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7308550
  • 上传时间:2019-10-03
  • 格式:PDF
  • 页数:3
  • 大小:226.0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30547.X

    申请日:

    20141111

    公开号:

    CN105638264A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7/06

    主分类号:

    A01G7/06

    申请人:

    南京新世纪园艺研究所

    发明人:

    李百健

    地址:

    211219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傅家边村

    优先权:

    CN20141063054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通过在嫩竹笋上套上长达20-30cm的黑色塑料管的简单办法,使单株竹笋的产量提高3-5倍。而退下的塑料管能重复使用3-4年,所以成本极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其特征是针对芦笋直径大于2cm的大型芦笋,当露出地表的笋尚无老化迹象时,用比笋基部直径大1-2cm、厚度0.4-0.6mm、长20-30c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将芦笋套住,塑料管的下口与地表接触,并用土将口沿密封遮光,管的上口内填塞一块厚7mm,直径比管口大2mm的黑色塑料海绵,塑料海绵上表面与塑料管上端口相平,当观察到海绵高出塑料管口1-3cm时,将笋自其基部切下,退掉塑料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芦笋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常嫩芦笋的培育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芦笋节间长度的日益增长,当笋基部外周的笋壳包不住嫩表皮时,其暴露部分即开始纤维性老化。为了延长芦笋的采收期并提高产量,目前通行的办法是在芦笋基部培土。然而土壤中的须根密如蛛网,取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若采用田外运土,不仅费工费时,还会伤害外田土结构,而增加的收益却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以大幅度提高单株嫩芦笋的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芦笋直径大于2cm的大型芦笋,当露出地表的笋尚无老化迹象时,用比笋基部直径大1-2cm、厚度0.4-0.6mm、长20-30cm的黑色聚乙烯塑料管将芦笋套住,塑料管的下口与地表接触,并用土将口沿密封遮光,管的上口内填塞一块厚7mm,直径比管口大2mm的黑色塑料海绵,塑料海绵上表面与塑料管上端口相平,当观察到海绵高出塑料管口1-3cm时,将笋自其基部切下,退掉塑料管。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芦笋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生长,所以不会老化,由于塑料管长达20-30cm,故能使竹笋的单株产量提高3-5倍。

    2、在塑料管上端填塞黑色塑料海绵,使管内既透气、又遮光,还使管口的封闭操作简单化。

    3、本方案在观察到塑料海绵高出上管口时采ls1,既能避免笋穿出管口曝光,又能确保笋的预期长度。

    4、退下的塑料管能重复使用3-4年,所以成本极低。

    5、用目前公知的塑料挤出成型技术生产本方案的塑料管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关 键  词:
    一种 芦笋 培育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常嫩芦笋培育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73085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