,必须在无尘的环境中方能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其中,在该高科技电子厂房的无尘室中,其楼板一般是采用格子梁系统,在楼板上间隔预留了许多的通气口,以便循环地对该无尘室内的空气进行滤净处理。0003参见图10所示,其中一种现有技术的在楼板上制作通气口的方式是先在模板上排列设置多个格子梁模具80,该格子梁模具80是以工程塑胶射出方式一体成形制作而成,每一格子梁模具80在一底板81上成形有四个圆管部82,接着在各格子梁模具80的圆管部82间绑设钢筋后,再在该钢筋之间浇铸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即可拆除模板,将该格子梁模具80留置于该混凝土所形成的楼板中,并在各圆管部82形成所需的通气口。0004。
11、上述工程塑胶材质的格子梁模具80由于体积大、尺寸各异、须有足够的厚度以避免受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以及钢筋绑扎作业须在圆管部82之间进行,以致生产设备、成形模具、原料、施工成本等费用都导致该格子梁模具80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留置于楼板间的格子梁模具80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因为工程塑胶材质所产生的老化及劣化现象还会影响无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0005进一步参见图11所示,有鉴于上述工程塑胶材质的格子梁模具80的缺点,另一种现有技术在楼板上制作通气口的方式则是先在一模板91上的各预定位置处分别锁固一底座92,再在该模板91上绑设钢筋,并在各底座92设置处预留空间、不绑钢筋;待钢筋捆绑作业完成后,。
12、将若干金属筒模93分别套设于该底座92上,再于该金属筒模93的顶面设置一盖板94,以一螺杆95连接该底座92与盖板94,以防金属筒模93倾倒,接着便可进行混凝土浇铸作业;待混凝土凝固之后,拆除螺杆95、盖板94、模板91与底座92,金属筒模93则留置于该混凝土楼板中,以于各金属筒模93间形成所需的通气口。0006上述金属筒模93可用不锈钢、镀锌碳钢等作为材料,故可较前述工程塑胶材质的格子梁模具80更为耐用,不会有老化或劣化的问题,而在制作时则可依通气口尺寸卷制成圆形筒或折弯成方形筒或多边形筒,不须成形模具且容易量产,具有成本费用低的优点。0007然而,一方面由于该工程塑胶材质的格子梁模具80与。
13、金属筒模93均须具有足够的厚度及强度以避免在浇铸作业时受混凝土的挤压而变形,另一方面则因为该固化的混凝土与格子梁模具80及金属筒模93间存在有接着力,无法在混凝土凝固之后将该格子梁模具80及金属筒模93任意脱模取出,以致该格子梁模具80与金属筒模93只能留置于楼板中,如此一来,配合通气口数量制作多数个格子梁模具80或金属筒模93不但会使成本高,制作该格子梁模具80或金属筒模93也会导致工期长,甚至准备场地存放预备使用的格子梁模具80或金属筒模93也是一大问题。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2/7页50008故现有技术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模具及该通气口的施工方法确实有待。
14、进一步改良之处。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藉此设计解决现有技术在混凝土楼板上制作通气口后,会将筒模留置于通气口中,造成成本高、工期长、须准备库存场地的缺点。0010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包括多个半筒模、多个定位架组、多个楔形间隔块组、多个楔形迫紧块组及一盖板,其中每一半筒模具有二端边及二侧边,各半筒模的侧边相互间隔设置,该半筒模的内壁面上设有至少一固定脚座;定位架组分别设于两相邻的半筒模之间,每一定位架组包含一第一间隔架、一第二间隔架及至少一。
15、迫紧架,该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均为一长形架体,且分别具有相互邻接的一固接板及一隔板,该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的固接板分别固接于二相邻的半筒模的内壁面上,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的隔板对应并沿该半筒模的侧边设置,该迫紧架为一短架体,且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固接板与一隔板,迫紧架的固接板固设于该第一间隔架的隔板上,该迫紧架的隔板与该第一间隔架的隔板相间隔且相对应设置,前述第二间隔架的隔板穿设于该第一间隔架的隔板与迫紧架的隔板之间;楔形间隔块组分别设于该定位架组的第一间隔架、第二间隔架的隔板间,每一楔形间隔块组包含有一第一间隔块及一第二间隔块,该第一间隔块、第二间隔块均为一端厚度朝另一端逐渐加厚的楔形块体。
16、,该第一间隔块是以厚度较厚的一侧相对该第二间隔块厚度较薄的一侧的方式设置;楔形迫紧块组分别设于该第二间隔架与迫紧架的隔板间,每一楔形迫紧块组包含有一第一迫紧块及一第二迫紧块,该第一迫紧块、第二迫紧块均为一端厚度朝另一端逐渐加厚的楔形块体,该第一迫紧块以厚度较厚的一侧相对该第二迫紧块厚度较薄的一侧的方式设置;盖板盖设于该半筒模所组成的中空圆筒的顶端开口处。0011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0012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进一步包括多根调整螺杆,前述盖板上进一步间隔贯穿成型有多个调整孔,各调整孔的孔壁上形成有螺纹,该调整螺杆分别贯穿该盖板的调整孔,。
17、该调整螺杆的环壁面上靠近顶端处设有一螺纹部,该调整螺杆的螺纹部与盖板的调整孔孔壁上的螺纹相结合。0013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中前述盖板对应该半筒模内部的一内侧面上成型有一凸定位部,该凸定位部上套设有至少一止漏O型环,该止漏O型环可紧贴于各半筒模的内壁面上。0014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中所述的前述盖板对应该半筒模内部的一内侧面上成型有一凸定位部,该凸定位部上套设有至少一止漏O型环,该止漏O型环可紧贴于各半筒模的内壁面上。0015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中前述楔形间隔块组的第二间隔块的一端朝旁侧进一步突伸成型有一凸部,前述楔形迫紧块组的第二迫。
18、紧块的一侧亦朝旁侧突伸成型有一凸部。0016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中前述楔形迫紧块组的第一迫紧块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3/7页6固接于该第二间隔架上对应迫紧架处。0017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其中前述盖板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把手。001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是将上述的可拆式模具设置于一模板上,且包括一钢筋绑扎步骤、一模具组装步骤、一模具安装步骤、一浇铸步骤及一脱模步骤,其中钢筋绑扎步骤是在该模板上进行钢筋的绑扎作业,并预留出该可拆式模具的摆放空。
19、间;模具组装步骤是将各半圆筒经由该定位架组、楔形间隔块组与楔形迫紧块组以相互紧迫的方式组合而成中空圆筒;模具安装步骤是将该由半圆筒所组成的中空圆筒设于钢筋间所预留的模具摆放空间中,并将该中空圆筒固设于模板上,另在该中空圆筒顶端开口处盖设盖板;浇铸步骤是在该钢筋与中空圆筒间浇铸混凝土;脱模步骤是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先同时取出该盖板与调整螺杆,并解除该半圆筒与模板间的连结,接着取出该楔形间隔块组,再利用楔形迫紧块组使该半筒模可相对该固化的混凝土移动,从而脱模。0019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0020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中在前述模具安装步骤中,进一。
20、步以调整螺杆贯穿该盖板的调整孔,使该调整螺杆底端抵顶于该模板上,调整螺杆顶端处的螺纹部则与该盖板的调整孔孔壁上的螺纹相结合;在浇铸步骤中,是先在该钢筋与各中空圆筒间浇铸混凝土至一预设高度,该预设高度为该中空圆筒的中段处至该中空圆筒顶端之间,再旋转各调整螺杆以微调该盖板的高度,将各组模具的盖板调整至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接着再进一步将该钢筋与中空圆筒间的混凝土浇铸至与各盖板同一高度处,并静待混凝土凝固。0021前述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中,在前述脱模步骤中,解除该半圆筒与模板间的连结之后,是先将该第二迫紧块稍微移出该第一迫紧块与迫紧架之间,降低该定位架组、楔形间隔块组与楔形迫紧块组间的迫。
21、紧力,以取出该第一、第二间隔块,接着将该第二迫紧块再次迫紧于该第一迫紧块与迫紧架之间,藉该第一迫紧块、第二迫紧块间的迫紧力经由该定位架组迫使半筒模向内移动,从而达到脱模的目的。002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藉由如上所述的设计,除了楔形间隔块组、楔形迫紧块组、盖板及调整螺杆可拆除之外,该半筒模亦可经由脱模而留供下一水泥浇铸加工区使用,故成本可较筒模留置于通气口间的方式大幅降低约30左右,且由于该半筒模可脱模后再继续使用,故所需制作备用的半筒模数量少,施工工期可大幅短缩,用以库。
22、存半筒模的场地也可大为减少。0023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利用若干间隔架、迫紧架、楔形间隔块与楔形迫紧块来组接半筒模,将该半筒模组合而成中空圆筒后再设于制作楼板通气口,待楼板制作完成后,只要取出该楔形间隔块,再利用楔形迫紧块解除各半筒模间的连结,便可使该半筒模经由脱模而留供下一水泥浇铸加工区使用,故成本可较筒模留置于通气口间的方式大幅降低约30左右,且因所需制作备用的半筒模数量少,施工工期可大幅短缩,用以库存半筒模的场地也可大为减少。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4/7页70024上述说明仅是。
2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25图1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模具的外观立体图。0026图2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模具的分解立体图。0027图3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模具的俯视部分元件剖面图。0028图4为本发明的可拆式模具的放大的俯视部分元件剖面图。0029图5为本发明进行至模具安装步骤的俯视图。0030图6及图7为本发明进行至浇铸步骤的侧视部分元件剖面图。0031图8为本发明进行至脱模步骤的侧视剖面图。0032图9为本发明的施工步骤流程。
24、图。0033图10为现有技术的分解立体图。0034图11为另一现有技术的侧视部分元件剖面图。003510半筒模10A中空圆筒003611端边12侧边003713固定脚座131固定孔003814固定件20定位架组003921第一间隔架211固接板0040212隔板22第二间隔架0041221固接板222隔板004223迫紧架231固接板0043232隔板30楔形间隔块组004431第一间隔块32第二间隔块0045321凸部40楔形迫紧块组004641第一迫紧块42第二迫紧块0047421凸部50盖板004851把手52凸定位部004953止漏O型环005054调整孔60调整螺杆005161螺纹部。
25、71模板0052711纵向定位标线712横向定位标线0053713对位标线72间隔量器0054721弧边73混凝土0055H1预设高度80格子梁模具005681底板82圆管部005791模板92底座005893金属筒模94盖板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5/7页8005995螺杆具体实施方式006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及通气口的施工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0061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
26、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0062请参阅图1、图2及图7所示,本发明的制作RC楼板通气口的可拆式模具设置于一模板71上,且包括多个半筒模10、多个定位架组20、多个楔形间隔块组30、多个楔形迫紧块组40、一盖板50及多根调整螺杆60,其中0063每一半筒模10为一断面呈弧形的片体,而具有二弧形端边11及二侧边12,各半筒模10的侧边12相互间隔设置,又,该半筒模10的内壁面上靠近底端的端边11处设有至少一固定脚座。
27、13,该固定脚座13上贯穿成型有固定孔131,组装时,可利用多个固定件14先分别贯穿该固定脚座13的固定孔131后,再进一步结合于模板71中,以将该半筒模10固设于模板71上,较佳地,该固定件14为自攻螺钉,此外,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该可拆式模具具有二个断面接近二分之一圆的半筒模10;0064定位架组20分别设于两相邻的半筒模10之间,每一定位架组20包含一第一间隔架21、一第二间隔架22及至少一迫紧架23;0065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均为一断面概呈L形的长形架体,而分别具有相互邻接的一固接板211、221及一隔板212、222,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
28、隔架22的固接板211、221以焊接方式分别固接于二相邻的半筒模10的内壁面上靠近该半筒模10的侧边12处,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的隔板212、222对应并沿该半筒模10的侧边12设置,又,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的长度略短于该半筒模10的侧边12的高度,使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的顶端与该半筒模10顶端的端边11相间隔设置;0066该迫紧架23为一断面概呈U形的短架体,而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固接板231与一隔板232,迫紧架23的固接板231以焊接方式固设于该第一间隔架21的隔板212上,使该迫紧架23的隔板232与该第一间隔架21的隔板212相间隔且相对应设置,而前述第。
29、二间隔架22的隔板222则穿设于该第一间隔架21的隔板212与迫紧架23的隔板232之间;0067楔形间隔块组30分别设于该定位架组20的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的隔板212、222间,每一楔形间隔块组30包含有一第一间隔块31及一第二间隔块32,该第一间隔块31、第二间隔块32的长度与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相配合,且为一端厚度朝另一端逐渐加厚的楔形块体,该第一间隔块31是以厚度较厚的一侧相对该第二间隔块32厚度较薄的一侧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的隔板212、222间,又,该第二间隔块32的一端朝旁侧突伸成型有一凸部321,当将该第一间隔块31、第二间隔块3。
30、2设于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之间时,藉由敲击该第二间隔块32的凸部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6/7页9321,可移动该第二间隔块32,进而调整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与第一间隔块31、第二间隔块32间的迫紧力;0068楔形迫紧块组40分别设于该第二间隔架22与迫紧架23的隔板222、232间,每一楔形迫紧块组40包含有一第一迫紧块41及一第二迫紧块42,该第一迫紧块41、第二迫紧块42的长度与该迫紧架23相配合,且均为一端厚度朝另一端逐渐加厚的楔形块体,该第一迫紧块41以厚度较厚的一侧相对该第二迫紧块42厚度较薄的一侧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间隔架22与。
31、迫紧架23的隔板222、232间,其中,该第一迫紧块41可先以焊接等方式固接于该第二间隔架22上对应迫紧架23处,再将该第二迫紧块42逐步紧迫插设于该第一迫紧块41与迫紧架23的隔板232间,配合前述楔形间隔块组30的设置,即可使各半筒模10相互迫紧定位,组合而成一中空圆筒10A,又,该第二迫紧块42的一侧朝旁侧突伸成型有一凸部421,当将该第一迫紧块41、第二迫紧块42设于该第二间隔架22与迫紧架23之间时,藉由敲击该第二迫紧块42的凸部421,可移动该第二迫紧块42,进而调整该第二间隔架22、迫紧架23与第一迫紧块41、第二迫紧块42间的迫紧力;0069盖板50盖设于该半筒模10所组成的中。
32、空圆筒10A的顶端开口处,该盖板50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把手51,可便于操作者拿取,该盖板50对应该半筒模10内部的一内侧面上成型有一凸定位部52配合参看图6所示,该凸定位部52上套设有至少一止漏O型环53,藉此,当将盖板50盖设于各半筒模10上,使凸定位部52突伸于该半筒模10中时,该止漏O型环53可进一步紧贴于各半筒模10的内壁面上,以隔绝半筒模10的内部与外部,此外,该盖板50上间隔贯穿成型有多个调整孔54,各调整孔54的孔壁上形成有螺纹;0070调整螺杆60分别贯穿该盖板50的调整孔54,并抵靠于该模板71上,该调整螺杆60的环壁面上靠近顶端处设有一螺纹部61,该调整螺杆60的螺纹部6。
33、1与该盖板50的调整孔54孔壁上的螺纹相结合,藉此,当转动调整螺杆60时,可微调该调整螺杆60设置处的盖板50相对各半筒模10的高度位置。0071进一步参见图9所示,上述本发明的可拆式模具于实际运用在制作RC楼板通气口时,是将多组模具间隔固设于模板71上,其施工方法包含一放样步骤、一钢筋绑扎步骤、一模具组装步骤、一模具安装步骤、一浇铸步骤及一脱模步骤,其中0072配合参见图5所示,在放样步骤中,是在模板71上绘制若干相间隔设置的纵向定位标线711与横向定位标线712,各纵向定位标线711与横向定位标线712的交接处可作为各模具的预定摆放位置的中心点;0073在钢筋绑扎步骤中,是在该模板71上进。
34、行钢筋的绑扎作业,并避开各模具的预定摆放位置,在该预定摆放位置上方预留出该可拆式模具的摆放空间;0074在模具组装步骤中,是将各半圆筒10经由该定位架组20、楔形间隔块组30与楔形迫紧块组40以相互紧迫的方式组合而成中空圆筒10A;0075在模具安装步骤中,是将该由半圆筒10所组成的中空圆筒10A设于钢筋间所预留的模具摆放空间中,并在该钢筋上拉设对位标线713,初步使各中空圆筒10A沿该对位标线713直线排列,之后再利用间隔量器72调整相邻中空圆筒10A间的相对位置,其中,该间隔量器72是在一板体的周缘间隔成型有四弧边721,该弧边721的曲率与该弧形半筒模10的曲率相配合,因此,将该间隔量器。
35、72对应设于二纵向定位标线711与二横向定位标线712所围出的范围之间,再将四个中空圆筒10A分别抵靠于该间隔量器72的弧边721处,即可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7/7页10达到定位各中空圆筒10A的位置的目的,待中空圆筒10A大致定位后,再将该贯穿各固定脚座13的固定孔131的固定件14进一步结合于模板71上,从而将该中空圆筒10A锁固定位于模板71上;0076配合参见图6所示,接着将盖板50盖设于该中空圆筒10A顶端开口处,令该套设于盖板50的凸定位部52上的止漏O型环53紧贴于各半筒模10的内壁面,之后将该调整螺杆60贯穿该盖板50的调整孔54,使该调整螺杆。
36、60底端抵顶于该模板71上,调整螺杆60顶端处的螺纹部61则与该盖板50的调整孔54孔壁上的螺纹相结合;0077在浇铸步骤中,是在该钢筋与各中空圆筒10A间浇铸混凝土73至一预设高度H1,该预设高度H1为该中空圆筒10A的中段处至该中空圆筒10A顶端之间,此时,受混凝土73重量的影响,模板71的部分位置处会略为下沉而呈弯弧状,故各中空圆筒10A的高度位置将不位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此时,藉由旋转各调整螺杆60可微调该盖板50的高度,将各组模具的盖板50调整至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0078接着,进一步将该钢筋与中空圆筒10A间的混凝土73浇铸至与各盖板50同一高度处,并静待混凝土73凝固,其中,该紧贴。
37、于盖板50与中空圆筒10A之间的止漏O型环53可防止混凝土73渗漏至该中空圆筒10A中;0079在脱模步骤中,是待混凝土73凝固之后,先同时取出该盖板50与调整螺杆60,并松开该锁固半圆筒10与模板71的固定件14,再敲击各第二迫紧块42的凸部421,将该第二迫紧块42稍微移出该第一迫紧块41与迫紧架23之间,降低该定位架组20、楔形间隔块组30与楔形迫紧块组40间的迫紧力,之后便可再敲击该第二间隔块32的凸部321,将该第一间隔块31、第二间隔块32由该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之间取出,此时,由于各半筒模10与固化的混凝土73之间接着力的关系,各半筒模10依然固接于该混凝土73上;00。
38、80接着,再敲击各第二迫紧块42的凸部421,令该第二迫紧块42再次迫紧于该第一迫紧块41与迫紧架23之间,其中,由于该第一间隔块31、第二间隔块32已取出,第一间隔架21、第二间隔架22与两相邻半筒模10之间存在可供移动的间隙,故该第一迫紧块41、第二迫紧块42间的迫紧力便会经由该定位架组20迫使该半筒模10向内移动,从而达到脱模的目的,并在该可拆式模具的设置处形成通气口,之后便可进一步拆除模板71,再在该混凝土73所形成的楼板表面以及通气口的壁面上涂布环氧树脂EPOXY,以保持该楼板表面的平整与洁净,而该半筒模10、定位架组20、楔形间隔块组30、楔形迫紧块组40、盖板50及调整螺杆60皆。
39、可留供下一水泥浇铸加工区使用。008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235088ACN102235091A1/9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2/9页12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3/9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4/9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5/9页1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6/9页1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7/9页17图9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8/9页18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CN102235091A9/9页19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23508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