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pdf

  • 上传人:111****112
  • 文档编号:7309801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446.3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61473.1

    申请日:

    20131225

    公开号:

    CN203709078U

    公开日:

    201407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9/02

    主分类号:

    A01K69/02

    申请人:

    宁波大学

    发明人:

    徐善良,王腾飞,邱成功,周健恺,陈苹,郭晓鸽,周伟,程亮,刘飞,王丹丽

    地址: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优先权:

    CN201320861473U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程晓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锥形筛绢网袋,锥形筛绢网袋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弹性捆扎绳,后端开口上连接有挂钩,锥形筛绢网袋的后端开口的直径不大于1/5前端开口的直径;这样锥形筛绢网袋后端开放并悬挂,可随时将网中的浮游幼虫从后端带水移出,克服了传统收集装置因筛绢网袋网眼堵塞而引起出水不畅和后端封闭取苗不便的弊端,从而达到高效连续收集的特点;绝大部分海水已在锥形网袋的前、中部流出,通过筛绢网袋后端的水流压力较小,幼虫顺流集中在该处,避免了幼虫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同时,因操作简单,可实现单人操作,节省了人员力资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水产育苗技术升级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锥形筛绢网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筛绢网袋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弹性捆扎绳,后端开口上连接有挂钩,所述锥形筛绢网袋的后端开口的直径不大于1/5前端开口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筛绢网袋的网孔为100-350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游幼虫的收集,具体涉及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水产育苗生产是水产养殖行业中的基础。在人工育苗过程中,一些水生经济动物的幼体阶段多以浮游幼虫为生物活饵料,如双壳贝类幼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卤虫等浮游幼虫,这些幼虫由人工培育获得。在幼虫培育过程中,由于其生理代谢和残饵的恶化,需要经常倒池换水,因此对浮游幼虫也要进行集苗转池。传统的浮游幼虫的集苗方法是在培育池出水口端放置筛绢网布或筛绢网箱,海水通过筛绢网孔流出,浮游幼虫则被拦滤在筛绢网布上或网箱内。但由于幼虫本身较小,而网目又很密,从而大量幼虫受水压作用堆积在筛网内侧的滤水面易引起网眼堵塞,滤水不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且取苗时极易造成大量浮游幼虫因机械损伤而死亡,而且需两人以上协同操作,费时又费力。如专利申请号:200710027662.8 ,发明名称为“一种双壳类浮游幼虫集苗方法及使用的集苗器”,公开了150-350目网孔的锥形筛绢网袋,进水管、出水管、集苗器和水泵,主要利用锥形筛绢网袋过滤,水泵主动排水,浮游幼虫富集在集苗器中,但由于其后端为封闭式,没有解决取苗不便和幼虫易受压损伤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浮游幼虫集苗倒池的成活率,减轻作业强度,实现浮游幼虫高效无损连续收集是进一步提高水产育苗水平,增加育苗产量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苗倒池的成活率较高,速度较快,生产效率较高,损伤较少的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锥形筛绢网袋,所述锥形筛绢网袋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弹性捆扎绳,后端开口上连接有挂钩,所述锥形筛绢网袋的后端开口的直径不大于1/5前端开口的直径。 

    所述锥形筛绢网袋的网孔为100-35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锥形筛绢网袋,锥形筛绢网袋的前端开口上设置有弹性捆扎绳,后端开口上连接有挂钩,锥形筛绢网袋的后端开口的直径不大于1/5前端开口的直径;这样锥形筛绢网袋后端开放并悬挂,可随时将网中的浮游幼虫从后端带水移出,克服了传统收集装置因筛绢网袋网眼堵塞而引起出水不畅和后端封闭取苗不便的弊端,实现了滤水区与幼虫富集区的分离,从而达到高效连续收集的特点;绝大部分海水已在锥形网袋的前、中部流出,通过筛绢网袋后端的水流压力较小,幼虫顺流集中在该处,避免了幼虫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同时,因操作简单,可实现单人操作,节省了人力资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水产育苗技术升级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锥形筛绢网袋1,锥形筛绢网袋1的网孔为100-350目(图中未显示),锥形筛绢网袋1的前端开口11上设置有弹性捆扎绳2,后端开口12上连接有挂钩3,锥形筛绢网袋1的后端开口12的直径不大于1/5前端开口11的直径;这样集苗时,用弹性捆扎绳将锥形筛绢网袋前端开口与育苗池的排水管口捆绑,锥形筛绢网袋的前、中段浸入水中,后端的挂钩悬挂,后端始终高于前端,并根据水流大小调节悬挂高度,以幼虫不溢出后端口为限,工作时浮游幼虫连水通过排水管由锥形网袋前端进入,水在网袋的前、中部透过筛网孔流出,而浮游幼虫则顺流集中在网袋的后端,又由于后端的开口设计,整个网袋内的空气也能很快排出,不会引起胀袋现象,到浮游幼虫富集后,放低后端使其低于前端,让浮游幼虫带水从后端排出,用容器收集,得到富集的浮游幼虫,基本上无损伤,成活率高,由于浮游幼虫随时带水排出,根本不会引起网眼堵塞,速度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关 键  词:
    一种 浮游 幼虫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浮游幼虫的集苗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098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