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pdf(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30547.X (22)申请日 2014.11.11 A01G 7/06(2006.01) (71)申请人 南京新世纪园艺研究所 地址 211219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傅 家边村 (72)发明人 李百健 (54) 发明名称 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布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 通过在嫩 竹笋上套上长达2030c的黑色塑料管的简单 办法, 使单株竹笋的产量提高 3 5 倍。 而退下的 塑料管能重复使用 3-4 年, 所以成本极低。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
2、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CN 105638264 A 2016.06.08 CN 105638264 A 1/1 页 2 1. 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 其特征是针对芦笋直径大于 2cm 的大型芦笋, 当露出地表的 笋尚无老化迹象时, 用比笋基部直径大1-2cm、 厚度0.4-0.6mm、 长20-30cm的黑色聚乙烯塑 料管将芦笋套住, 塑料管的下口与地表接触, 并用土将口沿密封遮光, 管的上口内填塞一块 厚 7mm, 直径比管口大 2mm 的黑色塑料海绵, 塑料海绵上表面与塑料管上端口相平, 当观察 到海绵高出塑料管口 1-3cm 时, 将笋自其基部切下, 退掉塑料管。 权 利 要。
3、 求 书 CN 105638264 A 2 1/1 页 3 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芦笋培育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常嫩芦笋的培育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芦笋节间长度的日益增长, 当笋基部外周的笋壳包不住嫩表皮时, 其暴露 部 分即开始纤维性老化。为了延长芦笋的采收期并提高产量, 目前通行的办法是在芦笋基部 培土。然而土壤中的须根密如蛛网, 取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若采用田外运土, 不仅费工 费时, 还会伤害外田土结构, 而增加的收益却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 以大幅度提高单株嫩芦笋的产量。 0004 本发明的目的。
4、是这样实现的 : 针对芦笋直径大于 2cm 的大型芦笋, 当露出地表的 笋尚无老化迹象时, 用比笋基部直径大1-2cm、 厚度0.4-0.6mm、 长20-30cm的黑色聚乙烯塑 料管将芦笋套住, 塑料管的下口与地表接触, 并用土将口沿密封遮光, 管的上口内填塞一块 厚 7mm, 直径比管口大 2mm 的黑色塑料海绵, 塑料海绵上表面与塑料管上端口相平, 当观察 到海绵高出塑料管口 1-3cm 时, 将笋自其基部切下, 退掉塑料管。 0005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 1、 由于芦笋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 所以不会老化, 由于塑料管长达 20-30cm, 故 能使竹笋的单株产量提高 3-5 倍。 0006 2、 在塑料管上端填塞黑色塑料海绵, 使管内既透气、 又遮光, 还使管口的封闭操作 简单化。 0007 3、 本方案在观察到塑料海绵高出上管口时采 ls1, 既能避免笋穿出管口曝光, 又能 确保笋的预期长度。 0008 4、 退下的塑料管能重复使用 3-4 年, 所以成本极低。 0009 5、 用目前公知的塑料挤出成型技术生产本方案的塑料管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说 明 书 CN 105638264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