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烹饪器具.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7311855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793.2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201634.7

    申请日:

    20180205

    公开号:

    CN208435233U

    公开日:

    201901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0,A47J27/08,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27/00,A47J27/08,A47J36/00

    申请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锦森,杨毅,罗绍生,蒙剑友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三乐东路19号

    优先权:

    CN201820201634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胡海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侧面设有容置槽;和显示盒,其上设有显示板,所述显示盒与所述锅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显示盒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收纳状态,以及朝上转动以显露在所述容置槽外的打开状态,且当所述显示盒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显示板朝上或斜朝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烹饪器具的锅盖过厚,并减少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侧面设有容置槽;和,显示盒,其上设有显示板,所述显示盒与所述锅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显示盒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收纳状态,以及朝上转动以显露在所述容置槽外的打开状态,且当所述显示盒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显示板朝上或斜朝上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锅本体和安装盒,所述锅本体的侧面设有所述容置槽,所述安装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锅本体固定,所述安装盒具有背离所述锅本体侧面设置的敞口,所述显示盒设于所述安装盒内,并与所述安装盒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的朝向所述容置槽槽底的表面设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上设有螺孔,所述安装盒与所述锅本体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螺钉穿设所述螺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卡接结构,所述显示盒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盒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弹性推扣和与所述弹性推扣扣接适配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固定在所述显示盒上,所述弹性推扣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的与所述扣接件对应的位置;在所述显示盒被按压时,所述弹性推扣处于压缩状态并与所述扣接件扣接在一起;在所述显示盒被再次按压时,所述弹性推扣继续压缩,在撤销施加于所述显示盒上的外力时,所述弹性推扣恢复形变,且与所述扣接件脱离,以推动所述显示盒从所述安装盒中脱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推扣与所述安装盒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具有朝向敞口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推扣与所述安装孔适配插合,且所述弹性推扣的外侧间隔设有至少两限位凸缘,两所述限位凸缘对应与所述底壁的内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弹性推扣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与所述安装盒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在所述显示盒的自由端脱离与所述安装盒的卡接时,使所述显示盒具有朝上转动打开的趋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通过一枢接轴与所述安装盒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枢接轴的扭簧。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烹饪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烹饪机、电饭煲、电压力锅、炖锅等,在其锅盖上一般设有显示面板,通常,显示面板设置在锅盖的顶面,如此方便用户查看和操作。但是,由于锅盖的厚度一般较薄,而为了能够将显示面板嵌设在锅盖顶面,则需要将锅盖进行加厚,如此使得锅盖的整体厚度会较厚,且由于增加了材料,使得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旨在避免烹饪器具的锅盖过厚,并减少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的侧面设有容置槽;和,

    显示盒,其上设有显示板,所述显示盒与所述锅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显示盒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收纳状态,以及朝上转动以显露在所述容置槽外的打开状态,且当所述显示盒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显示板朝上或斜朝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锅体包括锅本体和安装盒,所述锅本体的侧面设有所述容置槽,所述安装盒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锅本体固定;所述安装盒具有背离所述锅本体侧面设置的敞口,所述显示盒设于所述安装盒内,并与所述安装盒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盒的朝向所述容置槽槽底的表面设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上设有螺孔,所述安装盒与所述锅本体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螺钉穿设所述螺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卡接结构,所述显示盒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盒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

    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弹性推扣和与所述弹性推扣扣接适配的扣接件,所述扣接件固定在所述显示盒上,所述弹性推扣设置在所述安装盒上的与所述扣接件对应的位置;

    在所述显示盒被按压时,所述弹性推扣处于压缩状态并与所述扣接件扣接在一起;在所述显示盒被再次按压时,所述弹性推扣继续压缩,在撤销施加于所述显示盒上的外力时,所述弹性推扣恢复形变,且与所述扣接件脱离,以推动所述显示盒从所述安装盒中脱离。

    优选地,所述弹性推扣与所述安装盒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盒具有朝向敞口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推扣与所述安装孔适配插合,且所述弹性推扣的外侧间隔设有至少两限位凸缘,两所述限位凸缘对应与所述底壁的内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弹性推扣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显示盒与所述安装盒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在所述显示盒的自由端脱离与所述安装盒的卡接时,使所述显示盒具有朝上转动打开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显示盒通过一枢接轴与所述安装盒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枢接轴的扭簧。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烹饪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显示盒设置在锅体的侧面,如此可避免烹饪器具的锅盖由于设置显示盒而整体过厚的现象,并可减少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显示盒与锅体转动连接,则可朝上转动打开显示盒,以使得显示盒的显示屏朝上设置,以利于用户查看显示屏,并方便用户对显示屏进行按键操作;同时,通过在锅体上设置容置槽,在不需要对显示盒进行操作或查看时,可将显示盒朝下转动而收纳在容置槽内,以避免显示盒凸出在外而与其它物品碰撞产生损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烹饪器具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显示盒和安装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显示盒和安装盒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显示盒和安装盒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其中显示盒处于打开状态;

    图6为图4中显示盒和安装盒组装后的剖切示意图,其中显示盒处于收纳状态;

    图7为图3中弹性推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锅本体 30 显示盒 20 安装盒 31 盒本体 20a 安装孔 32 显示板 21 安装凸耳 33 扣接件 22 弹性推扣 34 枢接轴 221 第一限位凸缘 35 扭簧 222 第二限位凸缘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可以是烹饪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的侧面设有容置槽;和,

    显示盒30,其上设有显示板32,所述显示盒30与所述锅体转动连接,所述显示盒30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收纳状态,以及朝上转动以显露在所述容置槽外的打开状态,且当所述显示盒3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显示板32朝上或斜朝上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锅体上通常还设有提手,提手的两端分别与锅体转动连接,容置槽通常设置在提手两端之间,即容置槽距离提手的任意一转动连接端的距离均相等。一般地,容置槽设置在锅体的前侧面,以便于用户对显示盒30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中,锅体的侧面指的是周面的一部分。

    请结合参考图3,显示盒30通常包括盒本体31和显示板32等部件,盒本体31具有一敞口,显示板32设置在盒本体31的敞口处。显示板32用以显示烹饪器具的烹饪状态,例如烹饪时长、预约时长等,且显示板32上一般还具有触摸按键或功能按键。此外,盒本体31内还可设置例如电路板等元器件。

    在显示盒30处于收纳状态时,显示盒30容置于容置槽内,并优选是与容置槽的敞口边缘平齐的,以利于美观,并可避免显示盒30凸出在外而碰损;在该收纳状态下,显示板32是朝外设置的,以便于用户查看。当显示盒30由收纳状态运动到打开状态时,显示盒30朝上转动,则显示板32从竖直设置逐渐运动到呈水平设置,如此利于用户从高处往下查看。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盒30呈打开状态时,显示盒30可呈水平设置,也可呈倾斜设置,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显示盒30设置在锅体的侧面,如此可避免烹饪器具的锅盖由于设置显示盒30而整体过厚的现象,并可减少烹饪器具的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显示盒30与锅体转动连接,则可朝上转动打开显示盒30,以使得显示盒30的显示屏朝上设置,以利于用户查看显示屏,并方便用户对显示屏进行按键操作;同时,通过在锅体上设置容置槽,在不需要对显示盒30进行操作或查看时,可将显示盒30朝下转动而收纳在容置槽内,以避免显示盒30凸出在外而与其它物品碰撞产生损毁。

    请结合参考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包括锅本体10和安装盒20,所述锅本体10的侧面设有所述容置槽,所述安装盒20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锅本体10固定所述安装盒20具有背离所述锅本体10侧面设置的敞口,所述显示盒30设于所述安装盒20内,并与所述安装盒2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锅体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内壳,内壳形成朝上的敞口,以供烹饪器具的内胆放置,内壳和外壳之间是间隔设置的,且在外壳的侧面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即为容置槽的敞口,内壳与外壳之间的间隔且在对应该开口的位置构成容置槽。由于外壳通常较薄,故在外壳的开口边缘容易产生变形,若不设置安装盒20,则显示盒30直接与外壳的开口边缘接触,并在上下转动的过程中,容易挤压到外壳,使得外壳在开口边缘处产生变形,当变形较大时,既阻碍显示盒30,顺利进出外壳的开口,又影响锅体外观;此外,外壳在受到除显示盒30挤压的外力时同样也容易产生变形。故本实施例中,通过额外设置安装盒20,安装盒20对外壳具有支撑作用,因而避免了外壳朝内产生形变。优选地,安装盒20的外周面与容置槽的槽口边缘抵接,即安装盒20的外周面是与外壳上的开口边缘抵接的,则即使外壳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由于安装盒20固定不动,安装盒20对外壳的开口边缘具有支撑作用,因而避免了外壳朝开口内产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20的朝向所述容置槽槽底的表面设有安装凸耳21,所述安装凸耳21上设有螺孔,所述安装盒20与所述锅本体10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螺钉穿设所述螺孔设置。具体地,安装凸耳21的数量为多个,例如,安装凸耳21为四个,并沿着安装盒2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容置槽内且对应每一安装凸耳21可对应设置一固定凸耳,在固定凸耳上同样设置供螺钉穿设的螺孔。

    当显示盒30处于收纳状态时,为避免显示盒30由于烹饪器具的晃动而朝上转动,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卡接结构,所述显示盒30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盒20之间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接。具体而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接部和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设于所述显示盒30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卡接部设于所述安装盒20。其中,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其中一个可为卡扣,另一个为卡槽;另外,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也可均为卡扣。当显示盒30处于收纳状态时,通过按压显示盒30,以使得卡扣卡入卡槽内,或者使得卡扣与另一卡扣扣接,从而避免了显示盒30自由端的活动;当需要朝上转动显示盒30时,通过朝外用力拉动显示盒30,能够使得卡扣脱离卡槽的配合,或者使得卡扣脱离另一卡扣的扣接,从而使得显示盒30能够朝上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结构为弹性连接件,在所述显示盒30被朝所述锅体所在方向按压到撤销按压力时,所述弹性连接件先压缩后恢复形变,推动所述显示盒30与所述锅体脱离。具体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推扣(也叫弹性锁扣、弹性门扣或自弹锁扣)。该弹性连接件包括弹性推扣22和与所述弹性推扣22扣接适配的扣接件33,所述扣接件33固定在所述显示盒30上,所述弹性推扣22设于所述容置槽,即设置在所述安装盒20上与所述扣接件33对应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为扣接件33,第二卡接部为弹性推扣22。

    在显示盒30被施加外力按压时,弹性推扣22处于压缩状态并与扣接件33扣接在一起;在显示盒30被再次施加外力被按压时,弹性推扣22继续压缩,在撤销施加于显示盒30上的外力时,弹性推扣22恢复形变,且与扣接件33脱离,以推动显示盒30从容置槽中脱离。通过设置弹性推扣22与扣接件33适配的方式,使得显示盒30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只需要通过按压显示盒30,即可将显示盒30装入或拉出容置槽,较大程度地便于用户的使用,改善了用户的体验效果。该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盒30具有被按压的行程,故所述显示盒30背离所述容置槽槽口的表面与所述安装盒20之间具有间隙。

    请结合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推扣22与所述安装盒2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安装盒20具有朝向敞口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安装孔20a,所述弹性推扣22与所述安装孔20a适配插合,且所述弹性推扣22的外侧间隔设有至少两限位凸缘,两所述限位凸缘对应与所述底壁的内外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弹性推扣22沿所述安装孔20a的轴向运动。本实施例中,弹性推扣22呈长条状设置,两限位凸缘沿着弹性推扣2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限位凸缘,为方便描述,定义为第一限位凸缘221,第一限位凸缘221设于弹性推扣22的端部,并侧向凸出弹性推扣22设置,另一个限位凸缘,定义为第二限位凸缘222,第二限位凸缘222设于弹性推扣22的侧面,且第二限位凸缘222呈楔形,第二限位凸缘222在弹性推扣22侧面上的凸起高度,在靠近第一限位凸缘221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具体地,弹性推扣22是从安装盒20内朝外穿设的,第一限位凸缘221位于安装盒20内部,第二限位凸缘222位于安装盒20外部,且由于第二限位凸缘222呈楔形,故在弹性推扣22朝外穿设安装孔20a时,第二限位凸缘222的楔形面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利于弹性推扣22的穿设。

    请结合参考图3,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盒30与所述安装盒20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以在所述显示盒30的自由端脱离与所述安装盒20的卡接时,使所述显示盒30具有朝上转动打开的趋势。也就是说,当显示盒30处于收纳状态时,弹性件被压缩;当显示盒30脱离与安装和的卡接时,弹性件逐渐恢复形变,并朝外弹起显示盒30,以使得显示盒30自动转动,以利于实现自动化,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盒30通过一枢接轴34与所述锅体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枢接轴34的扭簧35。当然,弹性件也可为压缩弹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枢接轴34贯穿所述显示盒30的两相对端设置,所述扭簧35位于所述显示盒30内,且所述显示盒30的盒壁上设有让位口,所述安装盒20上对应所述让开口设有避让口,所述扭簧35经由所述让位口和所述避让口显露在外,所述扭簧35的一个支脚抵压锅本体10,所述扭簧35的另一个支脚抵压所述显示盒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烹饪 器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烹饪器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118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