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96800A43申请公布日20111228CN102296800ACN102296800A21申请号201110168290722申请日20110622E04G3/3220060171申请人花周建地址226300江苏省通州区世纪大道999号申请人冯冬生72发明人花周建冯冬生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代理人吴静安54发明名称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包括铁链、主柱、上横板、下横板、支撑杆、设有换向销的上下卡爪、设有换向销滑槽的上下控制板、活塞杆为空心管的油缸及离合换向销与所述上、下控制板的离合件;油缸与。
2、主柱连接,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油缸伸入到主柱内腔,上、下横板固定连接于主柱内腔,活塞杆与下横板连接;上、下卡爪分别铰接上、下横板上,两所述离合件分别滑动连接于上、下横板上,上、下控制板分别与一离合件连接,且控制板上的所述滑槽一侧对应于卡爪上的换向销;铁链穿过主柱和活塞杆内腔分别与上、下卡爪进行棘爪式单向传动连接。其优点是用棘爪式单向传动来实现爬升、下降安全性更高,锁紧元件不易损坏,工作效率高,成本低。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CN102296808A1/1页21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链、主柱、上横板、下横板、支撑。
3、杆、设有换向销的上卡爪和下卡爪、设有换向销滑槽的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活塞杆为空心管的油缸及离合换向销与所述上、下控制板的离合件;所述油缸的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上端穿过油缸上缸盖伸入到主柱内腔,所述上横板固定连接于主柱内腔的上端,所述下横板置于主柱内腔的上横板下方并通过支撑杆与活塞杆连接;所述上横板及下横板分别包括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的左上横板和右上横板及左下横板和右下横板,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铰接于右上横板和左下横板或左上横板和右下横板,两所述离合件分别滑动连接于右上横板和右下横板或左上横板和左下横板,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分别与一离合件连接,且控制板上的所述滑槽一侧对应于卡爪。
4、上的所述换向销一侧;所述铁链穿过主柱和活塞杆内腔且分别与上卡爪和下卡爪进行棘爪式单向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上卡爪和下卡爪基本等高的一侧的右上横板和左下横板或左上横板和右下横板位置上设有铁链靠座,且上卡爪和下卡爪对应部位分别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铁链夹持在上、下卡爪与对应的铁链靠座之间,以实现铁链与上、下卡爪之间的所述棘爪式单向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铰接在右上横板和左下横板上,左上横板和右下横板上分别设有滑动销,所述离合件上设有销套,离合件通过销套穿套在滑动销上,在滑动销和销套相对。
5、应的轴向位置设有两径向的用于插接定位销的销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件包括上离合墙板、下离合墙板和离合顶板,所述上、下离合墙板分别垂直连接在离合顶板的上、下端面上,形成一矩形的半包围结构,所述上右横板或左下横板置于该半包围结构中,离合顶板上设有与所述销套内孔相对应的孔,销套连接在相对于所述半包围结构的外侧一侧对应于该孔的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板或下控制板包括控制板本体、舌簧片和含有斜面的镶块,所述控制板本体上设有由宽部和窄部组成的呈L形的第二深度凹槽,在紧邻第二深度凹槽的所述宽部和窄部一侧设有矩形的第。
6、一深度凹槽,舌簧片斜置于第一深度凹槽中,舌簧的高端高出第二深度凹槽的底面,并与第二深度凹槽一侧面形成第一滑槽,舌簧的低端与第二深度凹槽对应一侧面形成第二滑槽,所述镶块置于第一深度凹槽中,该镶块上的所述斜面连接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形成所述换向销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到主柱内腔的活塞杆部分固定连接在连接横板上,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左下横杆和右下横板连接,一端通过连接横板与活塞杆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296800ACN102296808A1/5页3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脚手架提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背景技。
7、术0002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发明专利,专利号2005100409438,名称为防坠落穿心式液压上升和下降千斤顶,提供了一种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利用机械自锁性能,使液压千斤顶带动脚手架在支承杆上上行或下行,并能牢固锁定在支承杆的任一位置上,只有液压系统强行打开,才能使之沿支承杆下降,具有很强的防坠落功能。但该发明在具体实施中,至少需用6条油路的液压控制系统来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复杂。同时脚手架在支承杆上的反复升降,并需固定在不同高度位置上,固定时锁紧机构是通过一定的正压力而产生的摩擦力来夹持在支承杆上,所以支承杆经反复夹持而变成麻面,成为易损件,既增加成本,更换时费时费事,又降低了工作。
8、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摩擦力锁紧方式且对应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的一种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0004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包括铁链、主柱、上横板、下横板、支撑杆、设有换向销的上卡爪和下卡爪、设有换向销滑槽的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活塞杆为空心管的油缸及离合换向销与所述上、下控制板的离合件;所述油缸的上端与主柱下端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上端穿过油缸上缸盖伸入到主柱内腔,所述上横板固定连接于主柱内腔的上端,所述下横板置于主柱内腔的上横板下方并通过支撑杆与活塞杆连接;所述上横板及下横板分别包括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的左上横板和右上横板及左下横板和右下。
9、横板,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铰接于右上横板和左上横板或左下横板和右下横板,两所述离合件分别滑动连接于右上横板和右下横板或左上横板和左下横板,上控制板和下控制板分别与一离合件连接,且控制板上的所述滑槽一侧对应于卡爪上的所述换向销一侧;所述铁链穿过主柱和活塞杆内腔且分别与上卡爪和下卡爪进行棘爪式单向传动连接。0005所述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的设计在于,在对应于上卡爪和下卡爪基本等高的一侧的右上横板和左上横板或左下横板和右下横板位置上设有铁链靠座,且上卡爪和下卡爪对应部位分别连接有回位弹簧,所述铁链夹持在上、下卡爪与对应的铁链靠座之间,以实现铁链与上、下卡爪之间的所述棘爪式单向传动连接。0006。
10、所述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的设计在于,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铰接在右上横板和左上横板上,左下横板和右下横板上,分别设有滑动销,所述离合件上设有销套,离合件通过销套穿套在滑动销上,在滑动销和销套相对应的轴向位置设有两径向的用于插接定位销的销孔。0007所述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的设计在于,所述离合件包括上离合墙板、下离说明书CN102296800ACN102296808A2/5页4合墙板和离合顶板,所述上、下离合墙板分别垂直连接在离合顶板的上、下端面上,形成一矩形的半包围结构,所述上右横板或左下横板置于该半包围结构中,离合顶板上设有与所述销套内孔相对应的孔,销套连接在相对于所述半包围结构的外。
11、侧一侧对应于该孔的位置上。0008所述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的设计在于,所述上控制板或下控制板包括控制板本体、舌簧片和含有斜面的镶块,所述控制板本体上设有由宽部和窄部组成的呈L形的第二深度凹槽,在紧邻第二深度凹槽的所述宽部和窄部一侧设有矩形的第一深度凹槽,舌簧片斜置于第一深度凹槽中,舌簧的高端高出第二深度凹槽的底面,并与第二深度凹槽一侧面形成第一滑槽,舌簧的低端与第二深度凹槽对应一侧面形成第二滑槽,所述镶块置于第一深度凹槽中,该镶块上的所述斜面连接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形成所述换向销滑槽。0009所述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的设计在于,所述伸入到主柱内腔的活塞杆部分固定连接在连接横板上,所述支。
12、撑杆一端与所述左下横板和右下横板连接,一端通过连接横板与活塞杆连接。0010本发明的通过设有换向销的卡爪与铁链的棘爪式单向传动来实现脚手架升降机构在铁链上的爬升或下降或安全锁定在某一高度位置,使安全锁紧的可靠性更高。因为是非摩擦锁紧,相应的锁紧元件不易损坏,可大大减少更换易损件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本发明利用一个空心的管来作为油缸的活塞杆,并配合使用控制板及离合换向销与控制板的离合件来配合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使油缸结构简单,并只需要使活塞简单向上或向下运动两条油路,使对应的液压控制系统简单,从而可较大程度的降低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的成本。附图说明0011图1是本发明的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的。
13、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图2所示升降机构的A向视图。0013图3是上、下控制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0014图4是图3所示控制板的NN位置的剖视图。0015图5是图3所示控制板的MM位置的剖视图。0016图6是图3所示控制板的P向视图。0017图7是上、下控制板向外侧移动,使其上换向销滑槽脱开与换向销的配合。0018图8是升降机构中活塞杆向上移动的情形。0019图9是升降机构通过上卡爪沿着铁链向上移动的情形。0020图10是升降机构通过上卡爪沿着铁链向上移动一个行程的情形。0021图11是升降机构开始恢复原始状态,上卡爪与铁链咬合的情形。0022图12是上、下控制板向内侧移动,使其上换向销滑槽与。
14、换向销相配合。0023图13是上卡爪上的换向销在上控制板上的轨迹图。0024图14是下卡爪上的换向销在下控制板上的轨迹图。0025图15是升降机构中活塞杆开始向下移动的情形。0026图16是升降机构中活塞杆向下移动过程的情形。0027图17是升降机构中活塞杆向下移动一个行程的情形。说明书CN102296800ACN102296808A3/5页50028图18是升降机构中主柱相对活塞杆向下移动的情形。0029图中,1活塞杆,2下缸盖,3油缸,4活塞头,6上缸盖,7油缸底座,10连接横板,11支撑杆,12主柱,13下卡爪,14上卡爪,15上控制板,17铁链靠座,20右下横板,21销套,22滑动销,。
15、23连接板,25下升降控制板总成,26换向销,27上离合板墙板,28离合板顶板,30定位销,29销套,31插销,32右上横板,33上离合墙板,34左上横板,35下控制板,36下离合墙板,37左下横板,38下离合墙板,39连接横板,40控制板本体,41镶块,42舌簧片,45弹簧,50铁链,401第一深度凹槽,402第二深度凹槽,402A宽部,402B窄部,403第一滑槽;第二滑槽404,411镶块,具体实施方式,对照图1,脚手架液压升降机构主要由铁链50、主柱12、上横板34(32)、下横板20(37)、支撑杆11、连接横板10、上卡爪14、下卡爪13、上控制板15、下控制板35、油缸3及离合件。
16、组成。油缸3的上端通过油缸底座7与主柱12的下端连接,油缸3的活塞杆1为空心管,该活塞杆1穿过整个缸体,即穿过下缸盖2、缸体内活塞头4及上缸盖6并伸入到主柱12的内腔固定连接于连接横板10。上横板(左上横板34和右上横板32)固定连接于主柱12内腔的上端,下横板(左上横板37和右下横板20)置于主柱内腔的上横板下方。上横板和下横板分别包括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间距的两横板,即右上横板32和左上横板34;右下横板20和左下横板37,请参见图2。右下横板20与连接横板10由支撑杆11连接。活塞杆1的运动通过连接横板10与支撑杆11传递给右下横板20。上卡爪14和下卡爪13上分别设有换向销26。上卡爪1。
17、4和下卡爪13的上端分别铰接在左上横板34和右下横板20上,其对应的下端部分连接拉伸弹簧45的一端,该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左上横板34和右下横板20上。这样当上卡爪14和下卡爪13向着弹簧45拉伸方向绕铰接点转动时,就具备了回位的能量。在对应于上卡爪14和下卡爪13基本等高的一侧的左上横板34和右下横板20位置上设有铁链靠座17、19。铁链50穿过主柱12和活塞杆1的内腔且夹持在上、下卡爪与对应的铁链靠座之间,可实现铁链与上、下卡爪之间的棘爪式单向传动连接。0030对照图2,在右上横板32和左下横板37上分别通过螺纹旋接定位销30,两离合件分别通过该销滑动连接在右上横板32和左下横板3。
18、7上。离合件主要由上离合墙板33(36)、下离合墙板27(38)、离合顶板28和销套29组成,上、下离合墙板分别垂直连接在离合顶板的上、下端面上,形成一矩形的半包围结构,右上横板32或左下横板37置于该半包围结构中,离合顶板28上设有与销套内孔相对应的孔,销套29连接相对于所述半包围结构的外侧一侧对应于该孔的位置上,使得销套29套接在定位销30上。在定位销30上和销套29的对应的径向位置分别设有两个和一个用于插接插销31的销孔。在离合件沿定位销30移动时,通过销套29上的一销孔与定位销30上的两销孔之一的配合,产生离合件的“离”与“合”的两个轴向位置(如图7和图12所示)。0031上控制板15。
19、和下控制板35分别与滑动连接在右上横板32和左下横板37上的离合件连接。因上控制板15、下控制板35相对较长,为了使离合件带动控制板15或下控制板35滑动平稳,在控制板15的下端和下控制板35的上端分别连接连接板23,在对应的右下横板20和左上横板34上分别通过螺纹纹旋接滑动销22,连接板23一侧连接销套21,连接板22通过销套21滑动套接在滑动销22上。说明书CN102296800ACN102296808A4/5页60032对照图36,上控制板15和下控制板35主要由控制板本体40、舌簧片42和含有斜面411的镶块41组成,所述控制板本体上设有由宽部402A和窄部402B组成的呈L形的第二深。
20、度凹槽402,在紧邻第二深度凹槽402的宽部402A和窄部402B一侧设有矩形的第一深度凹槽401,舌簧片42斜置于第一深度凹槽401中,舌簧42的高端高出第二深度凹槽的底面,并与第二深度凹槽一侧面形成第一滑槽403,舌簧的低端与第二深度凹槽对应一侧面形成第二滑槽404,所述镶块41置于第一深度凹槽401中,该镶块上的斜面411连接第一滑槽403和第二滑槽404,形成所述换向销滑槽。0033本发明升降机工作时,脚手架与油缸的活塞杆1连接,铁链上端固定在悬挑梁上并穿套在升降机中,工作状况分上升与下降两种,下面分别予以说明。0034上升过程上升时,拉动离合件,使上控制板15和下控制板35分别沿定位。
21、销30向外侧移动,销套29上的销孔与定位销30外边销配合,插销31插在该配合的孔内。此时,上控制板15和下控制板35上的换向销滑槽脱开与换向销26配合,如图7。0035上升开始,下缸盖油孔进油,上缸盖油孔回油,活塞杆向上移动至顶部,如图8。接着,上缸盖6油孔进油,下缸盖油孔回油,活塞杆1与油缸底座7产生相对运动,上卡爪14与主柱12固定为一体,下卡爪13与活塞杆固定为一体,因铁链是固定的,下卡爪13与活塞杆1相对于铁链向下移动,此时下卡爪与铁链50咬合,升降机的重力由下卡爪13承担。下卡爪13与铁链50咬合后两者无相对运动,当下卡爪13与活塞杆一同运动时,主缸3相对于铁链50向上移动。此时上卡。
22、爪14克服拉伸弹簧45的作用力沿着铁链向上移动,请参见图9。随后,上缸盖油孔继续进油,下缸盖油孔继续回油,此时下卡爪与铁链咬合。当下卡爪13与活塞杆1一同运动时,主缸3相对于铁链50向上运动。此时上卡爪14克服拉伸弹簧45的作用力沿着铁链向上移动。当活塞杆1移动至缸底部时,主缸3(即升降机)完成了一个上升行程,参见图10。此后,下缸盖油孔进油,上缸盖油孔回油,活塞杆1向上运动少量距离时,上卡爪14与铁链50咬合,升降机的重力由上卡爪14承担,见图11。最后,下缸盖油孔继续进油,上缸盖油孔继续回油,使得活塞杆1和下卡爪13继续向上运动,回到初始的如图8所示的状态。0036下降过程下降时,拉动离合。
23、件,使上控制板15和下控制板35分别沿定位销30向内侧移动,销套29上的销孔与定位销30里边销孔配合,插销31插在该配合的孔内。此时,上控制板15和下控制板35上的换向销滑槽与换向销26配合,如图12。0037下降开始时,上卡爪14和下卡爪13上的换向销26分别受上控制板15和下控制板35上的换向销滑槽控制,其换向销26沿所在控制板上换向销滑槽行走的轨迹请参见图13、14。0038图13、14中的A1至A2位置,上卡爪14上的滑销26在舌簧片低端的第二滑槽404上向镶块斜面411方向移动,滑销26不被舌簧片的约束,上卡爪14与铁链50咬合;下卡爪13上的换向销26由第一滑槽403的端部位置移动。
24、到舌簧片的端部一侧(A2位置),移动过程换向销被舌簧片42约束,靠着舌簧片外侧,下卡爪开始离开铁链。此时,下缸盖油孔回油,上缸盖油孔进油,活塞杆自顶部开始向下运动,参见图15、16。0039图13、14中的A2至A3位置,上卡爪14上的滑销26沿镶块斜面411运动到第一说明书CN102296800ACN102296808A5/5页7滑槽403,此过程滑销26由舌簧片42的低端运动到高端;下卡爪13上的换向销26从第一滑槽403的端部运动到舌簧片一端部、并沿舌簧片该端部的侧边直角转向进入第二滑槽404,换向销不被舌簧片的约束。此时,活塞杆向下移动至底部,为脚手架向下运动做好准备工作,上卡爪14逐。
25、渐离开铁链50,下卡爪13与铁链50咬合,参见图17。0040图中的A3至A4直至A5位置,上卡爪14上的滑销26沿第一滑槽403移动到该滑槽的端部(A4的位置)后反向运动到舌簧片一端部(A5的位置);下卡爪13上的换向销26运动到第二滑槽404的端部(A4的位置)后反向运动到镶块斜面411端部(A5的位置)。此时,上卡爪14完全脱离开铁链,下卡爪与铁链50咬合,下缸盖油孔进油,上缸盖油孔回油,活塞杆试图向上移动,但下卡爪于咬合于铁链50中而不能移动,则主柱12及油缸相对于铁链向下运动,参见图18。0041图中的A5至A6直至A7位置,上卡爪14上的滑销26沿舌簧片的上述端部的侧边直角转向进入。
26、第二滑槽404,并沿该滑槽运动到端部(A7的位置),上卡爪14逐渐靠近铁链50直至与其咬合;下卡爪13上的换向销26沿镶块斜面411运动到第一滑槽403,并沿着第一滑槽403移动到该滑槽的端部(A7的位置),下卡爪13逐渐离开铁链50,直至完全脱离铁链50。此时,主柱12及油缸相对于铁链向下运动一个行程,至活塞杆相对主柱12最上端位置,回到图15所示的位置。说明书CN102296800ACN102296808A1/7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CN102296808A2/7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CN102296808A3/7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CN102296808A4/7页11图7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CN102296808A5/7页12图10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CN102296808A6/7页13图13图14图15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CN102296808A7/7页14图16图17图18说明书附图CN1022968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